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奶寶育兒堂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獅子王》應該是不少年輕人的童年吧?這部動畫主要講述獅子辛巴衝破千難萬阻最終成為新一代國王的故事,超燃的成長曆程精彩紛呈。
事實上,其中關於教育的一些思考,也是不可磨滅的閃光點,對家長和孩子都有幫助。
辛巴從出生開始,就知道自己終將成為國王,童年時期的它對外界有了更多好奇心,但又自視過高,因此被叔叔刀疤利用,父親也被設計殺害。
叔叔的質問,讓辛巴覺得愧疚和不安,以為是自己害死了父親,無顏面對大家的它離開了獅群。
然而,即便是獨自在外面闖蕩,辛巴的心裡也從未平靜過,它逃避生活,覺得前路迷茫,在這種矛盾的心理影響下慢慢長大。
好在最終還是在親人和朋友的鼓勵下認清真相,並且獲得了強大的自我認同和力量,最終成為了真正的「獅子王」。
從心理學角度來看,辛巴的成長過程就是自我意識崛起的過程,和許多孩子的成長過程也一致。
當自我意識顯現,就意味著成長已經正式開始。
0101自我意識究竟是什麼?
自我意識,是個體對身體狀態的認識、體驗和願望,因其目的性和能動性的特點,對人格的形成和發展起著調控和糾正的作用。
當孩子認識到自己的價值,就會更加努力積極地生活。反之,如果覺得無法實現心裡所想,就沒有動力努力,消極的心理會影響一生的發展。
可見,自我意識發展是否好,決定了孩子的未來。
辛巴人生中的三個階段,恰恰就是自我意識產生和升華的過程,接下來就讓我們從《獅子王》中辛巴的成長,分析自我認知對外在行動的影響。
0202自我意識的發展歷程:
第一階段:生理自我
辛巴開始意識到自己所處的位置,但由於在強大的父親身邊長大,它認為自己無所不能。
這時的辛巴就像8個月到3歲的孩子,無法客觀認識自己,表現出無知者無畏的狀態,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初生牛犢不怕虎。
加之好奇心強,即便大人說這件事不可以做,仍然會勇往直前。
這並不是孩子刻意和大人唱反調,而是他們就是認為自己可以做到,這樣是為了證明自己長大。
嬰兒時期的自我意識,如果不能隨著年齡的增長向前發展,在以後的人生中很容易四處碰壁。
第二階段:社會自我
此時外界的評價對孩子自我認識影響很大,辛巴因為叔叔的一些話,開始否定自己。這時它的自我意識處於兒童期,自我懷疑,卻又沒有能力解決眼前的困惑。
對孩子來說同樣如此,若總是得到大人的批評和責備,他們會輕易否定自己,從而失去努力的動力。反之,當大人經常誇讚、鼓勵他,孩子就更願意積極、努力地生活。
第三階段:心理自我
得知自己被利用的真相後,辛巴在朋友的鼓勵下開始認同自己,這時它的自我意識相當於成人,能接受困難,且敢於承擔責任。
一個人只有認同和相信自己,潛能才能被激發。
換個角度說,如果孩子無法隨著年齡增長,保持自我意識的不斷發展,那他的人生就會總處於迷茫狀態,一生也無法找到獲得幸福的辦法。
可見,自我意識對人生的發展有決定性作用,這是促使他們做出外部行為的根本。
0303想獲取正確的「自我認知」,對孩子有難度
這幾年在教育方面,越來越多人關注到「自我認識」的重要性,不過很多人對其存在誤解。比如有些人個性強烈、自負,還以為是自信,實際上就違背了客觀性。
其次,孩子大多缺乏「自我認知」的機會,從3歲上學一直在集體環境中生活,大家學習都是同步的,而學校很少會關心孩子的情緒,傾聽他們內心的想法。
如果家長也沒有引導孩子進行自我認知,他們甚至不知道這個意識存在。
最後,孩子的自我認知常常來自外界的評價,在學校,老師會評判你是怎樣的學生,在家裡,父母會評判你是個怎樣的孩子。
在這些評價之外,當孩子產生「我是誰」的困惑時,很難自己找到答案。
別人口中的你,只是一部分的你,但不要讓孩子太過在意別人的看法,因為很少有人是客觀的,而是喜歡「貼標籤」。
要讓孩子知道,他自己的評價也很重要,否則這些偏差就會影響自我估值。
當能力估計偏低,孩子設定的目標會相對低,人也不自信;當能力估計偏高,他就可能出現「眼高手低」的情況。
自我認知評價正確,關係著孩子是否能健康發展。我們常常看到很多人的矛盾都在於此,對自我認識不清,無法找到正確的人生方向,生活在糾結的情緒中,高不成低不就。
因此,要讓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少走彎路,少經歷些迷茫,就要幫他建立正確的自我認知。
0404身為父母,我們可以從哪些方面努力?
1、 幫孩子提升歸屬感
孩子的國籍、家鄉和家庭,從小就可以明確告知孩子。
一個人不是獨立存在在這個社會中的,讓孩子正確認識自己所處的位置很重要,如果家族裡有故事,可以告訴他些歷史。
從爺爺那輩所處的時代,到現在孩子的時代,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了解過去有助於孩子珍惜現在的環境。
還可以和孩子一起翻看相冊,告訴他自己的成長故事,讓孩子從中找到歸屬感。這能讓孩子感到安心,擁有堅強的後盾。
2、 在制定目標和執行計劃的過程中做調整
每個人能力的大小並不是一開始就確定的,在制定目標的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到孩子對自我的評估是過高還是過低。
執行目標時,他自己就會意識到其中存在的偏差,會對自我分析和思考。
一旦發現孩子的方向錯誤,就可以助其進行目標調整,有助於提高自信心。
3、 鼓勵孩子自我反省和自我評價
在努力的過程中,人或多或少會有些感受和思考,父母可以挖掘孩子的內心想法。
比如睡覺前和孩子進行交流,回顧一天發生的事情,說出自己覺得哪些地方做得好和不好,總結經驗。
父母也可以和孩子一起反省,這樣大家可以更深入地交流。
聽到孩子的感受後,父母不要急著評價,可以讓孩子先自我評價,幫他了解內心真正的感受。
4、 幫孩子認識自己的內心感受
有時孩子心裡所想的,父母不知道,他自己也未必知道。
這需要父母引導孩子說出真正想法,問他會因為什麼事情開心,什麼事情生氣,做什麼事會獲得成就感。
平時看劇或者現實中發生了什麼,也可以鼓勵孩子表達自己的想法。
總之就是儘量找機會和孩子交談,當然父母提問的方式一定要自然,要知道孩子隨著年齡不斷增長,會漸漸不愛表達自己內心的感受,溝通也更有難度。
如果父母直接問「你現在在想什麼」、「告訴我你想怎樣」,孩子可能根本不想回答,因為太過生硬。
耐心必須要有,在幫孩子建立「自我認識」的過程中,找到合適的方法需要時間。
如果能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幫他們建立正確的「自我評價」,許多問題都會迎刃而解,這是完全值得付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