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不居,時節如流。2008年夏天,我從河南大學畢業應徵入伍,開始了消防職業生涯,歷經警營的洗禮,揮灑下無數的汗水,同樣,我也收穫著無數的成長與進步。對我來說,消防隊伍是一個大熔爐,在這裡,我收穫著成長的快樂,體驗著青春的力量。2018年10月9日,消防部隊轉隸改制,身上的橄欖綠變成了火焰藍,服裝變了使命不變。十一年的工作經歷,讓我懂得感恩和珍惜,我慶幸在最寶貴的青春年華選擇了消防這個職業。
2009年10月,我在總隊培訓基地「打鐵」集訓即將結束,戰友王志華告訴我:劉偉,你分配至嵩縣消防大隊。嵩縣在哪裡?離洛陽市區多遠?我腦子裡面就這三個問題。我趕緊手機百度查詢,大概了解嵩縣的基本情況,距離洛陽市區約80公裡。就這樣,我和嵩縣結下了不解之緣。
很快,我回到了洛陽支隊,當時幹部調整基本都到位了。只有我們這些集訓的人尚未報到,那個周六,我收拾了大小行李10包,被褥、衣服、書本和生活用品,一起「打鐵」集訓分配至宜陽縣消防大隊的何冠南,把我送到了洛陽錦遠汽車站,洛陽發往欒川的客車嫌我的行李太多,還不願意拉我,我多付了一個人的票錢,才允許我上車。下午不到五點,晃晃悠悠地向一個完全陌生的地方出發,過了伊川縣就已經天黑了,兩邊黑乎乎的,啥也看不到,那時候的心情真的是失落至極。只記得過一個特別大的水庫時(陸渾水庫),水面上點點漁火,司機告訴我快到嵩縣了。而後我就不停地給司機說,我就到嵩縣消防大隊門口下車,生怕坐過站。水庫消失處即進入了嵩縣縣城,路面的霓虹燈逐漸多起來了,車一路前行,路兩邊的霓虹燈逐漸消失完了,司機還沒停車的舉動,我又問司機,怎麼還沒到?他說別急,消防大隊在縣城的另一個方向。終於,在霓虹燈消失的路邊,車停了下來,我數著自己的行李,生怕自己落下啥東西,行李卸完之後,我抬頭看到了夜色中的消防大隊大門,這就是我工作的地方,心中莫名失落。那時已經晚上八點多,幾個戰友幫我搬行李到三樓的宿舍,剛放下行李,我給父母通了電話,他們問我嵩縣怎麼樣,我說我就看到了可大一個水庫和路邊的量化霓虹燈,其他的不知道。也就是從那天開始,我有了單獨的宿舍,我結束了學生時代和集訓時代的「群居」生活。
第二天,早上六點便醒了,我站在二樓平臺上往周圍看,除了馬路對面的自來水公司和隔壁的城關鎮法庭,其餘的地方都是農田,後牆外面還是一片桃樹。周末休息,大隊長說,我帶你出去到縣城轉轉,那時的嵩縣縣城還很小,白雲大道、建設路、文化路,人民路、永安街和水源街三橫三縱六條主幹道,很快就看完了,這就是嵩縣,這就是我工作的地方嗎?心頭不免更加失落。
當時大隊基礎比較薄弱,貧困縣的經費保障很有限,常常捉襟見肘,大大隊最好的消防車就是高噴消防車。四年時間,我親身經歷了大隊由弱到強的點點滴滴,大隊先後購買了四臺國內主流消防車,建了訓練塔和一大批訓練設施,35名政府專職隊員和消防文員的基本工資保障納入了縣級財政預算,各類設施不斷更新;四年間,一名戰友被公安部授予榮譽稱號,大隊被洛陽市人民政府記集體二等功,中隊被省公安廳記集體二等功,這些都是看得到的榮譽;四年間,無論是駐地群眾,還是黨委政府,提起消防大隊都會說好樣的,這些無形的口碑,更是對我們大隊全體戰友辛勤付出最好的回應。四年的工作生活,讓我懂得感恩和珍惜,至今讓我受益至今。
迎難而上,滾石上山,大隊領導和我們所有官兵都懷著必須幹出一番成績來的決心去改變貧困縣消防落後的局面。當時剛參加工作不久,我不知道消防隊的業務經費爭取有多困難,尤其是在國家級貧困縣。2009年,大隊的業務經費預算還很低,日子過得可想而之,就是在這樣的條件下,大隊開源節流,積極向縣財政申請追加經費,在一個全新陌生的環境裡,跑斷腿磨破嘴,爭取來有限的追加經費,優先保障重點工作不受影響。事非經過不知難,在全縣經費都緊張的情況下,大隊領導積極向縣委政府主要領導匯報,竭盡全力爭取有限的經費,使大隊的工作逐漸改善,這中間的艱辛難以忘懷。那一年,最後短短不到兩個月,大隊爭取購置了一臺消防車,營房內外粉刷一新,破舊的辦公家具得以更新,在2009年終考核,大隊各項工作排在全市消防部隊前列。這種面對困難絕不退後的態度,不斷影響著我之後的工作生活。
率先垂範,以身作則,大隊領導說到就做到,我們所有官兵在領導帶領下全力以赴地完成一項又一項工作,克服一個又一個困難。我很清楚地記得,為了美化營區前後院,我們需要在花池裡栽種月季花,詢問了縣城裡面的幾家綠化公司,價格都比較高,我們聯繫洛陽花卉市場,得知有一家比縣城便宜,為了節省開支,我們從縣城開到洛陽市區,自己動手將幾百株月季裝上車。回到嵩縣已經深夜,為了保證第一時間將月季栽種到營區,大家顧不得休息,連夜將月季花整齊栽種在營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而不從」,大隊領導率先垂範,我們的工作的勁頭就不可能減輕,領導以身作則,我們有何藉口不去兢兢業業工作呢?在大隊領導帶領下,單位風氣非常好,沒有推諉扯皮,只有你追我趕,大家不計較個人得失,不怕苦不怕累,所以各項工作都能很順利地完成。這就是領頭羊的帶動效應。
2009年12月,嵩縣消防大隊營區一角
心誠則靈,帶著一顆真誠的心去幹工作,可以化解一切實際困難。2011年底,大隊領導整日往來於財政局和大隊之間,幾乎是不分上下班,我們整天就在財政局相關股室協調,說是協調,其實就是求人說好話,爭取在年末的貧困縣轉移支付經費中能給消防大隊照顧點,那幾天非常關鍵,縣裡面各部門都在向財政局爭取經費,財政局各股室忙得不可開交,我們就「程門立雪」 一樣在相關股室門口耐心等待。最後一天中午,我正在大隊報表,快到中午飯點了,大隊領導說,財政局工作人員今天很辛苦,都沒時間吃飯,我們不能幹等著,得趕緊得給他們送些吃的,我們回到單位廚房蒸了滷麵,做了紫菜蛋花湯,然後以最快的速度送到財政局,財政局工作人員忙裡偷閒吃著我們送去的快餐,心裡也感覺到消防大隊的真誠,正是這種真誠,在年終的經費劃撥上,消防隊的經費能夠得以落實,這些經費可以進一步改善大隊裝備建設和工作生活。協調工作的方法有很多,但是真誠是最有效的方法。
虛心學習,認真請教,勤於善於和群眾溝通交流。嵩縣是國家級貧困縣,經濟發展比較緩慢,因而群眾對眾多行政部門的行政執法頗有微詞。為了進一步改善消防隊伍在群眾心目中的形象,大隊領導主動去和消防大隊有業務聯繫的委局溝通交流學習,那幾年嵩縣和消防大隊有業務聯繫的委局如財政局、人社局、住建局、規劃局、國土資源局、水利局等,都對消防大隊的工作傾力支持。大隊還主動定期邀請群眾到消防隊座談參觀,聽取他們對消防隊的意見和建議,讓他們體驗消防隊員真實的生活,不斷的溝通交流,那幾年,消防大隊在嵩縣群眾心目中的形象越來越好。現在回想起來,虛心的溝通交流能換來對方更多的支持理解。
在嵩縣工作的故事還有很多,那些一起打拼、共同吃苦的經歷讓我一生難忘。2013年6月18日,在嵩縣工作生活將近四年後,我調到機關後勤處工作,四年之後的離別之時,從初來的失落變成了不舍和留戀,一言難盡,受益終身。在機關工作兩年後,我又一次調整到汝陽縣消防大隊工作,去新單位報到時,相比初到嵩縣,無論心情還是行李都輕鬆了很多,因為嵩縣四年的經歷已經讓我不再懼怕偏遠山區縣的工作,這源於在嵩縣艱苦鍛鍊出來頑強戰鬥意志,造就了不畏困苦不怕失敗的意志。
歲月,或許可以滄桑容顏,卻無法撼動赤誠的心。十一年的磨礪和洗禮,讓我從一個青澀稚嫩的大男孩成長為一個鐵骨錚錚的男子漢。如果說這些年工作上有一點點進步,均來自於在嵩縣四年磨鍊打下的基礎,均來自於身邊所有領導和戰友的關心和幫助。「艱難困苦,玉汝於成。」艱苦環境往往能磨鍊意志、錘鍊精神,增長見識、提升才幹,這是在舒適環境下所無法獲得的。看到徵文活動後,我鼓起勇氣寫下一段難忘歲月的經歷,謹以此文表達我對那段美好的歲月的回憶,感謝消防給予我的一切,感謝每一個幫助我的領導和戰友。
作者:劉偉,2008年6月入伍,系洛陽市消防支隊西工區大隊參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