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玩手機不撒手?精明爸媽這樣做,讓孩子把手機打入冷宮

2021-01-12 奶球媽咪

文/奶球媽咪(原創文章,歡迎轉載分享)

在許多家庭裡,寶寶都喜歡抱著手機不撒手,一玩就是好幾個小時停不下來。

手機既是寶寶的「摯愛」,同時也是寶寶的「禁忌」,只要寶寶一拿起手機,爸媽立刻制止,一把搶走,仿佛手機就是「洪水猛獸」,可寶寶的內心戲卻是,憑啥只許你們大人整天抱著手機不放?

手機真的有那麼可怕嗎?其實未必。面對形形色色的電子產品,一直以來,我們都是無限放大它的壞處,卻沒看到它的優點。

01寶寶適當玩手機還是有一定好處的

其實給寶寶適當玩玩手機,是有好處的。

1)促進大腦思維能力

隨著寶寶認知能力的日漸成熟,他們對事物有了邏輯性的認識,開始慢慢知道,手機上一個一個的小方塊是可以打開的,每個方塊對應的是不同的功能,他們會將按鍵、操作等信息在大腦中匯總,形成一套自己的認知體系。

拿到手機後,他們會把自己的想法通過各種操作一一驗證,這種有意識的嘗試,其實是鍛鍊了大腦的思維能力。

2)鍛鍊手眼協調

所謂「心靈手巧」,手靈巧的孩子,大腦發育自然不會差。當寶寶的小手可以自如地控制手機上的按鍵,說明在視覺的配合下,寶寶的手部精細動作越來越協調,越來越成熟了。

3)促進情緒認知

寶寶喜歡看手機上自己的照片和視頻,說明他的自我意識已經覺醒。看到喜歡的人物,他會表現出喜悅,看到不喜歡的,他會推開手機,表示拒絕。這就是寶寶已經在認識情緒。

情緒是人類的基本語言,情緒豐富,有助於寶寶培養與他人交流的能力,建立社會聯繫。理解感受別人的情緒,有助於寶寶培養共情能力,鍛鍊出高情商。

025G時代已然來臨,到底該不該讓孩子接觸電子產品?

我們先要認清這個事實,在這個萬物互聯的時代,數位化數據化是大勢所趨,5G時代即將到來,數位化數據化將成為未來世界的生活方式。

想想我們,離開手機已經是寸步難行。堅決不讓寶寶碰手機,怎麼可能呢?

如果刻意讓寶寶遠離電子產品,等於把孩子圈在一個信息封閉的空間裡,長大以後,面對洶湧的信息浪潮,

孩子更加無法自持,面對各種新型電子產品的誘惑,基本沒有抵抗能力,這樣反而更加危險。

在飛速發展的今天,我們對孩子的教育,也要緊隨時代發展做出改變。

03玩手機不可怕,關鍵要看怎麼玩

1)1歲半以下小寶寶不要接觸電子產品

一歲半以下的小寶寶,父母的陪伴是最重要的。多跟孩子做互動交流,對早期發育至關重要。爸媽要放下手機,多和寶寶說話、唱歌、遊戲,有助於寶寶大腦發育。

2)1歲半到2歲不要獨自使用

一歲半到兩歲的寶寶可以在父母的指導下,適當使用電子產品。注意要給寶寶多看一些高質量的教育內容,既要讓寶寶容易理解,也要有互動性。

比如《米卡成長天地》《巧虎》《米奇妙妙屋》等系列,趣味性和互動性十足,是不錯的選擇。

3)2歲以後適當使用

兩歲以後的寶寶可以適當使用電子產品,但每天時間不要超過兩小時。

在爸媽的陪伴下,看些具有教育意義的節目,比如音樂兒歌、小故事等,有趣,容易理解,不具有負面信息的動畫片,是不錯的選擇。

4)寶寶沉迷電子產品,罪魁禍首是爸媽的不作為

杜絕手機是治標不治本,父母真正應該思考的,是如何讓寶寶對手機不感興趣。

多陪孩子參加有益的親子活動,一起讀繪本、畫畫、下棋、搭積木、玩拼圖,只要爸媽自己不迷戀手機,寶寶一定更願意跟父母一起交流互動。

各位寶媽寶爸們,你們是否也有孩子抱著手機不撒手的煩惱呢?歡迎分享你的經驗和故事到評論區,一起參與討論。

PS:本文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讓孩子不玩手機,最好的辦法就是——陪孩子玩手機
    同樣孩子疫情期間也是通過手機在家裡上的網課,所以,我們應當承認它的無可替代的作用。 手機有害,但是它卻 是無辜的 只是人們對手機的使用沒有進行科學的管理,讓手機承擔了危害人們健康甚至孩子成長的武器。現實中就有太多這樣的例子。
  • 不讓玩手機,孩子打碎家裡180萬古董碗,手機是怎樣把娃變這樣的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最近,糖果媽媽接到一條私信,說她家孩子6歲,不給玩手機就專門破壞鄰居家車的後視鏡,寶媽真的沒有辦法了,求助於糖果媽媽。孩子沉迷於玩手機,已經成為各位家長的公敵了,到底咋回事兒?
  • 孩子沉迷玩手機,不用打罵,掌握這4個步驟,孩子乖乖放心手機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會模仿父母的行為。如果把孩子比喻成一張白紙,那麼父母就如同畫筆一樣,起著引導教育的作用。經常看到一些家長在孩子哭鬧的時候,遞上手機,孩子馬上就會被手機上的視頻或者遊戲吸引,漸漸形成了愛玩手機的習慣。這樣做不僅不負責任,甚至還會使孩子玩手機上癮。長時間玩手機很不利於孩子的視力和身心健康發展。甚至可以會影響學習。
  • 沉迷手機與不玩手機的孩子相比,大腦有啥區別?觸目驚心
    似乎是閨蜜的聚會,不過都帶著孩子,貌似是親子活動,場面壯觀。這些媽媽們聊得很熱切,講自己的育兒經,都顧不上吃菜。 然而,媽媽們能有這樣的時間聊天,在於她們不約而同地給孩子遞上手機。孩子們各自在旁邊全神貫注地玩手機、平板電腦。誠然,公共場合以此方式帶娃,能很好地安撫孩子情緒,讓他們保持安靜,不影響別人。可是,沉迷電子產品帶給孩子的傷害,不知她們是否知道?
  • 青春期孩子落入手機「魔掌」,強制打罵不管用,高情商父母這樣做
    有很多父母覺得「網路遊戲」是一個很可怕的東西,會讓自己的孩子沉迷其中無法自拔,影響孩子的學習成績和日常生活,甚至不少家長「組團」呼籲關閉網路遊戲,「從根源上」杜絕,讓孩子無法接觸到這些遊戲類產品。呼籲不得法,家長們開始想方設法控制孩子玩遊戲的時間,比如約法三章,籤訂手機使用時間協議,強行斷網斷電,甚至摔手機,摔路由器,摔電腦等等,簡直就是「破罐破摔」。
  • 12歲孩子因痴迷玩手機,身體已退化超中年人,別再給孩子玩手機了
    我朋友家有一個男孩叫強強,今年12歲,他唯一的愛好就是玩手機遊戲,電腦遊戲,很是痴迷,但是最近孩子老是吵著說腰疼,於是母親立刻帶他到醫院檢查。 經過醫院檢查,醫生說他的頸椎腰椎已退化超過中年人。別再給孩子玩手機了。強強母親說,因為長時間玩電腦手機,玩到肩酸腰痛也不住手。
  • 1歲寶寶在床上玩,寶媽只顧玩手機,結果一回頭發現孩子沒了
    ,突然聽到「咚」的一聲,小雅趕緊回頭,發現原本在床上的兒子沒了,趕緊扔下手機找,結果在床下找到兒子脖子被戳在地上,嘴裡吐了一些口水,連哭都哭不出來,這下把小雅嚇懵了,趕緊撥打急救電話送到醫院,最後經過搶救終於救回了兒子。
  • 玩手機的孩子和用手機的孩子,不用看10年後,現在差距就很明顯
    文|凝媽一談到手機、電腦,家長們就會對之恨之入骨。摔掉孩子的手機、沒收孩子的電腦,限制孩子上網。廣泛流傳著這樣的話,「想毀掉一個孩子,就給他一部手機。」但是在實際生活中,孩子又要時時處處用到手機、電腦 ,比如看老師發的答案、完成網絡答題、人機對話、查閱資料寫評論、上網課等等。
  • 爸爸為什麼能看手機?聰明媽媽都這樣做
    但是一定要注意,想讓孩子和爸媽親子互動增強,一定要花心思給孩子做好親子互動,而不是一味地讓孩子玩手機看電視即可。所以在假期期間我們可以選擇一些很好的親子互動項目,比如帶孩子去公園玩,或是和孩子一起玩玩具、念繪本、做遊戲,帶孩子一起去運動,體驗新年民俗等等,這些都是不錯的親子互動項目。
  • 低頭族,該用心陪陪孩子了! 陪伴孩子要「人在心也在」
    楊麗莉 繪 暑假中,有一個普遍現象是,許多家長一邊擔憂孩子玩電子產品影響學習,一邊自己抱著手機不撒手寫作文「控訴」爸媽玩手機 郝老師告訴記者,今年放寒假前夕,她在班裡發出倡議,讓孩子以「爸媽今天不開機」為主題寫一篇作文,當孩子們被問到「爸媽愛玩手機嗎」這一問題時,幾乎所有的孩子都大聲喊「愛」。「這作文能寫成嗎?」「爸媽幹什麼都要先保護好手機!」「他們的注意力都在手機上,根本就不在我身上!」
  • 元旦假期家庭聚會為了讓孩子安靜,讓他玩手機。這樣對嗎?
    假期我們沒出門玩,就走親訪友了。外面太冷,和親戚朋友約在家裡聚會說不錯的選擇。但是,小朋友們經常不見面。一見面,個個都像是吃了興奮劑一樣。一會兒上竄下跳,一會兒追追跑跑。一會兒相親相愛,一會兒又打打鬧鬧。感覺家裡的地板都在顫抖,真怕打擾鄰居們。大人之間也有很多話要說,可是眼睛卻盯著孩子看,聊天總是不能盡興。遇到這種情況,應該怎麼辦呢?給孩子一人一個手機,保管萬籟俱寂。
  • 縱容玩手機是毀掉孩子健康和成績的最快方式!
    沉迷於手機時間越久,孩子的視力變得越來越差,孩子的視神經正處於生長階段,很容易因為手機的影響而導致視力下降。3)孩子在玩手機時,不端正的姿勢也會影響到孩子骨骼發育,傷害孩子頸椎,導致孩子頸椎變形。4)孩子沉迷於玩手機可能會改變孩子性格,手機的虛擬世界會引導孩子形成不正確的價值觀,對於孩子性格的塑造和形成有著非常不利的影響。
  • 【天嬌貓線上直播】如果正確引導孩子不長時間玩手機?
    做作業要用手機,玩遊戲要用手機,仿佛離開了手機大家就沒法生活。學生群體已經在手機網絡的驅使下越走越偏離,甚至已經無法自拔。      因為不讓玩手機就自殘、自殺?到底還有多少這樣的孩子,正走在被手機毀掉的路上!
  • 如何控制孩子的手機玩遊戲,屏蔽手機安裝軟體功能
    大家好,我是凱迪,現在有很多孩子迷戀手機迷戀遊戲,我們想要去控制管理非常難,有些朋友想著把手機裡面的遊戲或者軟體刪除,但是孩子往往還是會自己安裝的,那麼有沒有一些比較有效的方法可以徹底控制住孩子安裝軟體呢?
  • 手機呀手機,離開了無法學習無法生活!多少孩子中了毒?解藥點這裡……
    因為過早讓孩子玩手機,危害遠不止想像那麼簡單。  1)阻礙身體發育  小孩頻繁玩手機,大量的電磁輻射對生長發育不利,甚至還會引發哮喘等多種疾病。另外,小孩經常玩手機,活動少了,容易引起身體發育推遲、運動功能低下、長不高等。  長時間握著手機,手部保持同一姿勢,也會影響手指的發育。
  • 娃在家電子產品不離手?聰明的爸媽學會這幾招,讓孩子遠離手機
    最近一段時間臨近假期,但是因為今年的特殊情況,可能大家又得帶著孩子宅家了,一說起宅家,寶爸媽最犯愁的可能就是只要在家,孩子就是電子產品不離手,什麼手機IPAD 電腦 電視,輪番上陣。而爸爸媽媽們很多也不知道該怎麼辦。其實孩子們沉迷於電子產品更多的還是因為他們無聊,他們不知道自己想幹些什麼,沒什麼事兒能提起他們的興趣,也沒人陪他們玩。
  • 「媽媽,我能玩一下手機嗎?」你的回答,影響孩子的未來!
    這位科學家在10年前從全國各地的中下階層的家庭中選取了100名孩子,將他們分成了兩組:50名是接觸不到手機的孩子,50名是對手機痴迷的孩子。然後對他們進行跟蹤調查。10年後,調查結果如下:50位痴迷手機的孩子只有2位考上大學。另外50名不玩手機的孩子幾乎全部考入大學,只有三名孩子高中畢業後選擇在家幫工。這些考入大學的孩子們,有16位獲得了學校的全額獎學金。
  • 孩子抱著手機不放,父母該強行拿掉嗎?巧用三招讓他們放下手機
    不少家長可能會為孩子著想,在孩子面前不用手機,但大多數家長卻很頭疼,因為孩子會搶自己的手機。而且自己越不給他們玩,他們越要玩。其實這也是因為孩子有一種逆反心理,遇到這種搶手機的情況,家長也不用急著拒絕,有可能適得其反,用好下面這幾招,其實可以成功幫孩子戒掉手機。
  • 衡中校長:手機正在偷走孩子的大學夢!瞬間火爆刷屏扎心!聰明家長這樣做,孩子不生氣還聽話
    經過多年觀察,他還發現:在手機的擁有率上,重點班遠遠低於普通班。而且班裡玩手機玩的最兇的學生,往往不是那些常人眼中的「富家子弟」,反倒是一些家境比較一般的孩子。家庭條件好的孩子有著更強的自制力,或者說,家長在對孩子手機的管控上有著更清醒的認識。
  • 凌晨2點還在偷偷打遊戲,怎樣控制孩子玩手機?
    熬夜玩遊戲,打罵不管用找到原因了!孩子最近熬夜玩遊戲,嚴重影響了作息和成績!自此以後,媽媽一看到孩子玩手機就罵,罵不管用後,就打,打也不管用了,最後沒收手機。母子倆的關係瞬間冰冷,孩子不說一句話,直到媽媽還回手機。這是一個典型的因孩子沉迷遊戲影響學習,繼而引發親子關係緊張的案例,不少家庭都遇到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