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你,還發朋友圈嗎?
我問了身邊的人。
很多人的回答,都嚇到了我。
有人說,不敢發朋友圈了。有人說,心事都寫在了沒有好友的微博上。有人說,朋友圈僅三天可見,因為很多時候不敢發朋友圈。有人說,怕別人說自己裝逼,說自己炫耀,所以就不發朋友圈。甚至有個女生說,她選擇了關閉朋友圈,就是不想受到某些人的困擾。
真的,越來越多的人不敢發朋友圈了,也不願意在朋友圈表露情緒了。
不是他們不想,而是有些奇葩非得搞得別人不敢發朋友圈。
01
前幾天,我和工作室的幾個小夥伴一起去看《無問西東》,難得看電影,挺好看的一部電影。
看完後,我們去海底撈吃了一頓。
回來後,我就把拍的電影票和火鍋照片加了濾鏡,修好了,美麗又漂亮的朋友圈,然後去洗澡。
結果,浴室出來了,朋友圈看到了一個男人,不太熟,在我底下評論:
喲,你可真有錢,去看電影,吃火鍋,就像我們的窮人一樣,都吃不起海底撈。
你這日子過得真瀟灑,每天可真閒,佩服你們這些有錢人。
二話不說,懶得跟他爭吵,直接選擇拉黑。
真實情況是:
電影票是在網上團購的特價19.9。
工作室裡有個實習學生,在海底有折扣。
星期一到星期五,我們都在努力工作。
只有星期六星期天會出來放鬆一下,勞逸結合有什麼不可?
真的對那個男的,無話可說。
很早之前,我就想說了:別人的生活你不知道,就不要在別人的朋友圈底下瞎逼逼。
同時,我也想說:對於這樣的人,選擇直接拉黑是好的。
02
之前,有一個讀者在後臺跟我說:她經常會發自拍,也會發一些視頻,但不是那種刷屏的。
結果,一個人評論了朋友圈中朋友的自畫像:你對自己感覺很好,你看起來不太長。你在哪裡美麗?你能有點自我意識嗎?
讀者當場超生氣,直接在朋友圈霸氣公開的回覆他:
我發自拍是給覺得我美的人看的。
你可以選擇屏蔽,你可以選擇不看,那是你的事。
但發自拍也是我自己的權利啊。
這樣的事情,還有不少。
我一好友之前跟我吐槽,前段時間,當他晚上心情不好時,他送了兩個非常悲傷的朋友圈。
過了一會兒,有人說:「你們不是都到這兒來嗎??你傷心,別人傷心,整天在朋友圈子裡虛偽,我厭倦了看電視。一看不是性生活,整天盲目遐想。
我朋友的臉是被迫的。我送兩個心情在他們的朋友圈裡不是好消息,都要被罵了,真心害怕。
諸如此類的:
有人在朋友圈發看書的一些照片,就說別人裝勤奮。
有人在朋友圈發了一些美食照片,就說別人故意秀。
有人在朋友圈發了一些和男友的生活照,就祝別人分得快。
生活能美好一點嘛!世界如此美妙,嘴巴能注意點嘛!
不要在別人朋友圈裡瞎逼逼,這是作為一個男人最基本的道德標準。不要總是自以為是,非得和別人不一樣才顯得特別。
03
我朋友說:
自己發朋友圈只是想通過朋友圈記錄當時的心情,分享你生活中的一些東西。即使是強迫或炫耀,那首先也得想想:
你為什麼不允許別人裝逼和炫耀?那是別人的朋友圈。
我真心覺得:
不喜歡我或者看我不爽的話,可以直接屏蔽我。
實在不行,告訴我一聲,我會親自把你拉黑。
我不需要你這樣的朋友,它不需要你對我朋友的圈子發表評論。
很多人都發了一條朋友圈真的不是裝逼和了,總有些人喜歡把小人物的心放在紳士的肚子上。
04
閨蜜喬喬說,她就很喜歡發朋友圈。但這絕對不是很多人說的炫耀他們是多麼富有或強迫他們。我只想把一圈朋友當作未來的回憶。
是不是充滿了回憶,看看自己的狀態?
而在我看來:
朋友圈是我們用來記錄生活的一種東西,甚至是一種宣洩情緒的方式。
同時,我們也可以把生活狀態分享給那些關心我們的人。
通過朋友圈記錄你的生活,讓自己更快樂。這種生活方式,真的沒有什麼錯呀!
對於朋友圈胡亂評論別人的人,只想送給他們一句話:「對人最大的尊重,知人不評人。」
就像我曾經說過的:
我們可以嘗試喜歡這個叫做朋友圈的東西,它不是用來讓我們指著別人的生活的。這是我們生活中所有小事的記錄,然後我們向世界說晚安。
那麼,從現在開始,記錄朋友圈,不用在意他人想法。
把它記錄下來,你就能與世界和解,真正做回自己想做的那個人。
願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