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家開了天貓店,4年電商化長跑後終於「開竅」了?

2021-01-16 手機鳳凰網

3月10日上午,「IKEA宜家家居天貓旗艦店」的頭像出現在了淘寶直播的首頁。

跟其他帶貨的直播內容不同的是,宜家中國區總裁 Anna Pawlak-Kuliga 與天貓兼淘寶總裁蔣凡都出現在了這場直播中,他們向觀看直播的 70000 多粉絲宣布了宜家與天貓正式籤約的消息。

對於終於牽手天貓,宜家的忠實用戶們一致喜大普奔:「感人」!「宜家終於開竅了」!

宜家高層在接受鈦媒體等多家媒體採訪時表示,儘管正值疫情,宜家的很多線下門店暫停營業,但是,「上線天貓並非疫情所迫,而是宜家轉型的開始」。

目前,宜家在中國市場一共開設了30家標準門店、1家小型商場、2個體驗店。截止到3月9日,已經有14家標準店、1個小型商場和1家體驗店恢復營業。未來,還有11家標準店和1家體驗店將會在3月11號恢復營業。

相較線上門店9500多個SKU,宜家天貓旗艦店上架了3800多個SKU,以熱銷的產品系列以及家居解決方案為主。在本次合作中,天貓將提供物流服務,這包括了送貨上門、安裝、退貨一系列服務,倉儲則是宜家自建。

結合場景推薦產品,是宜家賣場模式的核心商業邏輯,也代表了這家瑞典家居零售品牌的核心競爭力。鈦媒體編輯體驗發現,在宜家家居天貓旗艦店中,出現了具有「宜家特色」的場景購功能。

「場景購」,你完全可以理解為將宜家定期發行的產品推薦手冊《宜家家居購物指南》的電子版。

宜家天貓旗艦店內的「場景購」(圖片截取自「IKEA宜家家居天貓旗艦店」)

宜家的電商化戰略,可以追溯至四年前。

2016年8月,宜家在下一財年新聞發布會上,正式宣布要自己做電商。彼時,官網日均瀏覽量近千萬的宜家並不慌,對宜家來說,自建電商也只是對官網和現有服務的升級改造,問題集中在,以線下體驗見長的宜家做電商是不是「盲目跟風」?家居電商在包裝和物流等配套能力是否已經跟上?

到了2018年,不再有人認為宜家做電商是盲目跟風,而是「勢在必行」。然而,宜家自建的「網上商城」對於中國網際網路用戶而言,體驗似乎停留在上一個時代,「難用」、「搜索功能不方便」、「不知道怎麼下單」的用戶吐槽比比皆是。

IKEA中國官網提供在線交易功能

宜家面臨的另一個挑戰是:中國家居消費的大環境早已悄然變革。

2014年,國內家居建材電商交易規模已經達到1230億元人民幣,較2013年增長了近50%,自此之後,「家居+電商」的組合便越來越多。2015年開始,阿里巴巴在淘寶平臺上成立了專賣家居的「極有家」,根據2017年統計數據,入駐極有家的商戶已有數百家之多,這些商戶多為家居領域的創業品牌,而且數量還在快速增長。

外資品牌中的兩個典型案例,來自丹麥的家具品牌 Hay,與來自日本宜得利集團旗下最大家具連鎖品牌 NORITO 不謀而合,在進入中國市場之初就選擇入駐天貓,把服務能力交給中國本土的平臺,品牌自身的精力投入到了線下連鎖門店上。

分析宜家財報也不難看出,「電商」也成為宜家打破增長瓶頸的唯一選擇:從2016年到2018年,宜家中國區交出的成績單顯示連續三年銷售額增長率不增反降,2018財年(截至2018年8月10日),宜家中國銷售額超過146億人民幣,比上年同期增長9.3%。不過,這一增長率與2017財年相比下滑了4.7%,與2016財年相比下滑超10%。

宜家與微信合作的電商首秀始於2018年8月,一個小程序「快閃店」出現在了訂閱了宜家官方帳號的讀者推送中。

儘管與小程序的電商化試水僅有短短幾天,宜家收穫了不錯成績:在上線一天時間裡,宜家電商小程序一共有226萬訪問量與近3000個訂單。其中,45%訂單來自目前沒有宜家商場的城市和地區,55%訂單來自有宜家商場的城市和地區。

這次試水,在很大程度上達到了宜家想要觸達更多消費者的預期,也為宜家集團宣布數位化轉型做足了鋪墊。

2018年底,宜家財務長 Juvencio Maeztu 公開表示,「我們正處於為期四年的轉型期,過去75年,我們一直沿用相同的商業模式。我們將徹底改變公司,為下一個75年作準備。」

同一時間,宜家宣布將在未來兩年全球裁員7500人,與此同時在電商和體驗中心等方面新增招聘11500人,為日後的線上銷售工作方面助力。宜家中國區公關經理楊帆曾對媒體表示,宜家的招聘計劃中,在中國將新增崗位3200個,主要集中在電子商務、物流配送和市中心商業模式等領域。

2019年8月,關於宜家到底要轉型成一家怎樣的公司,中國區總裁Anna Pawlak-Kuliga給出了答案。她提到三個主要方向:一個是數位化創新,一個是渠道拓展,第三個是進一步打造提升宜家作為家居服務生活專家的能力。

在線下,宜家在嘗試離生活區更近的小型門店,並在上海楊浦區與臺北開出了吸引年輕人搶購的宜家版「名創優品」。

位於臺北的宜家小型門店

入駐天貓這個決定之後,宜家終於徹底擁抱了電商。

「我們希望通過天貓旗艦店能夠打通更多渠道,能夠讓更多原來沒有使用到宜家產品和服務的消費者能夠更加便捷獲得我們的服務。第二希望進一步增加我們和客戶接觸的頻率。我相信天貓的旗艦店渠道可以和我們其他新的門店如新的商場、小型店能夠互相配合,從而能夠幫助我們為更多消費者提供更優質的服務。」Anna Pawlak-Kuliga對鈦媒體表示。

此次合作的一個重要部分是,宜家龐大的會員體系將與天貓打通。

這也意味著,在數位化轉型的漫漫長路上,宜家選擇了向阿里吸取經驗,Anna Pawlak-Kuliga認為,雖然宜家在中國雖然已經深耕20年,但是現在還僅僅是開端,在未來還需要做更多工作,宜家集團會為中國市場提供全力支持。「不僅僅是短期內或者一個季度的事情,宜家需要做長期投入。」(本文首發鈦媒體,採訪、撰文/赫婧)

相關焦點

  • 準備了八個月,今天,宜家終於上線天貓
    這也是自2018年宜家在中國上線首家自營網上商城後,兩年後開出的首個第三方平臺線上官方旗艦店。據悉,宜家天貓官方商城目前上線3800種商品,前期服務地區為上海、江蘇、浙江、安徽,後期將逐步拓展。Anna Pawlak-Kuliga表示:「加入天貓這個平臺是宜家中國戰略所取得的重要裡程碑,也是我們在渠道拓展方面的又一突破。」
  • 宜家正式入駐天貓 這次有何不同?
    多年步履維艱的電商嘗試後,宜家終於邁出了重要一步。   3月10日,宜家家居(IKEA)正式入駐天貓,開設全球首個第三方平臺線上官方旗艦店。   首期,宜家天貓旗艦店上架3800餘款產品,包括客廳、臥室等品類的暢銷商品。初期服務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的消費者,並逐步拓展至全國。
  • 宜家登陸天貓,有3800種商品
    記者 | 劉雨靜編輯 | 昝慧昉1中國消費者終於可以在天貓上購買宜家商品了。3月10日,瑞典家居巨頭宜家宣布,將於當日正式上線宜家天貓旗艦店。這是宜家在全球首次與第三方平臺合作銷售全線產品。宜家告訴界面新聞,這是出於對宜家物流和運營能力的考慮,未來成熟後,可能在天貓旗艦店上線更多商品,並且會進一步將宜家的全屋設計服務搬到線上。目前,物流將採用混合式解決方案,配送與第三方合作夥伴合作,倉儲則使用宜家自己的倉儲設施,未來隨著業務發展會優化物流服務。
  • 宜家被「逼」上天貓
    來源:電商在線原標題:宜家中國「戰事」:開出第33店,目標8.24億用戶文/崔恆宇宜家中國第33店,落址天貓。這是宜家首次在第三方平臺開設線上官方旗艦店,合作方並不是美國的亞馬遜,而是中國的阿里巴巴。根據前瞻研究院數據,到2020年,中國家居裝修行業的市場規模將會接近3萬億。繼紅星美凱龍、居然之家之後,宜家在天貓的出現將為這個萬億市場帶來怎樣的風向標?宜家的電商時代做全渠道的布局,宜家非常謹慎。
  • 宜家開貓店了哇
    今天宜家突然看到開了一個天貓店哇,不過對我來說沒啥特別的,不知道現在能送什麼地區,以前也可以在官網買,就是有點不好用。所以我有時候還會在拼夕夕上找代購,小東西也沒有代購費還挺划算的。宜家我好像去過三四回,一開始是去逛,溜達,然後有時候搬家了會去瞧瞧,不過太大了,每次逛完,感覺腳都不是自己的了,而且基本還買不了什麼,因為我覺得宜家還是有點貴的。
  • 宜家終於開旗艦店了,銷量最高的竟然是這些好物!
    很多人買家居用品都喜歡去逛宜家,但疫情期間人們自行宅家,昔日熱鬧無比的宜家終於開了天貓旗艦店。這也是繼宜家網上商城和APP商城,首次開通的第三方網購平臺。對於習慣了在萬能的某寶買買買的小夥伴們來說,簡直是太方便啦!逛過宜家的朋友們都知道,宜家的產品多到數不清,大到床、櫃、沙發,小到杯、碗、剪刀,幾乎生活中所有的家居用品都能買到。
  • 遲了十年,IKEA宜家終於擁抱電商
    鏡像娛樂原創文丨梁嘉烈編輯丨於華東   「終於不用跑宜家商場了!」   3月10日,瑞典家居品牌IKEA宜家家居正式上線天貓旗艦店,這也是宜家在全球開出的首個第三方平臺官方旗艦店。此外,宜家官方購物APP也在同日推出。
  • 宜家天貓旗艦店今天上線,網友:終於不用再搗鼓官網了……
    以前,打開淘寶搜「宜家」,你會看到滿屏的「宜家代購」;以後,你可以不用代購,打開天貓,找到「正主」,自己直接買宜家了。今天(3月10日),宜家通過直播向媒體宣布,宜家天貓旗艦店正式上線。這是宜家第一次開通第三方平臺銷售。
  • 遲了十年,IKEA宜家終於擁抱電商-虎嗅網
    「終於不用跑宜家商場了!」3月10日,瑞典家居品牌IKEA宜家家居正式上線天貓旗艦店,這也是宜家在全球開出的首個第三方平臺官方旗艦店。此外,宜家官方購物APP也在同日推出。目前,宜家旗艦店與線下實體店已打通會員體系,消費者可使用同一帳號,且價格一致。宜家加速電商布局,或許會被理解為是疫情衝擊下的防禦性戰略,不全是。2018年時,對於開發獨立APP和合作第三方商城,宜家中國公關負責人表示將繼續觀望,但宜家中國零售額的增速從2015年開始持續下滑後,觀望,顯然已經不行了。
  • 宜家入駐天貓,打出「家居+電商」組合拳
    億歐3月10日訊,宜家家居(IKEA)正式入駐天貓,開設宜家全球首個第三方平臺的線上官方旗艦店。去年8月,宜家中國宣布針對中國市場的「未來+」發展戰略,將渠道和數位化作為其中的戰略重點。此次入駐天貓,標誌著宜家中國「未來+」戰略實現了又一重要的裡程碑,也是宜家全球發展的重要舉措。
  • 宜家家居為何走上了天貓之路?
    這就是宜家家居!宜家入駐天貓一度刷屏,在廣大發燒友當中沸騰了,在直播秀當中,開場不到10分鐘,參與的人數就超過了超過了2.7萬人。截至目前為止,粉絲已經突破了104萬,進店人數超過了155萬,大家之所以這麼狂熱,就是因為宜家一直深耕線下,對於線上的卻一直保持著謹慎的態度。而且這是一家在全球範圍內首次開設線上的官方旗艦店。
  • 宜家入駐天貓 打出「家居+電商」組合拳
    宜家家居(IKEA)正式入駐天貓,開設宜家全球首個第三方平臺的線上官方旗艦店。去年8月,宜家中國宣布針對中國市場的「未來+」發展戰略,將渠道和數位化作為其中的戰略重點。此次入駐天貓,標誌著宜家中國「未來+」戰略實現了又一重要的裡程碑,也是宜家全球發展的重要舉措。
  • 宜家變了!最近竟然開出全球首家「百元店」!
    ,宜家首次入局新零售,開宜家「百元店」。繼宣布大幅裁員後,宜家首次入局新零售,開宜家「百元店」。據鉑慧發布的一份有關「受中國消費者歡迎的50大品牌」報告顯示,在中國,宜家僅用了一年時間,就從2017年的第4位跌落至2018年的第37位。回看宜家在中國內地市場的情況:2016財年和2017財年銷售額增速分別為14%和19.4%,而2018財年,宜家的增速僅為8.4%。
  • 宜家為何把「第一次」給了中國,給了天貓?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孫冰 | 北京報導全球領先的家具及家居用品零售商宜家(IKEA)日前宣布正式入駐天貓,這也是宜家在全球範圍內首次在第三方平臺上開設線上官方旗艦店。77歲的宜家把「第一次」給了中國,給了天貓,這無疑意味著宜家正在加快腳步,全面布局中國的線上市場。
  • 宜家登陸天貓3800種商品初期服務江浙滬皖
    宜家登陸天貓3800種商品初期服務江浙滬皖   3月10日,宜家家居(IKEA)正式入駐天貓,在全球開出首個第三方平臺的線上官方旗艦店。
  • 合肥人隨時可「逛」宜家了!宜家天貓旗艦店今天開業!下單後發現……
    今天,宜家通過直播向媒體宣布,宜家天貓旗艦店正式上線。這是宜家第一次開通第三方平臺銷售。旗艦店初期只服務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的消費者,這意味著合肥人即日起便可享受在家「逛」宜家。2018年底,宜家中國在官網推出網上商城;今年,推出宜家官方購物APP;今天,上線天貓旗艦店,以後多個線上渠道,都可以直接購買宜家產品。
  • 從大賣場到城市店,宜家的轉型「雖遲但到」
    一方面,隨著80後、90後成為家居市場的消費主力,他們的需求更加多樣,不再局限於「一站式」消費,而是更加碎片化、自由化,具有自己明顯的個人取向。而在消費者多樣化需求的驅動下,宜家不得不突破傳統,提高品牌的綜合服務能力。另一方面,家居市場競爭愈發劇烈,與此同時,線上渠道的全面發力,使得實體商場遭受衝擊,這一切都讓以線下渠道為主的宜家面臨著挑戰,開始了一系列的轉型動作。
  • 宜家天貓旗艦店上線 初期服務江浙滬皖地區消費者
    原標題:宜家天貓旗艦店上線,初期服務江浙滬皖地區消費者   3月10日,宜家天貓
  • 宜家入駐天貓後,我們去看了看大家都買了些什麼|酷樂研究所
    從此,消費者就可以直接在天貓上買到宜家產品而不必再找代購,這或許也會一定程度上改變當代人的生活方式。大家會去宜家的天貓旗艦店買些什麼?在宜家的天貓旗艦店可以看到,旗艦店裡的銷量前10名主要是日常使用和收納的家居小件。
  • 宜家家居上線天貓旗艦店,再也不用跑去宜家賣場了
    宜家天貓旗艦店據了解,此次宜家在天貓開設的旗艦店是宜家家居在全球首個第三方平臺官方旗艦店。早在2008年,宜家內部就有人提出了開設網上商城的建議,不過被創始人英格瓦·坎普拉德拒絕了。坎普拉德是個謹慎的企業家,他認為,開設網上商城會減少宜家家居線下賣場的客人,導致線下賣場一些物美價廉的「小物件」以及賣場餐飲生意營業額的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