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李小龍時代,香港電影那些事,「五福星」大戰「最佳拍檔」

2021-01-09 騰訊網

01:

說「福星系列」之前,得先提一家成立於1980年的老牌電影公司:「新藝城」。

1980年黃百鳴與麥嘉、石天聯手成立了新藝城電影公司,背後金主是家涉及到娛樂、地產等諸多高利潤行業的的大財閥:「金公主集團」,當然這個金公主也只是一個殼子罷了。

剛成立之時,黃百鳴利用自己的個人人脈,邀請到了彼時仍在嘉禾混的不怎麼樣的吳宇森,執拍了新藝城的第一部電影《滑稽時代》(模仿卓別林的《摩登時代》)。

最終《滑稽時代》票房不俗,為新藝城打響了第一槍。

其後新藝城進入快速發展階段,整個80年代新藝城成了香港電影的半邊天,一人獨戰「邵氏」與「嘉禾」兩大電影集團。

其中支撐新藝城電影事業的有兩大系列,分別為:首部上映於1982年的《最佳拍檔》為主的探案喜劇系列,以及上映於1986年的《英雄本色》開創的黑幫電影系列。

這兩大系列涵蓋了彼時香港電影市場最火的兩大領域:「功夫喜劇」以及「黑幫電影」。

其中1982年《最佳拍檔》上映後拿下當年票房冠軍的同時還打破了香港電影票房紀錄,其後1983年、1984年連續兩年「最佳拍檔」系列第二部、第三部再次拿下兩個冠軍,而《英雄本色》則在1986年接檔了《最佳拍檔》再次拿到冠軍。

(「最佳拍檔」是曾志偉執導的第一部電影,其後曾志偉還將在另一部與《最佳拍檔》形成競爭的系列中擔當演員的重任。)

02:

在1982年「最佳拍檔」拿到冠軍並順勢破了紀錄以後,作為競爭對手的嘉禾即心癢也不屑,因為論動作人才,彼時手握洪金寶的嘉禾足以傲視群雄,而心癢則是在於「最佳拍檔」的票房分紅實在誘人。

於是為了抵制新藝城,保證自己的市場分成,同時也為了在江湖上樹立自己的威信,1983年嘉禾授意洪金寶開拍一個類似於「最佳拍檔」的喜劇+功夫電影。

而通過剖析「最佳拍檔」系列,可以看出這個系列主要含有以下四個要素:警察+賊,喜劇+功夫,劇情層面則是簡單的破案,理論上對於彼時盛產電影的香港影壇,任何一家電影公司開拍,都並無任何難度,缺的只是人。

於是洪金寶簡單合計之後,在最佳拍檔的基礎上把人數從兩人變成五人,把警察與賊雙側重的模式改為了側重「賊」的模式,把男警察變成了「霸王花」。

1983年7月「五福星」系列的開山之作《奇妙五福星》上映,票房順利突破兩千萬,但並未超過2月份上映的「最佳拍檔」的第二部《最佳拍檔2:大顯神通》的票房成績。

初戰雖然未捷,但2000多萬港幣的票房對於嘉禾來說依舊大賺一把。

於是從1983年開始,以洪金寶為主要執導人,五福星為雷打不動的主演班底,嘉禾前後共計拍了七部五福星系列,其後曾志偉加入,頂替了更類似於友情出演形式的岑建勳(捲毛積),同時洪金寶利用自己的人脈和關係,讓獨立發展的成龍也偶爾在整個系列中友情客串。

1985年人員相對最齊的一次「五福星」系列終於迎來大爆,拿下了當年的票房冠、亞,並打破了前一年「最佳拍檔」系列剛剛創下的票房紀錄,成為首次登頂三千萬平臺的香港電影。

但隔年的1986年,新藝城開拍了一部被稱為香港有電影以來排名第一的《英雄本色》,再次把冠軍搶回手中,然後再次打破紀錄。

整個80年代的香港影壇,就這樣成為了新藝城與嘉禾相互競爭的擂臺,互有勝負,各自產出了很多精品,而洪金寶作為嘉禾動作電影+喜劇電影兩大領域的最強支柱,也順勢成了80年代香港影壇風頭最勁的男演員和男導演,其後進入90年代以後,由於周星馳的橫空出世,一切再次變樣,無釐頭喜劇成為那些年香港電影最強派系。

另附:「最佳拍檔」全系列表和「福星」全系列表:

「最佳拍檔」共計五部,第一部為《最佳拍檔》,上映於1982年,第二部為《最佳拍檔2:大顯神通》,上映於1983年,第三部為《最佳拍檔3:女皇密令》,上映於1984年,第四部為《最佳拍檔4:千裡救差婆》,上映於1986年,第五部《新最佳拍檔》,上映於1989年。

「福星系列」共計7部,其中有五部為洪金寶導演,第一部《奇謀妙計五福星》,上映於1983年,第二部《福星高照》、第三部《夏日福星》,均上映於1985年,並是當年的冠亞軍,第四部為《最佳福星》,上映於1986年,第五部為《福星闖江湖》,上映於1989年,第六部為《五福星撞到鬼》,上映於1992年,第七部為《運財五福星》,上映於1996年。

相關焦點

  • 聊一聊香港影壇黃金時代的「福星」「最佳拍檔」和「追女仔」系列
    被譽為港片黃金時代的八九十年代,有一個人必須要提,那便是洪金寶,由他開啟的"福星"系列,是動作+喜劇的典範,更是令幾代電影觀眾難忘的歡樂記憶。看洪金寶的動作片,無論是他出演,還是他的武打設計,可以說是一件非常過癮的事情,硬橋硬馬的動作設計,有別於他的師弟成龍雜耍式打鬥,"狠"也是在洪金寶的動作片中非常突出,甚至有時達到了殘酷的地步。
  • 七部五福星系列電影,承載了很多經典回憶,最後一部你看過嗎
    提起犀牛皮、鷓鴣菜、大山地、羅漢果、花旗參,不知道的以為是五種藥材,而看過港臺電影的老鐵們必然會想到五福星,馮淬帆、洪金寶、吳耀漢、岑建勳、曾志偉、秦祥林,以及後來替換秦的苗僑偉,八九十年代,五福星系列的電影一共拍攝了7部,時間橫跨13年,它以強烈的香港本土喜劇元素,以及精彩紛呈的動作設計和超豪華的明星陣容,成功打開香港以及東南亞市場。
  • 香港電影票房歷年排行榜1969年—1989年
    李小龍在回歸香港影壇後,憑藉《唐山大兄》打破香港電影影史票房紀錄!張徹導演有4部電影打入top10,3部西片打入前十!這一年也誕生了香港影史上的最大IP:《最佳拍檔》!!同時,《最佳拍檔》也是香港電影觀影人次紀錄的保持者,觀影人次高達286萬人次,由於現在的年度觀影人次遠不如當初,這個紀錄已經不可能再被打破了!《最佳拍檔》將記錄直接提升到了2600萬!李連杰的《少林寺》在香港拿下票房季軍,創功夫電影香港票房紀錄,李連杰一戰成名。
  • 盤點八位五福星成員,鷓鴣菜最憨厚,大生地最搞笑,花旗參最帥
    上世紀七十年代香港電影是邵氏對抗嘉禾,到了八十年代則變成嘉禾對抗新藝城,邵氏的重心轉到電視劇方面。其中新藝城推出《最佳拍檔》《開心鬼》系列,嘉禾則推出《五福星》系列對抗,那個年代是香港電影的黃金時期,曾經的《五福星》成員們如今都已老了。
  • 香港五福星系列電影當中的八個外號,如今的你是否還記得「他們」
    電影改變世界,信念塑造人生。經典必然是永恆的,在我們的記憶深處,陪伴我們童年的影視非常多,尤其是香港電影,大多數都是經典。在很多人心中,《五福星系列》屬於香港動作搞笑電影當中的翹楚,因為他們的搞笑風格非常獨特,每次都能夠給我們帶來一些不一樣的驚喜。
  • 香港十大電影公司之嘉禾電影 李小龍成龍洪金寶成名於此
    【嘉禾電影】嘉禾公司於1970年由鄒文懷、何冠昌和梁風共同創建而成,並於1994 年成為香港的上市公司,是香港電影盛世時期最具影響力的電影發行公司之一,一手栽培出李小龍、成龍、張曼玉等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電影巨星,製作超過600部電影。
  • 10家香港電影公司,你知道幾個,全認識的是資深港片迷
    70年代初,香港電影由邵氏帶頭打開國際市場,接著由嘉禾製作,李小龍、成龍等主演的功夫片更是風靡世界。2000年後,香港電影開始走入低谷,包攬幾代人同年記憶的10大香港電影公司,你還記得幾個?
  • 香港第一部3000萬電影:成龍裝扮阿拉蕾,「霸王花」犧牲不小
    《福星高照》首破3000萬港幣票房,在此之前的紀錄是新藝城《最佳拍檔女皇密令》的2928萬。巧的是,《五福星》系列創作的背景也是因為《最佳拍檔》,新藝城用大場面、大製作席捲票房,一時間邵氏和嘉禾都不是對手。
  • 香港電影喜劇明星滿滿都是回憶!除了周星馳,你還認識幾個?
    1981年參演了第一部電影《執法者》。1991年憑藉電影《天若有情》獲得第1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配角獎。1992年憑藉電影《逃學威龍》獲得第11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配角提名。之後參演了《無敵反鬥星》(又名烏龍院)《笑林小子Ⅱ之新烏龍院》《逃學威龍2》、《破壞之王》、《九品芝麻官之白面包青天》等電影。回憶周星馳後,必須要回憶下吳孟達,曾經的黃金搭檔。
  • 港片五福星現狀差別巨大:有人三代同堂,有人至今單身
    說到港片的五福星系列,相信一定有很多觀眾記憶猶深。 五福星系列電影以香港喜劇元素作為素材,兼有五位演技和人氣相當高的演員坐鎮,在香港電影的黃金年代佔有了一席之地
  • 香港十大電影公司之一,港片最輝煌時期的實力代表
    【新藝城影業】新藝城影業有限公司(Cinema City Co.Ltd.)香港製片機構﹐由麥嘉、黃百鳴、石天創辦於1980年9月,它隸屬於金公主娛樂有限公司,由一個地產財團「九龍建業」支持。該影片公司攝製的第一部影片是《滑稽時代》(吳宇森導演)。目前已經結業,最後一部電影為《蠻荒的童話》。
  • 香港十大經典搞笑電影,笑到你肚子疼!
    五福星系列電影的拍攝緣於洪金寶想試行一條集合許多明星的策略,這個點子大獲成功,《福星高照》是其中第二部,以武打和喜劇作為兩個最大的賣點。片中硬橋硬馬的動作場面由洪金寶、成龍、元彪三師兄弟演出,喜劇部分則交給曾志偉、吳耀漢、馮淬帆等喜劇明星。在滑稽和幽默這兩個喜劇片的基本範疇裡,《福星高照》的搞笑手法並非外在、直露的滑稽,而是較為含蓄的幽默。
  • 90年代港片搞笑電影代表作,部部都是經典笑料十足
    大家好我是南一,今天我為大家推薦幾部90年代的港片搞笑電影,讓您開懷大笑,讓您生活充滿樂趣。1.唐伯虎點秋香《唐伯虎點秋香》是永盛電影製作有限公司出品的一部喜劇電影,由周星馳、李力持執導,周星馳、鞏俐、鄭佩佩等主演。
  • 每逢佳節思佳片,詳談許冠文與香港喜劇電影為什麼那樣經典
    直到1971年,要求分帳的李小龍被邵逸夫拒絕之後,找鄒文華商談。鄒文懷不僅答應合作分帳,而且開創了區別於邵氏大製片廠制度的「獨立製片人拍攝製度」,為李小龍成立衛星公司。此種既尊重創作人有能發揮商業上的靈活地制度,從此成為香港電影製作的主流。李小龍電影大賣,盤活了岌岌可危的嘉禾,然而73年李小龍暴斃,嘉禾又陷入困境,此時許冠文的來投,鄒文懷大力支持。
  • 香港功夫電影李小龍成名篇之《唐山大兄》
    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的是李小龍在功夫電影中帶給大家的震撼表現,無可爭議的是李小龍讓中國功夫進入世界眼中,是將中國功夫電影推向世界的第一人。唐山大兄《唐山大兄》是李小龍回港發展的第一步電影,亦是成名作品,自此開啟李小龍傳奇的篇章。
  • [香港電影百年]黃金期:小馬哥引爆英雄片熱潮(二)
    1982第一屆香港電影金像獎上,只設立了五項獎:最佳影片獎、最佳導演獎、最佳劇本獎、最佳男演員獎和最佳女演員獎,以後又陸續增設了最佳男配角獎、最佳女配角獎、最佳新演員獎、終身成就獎、十大華語片獎和十大外語片獎等等。
  • 「香港電影傳奇」那些年看完港片後的迷惑行為
    1971年,李小龍的《唐山大兄》橫空出世,他的電影影響了成龍、李連杰、甄子丹、周星馳、周杰倫等諸多我們現在還在追的明星。李小龍的功夫片很有他的個人特色,第一個就是他在擺出招式動作的同時會有嘯叫,詠春還沒打,啊哆~剛掏出雙截棍,啊哆~再加上精武門大戰虹口道場之類的名場面,讓人印象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