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倡導的「網際網路+」與社會創新破殼

2020-11-30 新華網客戶端

  網際網路+與社會創新破殼

  網際網路與傳統世界的融合

  李克強總理提出網際網路+之後,現在京東搜索網際網路+的書已經有二十多本,它什麼時候成為一種符號和潮流?其實在5年前,業界也有達人提出來,記得當時是談關於移動網際網路的未來。很多人以前談網際網路,有的定義網際網路是第四媒體,還有人定義網際網路是工具,而且至今還有很多人將網際網路當做工具來看待。但科技一直在改變我們的生活,我的朋友寫了一本書《網際網路進化論》,他的觀點認為科技從歷史的發展來說其實首先是解放人的身體,比如說眼鏡、望遠鏡,使我們的眼睛看得更遠更清楚。大家代步的汽車、飛機,使我們的四肢得到延伸,走遍世界。科技的這些都可以跟我們身體的解放聯繫起來,科技第一驅動力是我們身體的解放,包括我們擺脫地心引力,在自然博弈中取得優勢,這是人與動物的重要區別。

  網際網路絕對不是憑空出現的,網際網路出現之前有廣泛的科技演化基礎,特別是通訊技術。沒有通訊技術的積累,不可能有今天的網際網路。網際網路的設計是星型架構,今天也許將網際網路的許多重要節點打掉,整個網際網路在一定程度上還能照樣運行,也就是說它本身就是一個去中心化的設計。中國文化中也有金木水火土這樣的文化,如果說金代表著錢,火代表著武力,過去只要有金錢和武力,就可以控制木和土,木代表生命,土代表文化,而水代表信息,無色無味,《道德經》也說到水,過去的經濟模式是建立在信息的控制和不對稱的模式下的,比如說過去讀書成本很高,在造紙和印刷術發明和普及之前,在歐洲書是羊皮做的,中國是竹簡,只有貴族、僧侶才能讀書。等到造紙印刷術普及了,傳到歐洲,文藝復興才有可能。科技跟我們整個人類的發展歷史緊密相連,而信息與水的性質最為接近,水要流動才是活的,信息的天性也需要流動。網際網路的改變將信息傳播的模式變了,將我們社會進行重新解構加以扁平化、去中心化,使信息的流速大大加快,沒有人再能夠絕對控制信息。

  網際網路+就是建立在這個基礎上,過去我們接觸到的網際網路是軟的,總說是虛擬世界。為什麼呢?因為覺得它跟我們現實的世界是有距離的。小朋友玩遊戲,大人會說玩物喪志,遊戲不能帶給人吃和喝,裡面的東西都是虛擬的,這是過去人們對它的印象。但現在,網際網路+提出來以後,這個定義匯聚了雲計算、物聯網、大數據後,強調了政府並非支持用網際網路顛覆我們今天的傳統模式,而是讓傳統和網際網路進行融合,從而推進傳統產業的升級與換代。

  網際網路+推動社會巨大創新

  網際網路+政務,現在辦籤證、籤注的過程簡化了很多,我們會感到它帶來的便利。最近國家也在抓政府的網站,看哪些網站長期不更新、缺乏內容,其實也是想將信息打破隔離,讓信息快速流轉起來,信息不流轉,就像是一個教授學術淵博,寫了很厚的書,但是沒有人看,這樣價值是得不到傳遞的。在這樣的信息結構下,我們各個領域都會發生值得期待的變化,騰訊的馬化騰在今年的兩會上提了四條關於網際網路產業發展的建議,正好跟李克強總理的網際網路+不謀而合,其中兩條建議是與民生相關的。一條建議是支持和鼓勵政府在一些領域開放數據,比如說在公安、計生等方面,這些數據開放之後會給傳統商業帶來更多的機會,也會給大家的創業帶來更多機會。另外一個是倡導在網際網路的信息無障礙,就是我們社會還有大量的殘障人士,他們今天和外界世界的聯繫窗口靠的就是網際網路。現實製造了太多的人為障礙,讓他們出不來,比如說人行道、洗手間等都沒有無障礙設施。網際網路+的模式,如果所有網站滿足信息無障礙的要求,就可以為他們的創業和就業提供條件。

  又比如交通方面,打車軟體滴滴和快的,它的模式不再是簡單為計程車司機和乘客之間做信息對接,而是將要徹底顛覆這個行業。最終我們會看到,其實它是將存量資產盤活,這其實對環保、對社會資產都是有積極作用的,只是跟之前的法律、身份、營運有衝突。但是我們也都知道計程車的份子錢都是特別傻的模式,拿到牌照就可以坐地收錢的模式實在是太無趣了,但是未來網際網路不會讓這種模式再持續下去。網際網路+交通,具體可以通過打車軟體這樣的例子看到,它不算絕對的中國式創新,但是走了一條適應中國模式的路。

  網際網路+教育。教育資源的稀缺和不對等當然有其客觀原因,網際網路+顯然會帶來大大改變這樣的機會,今天的在線教育非常多,包括公開課等等,雖然你可能不在發達城市,你可能不在一個好的學校,但是你有機會聽到你想聽的老師的課程。未來一定要討論說哪些職業是高危的,或者未來面臨顛覆的,教師也是一個。如果還是照本宣科,拿著課本上的東西跟學生講話,學生真的可以不聽你的,網際網路上知識類的課程應有盡有。教師價值意義在於傳道、授業、解惑,給到他不能簡單從網際網路或者課本上得到的東西,如果教師的模式還是將書再讀一遍的考試模式,肯定會受到挑戰。

  網際網路+醫療。我們總喜歡說的三座大山之一,如今醫療、掛號等方式的便利,今天已經有一些創新和突破,比如說用微信。全國已經有近100家醫院採用微信做全流程的就診,超過120家醫院支持微信的掛號,服務累積超過300萬的患者。

  網際網路+金融。一個國家有三樣最基礎的重器,法律、軍隊、金融,網際網路金融的模式其實是利用了網際網路的聚集效應,支付寶的餘額寶在短時間內成為中國最大的基金,是因其所擁有的海量用戶和快速的到達能力。銀行要建設一個個線下的儲蓄網點,發展用戶,而網際網路金融是已經建立在海量用戶的基礎上,只是利用聚集效應,用一個產品把他們聚集起來,這包括小額信貸等其他模式。當然這裡也有巨大的問題,包括P2P信貸目前存在的信任危機,還有電子貨幣的出現,比特幣在2013年11月最高時超過1千美金,價值超過黃金。本來比特幣不是中國玩家為主,但是後來國內炒家逐漸上升為60%,隨即泡沫出現,最後是掉下來很多,但是很多城市還有比特幣傳銷出現。網際網路金融其實也只是剛剛開始。

  網際網路模式的這種形態和渠道,為傳統行業的換代和升級,或者說顛覆創造了巨大的想像空間。站在某個角度來說,我們人類面臨千百萬年未有之變。兩千年之前你的命運誰決定的?你要做屈原那樣的理想主義者,也許命運的結局只能是投江,過去只有王侯將相的分配模式。但是今天你可以有機會走遍世界,在電腦前幾乎是任何事情都在快速發生變化。在這樣的情況下,社會領域就可能出現巨大創新。

  未來的創新讓生活更加有趣

  我今天算是一個公益人士,聯想到公益,可能很多時候還是受到慈善這個詞的影響。公益的本質是公共利益,跟慈善有很大的區別。我們每一個人的環節,不管是養老還是兒童教育、醫療、環境等等問題,其實都是屬於公共利益,都是公益的範疇。網際網路+能夠為公益帶來怎樣的變化?目前的變化遠不如其他行業來的這麼明顯,比如說滴滴打車難道做的不是公益?現在專車多了,包括去哪兒也有專車了,神州也有專車了,沒有關係,會看到一些泡沫,但是網際網路允許試錯,最後必定會打造強大的生態,這是我們希望看到的。

  現在很多人還不接受孩子打遊戲,覺得有遊戲沉迷的問題。但是我個人的觀點,我認為遊戲本身不是問題,有問題的是我們的環境、教育或者是我們的家庭。國外紅會在做什麼呢?同樣是放街機,但是買遊戲幣的錢會變成捐款,你在玩的時候就已經捐款了,而不是單純的做好事捐款。德國的一家組織專門做貧困資助,設計一種特別廣告效應的廣告牌,貧窮就像是一根繩索會束縛一個人,能不能幫助他,只要你刷一下卡,這也是促使一個人產生動作,是網際網路產品設計的方式,什麼情況下你會點屏幕、什麼情況下你不會點屏幕,這是產品經理需要考慮的問題。當看到屏幕上一個人手被捆,你刷卡以後繩索就會被打開,肯定比單純給窮人募捐的效應好,很多人哪怕試一下,一塊錢都好,這是網際網路用戶體驗所帶來的。

  同樣現在是智能硬體時代,大家手裡都有智慧型手機了,都有天氣預報應用。很多這一類應用的預報還是來自官方氣象預報,數據還是只知道整個廣州今天的天氣怎樣,至多預測後面幾天的天氣。但網際網路其實還可以做到局部氣象的,天氣在春夏之交複雜多變,比如天河區陽光普照,可能越秀區就下雨了。我能不能知道我家5公裡周圍的天氣情況,目前國外已經有了可以隨身攜帶的眾包氣象站,眾人的數據上傳來利用局部氣象數據預報。我家就裝了這樣的東西,如採集到我家門口的氣壓、溼度等數據,一樣就可以進行分析,進行局部氣象預報。未來也許可以精確到10分鐘之後的天氣,這樣每一個人都成為數據的傳感器進行採集。這樣的產品是不是公益產品?當然是。

  網際網路不僅僅是工具,也不僅僅是媒體,網際網路跨越年齡、國家或者民族,將大量的信息溝通和重新組合,必然產生更多創新的機會。為什麼我將今天的題目說是破殼呢,是去年安全領域出了一個安全事件,我們定義為破殼。破殼是痛苦的過程,但是破殼也意味著生命。網際網路進化論的觀點說,我們今天特別要感謝這個時代,或者我們要覺得特別幸運,因為我們生活在一切都有可能的時代。如果說得科學一些,我們處於進化的前夜,不一定說是我們的身體真的長出了天使的翅膀,但是我們生命的延長一定會更加科學,智慧。

  《第三次工業革命》中有這樣的一句話,「人們在市民社會創造社會資本。在許多國家,第三部門是發展最快的就業部門。只有當人充分是人的時候,他才有遊樂,只有當人遊樂的時候,他才完全是人。」富士康已經開始大量採用機器人,我們認為未來總體的就業趨勢是下降的,比如最近四川的餐館也出現了機器人服務員,起碼客人有情緒、有脾氣,機器人服務員不會有。但是未來在第三部門,為人提供社會服務的這個部門應當是就業最快增長的,比如以前人們帶貶義的吃喝玩樂方式如今都可能是新的工作方式,澳大利亞有一個工作很好,這就是大堡礁看護員。另外還有酒店體驗員,或者將來還有美食試吃員。今天也有打遊戲賺錢的,玩電玩也可以參加世界比賽贏取獎金。

  智能硬體和網際網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創新形式來到我們的身邊,而這種情形我們過去真的覺得離自己很遙遠。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未來的生活場景會發生怎樣的變化呢?我覺得可以充分的想像。比如大家可以看看我隨身帶的PM2.5的監測儀,看看今天的PM2.5是多少。這是在淘寶上可以DIY的PM2.5監測儀,用的是夏普傳感器,這樣的東西總共加起來不過是100多塊錢。我們掌握這些數據,是不是都是公益?是不是更加貼近我們的生活,你會有更加強烈的參與欲望,而不是要以教育或者道德的方式捆綁大家。

  「請永遠不要懷疑一小撥有思想、不懈追求目標的公民可以改變世界。事實上,改變從來就是這樣發生的。」今天這樣的時代,比工業革命簡單解放我們的身體會有更大的魅力,將徹底改變我們的生活、人性,包括我們的社會興趣充分連接。工業文明產生了很多副產品,比如說我們生產了農藥殺滅害蟲,但是帶來了可怕的汙染。現在我們有了更多的社會化數據,這時的創業和發展將會更加有生活和生命的魅力,會更加推動公益的發展,而不僅僅是為了經濟的驅動。

  未來的創新,讓我們生活更加有趣。(張天潘 鄒衛/整理萬濤講話)

    李克強:「網際網路+」未知遠大於已知,未來空間無限

    李克強:站在「網際網路+」風口上 會使中國經濟飛起來

相關焦點

  • 圖解李克強的兩會時間
    >討論 話語:要持續推改革,牢牢抓住簡政放權和財稅金融、國企國資等改革重點,去藩籬、添活力、促競爭、增效益,調動社會資本和民營企業積極性,推動形成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洪流,培育發展新動能。【詳細】 李克強:今年國內生產總值增長7%左右 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左右 時間:2015年3月5日 場合:政府工作報告 話語: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國內生產總值增長
  • 李克強赴中科院引圍觀:大家手機多是外國品牌
    據中國政府網  5月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先後來到中國科學院和北京中關村創業大街考察調研。他強調,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是充分激發億萬群眾智慧和創造力的重大改革舉措,是實現國家強盛、人民富裕的重要途徑,要堅決消除各種束縛和桎梏,讓創業創新成為時代潮流,匯聚起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新動能。
  • 李克強總理記者會全文實錄(劃重點版)
    李克強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上屆政府伊始,我們抓住轉變政府職能這個「牛鼻子」去推動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的改革,就是要理順政府和市場的關係,激發市場的活力和社會創造力。可以說這方面已經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成為政府繼續推進改革、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的一個利器。
  • 李克強:中國發展方式要從過度依賴自然資源轉向
    李克強總理的開場白,贏得來自5大洲21個國家專家們的會心笑聲。  9月30日下午,李克強在人民大會堂會見榮獲2015年度中國政府「友誼獎」的外國專家及其親屬。  「我還看見《柳葉刀》主編也在這個行列中。」總理進而說,「這樣一份國際知名醫學雜誌的主編榮獲『友誼獎』,說明中國的科技創新正在向世界前沿逼近,也說明國際上著名的科學機構正在與中國進行深入合作。」
  • 李克強:從過度依賴自然資源轉向更多依靠人力資源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代表黨中央、國務院在大會上講話。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不斷深化,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激發了社會的創新潛能。中國科技創新成就令世界矚目,全國人民倍感振奮和自豪!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當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入決勝階段,經濟結構性改革處在關鍵時期。
  • 從李克強「一定要說真實情況」讀啥?
    李克強及隨行10多人走下車來。聽說總理來了,遊客們潮水般地圍攏過來,爭相與總理握手、合影,小小的巷子被擠得水洩不通。一位咖啡店店主高聲喊:「總理進來坐坐嘛!」李克強聞聲停下腳步走過去,和他聊了起來。「你平常生意好嗎?最近和去年年底比起來有沒有變化?除了正常交稅,其他費用高嗎?」他一再提醒店主,「你一定要說真實情況啊!」(2016年4月28日中國政府網) 民生無小事,市場如考場。
  • 李克強:醫師服務費必須提高
    參會的國務院副總理及部分國務委員發表意見後,李克強總結說,基本醫療衛生服務是「公共產品」,必須下大力氣保障人民群眾的基本醫療衛生服務。「政府要放掉許多不該管的事情,」李克強說,「但像基本醫療衛生服務這類事情,一定要管好、管到位。」
  • 李克強抵達塔吉克斯坦杜尚別
    塔方在機場為李克強夫婦舉行隆重歡迎儀式,李克強在塔吉克斯坦總理拉蘇爾佐達陪同下檢閱儀仗隊。李克強總理夫人程虹,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全國政協副主席、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何立峰等陪同人員同機抵達。   塔吉克斯坦總理拉蘇爾佐達率政府高級官員到機場迎接。身著民族服裝的當地青年在舷梯旁熱情迎候,向李克強和程虹獻上鮮花。中國駐塔吉克斯坦大使嶽斌也到機場迎接。   隨後,塔方在機場為李克強夫婦舉行隆重歡迎儀式。軍樂隊高奏中塔兩國國歌。
  • 李克強:讓創業就業人員不再為一紙「證書」所困擾
    李克強總理在6月1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強調。當天常務會議,決定再取消一批職業資格許可和認定事項,持續降低就業創業門檻。「我們所說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就是要不斷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這樣才能持續激發市場活力,有利於創業創新。」李克強說,「我們清理職業資格許可和認定事項的空間仍然很大,要持續不斷地推進下去。」
  • 2018年中國網際網路+政務十大事件發布
    11月28-29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信息化研究中心和北京國脈互聯信息顧問有限公司聯合舉辦的「2018智慧中國年會」在北京隆重召開,以「數據賦能 智慧中國」為主題,共有來自全國部委、省、市、區縣電子政務、智慧城市、大數據主管領導、行業專家、企業代表、主流媒體千餘人參會。
  • 8家社會組織「破殼」在即
    堅持客觀理性、責任擔當,「嘉興公益」將在網絡輿論場上發出客觀理性的聲音,提出建設性、負責任的觀點。今天的第一期「嘉興公益」,來認識一下即將「破殼而出」的第三期嘉興社會組織培育發展中心孵化的社會組織。今年年初,嘉興市社會組織培育發展中心第三期孵化的社會組織即將「破殼而出」。
  • 李克強詳細了解香港公屋制度 談及內地保障房建設
    中國網絡電視臺消息(新聞聯播):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今天上午乘專機抵達香港,出席國家「十二五」規劃與兩地經貿金融合作發展論壇和香港大學百周年校慶典禮活動,並視察香港特別行政區。在香港國際機場,李克強受到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曾蔭權等的熱烈歡迎。
  • 2019(第六屆)中國網際網路企業社會責任論壇在京舉辦
    中國網際網路協會副理事長黃澄清致辭     中國網際網路協會副理事長黃澄清在致辭中指出,中國網際網路協會成立以來,積極引導網際網路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實施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創新舉措該徵求意見稿中還提出了網際網路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應有的主要實質性議題及披露指標,包括社會責任戰略與管理、產業鏈和供應鏈協同發展、科技創新、網絡健康與安全等,旨在提供網際網路行業在社會責任領域的共同認知和行動框架。
  • 李克強書單:幼讀《資治通鑑》等國史,常年堅持看英文原版
    媒體梳理李克強的書單        ●國學圖書       李克強自幼好學,中學時代就拜同住在安徽文史館大雜院中的國學大師李誠為師。李誠常給李克強開讀書目錄,就文風、為學及至持身應世都給以諄諄教導。       信寄出之後的第四天下午,樊希安接到李克強的回信。李克強在信中說,為讀者提供「深夜書房」,這很有創意,是對「全民閱讀」的生動踐行。       這是李克強第二次致信三聯書店。
  • 李克強:中國仍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1月24日晚在釣魚臺國賓館同世界銀行行長馬爾帕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格奧爾基耶娃、世界貿易組織副總幹事沃爾夫、國際勞工組織總幹事萊德、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秘書長古裡亞和金融穩定理事會主席誇爾斯舉行第五次「1+6」圓桌對話會後共同會見了記者。
  • 李克強:不能再讓老百姓為個證明東奔西跑了
    李克強總理在6月6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說。當天會議決定全面清理各類證明事項。今年3月,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和隨後的總理記者會上明確表示,今年要清理群眾和企業辦事的各類證明,沒有法律法規依據的一律取消。
  • 李克強會見波赫部長會議主席茲維茲迪奇
    關注新華網  新華社克羅埃西亞杜布羅夫尼克4月12日電(記者鄭明達 高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當地時間4月12日下午在杜布羅夫尼克會見波赫部長會議主席茲維茲迪奇  當地時間4月12日下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杜布羅夫尼克會見波赫部長會議主席茲維茲迪奇。 新華社記者申宏攝  李克強表示,中國同波赫關係良好。雙方優勢互補,合作潛力巨大。
  • 李克強同米舒斯京共同主持中俄總理第二十五次定期會晤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2月2日下午在人民大會堂同俄羅斯總理米舒斯京共同主持中俄總理第二十五次定期會晤。會晤以視頻方式舉行。國務院副總理、中俄投資合作委員會、能源合作委員會中方主席韓正出席。李克強表示,中俄互為最大鄰國,始終相互尊重,奉行睦鄰友好政策,致力於實現互利共贏。面對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中俄攜手合作,抗擊疫情,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今年習近平主席同普京總統多次通話,引領兩國關係持續高水平發展。
  • 2020年影響中國網際網路行業發展的十件大事
    、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中國—東協商務與投資峰會等多個場合倡導各國共同制定全球數字治理規則,促進全球數字經濟健康發展。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在「抓住數字機遇,共謀合作發展」國際研討會高級別會議上代表我國提出了《全球數據安全倡議》,倡導各方共同構建和平、安全、開放、合作、有序的網絡空間,加強數據安全有序流動。這一倡議獲得國際社會的廣泛重視,各國主流媒體對中國希望同各方攜手努力、共同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給予積極評價,東協表示願同中方加強全球數字治理、網絡安全合作。
  • 李克強:經濟博士 精通法律 博學睿智 專業嫻熟
    2011年1月10日,李克強在倫敦會見英國首相卡梅倫。新華社記者 饒愛民 攝  李克強在不同場合表達對法治的尊重。在他看來,推進改革要依法辦事,善於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  李克強是中國第一位擁有「經濟學博士」頭銜的總理。  40年前,他還在中國最貧窮的地區之一——安徽鳳陽大廟公社東陵大隊插隊。白天下田勞作,晚上挑燈夜讀。  1977年中國恢復高考,李克強考入北京大學法律系,一時轟動鳳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