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你妹」是網絡熱詞,聽起來有點屌絲,但是頗為親切。一位業內人士曾說,「誰掌握了屌絲的需求,誰就掌握了市場。」果然以「找你妹」為名的條件性找茬遊戲風靡一時。但是在密密麻麻的物品中要找一根針線,考驗的除了眼力還是眼力。這個遊戲走紅之餘,也產生了不小的負面效應,且頻頻有媒體報導,玩「找你妹」可能導致失明,這並非傳說,因為有一位男子因此暫時性失明。
相比這個影響身體健康的原因,另一個負面效應的威力則小得多,但它傳遞卻更廣,因為涉及顛覆邏輯。「雪梨為什麼不是甜的?裙子為什麼不是衣服?火箭怎麼成為交通工具……」
日前,記者對話了開發這款遊戲的公司CEO劉勇,他含蓄地說,「手機遊戲傷眼是『潛規則』,無釐頭的邏輯其實是bug(漏洞)。」
談取名:玩遊戲的心聲就是「找你妹」
記者(以下簡稱「記」):「找你妹」這個名字很屌絲,也很惡搞,為什麼會想到用這樣一個名字?
劉勇(以下簡稱「劉」):「找你妹」創造之初,就帶有屌絲文化,在設計中又融入了網絡流行元素,包括鳳三姐、切糕哥、法克油等網絡紅人。一款網絡紅人的遊戲當然要有一個網絡「紅詞」。其實當初起「找你妹」名稱時很取巧,大家更被「你妹」所吸引,這款遊戲真正核心應該是「找」。文雅一點地說,《找你妹》這款遊戲名稱取得比較通俗,說得不好聽,則有點惡搞的味道。
「找你妹」是典型網絡名詞,任何品牌在早期是有優勢,在後期看怎麼去辯證認識。「找你妹」本身就代表詼諧、幽默,是時代產物,很多人開始聽到「找你妹」時都會覺得不適應,但只要玩了這個遊戲後,跟我想的完全不一樣,立刻想到另外一個東西。
「找你妹」的含義是很擴展的,這個品牌一定要有擴展,就像LV本身沒有意義,但商品出來就體現出價值。
記:當找來找去都找不到時,這個遊戲的名字就成了心聲了。
其實同類型的找茬遊戲也有不少,你們設計「找你妹」的初衷是什麼?劉:「找你妹」的構思來源於俄羅斯方塊,俄羅斯方塊被定義為馬桶遊戲,是所有消除類遊戲的鼻祖,在遊戲的時候,你的手要不停在動、眼睛要不停在看,腦袋也要不停地想。
找你妹在設計的時候,將這種簡單、簡潔和變化的設計思想融入進來,又參考了另外兩款經典的遊戲:連連看和找不同,參考這些特點,一個個需求迅速地清晰起來:消除、找東西、變化、簡潔、簡單到不需要新手引導,讓人通過本能的反應就知道如何操作的遊戲,《找你妹》就這樣誕生了。
談優勝:「馬桶」遊戲,拿得起放得下
其實《找你妹》並非一開始就爆紅,去年9月發布後,最初一段時間表現一直不溫不火,其缺點也非常明顯,新手引導功能不夠強大,用戶留存率很低,新玩家基本來了就走,看上起並無熱門遊戲的潛質。
不過,隨著《找你妹》功能迅速改進和持續運營,這款產品才開始走紅的。劉勇在媒體上公開說過,現在「找你妹」的日活躍用戶已達600萬,激活用戶達3500萬,月收入達到數百萬。
記:之前有想過遊戲會火嗎?
劉:從來沒考慮過遊戲會有多火,更多考慮是能給玩家帶來什麼樣的不一樣的體驗。記:找你妹和同類型的找茬遊戲其實差別不大,而且坦白說,畫質還有點粗糙,你覺得它優勝在哪裡?
劉:首先「找你妹」的遊戲性不差,至少是款有趣味的遊戲,而且可以單機玩,隨時隨地都可以玩,另外對於一款遊戲而言最重要的是社交性,「找你妹」線上線下的社交性都有,線上是遊戲本身的功能,聯機對戰,線下就是幾個朋友可以一起完成一關的挑戰,朋友聚會,家人娛樂時,這種線下的社交優勢尤為明顯。
當然這個遊戲設計時我們特意加入的「碎片化」設計也是一個,就是把遊戲時間進行了分割。典型的快餐式的「馬桶遊戲」。《找你妹》每一局通常都在一分鐘之內結束。用戶拿得起放得下,這很適合手機用戶特性卻讓人慾罷不能。
談競爭:植物大戰殭屍、憤怒的小鳥是值得學習的對象
記:其實像「連連看」這類遊戲也有你說到的優勢啊?
劉:是,而且連連看更早在用戶中普及,但「找你妹」關卡模式有很強的故事情節,遊戲會有帶入感,這就是為什麼如今「找你妹」遊戲中65%以上的用戶都是女性,且主要集中在一二線城市。
記:除了遊戲本身,你們在推廣營銷上好像也下了不少的功夫。
劉:是,手機遊戲行業與以往的頁遊行業和端遊行業有很大不同,告別了渠道為王時代,渠道比較分散,想成功就得快速鋪開,一旦被山寨佔到先機,就很難成功了。另外,在手機遊戲時代,不是做好了渠道就成功了,需要多方面的支持才能成功。「找你妹」上線之初,我們就做了很多立體的推廣影響,讓產品知名度迅速提升,玩家在短期內爆發增長,並達到爆炸效果。同時,「找你妹」火爆後,很快出現了許多同類的山寨產品,我們通過各種方式,要求各個平臺將這些山寨遊戲下架,保證了這款遊戲的獨家性。不過一款最完美的遊戲,還是必須和生活結合的,像植物大戰殭屍、憤怒的小鳥這種就是我們值得學習的對象。
談推廣:bug火了,就主打無釐頭
記:這些立體推廣包括無釐頭邏輯嗎?就是微博上熱傳的一些邏輯,「雪梨為什麼不是甜的?裙子為什麼不是衣服?火箭怎麼成為交通工具……」讓玩家們很崩潰。
劉:這個並不是我們故意設計的,其實屬於遊戲的bug(漏洞),在測試階段我們就已經發現了,但是沒想到這種無釐頭的文化在微博上傳播得很迅速,所以我們就沒有去修復了。
其實「找你妹」很像香港的無釐頭電影,像周星弛拍的《月光寶盒》,很多內容都很無釐頭。能夠火起來是滿足了很多人對喜劇的需求。
「找你妹」在內容提供上很類似,總體很詼諧,很惡搞,很接地氣,比如鳳姐圖像在遊戲中出現。我剛剛說過很多用戶都在一二線城市,其實也有關係,因為這些城市的年輕人,壓力大,平時也很無聊,「找你妹」遊戲中透露出的氣息,很能夠緩解都市人的壓力,讓都市人能夠笑一笑。
談危害:遊戲有風險,玩時要節制
記:不過這種崩潰還好,但是身體受損影響就大了。「找你妹」導致「眼中風」你聽說了吧?你怎麼看?
劉:手機遊戲傷眼是「潛規則」,我不想去說,尤其是在光線暗的房間長時間看手機影響更大。
其實隨著移動網際網路和移動終端的普及,基於移動網際網路的應用比如遊戲、即時通訊工具、新聞客戶端等迅速崛起,大家本身用手機的時間就越來越長,我要提醒大家無論玩遊戲還是看新聞,都儘量避免長時間對著屏幕,適度休息和放鬆,緩解眼疲勞和身體疲勞才是正解。我們已經在遊戲中添加了防沉迷設計。(新快報記者 郭曉燕)
本文來源:cnbeta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