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迺迪和夫人傑奎琳·甘迺迪】1963年11月22日,美國第35任總統約翰·甘迺迪在達拉斯遇刺身亡,終年46歲。甘迺迪在任期間,美國歷經古巴飛彈危機、越南戰爭等重大歷史事件。因甘迺迪政府有效的政策,使得美國在冷戰中獲得優勝,甘迺迪被美國人視為最偉大的總統之一。
【甘迺迪靈柩放在白宮東廳內】甘迺迪遇刺身亡後,副總統林登·詹森在空軍一號上宣誓繼任第36任美國總統。當天傍晚,甘迺迪靈柩運抵華盛頓貝塞斯達醫院,等著進行大半夜的屍體解剖。次日清晨4點34分,覆蓋著一面美國國旗的甘迺迪靈柩運進了白宮,停放在東廳的靈柩架上
【第一夫人傑奎林和小女兒甘迺迪靈柩前長跪不起】甘迺迪遇刺後,繼任者林登·詹森立即成立調查小組,長達10個月的調查之後,一份近20萬字的調查報告公布,結論是:「暗殺總統純屬奧斯瓦爾德的個人行為,沒有發現任何證據證明有人幫助奧斯瓦爾德制定謀殺計劃或組織其實現。」
【民國民眾徹夜弔唁甘迺迪】儘管公開弔唁只有一天時間,還是湧入25萬人前來弔唁。不僅如此,甘迺迪去世僅一個月,傑奎琳就收到了大批弔唁信,但其中大部分已經被銷毀。此後,大約有20萬頁信件被送往位于波士頓的約翰·F·甘迺迪圖書館,可見甘迺迪在當時的影響力。
【甘迺迪靈柩由馬車運到國會大廈】甘迺迪靈柩由四匹馬拉運,其中黑色馬馬鐙上的靴子向下倒置,以代表總統的隕落。
【甘迺迪靈柩抵達國會大廈】甘迺迪擔任美國總統期間,曾經在一次演講中提到,「在美國近代史上的兩件事使美國人記憶猶新,這就是珍珠港事件和富蘭克林·羅斯福的死亡事件。」然而,甘迺迪遇刺身亡後,美國民眾認為必須再加上一件事,這就是第三件死亡事件,即甘迺迪在達拉斯遇刺身亡。
【甘迺迪靈柩送入聖瑪竇主教座堂舉行安魂彌撒】甘迺迪被刺殺後短短三年時間裡,遇刺案件的18名關鍵證人相繼死亡,其中6人被槍殺,3人死於車禍,2人自殺,1人被割喉,1人被擰斷了脖子,5人非自然死亡,一切都顯得無比詭異。
【令人心碎的一幕,甘迺迪3歲小兒子(小約翰·甘迺迪)向父親的靈柩敬禮道別】
【甘迺迪出殯的場景,沿途人山人海】種種跡象表明真正的幕後黑手是副總統林登·詹森,因為按照美國法律,總統在任期內意外死亡由副總統接任。另外,詹森對甘迺迪遇刺資料的掩蓋、銷毀以及對事件極為馬虎的草草調查更讓人懷疑,不過這些都是猜測。
【甘迺迪下葬阿靈頓國家公墓】阿靈頓是美國等級最高的國家公墓,由陸軍部管理,規定只有美國榮譽獎章獲得者、為國殉職的現役軍人、長期服役的退伍老兵、在聯邦0擔任過高級職務的退伍老兵以及他們的遺孤,才有資格在此安葬。由於甘迺迪在任上遇刺身亡,被視為一名戰士,故得以安眠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