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人面」位於北緯41度,而1998年4月這一地區正好處於冬季,即火星一年中的多雲時節。因此「火星全球探測」號上的鏡頭只能透過一層薄雲窺視「人臉」。於是,懷疑論者們又說,也許外星人的蹤跡被雲層遮住了。
為了一探究竟,地面控制人員準備再次對「人臉」進行觀測。「讓探測器對準賽多尼亞地區並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加文說,「事實上,這是一件極難把握的工作。」「火星全球探測者」號是一艘測繪太空船,它的觀測角度通常是垂直向下,像臺傳真機一般對火星表面進行掃描,掃描幅度僅25千米。因此,這艘探測器飛掠「人臉」的機會並不多。
儘管如此,在2001年4月8日,一個晴空萬裡的夏日,「火星全球探測者」號終於靠近賽多尼亞地區,對「人臉」進行第二次觀察。「我們使探測器翻轉25度後將視線集中在『人臉』上,」加文說,「馬林的攝影組將照相機的清晰度調至極限,拍到一張非常出色的照片。」這張照片的解析度為每像素156米,比之1976年「海盜」號的每像素43米的解析度可謂天壤之別。
「根據經驗,在數字圖像中,我們可以識別比像素大3倍的物體,」加文接著說,「因此,如果圖像中出現諸如飛機、金字塔或房屋之類的東西,我們完全可以識別它們。」從這張照片所顯示的內容來看,呈現在眼前的確實只是一座孤丘或者巖石臺地——一種在美國西部地區隨處可見的地形。「
它使我想起愛達荷州蛇江平原上的米德爾孤丘地帶,」加文說,「那是一種由火山巖構成的圓丘,形狀就像一座孤立的巖石臺地,高度與『火星人面』不相上下。」賽多尼亞地區遍布這種巖石臺地,只是這一座看上去有些像人的頭顱,因而引發人們去想入非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