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勞創造價值,智慧共享收益,我是E東山,歡迎來到金值成長。
近期,以中國平安為主的金融保險類股票呈現上漲態勢,是階段性震蕩上漲還是機構資金開始青睞,這點我不做判斷也做不了判斷,但是中國平安在當前的市場氛圍下,投資的低風險屬性和價值成長屬性越來越明顯。首先,A股自2020年5月份起,經歷了一波快速上漲的行情,其中白酒等消費股、醫藥和醫療股、晶片等高科技股都出現了一波上漲行情,尤其是在券商股的帶動下,2020年的牛市氛圍一直縈繞在A股的上空,雖然「牛」勢不盡如人意,但是市場對其念念不忘的態度讓廣大中小投資者仍抱有很大的幻想。
A股的特點就是熊長牛短,而且牛市表現的非常迅猛,其原因就是投機的氛圍非常濃重,導致價值投資的收益在短期內遠遠低於市場估值的波動,致使A股培養了一大批所謂的價值投資者,準確的說就是價值投機。
例如,上市公司一年的淨利潤增速為20%,那麼你認為其合理的股價增速為多少?20%或者是40%。如果按照股價上漲20%計算,那就意味著估值對於股價的貢獻為零;如果按照股價上漲40%計算,那就意味著估值對於股價的貢獻為16.67%,這個估值的漲幅既包括市場的交易情緒也包括因上市公司未來盈利的確定性和市場流通可供交易的股票等因素造成的基礎邏輯估值的上漲。現實中,不可能所有的股票都會絕對理性的按照這個思路來反映股價,畢竟股市是對上市公司的預期進行的理性投資同時還得兼顧A股濃重的投機情緒。以2007年和2015年的牛市為例,市場在短時間內呈現爆發的上漲態勢,不僅僅嚴重透支了上市公司的未來淨利潤,而且也嚴重透支整個資本市場,使得A股需要花費數年才能徹底消除因牛市導致的過度透支。
當前很多投資者關注大盤的漲幅和股價以天、周為單位的漲幅,這就是典型的價值投機,因為他們需要靠市場的流動資金,甚至是後續新進的資金來不斷的推升股價上漲,而且是局部的大範圍上漲,難道是這些板塊的上市公司突然在2020年的某一個月基本面集體轉好,還是某一項政策突然利好某一個板塊?顯然不是,這就是典型的內外經濟環境孕育的一波牛市,然而很多投資者卻將上市公司的基本面與當前的股價漲幅相關聯,並根據企業的發展來推測未來的股價走勢,這就有點本末倒置。
目前,A股的輪動效應明顯,多數板塊估值漲幅過大,顯然已經脫離了基本面。A股正在推行註冊制,每天都有眾多企業進行IPO,上市公司的增量進一步凸顯了牛市的輪動效應,從之前的普漲到現在的結構性漲幅,因此A股牛市的投資原則就是把握板塊的輪動。基本面優秀的漲幅較大,時間較長,例如白酒;概念屬性好的,符合當前國情政策的,漲幅迅猛,時間適中,例如科技股、新能源股;估值較低,基本面優勢不明顯的漲幅一般,時間也較短,例如第一產業上市公司等。
基本面永遠是基礎,靠基本面上漲就必須接受時間的考驗,因為A股的投機效應帶來的股價波動遠遠大於上市公司價值的波動,這也是A股價值投資難的原因之一。太多的誘惑使得絕大多數人投資者喪失了價值投資的耐心,同時投機氣氛嚴重的A股每一次牛市都嚴重投資未來數年價值投資的投資收益,使得價值投資看起來更加的艱難和難以實現。
近期,保險、銀行、地產為代表的傳統產業呈現漲幅,這也是持有「三傻」投資者終於揚眉吐氣的時候,畢竟2020年大半年這些板塊幾乎都在原地踏步,持有其股票的投資者每天都眼睜睜的看著其他板塊如火如荼的創造新高,其心態之煎熬常人無法想像,但是牛市之風終於刮到了「三傻」,並不是「三傻」的基本面有多麼的優秀和突出,而是其他板塊的估值相比於「三傻」而言已經是危機四伏,這就更加凸顯了「三傻」的投資價值,自然會吸引機構和價值投資者的低風險資金,股價也自然會水漲船高。
堅持基本面,把握好板塊輪動,不要追高,不要被各種概念所迷惑,當前的市場就是二級市場的熱錢在收割市場的新錢,隨著疫情的有效控制和「大水漫灌」金融政策的逐步收緊,相信市場也勢必迎來一次理性的回歸,後市如何,我不做判斷,但是就風險而言,「三傻」的智慧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