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繪光與影的大師,莫奈作品欣賞

2020-11-30 一起來漲知識

克勞德·莫奈(Claude Monet,1840年11月14日-1926年12月5日),法國畫家,印象派代表人物和創始人之一。莫奈是法國最重要的畫家之一,印象派的理論和實踐大部份都有他的推廣。莫奈擅長光與影的實驗與表現技法。

《日出·印象》,是法國印象派畫家莫奈於1872年在勒阿弗爾港口畫的一幅寫生畫。它作為一幅海景寫生畫, 整個畫面籠罩在稀薄的灰色調中, 筆觸畫得非常隨意、零亂, 展示了一種霧氣交融的景象。日出時, 海上霧氣迷朦, 水中反射著天空和太陽的顏色.岸上景色隱隱約約, 模模糊糊看不清, 給人一種瞬間的感受。

《睡蓮》這幅畫開始創作時莫奈已經74歲高齡,持續12年直到莫奈86歲去世為止。這是一部宏偉史詩,是莫奈一生中最輝煌燦爛的"第九交響樂"。莫奈在《睡蓮》的畫中竭盡全力描繪水的一切魅力。水照見了世界上一切可能有的色彩。水在莫奈的筆下,完全成為世上所能有的色彩繪出的最奇妙和富麗堂皇的織錦緞。馬奈稱它是"水的拉斐爾"。

《花園中的女人》1866年,255cm×205cm,法國巴黎奧賽美術館收藏

《乾草堆》(法語:Les Meules)是法國印象主義畫家克洛德·莫奈的一系列繪畫作品,這些作品都以「乾草堆」為主題,其中主要作品有二十五幅,均為布面油畫。繪製地點是法國吉維尼莫奈居所附近。

2016年11月16日,《乾草堆》在佳士得紐約拍賣行以8140萬美元天價拍出,成為迄今莫奈畫作中成交價最高的作品。

相關焦點

  • 美術作品鑑賞|感受畫家筆下的春天,培養孩子審美的眼睛
    描繪春天首先,我們先來欣賞柯倫筆下的春天,查爾斯·考特尼·柯倫是美國著名的畫家,他憑藉在油畫布上描繪出各種不同場合下的女性和鮮花的作品而聞名於世。從他的作品中,我們能夠看出,柯倫是一位典型的印象派浪漫現實主義者。
  • 一年畫了24張乾草堆 莫奈:影子也是有顏色的
    ▲ 點擊上方關注 美術報,分享美的一切日漸長、綠正好春天帶來的光影不禁讓人回想起光影大師莫奈隨性奔放的筆觸他在各地旅行寫生留下了無數的作品乾草堆是莫奈作品中一個重要的題材這些形狀、位置相似的草堆由於千變萬化的光線而變得多姿多彩光是一切的推動者,也是一切的發起者因為光
  • 大師調色板上的秘密,揭露莫奈作畫習慣,對色彩至關重要
    大師調色板上的秘密,揭露莫奈作畫習慣,對色彩至關重要,值得學。莫奈色彩豐富是什麼原因,跟你想的不一樣。一個人畫得怎麼樣,從他的調色板上就可以看出來,這是老師常說的一句話 。莫奈的油畫色彩美妙絕倫,我們來看看他的調色板,看能不能從中找出一些倪端,他有什麼作畫習慣,幫助我們分析他作畫時的思路,我們從中可否能窺探到一些常人不知的秘密。
  • 2018北京《印象莫奈:時光映跡藝術展》時間、地點及門票
    克勞德·莫奈  (Claude Monet,1840年11月14日-1926年12月5日),法國畫家,印象派代表人物和創始人之一,擅長光與影的實驗與表現技法。  莫奈晚年《睡蓮》系列作品以獨特的視角描繪大自然並被世人評為傑作。
  • 美國水彩畫大師,約翰·辛格·薩金特,水彩畫作品欣賞
    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葉, 活躍在歐美兩地的優秀人像及水彩畫大師,約翰·辛格·薩金特是出生在義大利的畫家。約翰辛格薩金特,1856年1月12日,出生於義大利的佛羅倫斯。曾在法國高等國立高等美術學院就讀過。後入美籍。薩金特雖然參加過印象派的畫展,莫奈還是否認他是印象派畫家。1925年4月14日逝世,享年69歲。
  • 唐能翻譯為莫奈《日出·印象》展覽開幕式提供法語翻譯服務
    談及「印象畫派」,莫奈的《日出·印象》在西方藝術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一直以來也國內藝術界的熱門話題之一。如今,印象派的開山之作終於來華了,「日出·光明——莫奈《日出·印象》」特展9月16日在上海開幕,唐能翻譯為展覽開幕式提供了法語口譯翻譯服務。
  • 白內障造就莫奈朦朧畫風(圖)
    美國眼科學教授認為——  法國印象派大師克勞德·莫奈以《日出·印象》(下圖)、《睡蓮》等畫作著稱於世。其作品中朦朧的色彩和模糊的光影被認為是其獨特創作風格的體現。不過,據英國《每日電訊報》16日報導,最新科學研究表明,導致莫奈作品色彩模糊的真正原因,可能是他晚年患上白內障,對色彩的感受力嚴重衰退。
  • 光影大師莫奈勾雲畫霧,百年過去,不知自己畫的竟然是霧「霾」
    莫奈印象——霧仙那說到霧,它可是成就了一位法國的印象派大畫家,就是我們眾所周知的莫奈。提起莫奈,我們對他最熟悉的就是他的《日出.印象》和《睡蓮系列》,他所屬的「印象派」的大名也是來源於他的油畫作品《日出.印象》中的二字。說到這裡大家肯定都知道了。
  • 「印象派之父」畢沙羅的素描作品
    這時候的法國畫壇對傳統的反叛由德拉克洛瓦的浪漫主義發端,到庫爾貝,米勒的現實主義,再到畢沙羅,莫奈為代表的印象主義,乃至凡高,高更,塞尚的後印象主義,整整半個世紀內,法國乃至歐洲畫壇星光燦爛而熠熠生輝,可以這麼說,印象派的出現不僅是歐洲近代繪畫史上,也是人類藝術史上的一次偉大革命。
  • 6位油畫大師的速寫和素描作品欣賞
    世界知名的油畫大師,通過他們傳世的作品,在歷史長河中留下了自己光輝的姓名。這些大師紮實的繪畫功底,不僅體現在經典油畫作品,他們日常練筆和寫生的素描或者速寫的手稿,保留下來的也成為了傳世佳作。今天,我們就來欣賞6位西方油畫大師的速寫和素描作品。
  • 淺談日本浮世繪,曾影響梵谷莫奈,附葛飾北齋富嶽三十六景賞析
    作品多為單色印刷的紅繪和漆繪人物畫,構圖謹嚴,筆法簡勁,人物靈動。 鳥居清信的代表作《牢破的景清》 東洲齋寫樂,役者繪的大師,以簡練的線描誇張地表現對象的個性化特徵,使觀者有更強烈的印象。
  • 光與影的巧妙結合,會碰撞出什麼樣的作品?
    今天和大家分享幾位專門尋找光與影的街頭攝影師。與許多街頭攝影師一樣,他從亞歷克斯·韋伯,索爾·雷特等大師身上獲得了諸多靈感。他追尋變化的陽光和陰影,利用低曝光在街道上創建高對比度的影像。在黑暗搭建的框架中,夢幻般的色彩達到了視覺的平衡。
  • 清雅質樸,幽默詼諧,一代宗師豐子愷先生繪畫作品欣賞
    《吻》,大師豐子愷繪畫作品欣賞。兒時的美好記憶,又被豐老先生的漫畫喚起。豐老把人生的一切用繪畫作品寫出來讓世人分享;說得透徹,明了,家裡的事,社會的事等等,畫出了人生的酸甜苦辣。《阿婆三五少年時》,大師豐子愷繪畫作品欣賞。豐老先生的畫又讓溫暖的美好時光再現,很享受!
  • 鑑賞|乘雪橇作挪威之行的莫奈筆下:這不是富士山
    包括《桑維卡》在內的「挪威系列」是莫奈於1895年挪威之行繪製的雪景作品。儘管莫奈的畫和日本浮世繪間有著諸多相似之處,但《桑維卡》中包含著很多凸顯莫奈深厚的西方藝術功底的特點,特別是莫奈試圖用紋理的表面和變換的色調去捕捉環境的影響。
  • 給我一點梵谷的藍,給我一點雷諾的光,再給我一撮莫奈的大鬍子
    長大後,因為梵谷而去選修了西方藝術史,機緣巧合之下認識了莫奈。很多人都知道這幅日出·印象。水天一色,隱約有船和城市藏在霧氣背後。太陽在畫面中很突兀,但是很溫暖。看到這幅畫,似乎可以看到莫奈的每一次下筆,對作畫痕跡毫不遮掩。從這幅畫之後,印象派誕生了,水也成為了印象派的關鍵詞。
  • 從莫奈到羅丹,約翰羅素:澳大利亞的法國印象派繪製了藝術聯繫
    幾年前拉塞爾曾見過莫奈畫Belle-le,並自我介紹過。莫奈的Port-Goulphar, 1887年的Belle-le,收藏於AGNSW,展示了大師對學生發展的影響程度,淨化他的色彩並釋放他的筆觸,有效地將他變成印象派。在給AliceHoschedé的信中,莫奈表示很高興與澳大利亞人(他稱之為美國人)一起用餐。拉塞爾獨立富裕,因此聘請了一位出色的廚師,受到年長藝術家的青睞。
  • 國畫大師徐悲鴻愛徒,著名畫家吳作人,金魚國畫作品欣賞!
    吳作人是我國現代著名寫意國畫大師,師從近代國畫十大人物之首國畫奠基人,國畫大師徐悲鴻先生,多年跟徐悲鴻大師學習多年,學習到了徐大師的精髓,創作出自己的風格和藝術,以擅長畫金魚,熊貓最出名,其中畫金魚是一絕,畫壇說齊白石的蝦,徐悲鴻的馬,吳作人的小金魚最值錢,是徐悲鴻之後中國美術界有一個大人物。
  • 非遺傳承人中國民間剪紙藝術大師作品欣賞
    圖為剪紙大師高鳳蓮的作品《財神》高鳳蓮1936年出生於陝西延川,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延川剪紙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黃土高原獨特的自然環境和深厚的文化積澱塑造了高鳳蓮堅韌不屈、樂觀自信的性格,也成就了她大氣磅礴、雄渾質樸的剪紙藝術風格。
  • 莫奈只用5種顏料畫畫,但其中紅色卻有兩種,需要知道的調色秘密
    這就牽涉到一個調色的問題,原來,莫奈畫中的顏色,就是這5種顏料調出來的,這5種顏料能調出這麼多千變萬化的顏色,可見大師調色水平之高,可以說,大師畫面如此精彩,除觀察方法有學問之外,就是調色的功力了。莫奈畫畫只用5種顏料,但其中紅色卻有兩種,這是什麼原因呢,筆者發現,現實中調色並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很多情況都要跟顏料的特性相關,大師在調色方面,有3點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