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老人家都有飯後聚在一起聊聊天的習慣,我們時常可以從他們的口中聽到很多「新鮮」的俗語,這些話聽了以後若是細細去體會,就會發現其實裡面都蘊藏著大道理。接下來的三句俗語,不知道你們都聽過沒有?
第一句是「男怕三點頭,女怕抬頭走。」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若是在和別人討論什麼事的時候,男人說不出個什麼來,只會一個勁地點頭附和,嘴上說著好好好、對對對,就說明這個男人不僅僅缺乏溝通能力,在生活中也很難背負起自己的責任,不懂得表達想法,顯得十分木訥。
而在過去,男人和女人在社會裡的地位是完全不同的,男人主要對外,而女人對內,要賢惠,所以在過去,若是女人在路上抬頭挺胸地走路,就會招別人的閒話。
第二句話是「男怕嘆氣,女怕託腮。」這句話跟第一句的道理十分相近。在一個家中,男人是頂梁柱,肩上的責任很重,所以男人就算再苦再累也要挺下來。但是當男人嘆氣時,就說明他在為生活的壓力感到無奈,也說明生活的信念、鬥志在下降,已經在辛苦地堅持著做某些事了,而人們都提倡積極陽光地生活,所以這些都是不好的現象,很多人認為嘆氣多了,會讓人變得悲觀,做事也不積極,給人的印象也不好。
而女人是很敏感的,她的內心世界,男人是不大可能揣測懂的。所以一旦女人託腮,就說明她正在出神,在思考著什麼,所以看見女人託腮,就說明她或許是喜歡上了別人,有心事了,多半也是不好的現象。
最後一句話是「男怕生前,女怕生後。」這裡的「生」指的是正日,這句話的對象是臥病快去世的老人。男人一般會在生日前過世,女人在生日後。在農村做大壽,基本都是男女一起,並且男人會在虛歲60,周歲59的那一年做,這麼做正是為了避開這句俗語。
另外一種說法是,若臥病不起的男人,能挺過自己的生日,在這一年裡之後的日子也能平安度過,這句俗話並沒有什麼科學依據,更多的是為了給老人的家人一些心理安慰。
這三句老話都是男女之間作比較,在一定的角度上看其實也有它的道理,你在自己的家鄉有聽過類似的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