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深圳多家私募機構籤署規範自律倡議書
【摘要】 為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淨化私募基金行業的投資環境,近日深圳市投資基金同業公會推動深圳私募基金投資機構籤署了《深圳市私募投資基金行業規範自律倡議書》,這是深圳行業自律組織在深圳投資者保護「藍天行動」中,發揮自律功能,與市場主體共同開展的一項工作。
為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淨化私募基金行業的投資環境,近日深圳市投資基金同業公會推動深圳私募基金投資機構籤署了《深圳市私募投資基金行業規範自律倡議書》,這是深圳行業自律組織在深圳投資者保護「藍天行動」中,發揮自律功能,與市場主體共同開展的一項工作。相關人士表示,通過籤署自律倡議書,進一步推動私募機構增強保護投資者、與投資者共成長的意識和理念,以規範運作實實在在地維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據了解,目前深圳共有22家私募機構會員代表聯合籤署了上述規範自律倡議書。多家私募機構負責人表示,上述倡議書的內容實際上是為私募基金管理人提供一份嚴格規範的風控指南,對促進私募基金行業持續健康發展,堅守業務邊界和風險底線,依法有效維護行業的穩定和行業秩序,幫助私募基金企業規避行業風險,共同推進行業發展起到了正面、積極的作用。告別「野蠻生長」一段時間來,深圳私募投資基金行業快速發展,湧現出一批管理規範、投資者信賴的私募投資機構,滿足了投資者多樣化的資產管理需求,壯大了專業機構投資者隊伍,為證券期貨市場注入新的活力,但也存在諸如違規宣傳、違規銷售、延遲兌付或無力兌付甚至非法集資等問題。深圳市投資基金同業公會秉承「攜手同業、自律維權、創新共贏」的宗旨,發揮行業自律管理作用,倡導會員淨化投資環境,推動私募機構共同籤署自律倡議書,獲得各私募機構會員單位的積極響應。通過與市場機構的共同努力,以激濁揚清,推動深圳私募投資行業規範發展、打造以自律為中心投資者服務平臺,為投資者撐起一片藍天。多家私募人士表示,針對私募行業誤導欺騙投資者情況屢禁不止等問題,通過監管清理和行業自律體系長效機制的建立,無疑有利於促進行業的健康發展。有數據統計顯示,目前在中國基金業協會已登記的近2.6萬家私募基金管理人中,有管理規模的僅有8414家,僅佔32.4%。2015年5月協會建立投訴登記制度以來,針對私募基金的投訴事項有495件,佔比高達85%。景泰利豐投資董事長張英飈表示,當前私募基金管理人數量眾多、魚龍混雜、良莠不齊,如果不加強管理,不僅可能損害投資者的權益,也有可能因為個別機構的違法違規行為會引發社會的關注,從而影響到整個私募行業的整體形象和市場公信力,這對於私募基金行業的發展是不利的。深圳瀚信風控合規部總經理王鑫認為,對於不規範的私募行為,必須準確界定、嚴厲打擊,增加其違法失信的成本,因為其損害的不僅是個別投資者的利益,更為嚴重的是,其損害了整個私募行業發展的信任根基。自主升級風控指南據悉,上述倡議書中,深圳私募投資機構承諾遵守法規,恪守職業道德和行為規範,履行誠實守信、勤勉盡責的義務,自覺維護投資者合法權益;承諾合規經營、專業管理、公平競爭、認真履行信息披露義務,同時還承諾勇於承擔社會責任,切實引導理性投資觀念,積極服務實體經濟等。不少私募機構紛紛對倡議書內容及其將要發揮的積極作用表示贊同和支持。深圳凱豐投資副總經理光東斌表示,上述倡議書內容涵蓋了私募基金運作的各個方面,充分體現了自律管理這個行業發展的關鍵點,如果能切實履行倡議,就能走向規範化運作。在履行上述倡議書各項內容上,深圳東方港灣投資總經理周明波認為,私募基金在實際運作中需要履行多項職責,比如進行詳細準確的登記備案、嚴格遵守合格投資者界定和募資限定、建立內部風控部門和專業化投研體系、準確及時完整披露信息、推行正確的投資理念等等。「倡議書要求私募機構在合法合規的框架下開展私募基金業務,這是一種義務,更是一種責任」深圳前海天璣財富CEO韓德有表示。實際上,這份深圳私募業自律倡議書的籤署,也和當前中國基金業協會對已登記私募進行系統清理等一系列加強私募監管的工作不謀而合。而在未來監管方向上,部分私募也基於實際業務風控的情況提出了諸多建議。深圳市創新投資集團總裁孫東升表示,在建立多層次、多角度的信息公示機制方面,可對大型、小型私募投資機構,採用差異化的披露方式;進一步明確基金備案相關規則,完善和充實備案系統內容,將基金備案系統建設成為權威、公正的私募股權信息披露系統。韓德有則認為,在嚴格梳理行業規則同時,需綜合考量行業現狀,循序漸進,避免矯枉過正;有些關於客戶營銷管理規定建議進一步細化。實現多元化發展在業內人士看來,目前私募行業尚處於快速發展期,未來隨著創新創業深入推進,居民財富不斷增加、資產管理需求不斷提升,行業發展不斷規範,預計私募業將會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光東斌認為,隨著監管力度的進一步強化和基金業協會行業自律管理的進一步深入,以及投資者的逐步成熟,私募行業將逐步進入一個大浪淘沙的過程,未來良性的發展生態環境值得期待。「在經歷野蠻生長後,監管部門從募集、信息披露、內部控制等多方面制定行業自律規則,同時發布首批失聯私募名單,都意味著行業監管正在逐步收緊,但制度趨嚴並非要抑制私募行業。」達仁資管董事總經理李映宏認為,未來市場仍舊充滿不確定性,同時行業競爭加劇,私募不可避免面臨洗牌。而隨著市場景氣度的降低,行業洗牌力度會加大,對職業投資人的專業要求會更高。張英飈表示,從發展思路上來看,未來或許可以通過「規範化」、「多元化」和「國際化」來進一步促進私募行業的發展,比如鼓勵各類型的私募共同發展,實現私募行業的「多元化」和中國資本市場的多層次發展。而在孫東升看來,市場需求的增多及行業競爭的日趨激烈,要求私募機構更加專業化、凸顯自身獨特管理優勢,同時通過產業鏈延伸,發揮各業務板塊的協同效應,實現資源整合,增強服務能力。記者張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