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毛超崢
通訊員 張玲芝
本報訊 本想上山修整父親的墓地,不想卻差點誤踩捕獸夾,回想起上周日的經歷,家住溪口的毛先生還是覺得心驚肉跳。11月12日,毛先生想上山修整一下父親的墓地,進山時需要經過一段雜草叢生的山路。而這個捕獸夾正放置在草叢裡。當時毛先生注意到前面的草叢裡有被翻動的痕跡,痕跡上方仍然蓋著泥土和雜草,但泥土表面略有些拱起。心生疑惑的毛先生在旁邊撿了根樹枝撥動了一下草堆,不想一個捕獸夾突然從草叢裡跳了出來,差點咬住樹枝。據毛先生描述,捕獸夾呈圓形,旁邊有鋸齒,一旦有東西誤踩就會迅速咬合。「還好當時反應快,不然肯定要受些皮肉苦。」毛先生說。
捕獸夾是否可以用作狩獵?我區對於狩獵行為又如何管理?帶著疑問,記者來到了區森林公安局,民警楊康武告訴記者,他們對狩獵行為有著非常嚴格的管理,相關人員必須獲得由區森林公安局頒發的狩獵證書,其次狩獵範圍、品種和方式也有嚴格限制。根據法律法規和我區陸生野生動物資源狀況及棲息繁衍規律,目前我區共有江口街道、溪口鎮雪竇山風景區、溪口鎮斑竹白頸長尾雉保護小區和裘村鎮南沙島鳥類保護小區4個禁獵區,在禁獵區範圍全年不得開展狩獵活動。而在非禁獵區則將每年的4月20日-10月20日和農曆十二月廿五至正月初八定為禁獵期,鳥類、兩棲類、爬行類野生動物全年禁止狩獵。捕獵工具上,禁止使用毒藥、爆炸物、電擊或電子誘捕裝置及獵套、地槍、彈弓等工具。
記者了解到,在禁獵期放置捕獸夾屬於刑事行為,即使在非禁獵期狩獵也會受到行政處罰。楊康武提到,有些農戶為了保護莊稼在周圍放置捕獸夾,此行為也不允許。如果有野生動物破壞莊稼,農戶可自行聯繫有狩獵證的獵戶在非禁獵期進行捕獵。
市民王先生告訴記者,捕獸夾以竹製和鐵質兩種規格為主,「竹製的一般是偷獵人自己在家製作,而鐵製的市面上比較難買,需要向鐵匠定製。」王先生說。鐵製捕獸夾有大小之分,大的捕獸夾直徑在17—18釐米,主要用於捕野豬。
楊康武介紹,目前我區共有200多名合法狩獵者,但他們都是通過獵槍狩獵。經過近年來對市場上私自售賣捕獸夾行為的整頓,市面上很難買到成品捕獸夾。「這些捕獸夾規格有大小,放在草叢中不容易被發現,奉化每年都會發生捕獸夾傷人事件。」楊康武說。捕獸夾放置具有隱蔽性,加上奉化山區眾多,給民警排查帶來了一定困難,所以日常清理捕獸夾主要依靠群眾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