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我們所居住的房屋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大口對小口,家財人財散」,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大口對小口,家財人財散中的大口指的是家中的門,小口則是指家中的窗戶。大口對小口有兩種解釋,一種解釋是東西廂房的門和窗戶相對,另一種解釋是同一個房間中的門和窗戶不能相對。
我們先來看第一種解釋,在北方的農村,人們在蓋房子時,除了會蓋坐北朝南的主屋以外,還會蓋上東廂房和西廂房,主要用來儲存物品或者是作為廚房來使用。一般情況下,東西廂房的位置會是相對應的,門對著門,窗戶對著窗戶,或者是只蓋東廂房,或者是只蓋西廂房,但是卻不能讓東西廂房的門對著窗戶。這是因為農村人很講究規整,人們在建房時,會用房子圍成一圈,形成一個「口」字,除了有堂屋以外,還有東廂房、西廂房和南廂房,之所以人們會這樣設計,主要是從整體上形成一個對稱的感覺,如果東西廂房的窗戶和門相對,那麼就將對稱的感覺破壞掉,人們認為這樣的房屋會讓主任漏財,所以在蓋房子時,東西廂房的窗戶應該對著窗戶,門應對著門。
再來看第二種解釋,農村人在蓋房子時,特別忌諱同一間房屋中的門和窗戶相對,尤其是在北方,這樣的建房格局很少見。一是因為北方冬季天氣比較寒冷,又經常刮西北風,農村的主屋大多都是坐北朝南的朝向,如果窗戶和大門相對的話,窗戶的位置便是在北牆上,在冬季刮西北風時,刺骨的寒風就會從窗戶進入到房間內,使屋內的溫度下降,所以為了讓房間內更好的保暖,人們並不會在北牆上做窗戶,也更不會讓窗戶的位置和門的位置相對,形成過堂風。
二是因為農村人最講究房屋聚財,如果窗戶和門相對,人們便認為進入到家中的財運,會順著窗戶流到外面,從而導致家中不聚財。其實不僅是在農村很講究這個,在城市中也依然如此,如果自家的進戶門和窗戶相對,人們會用隔斷將入戶門和窗戶隔開,避免財運流失。
以上便是農村俗語「大口對小口,家財人財散」的意思,你對這句俗語是如何看待的呢?歡迎大家回復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