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作為寵物越來越受年輕人的追捧,從貓咪錶情包、動圖到貓咪文創玩具等。貓文化催生的貓經濟空前火熱,已經形成一條完整的產業鏈。根據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城鎮養寵(犬貓)人數達6120萬,其中養貓的人數為2451萬。寵物貓消費市場規模更是高達780億元。日本經濟學家發明了一個新詞:「貓咪經濟學」,指不管經濟多麼的困難,大眾對貓以及相關產品的熱情永遠高漲。
國內寵物行業起步較晚,正處消費升級的快速發展期。國內寵物行業起步較晚,1990s開始進入萌芽階段,政策層面開始放寬,寵物數量開始提升。期間寵物食品需求增加,以瑪氏、皇家為代表的國外品牌進入中國市場,西方以寵物為伴侶的概念開始推廣,國內養寵思維開始轉變。2000年以後,國內寵物數量已經接近億隻,國內的寵物產品生產企業開始湧現,寵物也逐步開始充當家庭成員的角色。2010年至今,國內寵物數量增至接近3億隻,線上線下寵物企業及各式寵物服務興起,寵物消費觀念逐步升級。
從寵物行業結構方面,隨著養寵的需求的精細化,除傳統的活體交易、食品之外,寵物行業不斷衍生出寵物診療、洗美、保險、酒店等服務類細分需求,其中食品、疫苗和藥品是前兩大細分品類。
隨著社會發展,人口老齡化趨勢日益加劇,年輕人尤其是女性經濟獨立及個性增強致使結婚率、出生率驟降。在人口結構問題的催化下,寵物行業迎來了良好的發展機遇,無論是空巢老人、單身年輕人還是丁克一族,人們對寵物作為生活伴侶的需求不斷增長。同時,人均收入提高後,現代人對於減壓、陪伴的需求增加,養寵現象越來越普遍。2010年以來中國寵物行業市場規模快速增長,九年複合增速34.5%,規模突破2000億。其中,寵物食品的支出包含主糧和零食,在寵物的各項消費中佔比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