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除得失心——寵辱不驚的佛學智慧

2021-01-10 飛行季少兒雜誌

父母悅讀欄目

牧羊人喻

從前有一個人,善於牧羊,羊越來越多,乃至於成千上萬,卻很是慳貪,不肯讓外人沾點兒光。這時有一個人精於詭計,就找機會,去與他交朋友,對他說:「如今我與你最為要好了,已經成了一體,再沒分異之處了。我知道某家有一個好姑娘,我會替你去說媒,可讓她來做你的妻子。」牧羊人聽了歡喜,便給了他許多羊和財物。這人又對他說:「你妻子今日生了一個兒子。」牧羊人還沒見到妻子,聽見已生了兒子,心中大歡喜,又給了他財物。這人後來又對他說:「你兒子生了之後,於今日死了。」牧羊人聽了這話,便大哭起來,噓欷不已。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往往給自己制定很多目標,這些目標中有些實現了,有些卻永遠不能實現。當自己的願望和理想實現的時候,人們就會高興,面對那些無法實現的,人們就會感到傷心難過。實現了的,我們叫得,沒有實現的,我們叫失,一得一失之間,人們產生了很多痛苦和煩惱,佛說,得失心是人受苦的根源之一。

最心愛的東西沒有了,就是失去,應該有的東西卻沒有得到,也是失去。每當這個時候,人們的心裡便是一種特殊的滋味,苦味,酸味,或其它,這種感覺就是得失。得到的人沾沾自喜,失去的人,或耿耿於懷,或悲天愴地。能得到的人,驕傲自信,得不到的人,滿臉怨恨。有的人,剛剛得到了自己想要的,轉眼之間卻便又失去了,還有的人,甚至為自己失去假想的幸福和快樂悲傷唏噓,這樣的人,在生活中大有人在。

得與失,是一個事物的兩個方面,我們常說,有得便有失,有失必有得。得失是自然界此消彼長的規律,本來無可厚非,可是,當人們為了貪慾和嗔念而患得患失時,得失心給人們帶來了諸多的煩惱和痛苦。它便成為關乎我們快樂生活的大問題了。

有錢的人,守著錢。錢帶在身上,怕被人搶,放在家裡,怕被人偷。放在銀行裡貌似比較安全,不過隔一段時間還是要核對一下帳戶餘額,免得時間長了出錯。有房的人,把大把的精力用在裝修和維護房子上,還要時常關注房價的漲幅的供需行情。一個政策可以讓他長籲短嘆,一個消息又可以讓他心生歡喜。有錢的人偏偏是看重自己的錢,無獨有偶,有權的人卻偏偏最看重自己手中的權。冒著風險往上爬,削尖腦袋往上鑽,之後還要絞盡腦汁鞏固地位。權力在手,過期作廢,有權的人不但忙於為自己的權力升值,還要不遺餘力地去構建更大的關係網,好讓自己安安穩穩地坐在中間。對於那些沒名卻想要出名的人,更是會用盡手段也在所不惜。總之,人們在得與失中飽受煎熬。所以說,得失心是人受苦的根源之一。

可是凡夫看不到自己的苦,他們認為實現了願望便可以幸福。不明白恰恰是因為他們想得到,太想得到了,才產生了得不到的痛苦。

佛說:萬物皆無常,有生必有滅;不執著於生滅,心便能寂靜不起念,而得到永恆的喜樂。人因企求永遠的美好、不死而生出了痛苦。

無常,是指諸行無常。用佛語來說,居高者必危;聚寶當有乏;恩愛有乖離;生者皆歸死。無常用我們凡人的話說,人終有生老病死,財富、權力、名望,包括一切生不帶來死不帶去。迷茫而狂亂的追求是人們的妄念,因為生活就是這樣,卻越想得到的反而得不到,得到了的還又會再失去。每個人都想贏,但是只有有人輸的時候才會有人贏。每個人都想最好,可是最好是建立在不好、好、比較好的基礎上的。人們希望自己最有錢,或至少要比別人更有錢;人們希望自己的工作最好,至少是比周圍的人好,人們在不斷的攀比中給自己建立更多或更高的目標。孩子考試要第一,老公要比別人的更會賺錢,妻子要比別人的更漂亮。妄念隨著人心的愚昧不斷增長著,沒有止盡。可惜人們在大多時間不明白它們是妄念,我們會誤把它們當成我們正常的期望,在不自知的情況下,任憑這些妄念蹂躪我們的心,破壞我們的快樂。

現代社會,滋生了很多不好的現象。得失心太重是年輕人的通病。性格急躁、不甘忍受,不肯屈從,聽到反對和批評的意見,就反駁,被人誤解就急于澄清,這些都是得失心太重的表現。注重自己的感覺,總是把自己放在第一位,認為自己的能力高高在上,認為生活應該是完美的,認為自己應該是成功的,這些都是得失心重的表現。

昨天,我當面得到了別人的讚美,我心情愉悅。今天我聽到有人在背後說了我的壞話,我怒火中燒。細心一點的話,我們會發現自己的心總是隨著外物的變化在動。人無時無刻不在接受外界的幹擾和得失的撞擊,一顆心猶如在風雨中毫無遮攔地佇立。人的妄念讓人如此受苦,那麼,有沒有什麼辦法,讓我們擺脫得失心帶來的痛苦呢?

佛說,要想擺脫,首先要捨棄名利,看輕得失。為了能夠解救自己,釋放自己,人們需要為自己培養一顆平常心。

摘自《無掛無礙的佛學智慧》作者授權

相關焦點

  • 佛緣專欄:放下得失心自在
    專欄56期:佛緣專欄:放下得失心自在編輯:滅空若人無堅心 尚不成小事 何況成佛道 世間無上者師父常說:「平常心是道」,平常心就是沒有得失之心,心裡沒有太多負擔、沒有憂慮或害怕。人之所以會有得失心,就是對外在事物財、色、名、利的執著與貪念,貪著心愈重,得失心就愈重。而要能放得下,唯有靠自己在因地上不斷努力用功與發心,了悟一切萬法都是因緣和合所生,緣盡還無,不再患得患失,心自然就能得自在。自己曾跟許多人一樣,在養育子女的過程中,因為擔憂恐懼,對生活產生不安定感,尤其是經歷過幾次的金融風暴,原本脆弱的個性,更是如驚弓之鳥,不安的情緒讓生活充滿無奈與抱怨!
  • 8首「懶人」詩詞:有一種懶,叫寵辱不驚
    有一種懶,叫寵辱不驚。閒看庭前花開花落,笑望天上雲捲雲舒。每個人的內心,都有幾處不為人知的暗傷,等待時光將之復原。時光教會我們寵辱不驚。一念花開,一念花落,一念之間,歲月走到了盡頭。還好,我們有那些「懶」的時光,成為最美好的記憶。《臨江仙·探梅》宋·辛棄疾老去惜花心已懶,愛梅猶繞江村。
  • 放下得失心,便是自在人!
    放下得失心,便是自在人作者:彩雲追月      人生在世,常常被「得失心」所困擾。    煙火紅塵中,得失乃人生常事。對於所有人而言,萬事萬物,總是得失交替,該如何應對,人人都必須有良好的心態和充分的心理準備。    失之不過憂,得之不狂喜,這是大度之人;失之不憂,得之不喜,這是平凡之人;失之則憂,得之則喜,這是庸俗之人。
  • 得失心非常重的三大星座
    有舍才有得這個道理相信很多人都懂,可是明白是一回事,能夠做到卻又是另一回事,有些人天生得失心重。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十二星座中得失心最重的三大星座,分別是誰?第二名:天蠍座天蠍座的人其實非常固執,尤其是在得失心方面。他們總是喜歡將一切都計算的非常好,一旦事情和他們的計劃有所出入,他們就會變得特別焦躁不安。一旦他麼的計劃被打破,或者是他們的付出卻沒有得到應有的回報,他們就很容易抓狂!
  • 靜心,修一下浮躁的心(深度)
    佛說,物隨天轉,境由心造,煩惱皆由心生。你若平和,無人可恨,你若不究,無人能擾。凡事站在各種不同的角度考慮,為他人著想,所謂的放下,所謂的靜心,大概就是去除你的分別心,是非心,得失心和執著心。心靜則身安,諸葛亮在《戒子書》裡曾提到「寧靜則致遠」「靜以修身,儉以養德」,外表的寧靜給人以優雅,內心的寧靜給人以聰慧。因無爭安靜給人以祥和親近之美,因淡泊從容給人以智慧氣定神閒之安。
  • 《菜根譚》:修身處世的智慧,寵辱不驚,閒看庭前花開花落
    1、寵辱不驚,去留無意 寵辱不驚,閒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捲雲舒。富不足以喜,貧不足以憂;得不足以喜,失不足以憂。擁有一副悠閒而豁達的心胸,則可以笑看世界,坦然面對一切。無論是受恩寵還是受屈辱都不必放於心中,只是悠閒地欣賞庭院中花朵的盛開和凋落;無論是升遷還是貶黜都不必在意,只是隨意地觀看天上浮雲的卷積和舒散。
  • 得失心太重,不是個好事兒!
    持續半年的高壓力工作,今天早晨起床,突然悟得一句真理——得失心太重,不是個好事兒!自新年伊始,我就一直在準備考試。我知道青春的可貴,早日考上遠比再次複習容易得多,爭取一次考上。這樣看重得失的心態每天折磨我的精神,消耗著我的能量。人的能量需要循環,持續消耗總會枯竭。如果一味地消耗自己,身體和精神上都會不堪負荷,那些讓你太過在意的東西,反而會更快地失去。所以說,得失心太重,有時候也不是一件好事。失去了就失去了,人生還很長,還有機會去爭取,只要努力了,無怨無悔就足以。
  • 智慧課堂:先見之明是智慧,自知之明是成熟
    ▌先見之明是智慧先見之明是能見微知著的智慧,善於通過細節來判斷事物的發展趨向,並做出有利於自己的選擇。 有自知之明的人,從不好高騖遠,也不妄自菲薄,寵辱不驚,得失隨緣。 圖文選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 進入6月,這些星座終於得到想要的一切,承蒙時光不棄,寵辱不驚
    但是有些人對什麼都不過分追求,他們終於得到想要的一切,承蒙時光不棄,寵辱不驚。雙子座:擅長轉移注意力雙子座具有很好的調節和適應力。在生活中,他們可以接受新鮮事務,喜歡探索未知的東西,不遺餘力地發揮自己的才能和潛力。風象星座有思考和想法。雙子座注重心靈的感覺,追求刺激,追求自由。他們希望自己的生活更富裕。雙子座有點不現實。
  • 職場態度——吃虧是福,關鍵在於心,在於不計較小小得失
    不計較得失,吃虧也是一種受益在職場中,儘管追求利益是大多數人的目標,但是並不是唯利是圖才是事業發展的方式。有時放棄自己的部分利益,吃些小虧,反而會失之東隅,收之桑榆。漢武帝時期,有個在朝官吏叫主父偃,時任郎中。他為人忠厚老實,遇事謙虛禮讓,在朝野中人緣不錯。有一年臨近除夕,皇上賜給群臣每人一隻外番進貢的活羊。
  • 孩子得失心太重?原因很簡單,多半是因為父母的幾句話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我們都會遇到各種各樣教育難題,其中很多家長反應孩子在不知不覺中有過於重的得失心。其中一位媽媽說:「有一次學校運動會比賽,本來就是單純地想要他參與一下,享受運動的快樂,輸了比賽後卻兩天沒好好吃飯,心情特別低落,不知道該怎麼安慰他」。
  • 兩個故事告訴你:得失心太重的人,反而容易失敗!(恍然大悟)
    兩個故事告訴你:得失心太重的人,反而容易失敗!看完這兩個故事,我才明白:得失心太重,是一個人最大的破綻!故事一有一天,一個嗜好下棋且自認為棋力天下第一的人,去找莊子下棋。莊子答應了他,但提出了兩個條件,一是只下兩盤棋,二是每盤棋都要有不同的賭注。
  • 中國青年報:41.9%的人確信得失心過重難成功(全文)
    黃新怡坦言,自己是個得失心非常重的人,她認為「幸福,就是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因此,剛獲知劉翔錯失金牌的那一刻,黃新怡十分沮喪。不過,劉翔賽後的表現,卻讓她備感驚喜。劉翔的一句「人生就是這個樣子」,以及對競爭對手犯規行為的寬容,讓黃新怡感覺自己也跟著「一夜之間長大」。比賽當天夜裡,她落寞的微博也熱鬧起來。
  • 孩子得失心太重,家長講授孩子「瓦倫達效應」,避免孩子患得患失
    孩子得失心太重,家長講授孩子"瓦倫達效應",避免孩子患得患失下午小劉跟我說,自己的孩子最近變得奇奇怪怪的,總擔心有的沒的事情,小劉很清楚的知道孩子想要學習鋼琴,為此也準備給孩子找一個鋼琴老師,但孩子自己卻阻止了小劉的計劃,說:不敢報,鋼琴太難了,自己學不好的。
  • 測你的得失心有多重?
    測你的得失心有多重? A、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作者~ 選擇A 你的得失心特別重 俗話說三歲看老,小時候,你就是一個特別強大的人,
  • 《道德經》:聊聊計較,說說得失,不掛心是王道,歡迎討論
    話題不扯遠了,來聊五十六章下半段,說說計較和得失。原文: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兌,閉其門,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故不可得而親,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貴,不可得而賤,故為天下貴。我們今天從是謂玄同後面開始翻譯起,前半段講的是如何抱元守一,如何使自己心性歸璞,如何感應身邊的世界,讓自己的認知認識達到玄同的境界。
  • 看完這兩個故事,我才明白:得失心太重,是一個人最大的破綻!
    2020-09-28 01:00:29 來源: 荒野冒險家之王 舉報   兩個故事告訴你:得失心太重的人
  • 老子《道德經》:寵辱不驚看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雲捲雲舒!
    天下無善惡之事,只問好心壞心之人墨子怒耕柱子——墨子曰:「......我亦以子為足以策,故怒之。」,耕柱子悟。父母嚴肅管教子女,老師嚴格要求學生,良師益友的逆耳批評,表面上是冷酷無情,但是本質是一種深沉的大愛。
  • 得失 天註定
    得失,是上天的安排,有得就會有失,一切都是生命的必然。聚散,是彼此的虧欠,有聚就會有散,一切都是命運的成全。種下因,得到果,因果總有循環,有充分的準備,才有命定的結局。投機取巧得到的,一個轉身便又會失去;精心準備失敗的,便是上天給你的考驗。
  • 孩子得失心很重怎麼辦?做到這幾點哦
    當孩子得失心重,家長該怎麼辦?首先,關於得失心,可以試著先檢視孩子對於得與失的後果,在意的可能會使什麼。同樣的,父母也必須先思考我們平時是否太過於強調孩子不能輸,或者在孩子輸了之後,我們可能呈現出失落或落寞的反應。另外,請留意我們平時是否常不知不覺的容易做出比較的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