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6日,一條吃穿山甲的微博被大量網友轉發。一位名為@Ah_cal的博主曾於2015年7月15日發微博稱,自己在廣西考察期間,在當地「李局長」、「黃書記」的邀請下,在其辦公室吃了煮穿山甲,並稱「口感味道很好,已經深深的愛上這野味!」對此,廣西林業廳辦公室一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該廳已收到來自國家林業局的通知,督促其進行調查。而當地投資促進局則宣稱,確認相關合影照片中的用餐人員,沒有該局任何領導或工作人員。(2月7日澎湃新聞)
這幕一夜爆紅的穿山甲大戲,儼然囊括了一切扣人心弦的元素。地方官員、富二代、偷食野味,官商一堂、推杯換盞,雖只有隻言片語的線索提及,卻無奈有圖有真相勾人遐想。在一番媒體起底之後,所謂「穿山甲公子」的身份已然呼之欲出,而與之相較,那位被指在辦公室請吃「野味」的官員,卻依舊雲裡霧裡。
誰也不知道,我們正離真相越來越近,還是越來越遠。
按說,「官員請吃穿山甲」的猛料,僅僅是原博主兩年前的一面之詞而已,可是這卻並不影響公眾聽之信之。究其原因,一則在於博主看上去「來頭很大」,其平日的活動軌跡、微博照片等,已然證明了自己確有遊走政商兩界、被奉為座上賓的神通;再者,這一「爆料」也與官場一貫存在的某些積弊暗暗呼應,部分官員貪戀口腹之慾,且招商引資時往往極盡諂媚獻好之能,本就是人所皆知的事情。
鑑於「穿山甲公子」微博所引發的軒然大波,廣西方面唯有通過負責任的調查,給出有說服力的結論才能平息事態。
倘若最終證實「官員請吃穿山甲」確有其事,那麼有幾個後續疑問還須徹底釐清。首先要追問的是,這到底是個人行為還是涉公行為,官員的公共身份在此事中扮演了何種角色?還應弄清楚的是,此類「吃野味」的奇怪癖好,是否果真是特定地域隱秘的「官場常規套路」?
不管穿山甲事件最終真相如何,全社會始終都應該警惕,無所不能、不受規束的公權力給個別官員帶來的負面激勵。是個人癖好凌駕於公權倫理之上,還是公權倫理馴化個體的惡趣味?穿山甲疑雲,敦促我們再一次反躬自省。然玉
(原標題:「穿山甲疑雲」,有人說就有人信?)
本文來源:現代金報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