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嚴經》遠離塵垢得法眼淨

2021-01-18 劉祖清369

(第一百四十四段)

【於是阿難,及諸大眾,身心瞭然,得大開示,觀佛菩提,及大涅盤,猶如有人,因事遠遊,未得歸還,明了其家,所歸道路。普會大眾,天龍八部,有學二乘,及諸一切,新發心菩薩,其數凡有十恆河沙,皆得本心,遠離塵垢,獲法眼淨。】

阿難和法會大眾聽了文殊菩薩對二十五個法門的總結報告後,身得輕安、心得光明,對如來秘密法即「耳根圓通法」已瞭然通達,在此大開示後所得境界中,再觀「佛菩提」及「大涅盤」。「佛菩提」有三種、即:

一、應化佛菩提:此菩提是在任何時候或任何一個地方及任何一個方位,都能隨心所欲的示現各種不同身相,例如世尊出釋迦氏王宮去迦耶城不遠,坐菩提樹下金剛道場,成就應化佛菩提後,示現得無上菩提,名應化佛菩提。

二、報身佛菩提:修行從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妙覺,逐次成就,得圓滿報身,真常涅盤,名報身佛菩提。

三、法身佛菩提:如來藏性本自清淨,眾生界即涅盤界、涅盤界即實相界、實相界即無相界、無相界即法身界,法身界名法身佛菩提。即:「理法聚」而為法身、「智法聚」而為報身、「功德法聚」而為應身。因一佛具三身之功德性能;所以三身即一佛、一佛即大涅盤。觀佛菩提就是觀應身佛菩提、報身佛菩提、化身佛菩提。

「大涅盤」:「涅盤」有三種、即:一、聲聞涅盤、修四諦法可證。二、緣覺涅盤、修十二因緣法可證。三、佛涅盤:修菩薩萬行和十波羅蜜法可證。佛涅盤稱為大涅盤。阿難和諸多的法會大眾,用止觀法,觀佛菩提及大涅盤,猶如有人因事遠遊,雖然還沒有回家,但已經知道回家的路該怎麼走了,也知道什麼時候能夠到家(到大涅盤之家),非常高興。法會大眾(四眾弟子),「天龍八部」和「有學」「二乘人」等,及所有一切「新發心菩薩」,其數量猶如有十條恆河流域的河沙那麼多,都因此而得到了菩提本心,遠離六塵垢染,獲得了證入菩薩初地境界的「法眼淨」。以上所說「天龍八部」即八種神類眾生:因其形象與人類不同,統稱為非人。具體是:

一、「天」:天指的是天空、天界、天神。居住在天空和天界裡的眾生,稱為天神,有著名的護法二十諸天,都源於印度神話,即:一、大梵天;二、帝釋天;三、多聞天王;四、持國天王;五、增長天王;六、廣目天王;七、金剛密跡;八、大自在天或摩醯首羅;九、散脂大將;十、大辯才天;十一、大功德天;十二、韋馱天神;十三、堅牢地神;十四、菩提樹神;十五、鬼子母;十六、摩利支天;十七、日宮天子;十八、月宮天子;十九、娑竭龍王;二十、閻摩羅王。

隋代天台智者大師依據《金光明經功德天品》,制定了《金光明三昧懺法》,後代據此簡略成《齋天科儀》,為寺廟中祭天的儀軌,依《金光明經鬼神品》等所說,選下二十位天神,即此二十諸天。到了明代,又增入四位天神,則成了「二十四天」,即:二十一、緊那羅;二十二、紫微大帝;二十三、東嶽大帝;二十四、雷神。前一位是天龍八部之一,後三位是道教神明,這顯示了明代以後道教對佛教涅盤思想的追求和認同,所以增派了三位天神為佛教護法。二十諸天常被供奉在大雄寶殿兩側。

二、龍眾:佛經上說,有無數龍王,專管興雲降雨。這與中國的龍王傳說十分相似。作為佛教護法神的龍眾,有八大龍王、十六龍王等。

三、乾闥婆:是香神,又是樂神,多達6000多位。他們在佛面前彈琴唱讚歌時,「三千大千世界皆為之震動」。

四、阿修羅:阿修羅原是印度遠古諸神之一,被視為惡神,屬於兇猛好鬥的鬼神,傳說阿修羅有美女而無美食、帝釋天有美食而無美女,雙方為此經常爭鬥不休。阿修羅是一種是神非神、是鬼非鬼、是人非人,卻界於神、鬼、人之間的一種眾生。其容貌男性醜陋,女性極美,後被佛教收為護法神。

五、緊那羅:歌神。與乾闥婆各有分工,乾闥婆專管演唱俗樂,是流行歌曲音樂家;緊那羅則專門演奏法樂,是專業歌唱家。

六、夜叉:夜叉與羅剎同時從生主補羅私底耶或大梵天的腳掌中生出,雙方通常相互敵對,夜叉與羅剎不同,他們對人類持友善態度,因而被稱為「真誠者」。

七、迦樓羅:就是金翅鳥神,大得不得了,兩隻翅膀張開,就有336萬裡!以龍和蛇為食,每次要吃很多的龍和蛇,後皈依佛後改為吃素,中國的神魔小說中,把他說成是在佛祖頭上護法的大鵬金翅鳥。

八、摩睺羅迦:是大莽蛇神,人身蛇頭,又稱作地龍,是佛教神祇中的天龍八部之一。該神原本是腹行類,但由於其智力較低又無知,佛說一個法門,就老老實實的修,反而能得道挽回前因,擺脫腹行類的命運,脫胎換骨成為神祇。

以上所說八類眾生是佛教護法,因為以天部和龍部為首領,故統稱為「天龍八部」。天龍八部人數眾多,掌管著我們生活的各個方面.是距離我們最近的佛教神明,同時也是最容易使修持者獲得加持的神明。凡是持戒修一切善法者,皆能得到天龍八部的守護,使其遠離魔事,均能順利的成就道業。

上面說的「有學」為未證果的聲聞緣覺修行人、「二乘」為已證果的聲聞緣覺人。「新發心菩薩」指初發菩提心:入十信位修行的菩薩。「法眼淨」是五眼之一:僅次於佛眼。得法眼的人,同時具有肉眼、天眼、慧眼的功能,已超聲聞緣覺位,不僅能看見三界六道內的一切物象,還能看見三界六道以外所有的菩薩淨土,神通非常廣大,是大乘菩薩見無生法忍時所得到的功德眼,此眼見一切法而不被法染,故名「法眼淨」。

相關焦點

  • 楞嚴經講解:只要念好楞嚴咒,就會有福報了嗎?
    宏海法師《楞嚴經·卷七》講解33從第一劫,乃至後身,生生不生藥叉羅剎。及富單那、迦吒富單那。鳩槃茶、毗舍遮等。並諸餓鬼,有形無形,有想無想,如是惡處。是善男子,若讀若誦,若書若寫,若帶若藏,諸色供養。劫劫不生貧窮下賤,不可樂處,此諸眾生,縱其自身不作福業,十方如來所有功德。
  • 每天十分鐘,學習《楞嚴經》(84)| 王治平居士《楞嚴經白話註解...
    若動念盡,浮想銷除,於覺明心,如去塵垢,一倫死生,首尾圓照,名想陰盡,是人則能超煩惱濁。觀其所由,融通妄想以為其本。  「阿難!彼善男子,受陰虛妙,不遭邪慮,圓定發明,三摩地中心愛圓明,銳其精思,貪求善巧。爾時天魔候得其便,飛精附人,口說經法,其人不覺是其魔著,自言謂得無上涅槃,來彼求巧善男子處,敷座說法。其形斯須或作比丘,令彼人見,或為帝釋,或為婦女,或比丘尼,或寢暗室,身有光明。
  • 《楞嚴經》解釋:楞嚴咒能隨便念麼
    只要有心向佛,有心修行,不論你是什麼人,所有一切破齋犯戒,這一些個罪,不管是輕是重,甚至於不通懺悔的四波羅夷罪、五逆、四棄八棄,都可以念《楞嚴咒》。如果無心向佛,無意修行,隨便殺生、偷盜、邪淫、妄語、飲酒,而在緊要關頭時念《楞嚴咒》,這是污衊法;沒有功德,卻要支配鬼神及護法,那只有增加自己的罪業,自己會遭受飛災橫禍之事。所以學《楞嚴咒》法,所行必須要正,存心要正,不打不清淨的妄想,不做不清淨的事。最好要齋戒沐浴,要心裡也清淨,不打汙染的念頭;身上也清淨,不行汙染的法門,時時刻刻要保持清淨,不可以有絲毫不規矩的行為。
  • 破禪宗解悟三關的人,還要有定功,證悟以後則法眼淨
    因為世智聰辯、閱讀思維而得的悟,十之八九會落在識神之中。而已了義法的知見的思維當作是開悟,這個只能稱為知見,而不能稱為見地。所謂見地是指真正悟得真如的人,他的所見所知才能稱為見地。但是雖然沒有見地,一個解悟的人,照樣能夠說各種深妙的經論,只是他遇到了各種境界的時候,他就沒有辦法乾淨利落的通透。如果他來解釋祖師的公案,那就會錯誤百出。這一種解悟,稱為相似般若,不是真實的般若。
  • 楞嚴漫談|《楞嚴經》究竟有多難懂,難在何處?
    偏偏的,《楞嚴經》又算是古文裡面,精煉到頂點的古文。是為了避免添足,連蛇也想不去畫的那種精煉。這是第二難。用極精煉的古文譯寫《楞嚴經》還不夠,《楞嚴經》還是一部長詩化的古文。這是第三難。俗話說詩歌是語言的靈魂。詩歌不但體例嚴謹,遣詞造句更是把古文字精煉再精煉,達到凝練的級別。
  • 楞嚴經:楞嚴經念幾遍比較好
    其實楞嚴經或者是其他經文是需要我們一直認真念誦的,我們在念誦的時候不能夠三天打魚兩天曬網。這樣是不行的,我們要念誦就一直不間斷念誦,最好每天都念誦一遍。同時在念誦楞嚴經的時候還要注意以下幾點:1:在念誦的時候,大家可以找一個適合自己的修行的時間,並且以後的每天都是在這個時間念誦。2:念楞嚴經一定不能在這些地方誦讀,臥室、廚房、浴室等等,還有就是很髒,或者是很亂的地方,在這些地方誦念是對諸佛菩薩的不恭敬。3:念經書前,大家首先要做的就是去漱口和洗手,如果有條件的話,大家也可以去洗澡刷牙。
  • 《楞嚴經》中這四句最為經典,悟透它,福報無量
    《楞嚴經》在佛教典籍中屬於極重要的大經,可以說是一部佛教修行大全。因為這部經書在內容上橫跨了佛教中的禪淨密律四宗,對於末法時期會存在的種種亂相,《楞嚴經》中幾乎全都說到,並且闡明了各種對治之法。所以在《法滅盡經》上說:末法時代,《楞嚴經》先滅,其餘的經典跟著就滅了。
  • 楞嚴經解釋:念楞嚴咒的作用
    誦持《楞嚴咒》比買黃金更賺得多,誦《楞嚴咒》一遍,就等於幾萬萬盎司的黃金那麼有價值,不過不能用貪心來誦持。若能持戒律,無嫉妒障礙,無貪嗔痴,那麼誦持《楞嚴咒》就有大感應、大利益;若你有不守規矩的行為,修這個法便沒有大的感應力量。
  • 每天十分鐘,學習《楞嚴經》(79)| 王治平居士《楞嚴經白話註解...
    2.憨山大師《楞嚴經懸鏡》(1):初大開修證之門  3.憨山大師《楞嚴經懸鏡》(2):一示三觀之體  4.憨山大師《楞嚴經懸鏡》(3):二示三觀之相之略示觀門  5.憨山大師《楞嚴經懸鏡》(4):二示三觀之相之總示迷悟之根  6.憨山大師《楞嚴經懸鏡》(5):二示三觀之相之正示一心三觀之相  7.憨山大師《楞嚴經懸鏡
  • 《楞嚴經》:在家修持楞嚴咒儀軌
    念淨業真言是為了清靜障礙, 使念楞嚴咒效果好; 念安土地真言, 是因為念楞嚴咒鬼神害怕, 不知道發生什麼事了, 你要使他們安心.二、楞嚴咒祈請文楞嚴咒 啟請法稽首光明大佛頂  如來萬行首楞嚴開無相門圓寂宗  字字觀照金剛定瑜伽妙旨傳心印  摩訶衍行總持王說此秘密悉怛多  解脫法身金剛句菩提力大虛空量  三昧智印海無邊不持齋者是持齋  不持戒者名持戒八萬四千金剛眾  行住坐臥每隨身十方法界諸如來
  • 每天十分鐘,學習《楞嚴經》(78)| 王治平居士《楞嚴經白話註解...
    2.憨山大師《楞嚴經懸鏡》(1):初大開修證之門  3.憨山大師《楞嚴經懸鏡》(2):一示三觀之體  4.憨山大師《楞嚴經懸鏡》(3):二示三觀之相之略示觀門  5.憨山大師《楞嚴經懸鏡》(4):二示三觀之相之總示迷悟之根  6.憨山大師《楞嚴經懸鏡》(5):二示三觀之相之正示一心三觀之相  7.憨山大師《楞嚴經懸鏡
  • 《楞嚴經》解釋:在家念楞嚴咒怎麼回向
    《楞嚴經》是佛經中非常經典的經文,同時也是三大經王之一,而且學佛的人們還把楞嚴經譽為開智慧的《楞嚴經》。而《楞嚴咒》作為《楞嚴經》中的咒語,其威能也是不可想像的,我們常念《楞嚴咒》會讓我們獲得不可思議的好處。學佛的人必做的一件事就是回向。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在家念《楞嚴咒》怎麼回向。
  • 《楞嚴經》常識:楞嚴咒回向文有哪些
    修持《楞嚴咒》也是如此,但有的時候我們並不知道回向文該怎麼寫,學會寫回向文也是《楞嚴經》學習方法中的必學項目。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楞嚴咒》的回向文有哪些。回向偈一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
  • 《楞嚴經》眾生別業妄見
    如佛世尊,為我輩眾生宣講因緣及自然,諸和合相與不和合相,對這些問題,佛講得很清楚,但我們尚缺智慧,難以理解,心還是沒有開悟,現在又聽到這「見見非見」,即能見和所見都不是自性「心」,讓人重增迷惑鬱悶,伏願大慈大悲的世尊,為我們廣施「大慧目」予以開導。「慧目」:即「慧眼」、是五眼之一。五眼即:1、肉眼:此眼能見世間一切相,持戒清淨者可得,能分辨善惡、是非等相對法和絕對法。
  • 佛經《楞嚴咒》,抄讀有想
    而我恰巧看到這《楞嚴咒》也是微微一愣,楞嚴咒,無疑是《楞嚴經》的最核心部分。而且神奇得很,楞嚴經放的位置,大概就在全經的黃金分割的比例位。暗合?巧合?神合?如同拍照片的技巧,也是把重點要表達的放在黃金分割的比例位。楞嚴咒之後,楞嚴經對楞嚴咒大加稱讚。念誦楞嚴咒,可以百毒不侵。最喜歡這層意思,好比是無意間拾到一個寶貝。附帶《楞嚴咒》阿難。若諸世界。
  • 誦楞嚴咒好處多,看看《楞嚴經》裡怎麼說?
    在《楞嚴經》中佛告訴弟子們,末法時期想有禪定,不誦楞嚴咒無有是處。可見楞嚴咒對我們有多麼的重要,法師也常說:誦楞嚴咒,下下根基增長,上上根基成就,我們業障如猛風吹沙一樣,日漸消損!好像開水澆冰,慢慢就化了,不知不覺中你明白了很多道理,不知不覺你業障消了,不知不覺你有智慧了,不知不覺你做到了,不知不覺你莊嚴了。
  • 持誦楞嚴咒的無上功德
    楞嚴咒是成佛的密因。至此,至少確定一定以及肯定,楞嚴咒是決定可以成佛的。作為娑竭羅龍宮取出的寶典。大覺師兄有理由懷疑,龍女就是依據此咒成佛。關鍵是楞嚴咒的主角也是一個少女形象的大白傘蓋佛母。二個少女聯繫在一起。可以嚴重懷疑,楞嚴咒就是龍女成佛的密因。2.降魔除妖:十方如來。執此咒心。降伏諸魔。制諸外道。
  • 楞嚴漫談|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真心、妄心有何別?
    當時我就在想,父母所生之軀體就是一個肉質的臭皮囊,既沒有琉璃一般的淨透明亮,也沒有紫金光芒聚繞,我覺得佛的形體更好,想得到它,所以跟著你出家了。」佛說:「所以你看啊,你的這個想法,就是妄想。你知道嗎,一切眾生,從無始以來生生死死、死死生生,都是因為不知道有一顆常住不滅、如淨琉璃一般光明透徹的真心,而是用諸妄想,所以才有輪迴的。」
  • 楞嚴咒是什麼?這六個妙處用好,讓你這輩子遠離災禍
    如果不回饋冤親債主,他們就不會阻攔我等疑惑,放下這些糾纏,那就念楞嚴咒吧!念此咒已,如《楞嚴經》所云,如是重業,如狂風吹散沙聚,悉滅。諸佛如來都是沒有妄語的,只要你願意至誠地去念咒!超度  照顧好自己的親戚朋友是為了大孝。十方如來持此秘密咒心,能在十方世界,攝受護念,歷劫後,與親人相依,可使一切小乘眾生,聽如來藏心的秘密,不會驚恐,還可回小向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