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記者陸豐報導 澳大利亞隊大巴上的標語內容是「我們從地球的另外一頭帶來了雷電」。本屆亞洲杯第一個被「雷電」擊中的顯然是烏茲別克斯坦隊,輸足了「半打」的該隊主教練阿布拉莫夫賽後表示「難以言述」。「但我們和日本隊沒有任何秘密」,袋鼠主帥奧西克表示。
奧西克本人曾帶領浦和紅鑽取得聯賽冠軍和亞冠冠軍,2007年他還率領該隊來濟南參加過A3聯賽。德國人對日本足球非常了解,如果是上屆杯賽的話,將更了解——因為彼時日本隊的雙後腰之一鈴木啟太就是他在俱樂部的愛將。目前日本隊隊長長谷部誠出國踢球之前,也是奧西克的紅鑽重要球員之一。
說起亞洲杯上兩隊的對戰歷史,人們很容易想到2007年在河內美亭體育場的四分之一決賽。當時,澳大利亞隊的阿洛伊西在第69分鐘率先破門,但日本隊僅過2分鐘就由高原直泰將比分扳平。第60分鐘,格雷拉起跳時手臂張開,被當值主裁判認為肘擊,出示了一張有爭議的紅牌罰下場。儘管此後以少打多的澳大利亞隊頑強地將比賽拖入到點球大戰,但最終日本隊還是憑藉門將川口能活兩次精彩撲救而笑到最後,以點球戰4比3、總比分5比4淘汰了對方。
「那是澳大利亞第一次參加亞洲杯,而我們不會讓歷史重演。」澳大利亞隊的中後衛奧格內洛夫斯基說。他在對烏茲別克斯坦隊打進了第二個進球,澳大利亞6比0狂勝,不僅首次進入亞洲杯決賽,也創造了亞洲杯史上比分最懸殊的一場半決賽。澳大利亞人攻擊點之多,進球分布可見一斑:6個進球分別由6人打進,科威爾、奧格內諾夫斯基、卡尼、埃莫頓、瓦萊裡、克魯澤。
對大多數澳大利亞媒體來說,和日本隊的對抗在2006年世界盃就開始了。澳大利亞進入亞足聯是在2005年底開始啟動程序的,日本隊是2000/2004年兩屆的亞洲冠軍,而兩隊在德國世界盃相遇時,被媒體公認為新來戶打擊亞洲豪強的序幕。日本隊以一個有侵犯門將在先嫌疑動作率先進球,隨後卻被卡希爾等人打成了3比1。在那場比賽之後,澳大利亞人一度認為亞洲不過如此。而在2007亞洲杯上,澳大利亞先是被伊拉克贏了一個3比1,後又在四分之一決賽被日本「點死」,這才讓奧格內洛夫斯基有了如下觀點,「亞洲杯上,誰贏誰都很正常。」
奧西克認為,兩隊都有數名高水準球員在歐洲一線球隊效力,這加深了雙方的了解。「從足球本身來說,這也意味著澳大利亞和日本隊會從比賽一開始就奉獻精彩比賽。」德國人要求球員忘記對烏茲別克斯坦的勝利,「比賽開打之前,談不到任何樂觀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