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甘承棟
球迷譜
顧秋莉
年齡:
……28歲
暱稱:
……機器貓、聖母
球迷會:
……東亞紅日
喜歡穿前面有口袋的衣服
採訪當天,恰巧東亞紅日球迷會足球隊正在一所小學進行比賽。比賽安排在下午2點,下午1點30分,一個穿著「黑絲」的可愛小女孩來到球場。不是紅日球迷會會長徐金煒介紹,第一眼還真認不出這個小女孩就是顧秋莉。
別看她人小,她可是球迷會中的元老級人物。2009年5月17日,顧秋莉的朋友帶著她去八萬人體育場看東亞隊的比賽,之所以選擇去看東亞隊的比賽,顧秋莉說是自己一直以來的心願,就是要支持徐根寶的足球事業。「耳濡目染吧,小時候我爸就帶著我看根寶時期的申花。我也是從那時開始,喜歡上了足球,知道了搶逼圍。當然,還有根寶的人格魅力,他是個非常執著的人。用自己創造出的一套獨一無二的足球模式,十年磨一劍,將東亞娃娃軍帶到了中國足球聯賽的最高平臺。」那場比賽之後,顧秋莉加入了東亞紅日球迷會,之後她還通過自我推薦的方式,成為球迷會唯一一個女性高層。「三年裡,我一直做球迷會會員招募、組織工作,平時從事的也是市場管理方面的工作。」
另外,球迷會裡要是有什麼問題,到她這裡都可以解決。為此,球迷會的會員們專門給她取了個暱稱——機器貓。「我們的會員年紀都不大,所以大事小事都要我們親力親為,我會想盡辦法,把各種問題處理掉。我喜歡穿前面有口袋的衣服,沒事喜歡將手插在口袋裡。就像機器貓,碰到問題了,在口袋摸一摸,就好像能摸出有用的道具一樣,把問題解決掉。」顧秋莉說,就好比這場球迷會足球隊與對手踢的友誼賽,雖然會員可以聯繫場地,但到了比賽日,由於種種原因,她和會長還得親自電話聯繫比賽場地以及比賽的對手。「自己還是不放心,所以就得累一點,等他們成長了,我們也就輕鬆了。」
和根寶一樣 天生大嗓門
說起自己管理球迷會的方式,顧秋莉認為,自己的管理心得取之於根寶。「其實,在管理的時候,我嗓門也很大的,男人的世界裡,當他們不聽話了,找個女孩子去管理就會管得好。」根寶喜歡叫,天生大嗓門,顧秋莉也是,就像採訪的當天一樣。場上隊員沒聽見同伴的呼應,她就會站起身來喊。「有時候,球迷會裡有些會員與其他球迷會會員吵架了,我也會大聲呵斥。其實這樣的管理模式挺好的,男生看到女生責備自己了,他們也不好意思罵女生,長此以往,他們也就服從了。」
在加入球迷會之後的三年裡,顧秋莉經常組織會員一起去參觀根寶基地。或是來上一碗有名的「根寶餛飩」,或是來到場邊欣賞東亞球員的訓練。「從2009年到現在,我們每年都會去根寶基地聚會。我記得第一次去崇明的時候,那裡除了踢球就是踢球,也沒什麼其他娛樂活動,出了基地也沒什麼好逛的。那年,去基地的人真是少。後來,當東亞隊的成績越來越好,去那裡的人也多了起來。我們每次去看熱身賽,坐在邊上聽見根寶在『指點』那些小球員,還挺有感觸的。」
她說,畢竟現在這些球員也才二十出頭,很多人都處於叛逆心理階段,可能有些球員就會對根寶的這種教學模式有些不滿意。所以,大家都會覺得訓練時,只要根寶站在場邊,就會讓自己緊張。「根寶用的最多的一句口頭禪就是:『個哪能踢法子啊?哪能想額啊?』而且音調都是高八度的,就連我們球迷聽到了也會突然安靜下來。所以,這種方法其實用在管理上也會奏效的。」
自製三國殺卡牌「扮聖母」
有趣的是,東亞紅日球迷會為了感謝顧秋莉對球迷會做出的貢獻,球迷會根據《三國殺》這款遊戲,專門為她設置了一個角色——「武將聖母」。
「2009年年底,我們為了增進球迷會會員間的交流,除了看球之外,還召集大家一起出遊和玩桌遊。在玩桌遊的過程中,大家說,乾脆把我們會裡的管理層人員設置成《三國殺》裡的人物角色,於是我們就根據管理層幾個人的分工以及人物特點,做了一套十張的武將牌。這樣,玩的時候就可以作為角色使用。」會長徐金煒介紹,根據顧秋莉的平時為人處世的雷厲風行作風以及喜歡穿「黑絲」的特點,將她的技能設置為當黑色手牌超過四張時,可一同亮出,如果使用該行為,指定目標角色進行判定,若判定牌為黑桃,則立即處於瀕死狀態。
「根寶建立申花最輝煌歷史」
由於徐根寶為東亞隊注入的「搶逼圍、接傳轉」的技戰術風格,不免讓球迷們將這支青年軍與1995年的那支申花隊相提並論。「當然咯,申花最輝煌的一段歷史是由根寶建立的,現在東亞是根寶精神的一種延續。根寶的足球踢得很乾淨、很好看,他是上海純粹足球的代名詞。」顧秋莉說道。
根寶今年終於將東亞隊帶到了中超舞臺,讓一路陪伴的東亞球迷尤為激動。「我和很多人一樣,都想回到當初徐根寶那時的申花時代,因為很多時候,上海是沒有這樣純粹的足球的。包括東亞中甲奪冠的時候,我們都非常激動。畢竟努力得那麼久,年年努力,但是年年都事以願違。2009年衝超失敗的時候,我們這批球迷一起去北京鼓勵東亞隊。在北京哭,回到上海又哭,今年能夠衝超成功,非常不容易。」
顧秋莉單位的老闆也是個球迷,他是個申花球迷,同時也是根寶的支持者。每次顧秋莉要去看東亞比賽前,他都會對她冷嘲熱諷一番。「他說他最佩服的教練非根寶莫屬。過去申花是中超,東亞是中甲,兩支球隊沒有在一個平臺上踢球,所以難免被他說說。明年大家都在同一個級別的聯賽了,最後的成績還不好說,我相信我的老闆會友善很多。當然,這樣的爭鋒僅限於90分鐘內,比賽時大家是對手,賽後她始終是我的老闆。」
「德比,向申花球迷會學習」
球迷會會員的招募人數,取決於球隊成績。2010賽季末,東亞最終獲得中甲第四,2011年更是只有第九名,讓這支青年軍一度無人問津。「東亞和申花不一樣,東亞沒有套票。我們每場都是發票子的,前兩年成績不好,讓大家覺得衝超沒戲了,都不來看球了。」顧秋莉回憶,一開始球迷會只有十多個會員,到了今年東亞隊又重新燃起衝超的希望,人也越來越多。「上海球迷都很現實,成績好了,又都回來了,現在我們的會員達到近200人。」
本賽季最後一輪中甲聯賽,顧秋莉和他的球迷朋友們一起遠徵,去客場廣州觀戰日之泉主場對陣東亞。巧合的是,中甲是周日比賽,在周六抵達廣州的他們先去了恆大的天河體育中心觀看了恆大與遼寧的比賽。「恆大主場的球迷所營造的那種場面,絕對讓我們感到震撼。他們的球迷口號統一,而且一首助威歌,大家在沒有組織的情況下,整整唱了90分鐘,就像在英超賽場上一樣。不像我們的主場,由於現在很少有人了解東亞,因此我們的這個主場不是很給力。如果明年恆大來的球迷比我們多,那就麻煩了。」
明年,一個現實問題擺在東亞球迷的面前——上海德比。德比一方面會讓上海球市熱度上升,另一方面如處理不當也可能會激化球迷間的矛盾。顧秋莉直言,東亞是一支曾經的中甲球隊,申花是中超球隊,作為上海人都應該支持他們。「我和我們的會員說過,如果有戰鬥和矛盾僅限於90分鐘內,就像人家同城德比好的一面一樣,拒絕打罵。申花理應強勢,因為他們是老大哥,他們的球迷會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我們也一直去看申花的比賽,學習藍魔、藍寶等球迷會的文化以及助威方式。好的借鑑,不好的自勉,因為只有先尊重別人了,才能得到別人的尊重,並且我希望下賽季大家都能和諧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