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種鹿給聖誕老人拉雪橇?●
讓我們回顧一下昨天的關鍵詞:
生活在北極
能拉雪橇的鹿
圖片:Donald M. Jones
在地球的北方生活著好幾種不同的鹿。
先來看一下體型最大的鹿科動物駝鹿。駝鹿屬於鹿科,因為肩部高高聳立著,形似駱駝,所以才叫駝鹿。大多數分布在溫度不高的亞寒帶,喜歡棲息在闊葉林和針闊混交林地區,也喜歡生活在沼澤和苔原地帶,以灌木和樹葉為食。它的角形狀也很特殊,與其它鹿類不同,主枝不是枝杈形,而是呈扁平的掌狀。
停車場驚現一隻巨大駝鹿
因為體型龐大,還老愛跑到人類居住的地方晃悠,所以很容易上新聞,但是它比較笨重且不易被馴服,並不適合拉雪橇。
馬鹿 圖片來源:https://www.tupianzj.com
還有一種出沒在亞寒帶地區的「疑似」物種,叫馬鹿,是僅次於駝鹿的大型鹿類,共有24個亞種。馬鹿在世界上分布很廣,歐洲南部和中部、北美洲、非洲北部、亞洲都有分布。它因為體形似駿馬而得名,馬鹿全身體毛顏色較深,尾巴相對較長。對比聖誕老人的各種宣傳畫,這些特徵都不是特別符合——拉雪橇的魯道夫脖子上有一道白色的「圍脖」,尾巴短短的,肯定還是「另有其鹿」。
生活在北極,且被人類馴化了的鹿科動物只有一種。
馴鹿!!!
圖片來源:百度百科
馴鹿分17個亞種,主要分布於北半球的環北極地區,包括在歐亞大陸和北美洲北部及一些大型島嶼。在中國馴鹿只見於大興安嶺東北部林區,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馴鹿的鼻端被毛,無鼻鏡 鍾震宇攝影
作為生活在北極圈周圍的動物,馴鹿的體毛髓部特大,佔整個毛直徑的90%,多含空氣,並且被毛很厚,鼻端被毛,無裸露區(鼻鏡),適於冬季禦寒。馴鹿常年採食地衣和其他苔蘚植物,也食嫩樹葉和蘑菇。馴鹿最驚人的舉動是每年可以圍著北極圈遷徙長達5000千米。春天一到,它們便離開自己越冬的亞北極地區的森林和草原,沿著幾百年不變的路線往北進發。而且總是由雌鹿打頭,雄鹿緊隨其後,邊走邊吃,日夜兼程。等到第一場雪後,開始遷徙回越冬地。
圖片來源:博物 2017年第07期《鹿角純爺們的象徵》
在我們的常識中,包括在全球40多種現存的鹿科家族中,頭頂一雙壯觀、分叉的大角,是鹿科大家族純爺們的象徵,雄性長角是常識,但是馴鹿是另類,它的雌雄均生有一對角,這也是馴鹿區別於其它鹿種的顯著特點之一。
被馴化了的馴鹿
馴鹿性溫馴,是鹿科動物中唯一被人類馴化的鹿。中國鄂溫克族使用馴鹿作為交通工具,用鹿皮做衣服,馴鹿成為鄂溫克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動物夥伴」。
就歷史而言,鹿類與人類的關係是非常密切的,分布在歐亞大陸上的鹿曾是人類主要的食物之一,人們把鹿視為神聖的動物,賦予了許多美麗的神話和傳說。在西方,人們「派」馴鹿給聖誕老人拉車,每年平安夜給孩子們送禮物。
馴鹿(雄性) 鍾震宇攝影
據統計,1950年-2000年,我國馴鹿種群數量一直徘徊在1000隻左右,都是半家養的種群。馴鹿與麋鹿一樣,種群發展面臨極大威脅,由於長期近親繁殖,遺傳衰退嚴重,目前馴鹿生存面臨的主要問題是種群退化。隨著氣候逐漸變暖,森林資源不斷被開發,馴鹿的棲息地萎縮,馴鹿的保護更加刻不容緩。
總結:馴鹿獨特的三點
第一 公母鹿都長角;
第二 野生馴鹿每年可以圍著北極圈遷徙長達5000千米;
第三 它是唯一一種被人類馴化了的鹿。
關於馴鹿,還有一個小知識,根據公馴鹿和母馴鹿每年脫角的時間,我們會發現,每年12月至來年4月的時間段裡公馴鹿脫角,而母馴鹿脫角的時間則是每年的3-5月。
也就是說,如果聖誕老人現實中存在,那麼,給他拉雪橇的鹿應該是雌鹿,因為這個季節的雄鹿沒有角!
聖誕老人送禮物啦!
本期問答:「指鹿為馬」指的是什麼鹿?
我們將對觀眾留言採取評定與抽獎結合的方式,根據正確率及回復速度排名,抽評出5位,每人將獲想「象」派盲盒一個。時間截止到12月28日中午12點。
快來留言吧~
明天揭曉答案!
每年聖誕期間,鹿類動物都會備受關注,是宣傳鹿類動物知識,宣傳中國特有種麋鹿的好時機。北京自然博物館和北京麋鹿生態實驗中心聯合推出「我不是拉雪橇的鹿」系列活動,參與活動的小夥伴有機會贏得獎品。
作者:鍾震宇(北京麋鹿生態實驗中心生態室主任、研究館員)、宋苑(北京麋鹿生態實驗中心科普部部長,副研究館員)
專家審校:何長歡
封面設計:橡樹先生
責任編輯:鄭鈺
編輯:付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