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是印度電影永恆的主題。他們總能用細膩的感情把愛展現給觀眾,並讓人在喜悅的同時潸然淚下。
電影說的是一個有著虔誠信仰的單純的印度男人,機緣巧合下遇到了一個與家人走失的巴基斯坦啞巴女孩,歷盡千辛萬苦並把她送回家的故事。情節蜿蜒曲折,細節鋪墊著實到位。當然,印度歌舞也是少不了的。
電影一開始描述了克什米爾小女孩沙希達的母親帶她去印度朝拜猴神原因:沙希達長到六歲還不會說話,沙希達在一次意外墜崖事故發生後,在父母與村民的搜尋下,發現了掛在懸崖樹上的沙希達。事後沙希達的父母決定治好女兒,聽村裡一老者說,德裡的猴神非常靈驗,小時候自己就是不會說話,在向猴神祈禱後,就開口說話了。沙希達的母親決定要去朝拜猴神哈奴曼。
二人的相遇就是從這裡開始的。沙希達走失後,在灑紅節遇上了印度男人帕萬。帕萬是一個心地善良、虔誠信仰猴神的男子,當他無意中發現孤單的沙希達時,就註定了故事的開始。帕萬嘗試各種方式幫沙希達找到父母,未果,只好把沙希達帶回了女朋友家裡,當知道沙希達的國籍後,遭到了未來嶽父的驅趕。
帕萬決定通過大使館把沙希達送回家鄉,又遇上大使館暴亂,大使館關閉。又想通過旅遊局把沙希達送回家鄉,但沙希達又被黑心老闆賣給了妓院,帕萬救出沙希達後,決定要親自送越境送沙希達回家。只因善良、只因虔誠的信仰。
帕萬執拗的善良打動了邊防軍越過了邊境線,又被當成間諜抓緊警察局、又因警察局頭頭的行為觸碰了帕萬的信仰而大戰警察局並逃離。
在帕萬進入警察局前,有一個二流記者聽說了此事,覺得間諜是一個很好的素材,所以直奔警察局想拍一個間諜的新聞。
帕萬逃出警局後,二流記者一直追隨拍攝,並向警察局報告了帕萬和沙希達的行蹤。途中帕萬向車內乘客講明了自己越境的真實原因後,二流記者被善良的帕萬感動了,並決定幫助帕萬找到沙希達的父母。於是帶著帕萬躲到了車頂,躲過了堵截。一路千辛萬苦來到了一個清真寺,又在穆斯林老者的掩護下,逃出了追捕。
終於在快要到達沙希達家鄉的時候,二流記者的助手,被警察控制,並騙知了帕萬他們的行蹤。警察局立刻部署人員進行抓捕,帕萬下車引開所有官兵,二流記者帶著沙希達找到了自己的家,與媽媽抱在一起,故事還沒有結束……
此時,警察局終於抓到了帕萬,並被當做間諜在監獄受盡折磨。二流記者與帕萬同行期間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誼,被帕萬純真的善良給深深折服,所以決定為帕萬做點什麼。遂把一路上用鏡頭拍下的與帕萬、沙希達發生的點滴製作成視頻發到了網上。兩國百姓看到後,也被善良的帕萬感動,自願發起遊行要求放了帕萬。而此時的警察局長也調查到帕萬不是間諜,但上級為了邀功,堅決要求把帕萬當做間諜處置。最後,警察局長還是在良心的驅使下放了帕萬,並把帕萬送到了邊境。聚集的民眾砸開了邊境大門(現實中有這情節,確實夠扯,但電影就是要有戲劇性)。帕萬走過了邊境,踏上了自己國家的領土。
沙希達也來到了邊境,看著帕萬的背影。終於喊出了聲響:猴神叔叔!羅摩神萬歲!
當然,這個確實在小編意料之中,如果小女孩最後不開口說話,那這就是這部電影的敗筆。最後的開口說話,升華了整部電影,所謂: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帕萬的善良感動了上天,帕萬的信仰讓帕萬衝破萬難、不言失敗。這種至善至美的力量,點燃了沙希達身體裡的潛在能量,讓沙希達的開口說話成為了一個奇蹟!
電影表達的愛,是超越國界、超越仇恨的!在不同的信仰面前,是愛讓他們明白信仰的真正意義,在國家仇恨面前,是愛讓他們明白了人生的真諦!
帕萬的勇敢是善良所致,老子曰:慈故能勇!意思說善良的人無所畏懼。帕萬的所作所為得到了人們的讚揚和肯定。一切一切的信仰,皆源於慈愛。
最後的畫面定格在了這裡,帕萬高高的拋起沙希達,溫馨的畫面融化了積雪。這是一部值得一看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