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神仙魚是神仙魚品種中比較不錯的也較為常見的,它的原產地是南美洲的亞馬遜河流域經過的委內瑞拉和哥倫比亞境內。幼年野生埃及神仙背鰭為淺紅色,通體金黃,翹嘴,紅眼,身上有四道黑色的棟線,會出現隱棟。背鰭會長出天線,即為刺破魚鰭上外生長的骨頭,尾鰭腹鰭均會出現拉絲。
成年埃及眼睛背後會出現眼斑,棟線顏色加深,棟線外部會有藍色或者白色貼著,隱棟更明顯,腹鰭會出現孔雀綠,頭部會有銀白色的噴點,嘴部泛黃,餵不同的飼料可以讓它們的體色綻放不同的色彩,例如餵蝦魚鰭就會變紅。埃及一般為野生捕撈,在運輸定水過程中一旦水質惡化,魚鰭燒掉,就很難恢復原形。
秘魯神仙魚就是其中的一種。秘魯神仙魚原產地是亞馬遜流域的流經秘魯境內Pucallpa水段,向北一直到亞馬遜流域的三角洲地段(位於巴西境內)。秘魯的最長體長沒有埃及長,上下兩鰭伸展開來最長也就是20公分左右,埃及神仙魚則能夠達到30公分。
身體特徵和埃及相比較難區分,主要看額頭是否凸起,嘴巴是否上翹,胸鰭伸展狀況。一般秘魯的額頭不是太突出,有凹槽,嘴巴不翹,胸鰭伸展沒有埃及長且開闊。秘魯神仙魚適合的水質也沒有埃及那麼嚴格苛刻。埃及定水較難,秘魯相比較而言卻相對簡單。
秘魯神仙魚的水溫一般控制在24度到30度之間,最佳溫度28°,水的酸鹼度,也就是ph值的話也是偏酸性為好,不過,沒有埃及那麼低,6.5-7.5就行。水的硬度的話4-7就行。平時換水的話也不用太平凡,四天一次,一次三分之一就行,平時多注意水質的護理,及時更換水。
秘魯神仙魚的繁殖的話和埃及神仙魚沒多大區別,把繁殖期的兩條魚單獨拿出來,配置小缸,加繁殖用的附著物就行。魚苗的話一個星期之內就可以孵化起飛。秘魯神仙魚餵食的話可以選擇專用的飼料,也可以為紅蟲、小魚苗、水蚯蚓等,牛心漢堡也不錯,不過還是以飼料為主,以免餵食活餌,導致寄生蟲滋生,影響魚兒身體狀況。
長12~18釐米,在飼養的時候一般的神仙玩家都能養到15釐米左右,一些飼養神仙魚的職業玩家據說最少的能養到20釐米,甚至還有能養到30釐米。雖然說有先天的基因問題,但也有後天的人為因素,這就需要在平時飼養的過程中要專心維護,注意水質和過濾系統的檢測,勤換水,清洗過濾,為神仙魚創造一個良好的生存環境,發現有什麼問題要及時處理,以免後患無窮。
神仙魚的公母鑑別在幼魚期比較困難,但是在經過8~10個月進入性成熟期的成魚,公母特性卻十分明顯。公魚的額頭較母魚發達,顯得飽滿而高昂,腹部則不似母魚那麼膨脹,而且公魚的輸精管細而尖,母魚的產卵管則是粗而圓。
神仙魚屬於喜歡自然配對的熱帶魚類,配對成功的神仙魚往往會脫離群體而成雙入對的一起遊動、一起攝食,過著只羨鴛鴦不羨仙的獨立生活。
神仙魚可以和大多數魚類混養,但是最好不要和虎皮魚、孔雀魚混養,因為這些魚類可能會咬神仙魚。神仙魚喜歡軟性水質,酸鹼度控制在6.5-6.8之間就行,幅度相差不宜過大,水溫保持在24~27度。另外,水的溶氧量要一定要充足,這就需要前期控水的過程中,注意爆氧,畢竟神仙魚對溶氧量的需求比較大。
大多數神仙魚魚種以動物性餌料為主,以顆粒飼料為主,不同體型的魚的餌料也有所不同。體長在3~12釐米的神仙魚,餌料主要以龜蟲為主,以水蚯蚓、紅蟲、黃粉蟲為輔。體長在12釐米以上的神仙魚,應選擇個體略大的餌料,主要有紅蟲、水蚯蚓、黃粉蟲、小活魚等。
神仙魚一般每天只需投餌1~2次,其投餌量以5~10分鐘內吃完為宜。大批量飼養神仙魚時,每天需要投餌2~3次。繁殖時期的種魚—般每天投餌3~4次,投餌量以7~8成飽為宜,少餵多餐。
神仙魚比較嬌氣,得經常換水,一天換一次並不為過,由於換水的工作量比較大,因此多採用兌水。神仙魚比較喜歡老水,但是這和勤換水並不衝突,一定要保持水的持續更新,一般兌掉的水佔總水量的1/4~1/3,並將兌好的水沿著缸壁緩緩注入
能和埃及神仙魚混養的魚很多,大多數小型觀賞魚都可以和它混養,比如七彩、異型、鼠魚、孔雀、燈魚等。可以自由選擇搭配,增加缸的靚度。不過最好還是多樣幾條埃及,群體觀賞價值還是蠻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