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翅膀不愛飛,每天行走二三十公裡的猛禽,視黑曼巴為「辣條」

2020-08-18 怪羅科普


說起猛禽,第一時間聯想到的是鷹和雕這樣的掠食性鳥類。

體型高大,翼展驚人,擁有十分銳利的鉤形嘴和爪子,翱翔在天空中,當發現目標後,就會從天空中俯衝下來抓住獵物並吃掉它,似乎這些鳥天生就屬於藍天。

然而有的鳥,天生擁有大而有力的翅膀,明明能飛翔,也屬於猛禽一列,卻喜歡在草原遊蕩。

一起來認識一下,在猛禽中獨一無二的,喜歡在地面捕食的蛇鷲

外形優雅的長腿紳士,但穿著「毛褲」

蛇鷲屬於蛇鷲屬下僅有的一種大型陸棲猛禽,只生活在非洲撒哈拉以南的大草原。

蛇鷲體型高大,但外形非常優雅。

它是現存最高的猛禽之一,身高可達1.5米,翼展也能超過2米。

如此身高讓蛇鷲擁有了令人羨慕的大長腿,可以說,在現存的猛禽中,它的腿是最長的。

蛇鷲全身羽毛不是灰色就是黑色,上半身是灰色的,下半身是黑色的,但在頭部淺灰色的羽毛中,長著20根又黑又粗的黑色冠羽,平常冠羽是往下耷拉的,只有在緊張或者生氣的時候,黑色冠羽才會豎起來,乍一看如同紳士帽子上的羽毛一樣。

蛇鷲外形條件具有先天優勢,走起路來也自然讓人賞心悅目,遠遠看去,兩條細長的腿在大草原上昂首闊步地行走,如同模特走臺步一般優雅。

但唯一美中不足的是,腿的上半部分覆蓋著黑色絨毛,如同穿了一條「毛褲」。

秘書鳥?

外形雖然優雅,但別忘了蛇鷲依然是猛禽之一,不容小覷,它們獨特的捕獵方式和恐龍非常相似,在非洲草原到處遊蕩,踩到什麼就吃什麼。

但它擁有一個非常浪漫和書生氣的外號「秘書鳥」。

秘書總給我們文質彬彬的感覺,為什麼會和猛禽扯上關係呢?

在歷史記錄中,關於這個奇特名字背後的故事說法有很多,很多也難以考究。

歐洲人在19世紀首次發現這種鳥,而之所以這麼稱呼,原因主要是以下兩點:

1、蛇鷲頭部後側長有黑色冠羽,和人類耳後插一支鋼板的形象很相似;

2、灰色的羽毛,如同披了一件獨特的灰色外套,再加上大腿上的黑色腿毛,這個形象和男性秘書穿夾克戴領帶的形象很相似,於是就有了這麼浪漫的稱號。

除了秘書鳥,蛇鷲的別稱還有很多,例如:

射手鳥,能輕而易舉地消滅最毒的毒蛇,用長腿把它們踩死,然後像恐龍一樣把它們整個吞下,因此得名;

行軍鷹,大長腿擅長行走,活動範圍很廣,平均一天要走二三十公裡。

逼不得已才飛行,像雞一樣在草原上覓食

大多數猛禽都以從天而降,用鋒利的爪子誘捕獵物而聞名,而蛇鷲捕食的方式特立獨行。

它們在草原上穿行,如同在院子裡找蟲子吃到的雞,不停地掃視地面,尋找獵物的蹤跡。

當它們發現什麼東西時,就會迅速地把它踩死或啄死,然後再吃掉它。

科學家認為,蛇鷲和史前巨鳥恐鳥的捕獵方式很相似,因此研究人員正在研究蛇鷲的狩獵技術,來增加對恐鳥的認知。

喜歡在陸地,並不代表不會飛。一般來說,當有危險的時候,它就會向高處飛行。

獨特的捕獵技術,吃毒蛇如同吃辣條

光從名字就就能發現,蛇鷲就是蛇的天敵,就連劇毒的非洲毒蛇黑曼巴也不放過。

當蛇鷲發現毒蛇時,並不會貿然進攻,它有自己的戰術。

首先,挑釁。

對於蛇來說,蛇鷲簡直就是居高臨下,蛇的一舉一動完全看在眼裡。蛇鷲就會開始挑釁並恐嚇毒蛇,以此來消耗蛇的體力。

蛇鷲完全不怕毒蛇咬自己的腳,別看它的腿下半部分是光禿禿的,但是布滿了厚厚的鱗片,毒蛇的毒牙無法穿透,毒液自然也不能進入蛇鷲的體內。

其次,進攻。

先用兇猛的腳猛擊對方臉部,如果這還不夠,還會在攻擊時展開翅膀,揚起頭上的羽毛,讓自己看起來更大更可怕,同時這也是一種救生防禦技術。

因為很多毒蛇毒性很強,被咬上一口絕對是致命的,為了避免被咬,展開翅膀是為了分散蛇的注意力,蛇就會去攻擊它的羽毛,而羽毛屬於外部組織,咬一下根本不致命。

和蛇周旋一段時間後,蛇鷲開始下狠手了。

蛇鷲最出名的就是它們異常長的腿,可以用巨大的力量,短時間內對蛇進行「連環踢」,直到獵物昏迷。

這種瘋狂的動物攻擊特別擅長對付毒蛇,連環踢速度快到驚人,往往一擊致命。

科學家發現,蛇鷲快速地連續踢腿,每次踢腿的速度只有15毫秒,相比較,人類眨眼的時間為100毫秒。

第三,高空摔死。

如果連環踢都無法讓蛇昏死過去,蛇鷲會將蛇叼到空中,然後讓其墜落在堅硬的石頭上,試圖摔死獵物。

當蛇昏死過去後,蛇鷲就可以將蛇撕成一段一段,一條一條享用,如同吃辣條。

最後

和其他猛禽的遭遇相似,蛇鷲也面臨著自然環境惡化而數量減少,如今種群數量不超過10000隻,屬於易危物種。

左邊非洲禿鸛,右邊蛇鷲

但是在非洲,蛇鷲是非常受人尊重的,一些南非人會把它當做寵物,來消滅作物上的小害蟲。

它也是蘇丹的國鳥,國徽中就有它的形象。

非洲更是將這種鳥視為驕傲,甚至用蛇鷲的形象發布了65套郵票。

不僅感嘆,同樣是大長腿,但因為喜歡吃腐肉和翻垃圾場的非洲禿鸛,就沒有這樣的待遇了,顏值似乎真的是很大因素。

相關焦點

  • 不愛飛行的猛禽,將黑曼巴蛇當辣條蛇鷲,長相驚豔優雅而暴力
    猛禽在我們的印象中是擁有銳利的眼睛在高空搜尋獵物,發現獵物後高速從高空俯衝向獵物,然後用尖銳的爪子,勾狀的鳥喙殺死獵物,現實現實生活中確有一種猛禽,它不喜歡飛行,捕獵時它們喜歡採用奔跑的方式,是名副其實的地棲猛禽,一天可以行走20公裡,它就是蛇鷲。
  • 不愛飛行的猛禽,將黑曼巴蛇當辣條蛇鷲,長相驚豔優雅豔麗壓群鳥
    猛禽在我們的印象中是擁有銳利的眼睛在高空搜尋獵物,發現獵物後高速從高空俯衝向獵物,然後用尖銳的爪子,勾狀的鳥喙殺死獵物,現實現實生活中確有一種猛禽,它不喜歡飛行,捕獵時它們喜歡採用奔跑的方式,是名副其實的地棲猛禽,一天可以行走20公裡,它就是蛇鷲。
  • 不拍翅膀就能飛?這種鳥重32斤,可滯空5小時飛行172公裡
    雖然跟其祖先比起來不值一提,但是以目前地球上生物圈的能量供給來說,科學家依然認為禿鷹能飛起來、還飛的那麼好也算是一個奇蹟。因為一旦鳥類長這麼大,每一次拍打翅膀都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研究人員估計,像禿鷹這種鳥類拍打翅膀時所消耗的能量是靜止時的30倍。所以這種體型的鳥如果想依靠拍打翅膀飛行,無疑跟哺乳動物在陸地上奔跑衝刺一樣累。
  • 不拍翅膀就能飛?這種鳥重32斤,可滯空5小時飛行172公裡
    斯旺西大學(University of Swansea)的一位鳥類方面的專家,專門為禿鷹開發了高科技「飛行記錄器」,可以安裝在禿鷹身上,記錄它們每一次尋找食物的過程中拍動翅膀的情況。這項研究進行五年的時間,2020年7月13日研究結果發表在PNAS雜誌上。
  • 飛超長公裡「不扇」一次翅膀?安第斯神鷹是怎樣做到的呢?
    人類一直都有一個夢想,就是能跟鳥兒一樣在天空飛翔,於是人類就發明出了飛機,通常我們都知道鳥類飛翔的話需要煽動翅膀,以保持它能夠在天空長時間飛行,但是安第斯神鷹,飛5小時172公裡,不扇一次翅膀,他是怎樣做到的呢?
  • 大長腿、長睫毛的鳥「名媛」,愛把毒蛇當「辣條」吃,蛇鷲
    再加上每年都有好幾起蛇致死人事件的報導,這使得人們對蛇的印象更是『深惡痛絕』。但是面對這些毒辣的蛇,還是有一少部分人,不懼蛇,甚至喜愛它,覺得它們的肉質鮮美,實在是佳餚!來看看這為『坎城紅毯』準備的妝容,最引人注意的應該是它頭頂那簇羽毛,凌亂又不顯突兀,甚至還帶著些許的高雅。接著你會被它那橘紅色的眼影所吸引,然後注意到它那一雙「卡姿然」大眼睛,要是再細心一些你還會發現,它那極為修長的眼睫毛。
  • 它才是史上最大會飛猛禽!
    ,是知名度最高的大型猛禽。然而,若論體型,金雕卻比同屬於鷹形目的堂兄虎頭海雕略遜一籌,要是跟地球歷史上曾經出現過的最大會飛猛禽阿根廷巨鷹相比,就更是個十足的小孩子了。阿根廷巨鷹是生活在距今約600萬年前,中新世晚期的阿根廷,成年後體重超過70公斤,一個翅膀的長度就超過7米,雙翅展開的間距在5.8~7米之間,一些較大個體甚至可以有150公斤重,雙翼展開足有14米,是地球上出現過的第二大飛鳥,僅次於2500萬年前生活在美國的桑氏偽齒鳥。
  • 安第斯神鷹,飛5小時172公裡不扇一次翅膀,是怎樣做到的?
    安第斯神鷹,飛5小時172公裡不扇一次翅膀,是怎樣做到的?你能夠想像到在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有一種生物它能夠飛5-6個小時,不煽動一次翅膀嗎?可能不說生物的話我們都能夠想到飛機,因為飛機他只要加燃油就可以了,但是問題是有翅膀的生物,這種生物到底是什麼,為什麼有如此強大的能力能夠飛5小時172公裡不扇一次翅膀?安第斯神鷹就是這樣一個讓人覺得很神奇的生物,他其實是一種禿鷲,據相關數據顯示,安第斯神鷹它的翅膀上開可以達到3.2米,最重的安第斯神鷹有15公斤,長度能夠達到135cm,你對於這些數據可能根本就沒有什麼想法。
  • 御風飛行:南美神鷹5小時飛行170公裡,期間無需拍動翅膀
    御風(氣流)飛行,是鳥類飛行最重要的技巧,其中大型猛禽尤為擅長,因為它們都有一對寬大的翅膀。在大型猛禽的眼裡,蔚藍的天空不是空蕩蕩的,而是無形的景觀。比如有陣風、有上升的暖氣流,還有因山脈起伏等特徵激發向上的氣流等。
  • 御風飛行:南美神鷹5小時飛行170公裡,期間無需拍動翅膀!
    御風(氣流)飛行,是鳥類飛行最重要的技巧,其中大型猛禽尤為擅長,因為它們都有一對寬大的翅膀。在大型猛禽的眼裡,蔚藍的天空不是空蕩蕩的,而是無形的景觀。比如有陣風、有上升的暖氣流,還有因山脈起伏等特徵激發向上的氣流等。
  • 「北極女王」雪鴞:明明是猛禽,卻混成了行走的表情包
    行走的表情包——雪鴞(多圖警告)不管是眯眼、瞪眼,還是張嘴、展翅,雪鴞都有種讓人忍俊不禁的魅力,一舉一動散發著沙雕氣息,導致網友紛紛動手,把它們的圖片P成了表情包並廣泛使用。看著雪鴞眯起眼睛、張開嘴巴的時候,屏幕前的你是不是也忍不住跟著咧嘴微笑?瞪著眼睛張開嘴巴、揮舞翅膀的雪鴞,則帶著一股詼諧的氣息↓
  • 禿鷹不拍翅膀可滯空5小時飛行172公裡,或將解開阿根廷巨鷹之謎
    雖然跟其祖先比起來不值一提,但是以目前地球上生物圈的能量供給來說,科學家依然認為禿鷹能飛起來、還飛的那麼好也算是一個奇蹟。甚至有一隻禿鷹不拍打翅膀在空中飛行了5個多小時,飛行距離172公裡。最令研究人員驚訝的是,不管這些禿鷹是在安第斯山脈還是在大草原上空飛行,也不管颳風與否,它們拍打的次數幾乎沒有變化。
  • 一次性飛行180公裡,還不扇動翅膀,安第斯神鷹怎麼做到的?
    我們的祖先崇尚自然的偉力,選定了「龍」作為圖騰,很多民族都有自己的圖騰,圖騰的意義在於庇佑族人,同時被人們供奉,擁有至高無上的地位。有些遊牧民族自稱是狼神的後裔,他們的圖騰就是狼。而在大洋彼岸的南美洲,那裡的人們崇尚飛禽,尤其是大塊頭的安第斯神鷹,被南美洲的土著人奉為神獸。
  • 被奉為神獸的鷹,飛行172公裡未扇動過一次翅膀,它是靠什麼在飛?
    據悉,安第斯神鷹的翅膀展開大約有3米左右,已知最長的可達5米,從天空中飛過時可以遮蔽光線,而它們的體積只有十幾千克,所以才能夠在天空中快速飛行。 有說法稱,安第斯神鷹可以很長時間不揮動翅膀,完全憑藉空氣流動獲得動力。
  • 長睫毛、大長腿的「大美鳥」,竟把毒蛇當「辣條」吃
    再加上每年都有好幾起蛇致死人事件的報導,這使得人們對蛇的印象更是『深惡痛絕』。但是面對這些毒辣的蛇,還是有一少部分人,不懼蛇,甚至喜愛它,覺得它們的肉質鮮美,實在是佳餚!不過今天要說的不是以上的幾種,而是另一種猛禽——蛇鷲。
  • 非洲最美的猛禽-蛇鷲,性情溫順,卻是毒蛇「黑曼巴」的夢靨
    魚兒在水裡遊,野馬在草地上跑,鳥兒在天上飛,這似乎是太過平常的事情,大多數動物在自己擅長的領域獨領風騷,但總有一些另類的動物,不喜歡按照套路出牌。比如:明明可以飛卻一直喜歡行走在草原上的蛇鷲。蛇鷲為隼形目蛇鷲屬下的一種大型陸棲猛禽,全世界只有這一個品種,沒有其他的亞種,隸屬於蛇鷲科。而禿鷲卻不一樣,禿鷲為隼形目禿鷲屬下的一種最大型的猛禽,隸屬於鷹科。兩者外觀最大的區別在於,一個是非洲最美的猛禽,一個是非洲最醜的猛禽。
  • 飛5小時172公裡不扇一次翅膀,安第斯神鷹是怎樣做到的?
    安第斯神鷹,如果你不了解它,僅憑傳說或神話,你可能會對它頂禮膜拜,充滿大西洋之水滔滔不絕的敬仰之情;然而你一旦了解得更多,可能就會處於更加矛盾和複雜的心情之中,天哪,叫我怎麼講這偉大的神鷹到底有多悲催呢?
  • 飛5小時172公裡不扇一次翅膀,安第斯神鷹是怎樣做到的?
    比如此前的研究表明,鳥類一旦變大,撲騰翅膀消耗的能量就會變得非常大,為節約體力,它們通常善於依靠不斷上升的氣流來長距離飛行,而安第斯神鷹則把這種機制發揮到了極致。研究表明,安第斯神鷹每天平均要飛行3個小時,但它們拍打翅膀的時間卻不到2分鐘,僅佔飛行時間的1%,這意味著它們絕大多數時間,是在空中優哉遊哉,懶洋洋地無所事事的。記錄中一隻禿鷲甚至一次翅膀都沒撲就飛行了五個多小時,裡程長達172公裡!
  • 有翅膀不等於會飛,在有翅膀的生物中,最不應該會飛的就是昆蟲
    你可能會認為昆蟲有翅膀,所以當然應該會飛,但實際上並不是這樣的,有翅膀並不等於會飛。最顯而易見的例子,鴕鳥和家養的雞就都不會飛。你可能會說,鴕鳥和家雞的身材都太過肥碩了,那小小的翅膀沒有足夠的力量讓它們的身子飛起來,沒錯,你想的完全正確,而昆蟲不應該會飛也是出於同理。
  • 吃黑曼巴就像吃辣條,太不可思議了
    眾所周知,大自然是非常殘酷的,每天都在上演著「物競天擇」。而一些位於食物鏈頂端的生物,很難找到其天敵所在,例如獅子、老虎、以及一些毒性巨大的毒蛇,都是讓不少動物聞風喪膽的存在,可見這些動物的強大了。吃黑曼巴就像吃辣條,太不可思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