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12月,離告別2018年的日子就不遠了。對中國電影市場而言,這個月還有一個懸念:那就是年度電影票房能否衝破600億票房大關?
截至記者發稿,今年票房成績已經來到了568億關口,意味著今年剩下的時間裡要完成的KPI最起碼有32億之多。而本月是全年上映電影最多的月份,貓眼數據顯示包括進口片、國產片,真人電影和動畫電影林林總總有68部電影上映,但誰可以「超常發揮」,帶領大盤一路上揚最終達成600億目標,業內普遍認為進口片發揮的作用更大。
目前來看,跟上個月票房冠軍《毒液》一樣走「超級英雄」路線、今日起以IMAX 3D等格式上映的《海王》,有望充當「領跑員」,畢竟它的預售票房和首日排片佔比,都是毫無懸念的勝出。最巧的是,屬於漫威宇宙的另一位超級英雄「蜘蛛俠」,本月也出現在大銀幕上,在動畫電影《蜘蛛俠:平行宇宙》裡甚至有六位蜘蛛俠這麼多。
如果說2018年中國電影市場有什麼不一樣的話,應該是國產片優勢越來越明顯。最新例子就是《無名之輩》累計綜合票房已經超過了年內上映的《黑豹》和《摩天營救》等好萊塢大片。12月上映的國產片裡有沒有能承繼這股趨勢的作品呢?目前豆瓣評分高達8.4分的青春電影《狗十三》可以關注一下。
值得一提的是,「那些年欠過的電影票」系列裡,本月又有一部作品來「討債」了——因為宮崎駿老爺子的經典動畫作品《龍貓》上映30周年之際,在內地重映了!
進口片陣營:數量不佔優勢,但有《海王》壓場
超級英雄:「海王」領跑 一眾「蜘蛛俠」讓人激動
跟11月以進口片為主的編排不同,12月上映的進口片僅有10部,剩下的58部全是國產片。但說到帶領影市闖關600億票房目標的「種子選手」,還是得在進口片陣營裡找。
《毒液:致命守護者》的高票房,再次證明內地電影市場的熱情與潛力,也讓人清楚明白了華納安排《海王》內地提前兩周先於北美上映的決定背後,有怎樣的票房野心。作為DC宇宙今年唯一一部超級英雄大片,傑森·莫瑪主演的《海王》海內外的試片口碑都以好評為主,眼下各購票平臺,網友標記的想看指數都是最高的,而1900多萬的首日預售票房,也優於為DC刷了一波好感的《神奇女俠》1846.6萬元的首日預售成績。
在DC宇宙有70多年歷史的「海王」,直到去年才被普通影迷「正視」:在《正義聯盟》中,拿著一把三叉戟、壯碩都不足以描繪其身材的「亞瑟」,站的不是C位吸睛程度卻不輸蝙蝠俠、超人這樣老牌「英雄」身旁,其縱橫海底的能力也讓人驚嘆。來到了單人電影裡,「海王」有了更多的時間與空間來展示才能和內心困惑。身為半人類半亞特蘭蒂斯血統的他,為了「海王」之名奮力一戰。
對提前觀影的觀眾而言,溫子仁導演打造的海底世界奇觀才是最大亮點。在傑森·莫瑪飾演的亞瑟為了「海王」之名奮力一戰的同時。觀眾看到了傳說中的亞特蘭蒂斯夢幻奇景,而各種從未見過的奇異海底生物,從海王龍、戰鯊、戰海馬、運輸鯨魚、巨大海怪、章魚鼓手、水母燈等輪番上陣,都讓人由衷讚嘆。幾場海底動作大戲,包括亞瑟與奧姆的擂臺爭霸賽,海溝族深海圍攻戰、千軍萬馬海底終極戰,既有陸地動作戲的緊張刺激感,又不失海底環境下的逼真細微處理。
拍過《速度與激情7》也拍過《招魂》等恐怖片的溫子仁早前在北京首映禮上就介紹說,影片大部分鏡頭拍於水下,對海底布景和海洋生物構造也是各種推敲後完成。難怪網友感嘆說還沒上映就入圍了第91屆奧斯卡視覺效果獎初選名單的《海王》確實有底氣。
或許真的是「前世」因緣,DC宇宙本月派出了「海王」這位選手,漫威宇宙則選送了「蜘蛛俠」應戰,雖然是動畫版。12月21日,北美口碑炸裂的《蜘蛛俠:平行宇宙》正式在內地上映,如片名所言此次引入了「平行宇宙」概念,因而大家能在片中看到六位來自不同宇宙的蜘蛛俠,同一個身份、不同的膚色還有性別、甚至造型都有差異的蜘蛛俠們同框,大概是粉絲最激動的地方了。
印度電影:阿米爾·汗繼續刷票房 「護墊俠」有話題
其他進口片方面,先說說本周剛宣布定檔12月28日上映的《印度暴徒》,畢竟主演阿米爾·汗在我國應該算是家喻戶曉了。2016年,他主演的《摔跤吧!爸爸》感動萬千國人的同時捲走12.95億高票房,也開啟了新一輪印度電影觀影潮。在自己從影30周年作品《印度暴徒》裡,阿米爾·汗飾演了一位「滿嘴跑火車」的江湖無賴,據片方介紹,這一角色無論是顛覆的造型還是令人猜不透的身份,都是「米叔」30年積累下來精湛演技的生動寫照。
據悉,影片在印度上映後創下多個紀錄,既是是阿米爾·汗作品首日最高票房,也是印度電影單日本土票房最高紀錄,用演技積累好口碑的米叔新作在內地再刷一波存在感,並非不可能。為了宣傳電影,「米叔」已確定出席下周開幕的海南島國際電影節。
此外12月上映的另一部印度電影是《印度合伙人》,影片在輕鬆詼諧的氣氛下講述了男主人公發明了低成本衛生巾生產機器,改變印度女性經期衛生觀念的故事。這部影片是根據印度草根企業家穆魯戈南森的真實事跡改編,還被有才的網友翻譯成「護墊俠」「大姨夫」等多種片名。
動畫電影:《龍貓》有情懷 《綠毛怪格林奇》「系出名門」
14日是本月上映電影最多的一日,也是本月最多進口片上映的日子。其中,《網絡謎蹤》此前已經在社交媒體掀起了一股觀看潮,口碑很好但院線上映的票房必須承認不夠樂觀。反倒是兩部動畫電影:《龍貓》與《綠毛怪格林奇》很受影迷期待。有人或許會說,《龍貓》早就看過了,有什麼理由需要再看一遍?就衝著「宮崎駿首部在內地上映的作品」就足以完成購票這項舉動了。是的,雖然《龍貓》是1988年的作品聲名在外,但這一次是吉卜力工作室修復後重製的高清版,為情懷「埋單」也是近年電影票房市場的一大特點。
至於《綠毛怪格林奇》則「系出名門」,其出品方環球影業與照明娛樂此前攜手打造過《小黃人大眼萌》《愛寵大機密》這樣的爆款動畫電影。這次推出的《綠毛怪格林奇》依舊延續照明娛樂出品的賤萌動畫風格,片中又喪又萌的格林奇以往總喜歡整蠱別人,但這次過節他冷漠的心被一個純真的小女孩融化了。
值得一提的是,英文版「格林奇」由中國觀眾熟悉的「卷福」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配音主演,中文版配音則是潘粵明。昨日首映禮上,潘粵明直言為「格林奇」配音是很大的挑戰,「有時候我也想挑戰反面的角色,但沒有合適的機會。以前也配過動畫片,但沒有詮釋過這樣一個很孤僻又很萌的人物。」
潘粵明說中英文語言特性的不同,是此次配音上的另一難點,他稱讚本尼的原版「已經很好」,中文版也很有特色,「電影裡有很多好玩的臺詞,比如『不許撩鳥』等很多中國化接地氣的臺詞,觀眾看起來也會覺得很搞笑。」
國產片陣營:「跑了」兩部種子選手,「能打的」還有誰?
作為賀歲檔前奏,12月向來是國產片爭搶重點。但今年在《海王》壓力下,已經有兩部定好檔期的電影「跑了」,分別是原定12月7日上映、艾倫第一次當男主角的《人間·喜劇》,和王千源包貝爾主演的《大人物》從12月21日上映延後至明年1月11日上映。
饒是如此,還是有58部國產片擠在12月。加之今年國產片屢屢逆襲進口大片,12月會不會再誕生一部像《無名之輩》那樣的爆款,還是有不少人期待。就關注度而言,與《海王》同日上映的《狗十三》,以及月底壓軸登場的《地球最後的夜晚》,暫時很高。
《狗十三》贏前期口碑
影迷捧《地球最後的夜晚》
先說《狗十三》,這部等了5年才有公映機會的青春片,是曹保平網絡評分最高的作品,雖然他憑著《烈日灼心》摘下上海電影節最佳導演獎,《狗十三》此前也只是在個別影展做過展映,豆瓣上卻有將近2萬名網友給這部「很舊」的青春片打出了8.4分高分。知名影評人「桃桃淘電影」評論說跟常規青春片相比,曹保平這部作品「不煽情不抓馬」,真實、熟悉場景給人似曾相識的感覺。還有人覺得《狗十三》是「近十年最好的國產青春片」。
聯想到今年大賣的國產片,從《我不是藥神》到《無名之輩》,皆是在共情的作用下集聚出滾雪球似的好口碑,繼而創造票房佳績。從這點來看《狗十三》有這樣的潛力,但從預售票房、首日排片佔比來看,院線對這樣體量的青春片並不看好。現在就看《狗十三》能否在首周末或者下周初掀起社交媒體討論度,從而實現又一個國產片逆襲好萊塢電影的案例。
至於《地球最後的夜晚》,因為有「湯唯產後首部作品」話題加持,加上導演畢贛拍了一個長達1小時的3D長鏡頭,早在5月坎城電影節首映時,就很受國內影迷期待。甚至有人言:「看了這個片覺得以前自己沒看過長鏡頭……徹底跪了。」只是也有看過的人吐槽說「前70分鐘導演知道自己講啥了嗎?」預示劇情方面有讓人存疑的部分,對未來上映後的大眾口碑發酵並不是好事。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收穫不少好評的另一部文藝片《冥王星時刻》也定在了12月7日上映,影片由章明導演,主演陣容包括王學兵、曾美慧孜等,一看就是「演技滿滿」。
「喜劇片」和於冬都是票房保障?
按此前大賣國產片的經驗來看,「總有一個人和一種類型能贏」。票房不會差的類型片就是喜劇片,12月21日肖央自導自演的《天氣預爆》自定義為「都市神仙喜劇」,講述了博士馬樂和「風雨雷電」四神共同拯救世界的故事,從已經放出的物料可以看出這明顯是一部非要逗樂所有人的電影。
至於「不會輸」的那個人,應該是博納影業總裁於冬了。有影壇「預言家」之稱的於冬,迄今為止已經成功預測了《湄公河行動》《紅海行動》《無雙》等片票房大賣,賀歲檔他擔任出品人的《武林怪獸》定於21日上映,這部古裝喜劇電影由劉偉強執導,古天樂等人主演。此前的發布會上,於冬再次變身「預言家」,直言對《武林怪獸》市場前景非常有信心:「賀歲檔我的對手有5年是張藝謀,1年是姜文,3年是馮小剛,今年他們都不在,可以說我們就獨霸江湖了!」
存好這份12月觀影排期
12月7日 《狗十三》《海王》《冥王星時刻》《驚濤颶浪》
12月14日 《網絡謎蹤》《龍貓》《印度合伙人》《綠毛怪格林奇》
12月21日 《蜘蛛俠:平行宇宙》《天氣預爆》《白蛇:緣起》《葉問外傳:張天志》《武林怪獸》
12月28日 《印度暴徒》
12月29日 《斷片之險途奪寶》《雲南蟲谷》《手機狂響》
12月31日 《地球最後的夜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