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小豬佩奇被抖音「封殺」的事成了熱門話題。網絡的圖片顯示,抖音公布了6類視頻違規行為,小豬佩奇作為「禁止元素」排名首位,排在後面的是色情低俗行為等。但是,抖音相關人士否認有封殺小豬佩奇。
有媒體將矛頭指向動畫片的低俗化、成人化、暴力失度,並且列舉了之前國產動畫片灰太狼被平底鍋砸過9544次、《熊出沒》中光頭強爆出髒話。
現在看,「小豬佩奇做錯了什麼?」這個議題設置本身就是有問題的!與其叫「抖音封殺小豬佩奇」,不如叫「不許給小豬佩奇貼『社會人』標籤」了。不是小豬佩奇做錯了什麼,而是中國成年人在社交平臺上把這個幼兒IP搞成「社會人」,讓其商業價值大減。
《小豬佩奇》本是英國的親子動畫系列劇,主打親子教育、親情關係,因為設定受眾為低齡兒童,所以劇情設定簡單、畫風可愛,根本沒有暴力衝突,它和《喜羊羊與灰太狼》《熊出沒》根本就不是一回事。這是很多中國家長願意和孩子一起看這部片子,並作為親子陪伴和學習英語渠道的原因。這隻英國的粉紅色小豬,目前是最賺錢的動畫人物之一,2017年在全球範圍內的零售收入高達12億美元。
但是,這麼一個粉嘟嘟的小豬形象,在抖音等社交平臺上卻變了味道,「小豬佩奇紋上身,掌聲送給社會人」的口頭禪紅得發紫:用貼紙在身上紋了小豬佩奇的「社會人」各種耍寶、擺造型,在社交平臺上廣泛傳播。抖音博主們讓小豬佩奇的人畜無害、低齡化與社會人、文身形成反差萌,藉以吸引流量。
在網絡社交場景中,小豬佩奇成了「社會人」的社交道具:「這種文身你都紋的哦?」,然後發送一個「社會,社會」的表情,接著對暗號——「小豬佩奇紋上身,掌聲送給社會人」。
小豬佩奇文身成了一個現象級事件。網際網路傳播不再是傳統的單向傳播,相反用戶被重度賦權。海量UGC對原始IP進行各種二度創作、演義、包裝、解構,並且帶入新的場景,被分發到社交平臺上,甚至形成病毒式傳播。
IP持有人原則上是樂見自己的IP成為網紅的,被大家廣泛、免費傳播,並不斷演義新內容,這樣能保證IP的活躍度和滲透度。一如那張源於姚明尬笑表情的暴力漫畫頭像,如今已經在網上鋪天蓋地。
但是,事情有兩面性,UGC對原始IP進行二度創作,往往是不可控的,很可能發展成為一種歪樓、歪曲,與原本的IP調性不符,乃至會徹底搞臭IP,嚴重傷害其商業價值和利益。之前,佩佩蛙就生生被惡搞成種族主義的表情包,導致IP商業價值大跌。
佩佩蛙2005年,美國漫畫家 Matt Furie 創作了經典的佩佩蛙形象,並開始火遍全球,你一定在網絡上看過這些經典表情包和插圖:悲傷蛙(Feels Bad Man)、好爽蛙(Feels Good Man)、憤怒佩佩(Angry Pepe)。這些衍生的大量表情包基本都是網友自行製作的,但是事情慢慢地歪了樓。佩佩蛙被關聯了「kek」的擬聲詞,在美國的4Chan論壇上形成了名為「Kek斯坦國」(Kekistan)的亞文化圈,公開宣揚種族主義。特別是川普競選團隊也利用了佩佩蛙的形象搞宣傳。結果,佩佩蛙與白人至上主義、種族主義、反對移民、仇視女性、民粹主義深度掛鈎。
至此,佩佩蛙就成了公開的種族主義標誌,開始被主流社會封殺。比如,暴雪命令守望聯賽中一位選手刪除了一條祝賀生日的推特,因為這條推特使用了佩佩蛙的表情包。《新聞周刊》執行主編Margarita Noriega曾分享了一張佩佩蛙的圖片而被指責是種族主義者,她在壓力下刪除了這個帖子。雖然,佩佩蛙原創作者Matt Furie一再撇清自己和種族主義者的關係,一再表示自己不支持川普,奈何木已成舟,結果Matt Furie不得不在2017年5月為其在漫畫中安排了葬禮。
網絡噴子在集體無意識中生生搞臭了一個大家喜聞樂見的網紅IP,佩佩蛙之死可謂「成也網絡,敗也網絡」。
回來再看,小豬佩奇在中國的短視頻平臺上被惡搞成「社會人」,IP著作權人的擔心也是可想而知的。作為一個主打親情、友愛的低齡動畫IP,現在卻在文身、混社會的死路上一路狂奔。不出幾個月,小豬佩奇的「社會人」就可能被演義出抽菸、燙頭、大金鍊子、打架、混社團……這些調性是與原來IP人設南轅北轍的,一旦小豬佩奇被綁架成了「社會人」的象徵,假戲真唱,這個品牌就算毀掉了。
在這次抖音的自我整肅當中,小豬佩奇作為被禁止惡搞的元素(而不是封殺小豬佩奇本身),很可能是出於著作權人的壓力,或者是本身「去社會人化」。小豬佩奇本身就不屬於抖音、快手這些成人娛樂平臺。對此不必故作驚訝,小豬佩奇沒「犯事」,「犯事」的是中國成年人在社交平臺上這麼糟蹋一個幼兒IP。
小朋友玩充氣玩具娃娃是一回事,但是成年人的「充氣娃娃」就是另一回事了,真不必揣著明白裝糊塗。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