一年一度的秋季校園招聘已經接近尾聲,有人通過秋招找到了理想的工作,也有人在秋招中遭遇挫敗。經歷過秋招,你的感受如何?
上周,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1983名在校生開展的一項調查顯示,56.6%的受訪在校生在秋招後最強烈的感受是迷茫,53.2%的受訪在校生認為實習經歷對應聘成功的影響較大,53.3%的受訪在校生認為就業難的原因是求職期望值過高。
受訪在校生中,83.5%是應屆畢業生,16.5%是非畢業生。
85.6%受訪在校生參加了秋季校園招聘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大四學生胡銳銘(化名)參與了一家網際網路公司的秋季校園招聘,目前已進入面試階段。胡銳銘表示雖然自己身邊本科畢業就工作的人不多,但打算找工作的同學基本都參加了秋招。
陳圓圓是北京某高校研二學生,明年畢業的她已通過秋招拿到3家公司的錄取通知。
山東某高校大四學生牟海寧則比較失落。「投了5家公司,只有2家進了面試,卻在最後面試環節被淘汰了」。
本次調查中,85.6%的受訪在校生參加了秋季校園招聘,其中28.8%的受訪在校生找到了工作。
胡銳銘認為,秋招中最大的困惑在於「不知道什麼樣的工作適合自己」。「以前總會逃避這個問題,現在要找工作就不得不重頭思考」。
經歷過秋招,56.6%的受訪在校生坦言最強烈的感受是迷茫,44.5%的受訪在校生覺得是焦慮,43.3%的受訪在校生表示感到緊張。此外,也有20.5%的受訪在校生表示滿足,12.1%的受訪在校生感到踏實。
調查中,46.0%的受訪在校生在秋招期間應聘了4~7家公司,佔比最高。應聘了1~3家的佔27.4%,8~10家的佔16.8%,10家以上的佔2.9%。
陳圓圓不建議在秋招中「海投」。「有些同學一下子投十幾家、甚至幾十家公司,可每份簡歷質量都不高,或是直接套模板,自然容易被淘汰」。
51.8%受訪在校生覺得秋招中面試環節比較困難
大多數企業的校園招聘,都要經歷宣講會、投遞簡歷、筆試、面試等多個環節。胡銳銘感覺,面試環節最讓他擔心。他最近參加的某企業面試共分為三輪,「先是二十分鐘群面,每小組6人只有2人能晉級。接下來是業務主管一對一面試,又要淘汰掉很大一部分人,只有極少數人能進入HR終面」。
秋招期間,牟海寧花了不少精力參加各企業的校園宣講會。「學校不在大城市,來學校開宣講會的企業比較少。為了參加更多的宣講會,我曾專門到省內其他城市應聘」。
調查中,面試(51.8%)、參加宣講會(35.3%)和製作簡歷(31.7%)是受訪在校生認為秋招中最困難的三個環節。其他環節依次有:報名網申(30.6%)、和HR溝通(28.7%)、筆試(28.5%)和電話面試(16.6%)。
北京某風險投資公司的人力資源總監周蓓(化名)表示,企業招聘時會先通過簡歷進行篩選。「主要是看院校背景,名校的學生的確會更受青睞,但普通學校的同學如果個人經歷比較豐富,同樣也會獲得面試機會」。
「個人經歷主要是實習經歷、社團和學生工作經歷以及志願服務經歷,」周蓓介紹到,「相比之下,HR通常更看重實習經歷,過往的實習單位和崗位其實是對個人能力的背書」。
你覺得哪些因素對應聘成功的影響較大?53.2%的受訪在校生認為是實習經歷。其他一些因素還包括:院校背景(43.7%)、面試表現(43.1%)、相關證書(38.5%)、社團經歷(30.6%)、在校成績(27.0%)、英語水平(25.2%)、內部推薦(10.9%)和留學經歷(8.4%)等。
周蓓還表示,與許多應聘者在面試中「故作成熟」相反,「面試官更希望看到大家最真實、真誠的狀態」。
對於找工作,不少應聘者存在主觀偏見,也因此在求職過程中受挫或走了彎路。調查中,50.2%的受訪在校生不認可「大公司待遇高,小公司沒前途」的想法;37.3%的受訪在校生認為求職者「不敢談薪水和工作條件」是錯誤做法;36.5%的受訪在校生不認為「面試一定要穿正裝才顯得重視」;36.0%的受訪在校生認為「學習成績不重要」是錯誤想法;31.9%的受訪在校生覺得「簡歷越詳細越好」的想法不可取;21.5%的受訪在校生不認可「僅憑個人興趣,不做任何求職準備」的做法。
53.3%受訪在校生認為就業難的原因是求職期望值過高
「面對秋招,應該給自己設立合理預期,並根據實際情況隨時調整。」陳圓圓坦言,身邊不少朋友找工作時都有些「眼高手低」。
對於畢業生就業難的原因,53.3%的受訪在校生認為是畢業生求職期望值過高,49.5%的受訪在校生認為是缺乏工作經驗,37.1%的受訪在校生認為是因為專業設置與社會脫節,33.4%的受訪在校生認為是對行業了解不多,29.8%的受訪在校生認為是因為高校擴招讓人才競爭加劇,24.3%的受訪在校生覺得是因學生就業渠道不暢,24.2%的受訪在校生覺得是學校缺乏針對性的就業輔導,16.2%的受訪在校生坦言部分企業用工制度不合理,15.7%的受訪在校生認為是因學生缺乏求職技巧。
胡銳銘認為,就業並非是短短幾個月的秋招就能解決的,而是大學四年甚至更長時間不斷積累的結果。
周蓓也建議大學生提早為就業做準備。「想清楚自己將來想做什麼工作,再根據這份工作的用人標準去培養自己、積累經驗,真正到了招聘季,自然水到渠成」。
秋招結束後,你接下來的打算是什麼?52.9%的受訪在校生表示會先找一家公司實習;42.6%的受訪在校生選擇繼續努力找工作;16.9%的受訪在校生覺得不著急找工作,走一步看一步;14.9%的受訪在校生會讓自己先停一停,等待明年春招;12.5%的受訪在校生則選擇著手準備繼續深造。
來源:青年調查(zqbsdzx)
作者:崔豔宇
編輯:張磊
圖片:網絡、百度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