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上映影片全年最多 誰將帶領票房衝破600億

2021-01-10 1905電影網


《海王》是DC宇宙今年唯一一部超級英雄大片,特效與故事都很有看點。




進入12月,離告別2018年的日子就不遠了。對中國電影市場而言,這個月還有一個懸念:那就是年度電影票房能否衝破600億票房大關?


截至記者發稿,今年票房成績已經來到了568億關口,意味著今年剩下的時間裡要完成的KPI最起碼有32億之多。而本月是全年上映電影最多的月份,貓眼數據顯示包括進口片、國產片,真人電影和動畫電影林林總總有68部電影上映,但誰可以「超常發揮」,帶領大盤一路上揚最終達成600億目標,業內普遍認為進口片發揮的作用更大。


目前來看,跟上個月票房冠軍《毒液》一樣走「超級英雄」路線、今日起以IMAX 3D等格式上映的《海王》,有望充當「領跑員」,畢竟它的預售票房和首日排片佔比,都是毫無懸念的勝出。最巧的是,屬於漫威宇宙的另一位超級英雄「蜘蛛俠」,本月也出現在大銀幕上,在動畫電影《蜘蛛俠:平行宇宙》裡甚至有六位蜘蛛俠這麼多。


如果說2018年中國電影市場有什麼不一樣的話,應該是國產片優勢越來越明顯。最新例子就是《無名之輩》累計綜合票房已經超過了年內上映的《黑豹》和《摩天營救》等好萊塢大片。12月上映的國產片裡有沒有能承繼這股趨勢的作品呢?目前豆瓣評分高達8.4分的青春電影《狗十三》可以關注一下。


值得一提的是,「那些年欠過的電影票」系列裡,本月又有一部作品來「討債」了——因為宮崎駿老爺子的經典動畫作品《龍貓》上映30周年之際,在內地重映了!


進口片陣營:數量不佔優勢,但有《海王》壓場


超級英雄:「海王」領跑 一眾「蜘蛛俠」讓人激動


跟11月以進口片為主的編排不同,12月上映的進口片僅有10部,剩下的58部全是國產片。但說到帶領影市闖關600億票房目標的「種子選手」,還是得在進口片陣營裡找。


《毒液:致命守護者》的高票房,再次證明內地電影市場的熱情與潛力,也讓人清楚明白了華納安排《海王》內地提前兩周先於北美上映的決定背後,有怎樣的票房野心。作為DC宇宙今年唯一一部超級英雄大片,傑森·莫瑪主演的《海王》海內外的試片口碑都以好評為主,眼下各購票平臺,網友標記的想看指數都是最高的,而1900多萬的首日預售票房,也優於為DC刷了一波好感的《神奇女俠》1846.6萬元的首日預售成績。


在DC宇宙有70多年歷史的「海王」,直到去年才被普通影迷「正視」:在《正義聯盟》中,拿著一把三叉戟、壯碩都不足以描繪其身材的「亞瑟」,站的不是C位吸睛程度卻不輸蝙蝠俠、超人這樣老牌「英雄」身旁,其縱橫海底的能力也讓人驚嘆。來到了單人電影裡,「海王」有了更多的時間與空間來展示才能和內心困惑。身為半人類半亞特蘭蒂斯血統的他,為了「海王」之名奮力一戰。

對提前觀影的觀眾而言,溫子仁導演打造的海底世界奇觀才是最大亮點。在傑森·莫瑪飾演的亞瑟為了「海王」之名奮力一戰的同時。觀眾看到了傳說中的亞特蘭蒂斯夢幻奇景,而各種從未見過的奇異海底生物,從海王龍、戰鯊、戰海馬、運輸鯨魚、巨大海怪、章魚鼓手、水母燈等輪番上陣,都讓人由衷讚嘆。幾場海底動作大戲,包括亞瑟與奧姆的擂臺爭霸賽,海溝族深海圍攻戰、千軍萬馬海底終極戰,既有陸地動作戲的緊張刺激感,又不失海底環境下的逼真細微處理。


拍過《速度與激情7》也拍過《招魂》等恐怖片的溫子仁早前在北京首映禮上就介紹說,影片大部分鏡頭拍於水下,對海底布景和海洋生物構造也是各種推敲後完成。難怪網友感嘆說還沒上映就入圍了第91屆奧斯卡視覺效果獎初選名單的《海王》確實有底氣。


或許真的是「前世」因緣,DC宇宙本月派出了「海王」這位選手,漫威宇宙則選送了「蜘蛛俠」應戰,雖然是動畫版。12月21日,北美口碑炸裂的《蜘蛛俠:平行宇宙》正式在內地上映,如片名所言此次引入了「平行宇宙」概念,因而大家能在片中看到六位來自不同宇宙的蜘蛛俠,同一個身份、不同的膚色還有性別、甚至造型都有差異的蜘蛛俠們同框,大概是粉絲最激動的地方了。


印度電影:阿米爾·汗繼續刷票房 「護墊俠」有話題


其他進口片方面,先說說本周剛宣布定檔12月28日上映的《印度暴徒》,畢竟主演阿米爾·汗在我國應該算是家喻戶曉了。2016年,他主演的《摔跤吧!爸爸》感動萬千國人的同時捲走12.95億高票房,也開啟了新一輪印度電影觀影潮。在自己從影30周年作品《印度暴徒》裡,阿米爾·汗飾演了一位「滿嘴跑火車」的江湖無賴,據片方介紹,這一角色無論是顛覆的造型還是令人猜不透的身份,都是「米叔」30年積累下來精湛演技的生動寫照。


據悉,影片在印度上映後創下多個紀錄,既是是阿米爾·汗作品首日最高票房,也是印度電影單日本土票房最高紀錄,用演技積累好口碑的米叔新作在內地再刷一波存在感,並非不可能。為了宣傳電影,「米叔」已確定出席下周開幕的海南島國際電影節。


此外12月上映的另一部印度電影是《印度合伙人》,影片在輕鬆詼諧的氣氛下講述了男主人公發明了低成本衛生巾生產機器,改變印度女性經期衛生觀念的故事。這部影片是根據印度草根企業家穆魯戈南森的真實事跡改編,還被有才的網友翻譯成「護墊俠」「大姨夫」等多種片名。


動畫電影:《龍貓》有情懷 《綠毛怪格林奇》「系出名門」


14日是本月上映電影最多的一日,也是本月最多進口片上映的日子。其中,《網絡謎蹤》此前已經在社交媒體掀起了一股觀看潮,口碑很好但院線上映的票房必須承認不夠樂觀。反倒是兩部動畫電影:《龍貓》與《綠毛怪格林奇》很受影迷期待。有人或許會說,《龍貓》早就看過了,有什麼理由需要再看一遍?就衝著「宮崎駿首部在內地上映的作品」就足以完成購票這項舉動了。是的,雖然《龍貓》是1988年的作品聲名在外,但這一次是吉卜力工作室修復後重製的高清版,為情懷「埋單」也是近年電影票房市場的一大特點。


至於《綠毛怪格林奇》則「系出名門」,其出品方環球影業與照明娛樂此前攜手打造過《小黃人大眼萌》《愛寵大機密》這樣的爆款動畫電影。這次推出的《綠毛怪格林奇》依舊延續照明娛樂出品的賤萌動畫風格,片中又喪又萌的格林奇以往總喜歡整蠱別人,但這次過節他冷漠的心被一個純真的小女孩融化了。


值得一提的是,英文版「格林奇」由中國觀眾熟悉的「卷福」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配音主演,中文版配音則是潘粵明。昨日首映禮上,潘粵明直言為「格林奇」配音是很大的挑戰,「有時候我也想挑戰反面的角色,但沒有合適的機會。以前也配過動畫片,但沒有詮釋過這樣一個很孤僻又很萌的人物。」


潘粵明說中英文語言特性的不同,是此次配音上的另一難點,他稱讚本尼的原版「已經很好」,中文版也很有特色,「電影裡有很多好玩的臺詞,比如『不許撩鳥』等很多中國化接地氣的臺詞,觀眾看起來也會覺得很搞笑。」


國產片陣營:「跑了」兩部種子選手,「能打的」還有誰?


作為賀歲檔前奏,12月向來是國產片爭搶重點。但今年在《海王》壓力下,已經有兩部定好檔期的電影「跑了」,分別是原定12月7日上映、艾倫第一次當男主角的《人間·喜劇》,和王千源包貝爾主演的《大人物》從12月21日上映延後至明年1月11日上映。


饒是如此,還是有58部國產片擠在12月。加之今年國產片屢屢逆襲進口大片,12月會不會再誕生一部像《無名之輩》那樣的爆款,還是有不少人期待。就關注度而言,與《海王》同日上映的《狗十三》,以及月底壓軸登場的《地球最後的夜晚》,暫時很高。


《狗十三》贏前期口碑


影迷捧《地球最後的夜晚》


先說《狗十三》,這部等了5年才有公映機會的青春片,是曹保平網絡評分最高的作品,雖然他憑著《烈日灼心》摘下上海電影節最佳導演獎,《狗十三》此前也只是在個別影展做過展映,豆瓣上卻有將近2萬名網友給這部「很舊」的青春片打出了8.4分高分。知名影評人「桃桃淘電影」評論說跟常規青春片相比,曹保平這部作品「不煽情不抓馬」,真實、熟悉場景給人似曾相識的感覺。還有人覺得《狗十三》是「近十年最好的國產青春片」。


聯想到今年大賣的國產片,從《我不是藥神》到《無名之輩》,皆是在共情的作用下集聚出滾雪球似的好口碑,繼而創造票房佳績。從這點來看《狗十三》有這樣的潛力,但從預售票房、首日排片佔比來看,院線對這樣體量的青春片並不看好。現在就看《狗十三》能否在首周末或者下周初掀起社交媒體討論度,從而實現又一個國產片逆襲好萊塢電影的案例。


至於《地球最後的夜晚》,因為有「湯唯產後首部作品」話題加持,加上導演畢贛拍了一個長達1小時的3D長鏡頭,早在5月坎城電影節首映時,就很受國內影迷期待。甚至有人言:「看了這個片覺得以前自己沒看過長鏡頭……徹底跪了。」只是也有看過的人吐槽說「前70分鐘導演知道自己講啥了嗎?」預示劇情方面有讓人存疑的部分,對未來上映後的大眾口碑發酵並不是好事。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收穫不少好評的另一部文藝片《冥王星時刻》也定在了12月7日上映,影片由章明導演,主演陣容包括王學兵、曾美慧孜等,一看就是「演技滿滿」。


「喜劇片」和於冬都是票房保障?


按此前大賣國產片的經驗來看,「總有一個人和一種類型能贏」。票房不會差的類型片就是喜劇片,12月21日肖央自導自演的《天氣預爆》自定義為「都市神仙喜劇」,講述了博士馬樂和「風雨雷電」四神共同拯救世界的故事,從已經放出的物料可以看出這明顯是一部非要逗樂所有人的電影。


至於「不會輸」的那個人,應該是博納影業總裁於冬了。有影壇「預言家」之稱的於冬,迄今為止已經成功預測了《湄公河行動》《紅海行動》《無雙》等片票房大賣,賀歲檔他擔任出品人的《武林怪獸》定於21日上映,這部古裝喜劇電影由劉偉強執導,古天樂等人主演。此前的發布會上,於冬再次變身「預言家」,直言對《武林怪獸》市場前景非常有信心:「賀歲檔我的對手有5年是張藝謀,1年是姜文,3年是馮小剛,今年他們都不在,可以說我們就獨霸江湖了!」


存好這份12月觀影排期


12月7日 《狗十三》《海王》《冥王星時刻》《驚濤颶浪》


12月14日 《網絡謎蹤》《龍貓》《印度合伙人》《綠毛怪格林奇》


12月21日 《蜘蛛俠:平行宇宙》《天氣預爆》《白蛇:緣起》《葉問外傳:張天志》《武林怪獸》


12月28日 《印度暴徒》


12月29日 《斷片之險途奪寶》《雲南蟲谷》《手機狂響》


12月31日 《地球最後的夜晚》

相關焦點

  • 12月成全年上映影片最多月份 誰將帶領票房衝破600億
    原標題:12月成全年上映影片最多的月份 進入12月,離告別2018年的日子就不遠了。對中國電影市場而言,這個月還有一個懸念:那就是年度電影票房能否衝破600億票房大關? 截至記者發稿,今年票房成績已經來到了568億關口,意味著今年剩下的時間裡要完成的KPI最起碼有32億之多。
  • 《猩球崛起3》雄踞票房榜首 上映十天衝破6.5億
    《猩球崛起3》雄踞票房榜首 上映十天衝破6.5億 《猩球崛起3:終極之戰》上映十天票房衝至6.5億元「猩球」王者凱撒持續發力!《猩球崛起3:終極之戰》(以下簡稱《猩球崛起3》)上映十天票房衝至6.5億元(近一億美元)!
  • 日本票房:《千與千尋》連續2周蟬聯冠軍,總票房累計衝破312億
    宮崎駿在日本是絕對的「票房王者」他的影壇地位無人能比肩,瀏覽歷史票房排行榜,只有宮老爺子能力壓好萊塢大片。《千與千尋》是由宮崎駿投資、導演、編劇,柊瑠美、入野自由、中村彰男、夏木真理等配音。影片講述的是少女千尋意外來到神靈異世界後,為了救爸爸媽媽,經歷了很多磨難的故事。
  • 《鬼滅之刃》日本12周連冠,累計衝破350億大關
    開年首個周末,日本影院並未迎來實力較強的新作上映,不過周末大盤仍略好於去年和前年同期。衛冕冠軍《鬼滅之刃:無限列車篇》實現周末12連冠,累計票房目前已衝破350億大關,繼續刷新日本影史最高紀錄。本土喜劇《三國志新解》周末幾乎保持不跌,回升至周末票房亞軍。本土新片《煙囪小鎮的普佩爾》也走勢穩健,回升至周末季軍,劇場版《精靈寶可夢:可可》退居周末榜第四,本土動畫《約定的夢幻島》仍位居周末排行前五。
  • 2020年暑期檔:43天總票房36億,6部過億影片,《八佰》20億獨秀
    中國電影院自7月20日正式復工後,2020年暑期檔正式落幕,這段時間復工總天數43天,中國電影市場總共產出36億的票房;單部影片方面,上映11天的《八佰》累計票房達到20億,在貢獻整個暑期檔票房過半票房佔比的同時,也成為2020年首部票房過20億的影片。
  • 電影大盤時隔多日再次破億,影片《除暴》上映首周票房輕鬆破2億
    電影《除暴》首周末破兩億上周五,在諸多新片開畫刺激下市場大盤反彈至接近8700萬的水平,雖然單日票房仍遠低於去年《冰雪奇緣2》開畫的同周五(大盤1.33億),但這已是本月三個周五中票房最高的一天,而11月累計票房也終於在第20天突破10億關口。
  • 賀歲大片集中上映,年度票房能否突破200億?
    進入12月,多部電影將集中上映,一掃11月的影市冷清。在特殊的2020年,中國電影市場自7月底才正式復工,截至目前全年票房累計165億左右,因此,賀歲檔將決定年度票房能否突破200億的關口。12月18日,林超賢執導的《緊急救援》與《神奇女俠1984》同日上映,該片原定今年大年初一上映,後因疫情撤檔,又於近日再次宣布提檔。
  • 2019中國電影票房突破600億,票房排名前五的電影你看過幾部?
    而在今年,中國電影票房又一次給了我們一個驚喜,截止至12月6日,2019年全國電影票房已達600億元(人民幣),較上年提前24天。今年電影行業確實出了不少優秀的作品,今天小編就給大家看看今年票房排名前五的電影,大家都看過哪幾部呢?
  • 上映兩周票房超2.7億 《重返20歲》是誰的成功
    原標題:上映兩周票房超2.7億 《重返20歲》是誰的成功  原標題:《重返20歲》是誰的成功   賀歲檔歷來是全年最熱鬧的檔期,大家都瞄準了這一票房「黃金檔」。片子多了,有的成了炮灰,上映沒幾天就沒了蹤影;有的耐力十足,青年導演陳正道的《重返20歲》能算一例。
  • 好萊塢大片PK春節檔選手,今年200億票房穩了嗎?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2月1日電(任思雨)近日,電影《緊急救援》宣布提檔,由明年大年初一提前至12月18日上映,將與好萊塢大片《神奇女俠1984》同日PK。
  • 2020年中國電影總票房超200億!《八佰》31億排名第一
    國家電影局1月1日發布數據,2020年中國電影總票房達204.17億元,其中國產電影票房為170.93億元,佔總票房的83.72%,全年票房前10名影片均為國產影片。 來源:傳媒內參-傳媒大眼綜合 2020年,電影院共開放營業188天,全年總票房達204.17億元,累計30部影片實現票房過億,其中國產影片21部。票房排名前十名的影片均為國產片,為中國電影市場提供最大動能。
  • 近5年中國電影年度票房冠軍票房呈幾何增長,2018年有望挑戰100億
    從2013年到2017年中國的經濟僅僅從電影票房來看經歷了飛速發展,大有騰飛之勢。2013年中國電影年度票房冠軍的票房是12.4695億而到了2017年電影年度票房冠軍的票房是56.8253億,如果以這個勢頭發展下去,2018年年度票房冠軍的票房有望達到90億,或許有可能挑戰100億。
  • 前瞻電影產業全球周報第23期:132億美元票房!2019年全球前十影片...
    據統計,迪士尼旗下電影2019年全年全球總票房為132億美元,大幅刷新了單家公司年度票房紀錄。其中,《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28.0億)《獅子王》(16.6億)和《冰雪奇緣2》(12.3億)名列年度全球票房榜前三位,聯手為迪士尼貢獻了56.9億美元票房。《神奇女俠》《玩具總動員4》《阿拉丁》三部影片的全球票房也均超過10億美元。
  • 12月票房大戰,劉德華彭于晏鬥人氣,冠軍未必是《緊急救援》
    時間的腳步,已來到了2020年12月。12月是中國賀歲檔,許多畜勢待發的大片蜂擁而至。經歷過11月冷清之後,中國影院將會在12月迎來大爆發。從目前已定檔的影片,超過30部,其中不乏超級大片。如此看來,12月勢必掀起一場腥風血雨的票房爭霸戰。
  • 《被偷走的那五年》票房破億 白百何成票房定心丸
    人民網娛樂9月16日電 (溫璐)8月29日上映的《被偷走的那五年》以首日1600萬開局,並在《侏羅紀公園》《怪獸大學》夾峙中持續一周多排片、票房雙冠軍後,順利破億,成為暑期檔後第一部破億電影。 解讀二 差異化檔期選擇造就開門紅 據了解,早在今年三月份,這部《被偷走的那五年》亮相院線推介會時,便提前鎖定將在七夕檔上映,意味著將直面《小時代2》《一夜驚喜》《風花雪月》《宮鎖沉香》等一票愛情影片,前景堪憂。最終在6月份,該片終定檔8月22日,選擇避開七夕扎堆檔上映。
  • 2020優酷網絡電影數據報告:千萬級影片票房超13億,同比增長156%
    1月6日,優酷內容開放平臺聯合燈塔專業版、北鬥星智庫發布了「2020年度優酷網絡電影數據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在過去一年中,票房破千萬的影片數量和票房規模,均較上一年大幅增長,「破千萬」已成常態,而超頭部作品仍有進一步提升空間。根據報告,這一年中的「院轉網」影片數量增多,但院線電影公司對於網絡電影製作的投入,仍處於起始階段。
  • 成本300萬,最終將超3億票房,《二十二》創造中國電影奇蹟
    第一次聽說紀錄片《二十二》還是在一年前一條普通的影視資訊裡,當時只知道兩條信息,一是演員張歆藝借給導演100萬完成影片拍攝,二是它是內地第一部講述「慰安婦」的影片。但誰也沒想到,一年後,它竟然成為內地電影市場中最為神奇的一筆,為內地類型化的拓寬之餘,也將在內地影片票房逆襲榜單上佔有一席之地。
  • 貓眼專業版發布《2020賀歲檔前瞻》中國電影年度票房衝擊200億
    11月25日,貓眼專業版發布《2020賀歲檔前瞻》報告。報告顯示,截止11月23日,中國年度累計票房成功突破160億。儘管過去兩年賀歲檔的日均票房已不比年度票房日均產值,不過作為全年的衝刺收官檔期,賀歲檔仍有其戰略意義。
  • 元旦檔票房創新高 開年首月超30部影片定檔上映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月7日訊 國家電影局近日發布數據,2021年元旦檔(1月1日至3日)全國電影票房達12.99億元,打破了2018年創造的12.71億元檔期票房歷史紀錄,其中元旦當日票房6.01億元,同比增長107.12%,刷新2018年創造的3.68億元元旦單日票房紀錄。2021年,中國電影市場迎來開門紅。
  • 12月韓國四大期待影片 全度妍《回家的路》領銜
    電影網訊 12月,CJ E&M、SHOWBOX、樂天娛樂、NEW四家韓國主要的投資發行公司都將推出各自的主打影片,在2013年最後一個月的韓國影市上企圖分到最大的一塊蛋糕。今年韓國電影已經突破了影史上的年最高觀眾人數紀錄,繼去年首次突破1億觀眾之後,今年更加奮發向上,朝著2億觀眾進軍。12月韓國電影之間的競爭也異常激烈,觀眾們也將有多樣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