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華商報報導,渭南市華州區21歲女孩小芳(化名)被自己網購的銀環蛇咬傷,隨後身體不適送醫,經全力搶救,但小芳仍無法自主呼吸,11日轉往省人民醫院治療。
    16日,華商報記者從渭南市華州區衛計局了解到,小芳在省人民醫院接受了一天治療後,經相關專家多方評估,宣布小芳已腦死亡,建議家屬放棄治療回家。
    同時,渭南市第三醫院派出了120救護車協助家屬將小芳安全送回到家,目前小芳仍無法自主呼吸。
    據悉,9日小芳被銀環蛇咬傷左手食指,用繩進行了包紮並貼上創可貼。之後感到身體不適才告訴家人,隨即被送到醫院。
    醫生說,小芳被送來時意識還清楚,左手食指第二關節指側有個紅點,有被蛇咬傷後中毒的症狀。但在查體過程中呼吸、心跳停止,經過近50分鐘緊急搶救,才恢復心跳,但無法自主呼吸。
    據小芳親友透露,小芳網購銀環蛇是當寵物養。因小芳父母未接受採訪,銀環蛇從哪個網站購買,為何購買,小芳如何被咬尚不明確。
    據百度百科介紹,銀環蛇(Bungarus multicinctus),俗稱過基峽、白節黑、金錢白花蛇、銀甲帶、銀包鐵等。毒性極強,為陸地第四大毒蛇。
    銀環蛇毒腺很小,但毒性極為猛烈,是環蛇屬中毒性最強的。事實上,它是繼細鱗太攀蛇、東部擬眼鏡蛇和太攀蛇之後,陸地上毒性最猛烈的第四大毒蛇,在世界上最毒的毒蛇綜合排位(含海蛇)中也在前八之列。銀環蛇的LD-50為0.08~0.108,是除大洋洲外,世界陸地上最毒的毒蛇。但由於該蛇生性膽小、性情溫和,不主動攻擊人,因此為其所傷的案例並不多。
    銀環蛇具有α-、β-bungarotoxin兩種神經毒素,患者被咬時不會感到疼痛,反而想睡。輕微中毒時身體局部產生麻痺現象,若是毒素作用於神經肌肉交接位置,則會阻絕神經傳導路線,致使橫紋肌無法正常收縮,導致呼吸麻痺,作用時間約40分鐘至2小時,或長達24小時。在抗蛇毒血清應用以前,銀環蛇咬傷死亡率極高,可以用神經性抗毒蛇血清治療,但仍十分危險。
    人被咬傷後,起初感覺不是很明顯,疼痛感較小,數小時後如不及時治療常因呼吸麻痺而死亡。銀環蛇成體供藥用。孵出7~10天的幼蛇幹制入藥,稱金錢白花蛇,有祛風溼、定驚搐的功效,治風溼癱瘓、小兒驚風抽搐、破傷風、疥癬、梅毒等症。銀環蛇膽可治小兒高燒引起的抽搐。
    
    7月9日下午,陝西渭南市華州區21歲女孩小芳(化名)被自己網購的銀環蛇咬傷,隨後身體不適後送醫。隨後在重症監護室多日,小芳一直處於昏迷、無自主呼吸狀態。
    
    在電商平臺上輸入「寵物蛇活體」提示有多個相關商品
    從小芳手機的網購聊天記錄上看到,賣家明確告知銀環蛇有劇毒,並問她購買用途,其回復稱為了泡酒。而小芳的親友則透露,其網購銀環蛇是當寵物養。但銀環蛇具體從哪個網站購買,何時購買,為何被咬等信息,尚不明確。
    這起悲劇的曝光,也向我們揭露了網絡買賣活體動物的冰山一角。
    網購活體動物亂象叢生
    近年來,網購日趨發達,甚至連活體寵物也開始通過網絡線上交易。搜索發現,在不少電商平臺和貼吧裡,除了常見的貓狗、小松鼠、兔子、烏龜、鸚鵡等,還有一些商家發布售賣活體蠍子、蛇、蜥蜴等寵物的信息,種類魚龍混雜,其中不乏保護物種和有毒物種。
    
    電商平臺上的寵物蠍
    1 有毒的藍環章魚被公售
    藍環章魚被民間稱為「全世界最毒水生動物」之一,一旦被它咬傷後,人可在幾分鐘內斃命,且目前醫學上仍未有解毒的方法。然而,在電商平臺上卻可以輕易找到售賣的店家,在商品描述中店家還明確表示自己售賣的是活體的藍環章魚,並表示「有沒有毒性無法考證,不要用手直接抓就行。 」
    
    2 網購的寵物狗很多無免疫證
    如今,很多人喜歡在網上購買寵物狗,由於很多網絡交易平臺缺乏對商家身份資質的核實和認證,所以網上混雜了不少狗販子、狗串串,甚至是打著賣狗名義的騙子。
    
    淘寶上可以搜索到各種寵物狗
    2016年5月,四川自貢的盛女士在網上訂購了一條阿拉斯加犬,最後收到的竟是一條中華田園犬(俗稱土狗),而且商家承諾的贈送免疫證、狗糧等東西一樣都沒有兌現。
    
    不法商家往往用假照片和假視頻誤導消費者,通過先轉帳後發貨的方式交易,拿到錢後立馬隱身,或以次充好,或用星期狗(患病短命的狗)、病狗取而代之。
    3 網購寵物狗竟成了白狐
    今年5月,南京五老村派出所接到轄區居民顧女士求助,稱被家裡的白狐咬傷了手指。還有人把白狐當寵物養?隨後才了解到,其實顧女士養的這隻白狐是她朋友在網上買的是寵物狗,但被商家欺騙,賣給他一隻白狐。本以為沒什麼關係,哪知道白狐養著養著就咬人了。
    
    來源:現代快報
    一些店鋪為了能讓寵物賣上好價錢,還會給寵物做美容、整形,比如給蝴蝶犬漂白,把貴賓犬、泰迪燙毛染色,還有的會假造血統證。缺少正規的免疫措施和質檢,網上購買這些「走樣」的寵物,存在著極大的風險和安全隱患。
    4 網上買賣野生保護動物,小心獲刑
    緬甸蟒蛇、球蟒、綠鬣蜥、野生輻紋龜等野生保護動物,近年來利用論壇、微信、QQ等網絡平臺收購、出售野生保護動物及其製品的行為越來越多。
    
    來源:桂林晚報
    今年7月12日,從廣西桂林市森林公安局了解,一男子在qq群公開出售兩隻國家重點保護動物,經市民舉報後,犯罪嫌疑人被森林公安抓獲。經鑑定,這兩隻小動物確為黑冠鵑隼,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即使不殺、不賣,購買野物保護動物回家當寵物養,也一樣會獲刑。
    2017年2月,南京六合男子仇某通過網絡發現有人飼養猴子當寵物,出於好奇,他通過網絡以5000元的價格購買了一隻獼猴當寵物。因違法收購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被南京市六合區人民法院判處有期徒刑八個月,緩刑一年,罰金8000元。
    法律監管的界限在哪?
    一些在網絡上販賣活體動物的商家都明確表示,他們出售的活體動物都沒有打過免疫疫苗,也不能提供檢驗檢疫證明,那麼這些活體動物自身是否有毒,身上是否攜帶各種病菌,消費者都無從得知,不管是用來當寵物,還是做其他用途,都存在極大的風險。
    電商平臺作為第三方,也不能免除其監管責任。
    另外,我國《郵政法實施細則》第三十三條規定,禁止寄遞或者在郵件內夾帶各種活體動物。
    然而有些店鋪和快遞公司私下達成默契,有的快遞員知道裡面是活體寵物,但還是收快件,只是在之後的運輸過程中,其他快遞員是不知情的。還有賣家稱,他們事先將寵物包裝好,有的快遞員上門取件,也不會查得太仔細,可以矇混過關。
    
    很多賣家在網上發布公告稱,快遞公司不允許郵寄活體,提醒買家千萬不要當著快遞員的面打開包裹
    活體動物如果包裝不妥,其排洩物等會對其他快遞造成汙染,如果其在運輸過程中死亡,也會妨害公共衛生。而且在整個運輸過程中,一旦發生逃脫事故,還可能帶來咬傷人、傳染疾病等風險。
    希望相關部門能夠加強制度監管,不能任由網絡買賣活體動物的行為泛濫成災。同時也再次提醒大家,不要「無知無畏」,謹慎在網上購買「另類」寵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