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賈平凹關於長篇新作《暫坐》的對話——面對生活存機警之心,從事...

2021-01-10 中國青年網

◆《當代》雜誌2020年第三期,刊發了賈平凹的第18部長篇小說《暫坐》

對談人:賈平凹 著名作家、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

王雪瑛 本報記者

翻越秦嶺,走出渦鎮,他到了古都西京。從莽莽蒼蒼的秦嶺,回到熙熙攘攘的西京,從《山本》中戰火硝煙的渦鎮,返回人來人往的茶莊,《暫坐》是賈平凹的第18部長篇小說,刊發於《當代》雜誌2020年第三期,也是1993年出版的《廢都》之後的第二部都市題材的長篇小說。他在鄉村題材上長期深耕與豐厚積累,這次小說題材上的遷徙,又一次直面現代城市生活:以悲憫仁厚的目光注視著身旁人來人往的西京古城,以生動細緻的筆觸勾勒著人物悲歡離合的命運軌跡。

既是具體的人的故事,又是這個時代這個社會的故事

文匯報:你在後記中說,「整整寫了兩年,以往的書稿多是寫兩遍,它寫了四遍。」請說說這部長篇的創作情況,曾經遇到的最大困難是什麼?做過重要修改嗎?

賈平凹:《廢都》之後,其實還有關於城市題材的長篇小說,如《白夜》《高興》,只是那些作品主要寫了農民工進城後的生活。《暫坐》在題材上,所謂遷徙是沒有多大障礙,因為我在城裡生活了近50年,一切都是熟悉的,之所以寫得慢,一直在糾結著怎麼寫,那麼多的人物,沒有什麼大情節,沒有什麼傳奇故事,怎麼個視點,從哪裡切入,如何結構?寫了四遍,前兩遍都覺得不對,作廢了,寫作是越寫越驚恐,來不得一點敷衍呀。總得有自己新的思索,新的寫法呀。

文匯報:《山本》的結構方式很獨特,全書不分章節,不設標題,僅以空行表示敘事的節奏和內容的轉換;《暫坐》與《山本》全然不同,結構布局別開生面:每小節都以人物和空間來命名,空間對於塑造女性人物群像,呈現城市日常生活重要?對小說的結構重要?

賈平凹:《暫坐》裡分節,每節以人物和地點命名,這是結構需要,因為沒有大情節,那些日常生活的敘寫僅有些線索,再者這麼散開寫可以充盈瀰漫我還要表現的東西,比如霧霾,比如所有的市井現象,因為那群女子只能在這樣的背景下產生,追求故事為什麼發生?從而表達人類生存的困境,並更好地探討複雜的人性。還有小說並不是僅僅寫寫故事,也不是只有批判的元素,而應有生活的智和慧,這樣分節容易表現。

文匯報:在寫作《山本》的時候,你曾經說過,面臨的問題是這些龐雜的素材如何進入小說,歷史又怎樣成為文學,那麼在寫作《暫坐》的時候,你面臨的是如何呈現如此切近的現實?

賈平凹:寫作並不是逮著什麼寫什麼,我在城市生活了近50年,閱了那麼多人和事,但在這些人和事裡發現了什麼,這些發現又都是我自己的而不是別人的,這是最重要的,也是寫作衝動的原因。《暫坐》裡的那些女子是有原型的,我和那些原型常在一起,她們是一群別樣的女子,過著別樣的日子。面對著她們那些日常生活,有一日忽然覺得有意味,這意味與這個時代、這個社會有關,一下子有了寫作欲望。寫作欲望一產生,那麼多的素材就全來了。

文匯報:西京城的暫坐茶莊,是小說人物活動與情節展開的主要場景,也成為小說命名為《暫坐》最直接的解釋,但「暫坐」分明蘊含著更多的人生內涵……請說說「暫坐」的豐富意蘊。

賈平凹:人生就是「暫坐」呀,每個人來到世上都是「暫坐」呀。小說要表現的是社會,是人活著的意義,這群女子又是如何的生存狀態和精神狀態,她們在經濟獨立後,怎樣追求自在、瀟灑、時尚和文藝範,又怎樣的艱辛、迷惘、無奈、墮落。其中馮迎的線索,陸以可父親的線索,「活佛」的線索等等,甚或一開場茶莊二樓上的壁畫都是以此而設置的。

文匯報:從1993發表長篇小說《廢都》到2020年出版《暫坐》,時間跨度為20多年,這也是中國城市快速發展的20多年,你對城市生活的認識有什麼變化?你既熟悉農村生活,也熟悉城市生活,曾說:新世紀以來,城鄉都交織在一起,大量農村青年進入城市……你認為要寫好當下的鄉村,當下的城市,難點是什麼?

賈平凹:在相當長的時間裡,可以說,不了解農村就不可能了解中國。我大多數作品都是寫鄉土的,寫近百年中國的歷史演變。寫《廢都》的時候,那時的城市,人們的思維大多還是農民的思維,到了寫《暫坐》的時候,城市越來越城市了。現在的城市有太多需要我們看到的東西,然後把它表現出來。

不管你寫鄉村還是城市,這要看你看到了什麼,發現了什麼,個人視野的擴大,關注和研究這個時代這個社會,你寫的故事既是具體的人的故事,又是這個時代,這個社會的故事,這樣的寫作才可能有意義。

文匯報:《暫坐》的人物塑造別具一格:她們來自不同的地區有緣匯集於西京城暫坐茶莊,被稱為「西京十玉」,猶如花瓣彼此相依構成你筆下的女性群像。生的活色生香與暗流湧動,死的不可控制與悽迷憂傷,猶如陰晴圓缺的轉換,光亮與陰影呈現出生活真實的質地。她和她們,相互關照,相互聯繫構成人物之間的關係網絡,她和她們又相互影響,相互映襯構成人物群落的命運流轉,由此勾連出城市日常生活中的眾生之相。其中來自聖彼得堡的留學生伊娃是小說敘述中的貫穿人物,暫坐茶莊的主人海若是「西京十玉」等姊妹們的核心人物……在一部長篇中塑造女性群像誠非易事,涉及到衣食住行多個方面的細節,除了日常生活中的積累,你還做了準備嗎?你對哪些人物的塑造感到滿意,還有什麼遺憾嗎?

賈平凹:對《暫坐》的第一二稿,改變了切入點,調整了結構後,再沒有什麼要準備的,後邊寫得很順,書中的那些日常生活描寫,我太熟悉了,用不著再去搜集什麼。因為十多年來,我差不多每日都在茶莊喝茶閒聊,所寫的莊主和她的一幫朋友全都是我的朋友,只要某一日有了想寫她們的念頭,提筆去寫就是了。

發現和表現人物靈魂的真實和情感的真實是小說的精髓

文匯報:《暫坐》從俄羅斯女留學生伊娃在2016年重返西京開始,到她離開西京終止,小說呈現了 「西京十玉」等人物在這一年中,她們的百感交集與人生經驗。她們完成了經濟獨立,追求自在體面的人生,不掩飾對物慾的嚮往,而人生長旅中心靈的慰藉,愛情的滋養成為她們的困惑,她們都沒有找到心儀的另一半。這是你對當代女性的內心困惑,對現代人情感軟肋的發現與呈現?

賈平凹:說明一點,不是一年,是幾個月的時間。《暫坐》裡的女子,不能代表所有的女性,她們是相對獨特的一群人,過著相對獨特的一種生活,但她們是西京城的,也是這個時代,社會的一個風向標,即便是微風,那葉子也在不停地搖晃翻動。發現和表現人物靈魂的真實和情感的真實是小說的精髓。

文匯報:《暫坐》不僅關注她們如何面對現實與自我,還生動呈現她們之間的交往與關係,海若關心姊妹們的和諧與順遂,但她不自高自大,而是平等相待,她說「大家都是土地,大家又都各自是一條河水,誰也不要想改變誰,而河水擇地而流,流著就在清洗著土地,滋養著土地,也不知不覺地該改變的都慢慢改變了。」這也是你編織與梳理人物關係時一種通達的觀照。

賈平凹:人都在關係中存在著,所有的煩惱都來自沒有尋到自己的位置和角色,《暫坐》中的女子就是不斷地在尋找和尋找不到。我說過,風吹風也累,花開花亦疼。

文匯報:《廢都》中的莊之蝶,《暫坐》中的羿光,是你在相隔20多年的長篇小說中虛構的作家形象,他們所處的時代氛圍不同,他們的精神氣質不同,他們如何面對自我與物慾的選擇,面對女性和情感的方式都不同,你對他們塑造的手法也不同,你對羿光的塑造中張弛有度,含蓄凝練,給讀者留下想像的空間,你如何看這兩個人物?

賈平凹:莊之蝶和羿光是兩個時期的人物,有相同處,也更有不同處,他們身上有好的東西,也有不好的東西,如果要比較,那羿光更成熟、曠達了。

文匯報:對,他的作家身份,他的學養才情,他的成熟曠達,讓他成為她們心靈依賴的對象,雖然讀者知道羿光是虛構的人物,但還是會聯想他的身上有你的影子嗎?他說:「對於婚姻尋對象,其實就是尋自己」,你認同他對婚姻的看法嗎?

賈平凹:可能好多讀者有這種看法吧,小說無論作者怎麼寫,都有自己的影子,這個人物是豐富複雜的,他是這個時代的產物。在生活的沼澤地裡,人人都不是非白即黑的。我認同他的話,婚姻越久越對這句話有感覺,不幸的婚姻總是認不清自己,尋不到自己。

文匯報:《暫坐》在展開人物活動的場景時,很注重描繪市井生活,呈現雅俗並存的真實。如在閱江樓上,應麗後與嚴念初等談話時,望向窗外的風景,城牆上的騎車人,城河邊的釣魚人,八角亭的唱秦腔人……與主要人物形成呼應,讀來涉筆成趣:西京煙火,人間萬象,無一不是你……

賈平凹:一棵樹股杆奇崛著是一種表現,枝葉搖曳了是一種表現,《暫坐》裡沒有多少情節,這種日常生活的敘述就得靠細節讓它活著,讓它充盈,就得一句是一句的講究,除了交代線索外,任何描寫都可以是閒筆,而哪一筆又是閒的呢?

文匯報:有位作家曾以為,一個作家的職責就是寫偉大的小說。但現在他覺得,文學最核心的功能是理解生命,生命有痛苦和艱辛,而文學是讓你去理解這個痛苦和未知的過程,然後接受和承擔……你是怎麼看的呢?我們親歷了從凜冬走向春天的過程,我們體驗了當下現實生成歷史的過程,經歷了這段見證歷史,認識人性的特殊時期,你如何理解文學撫慰人心的價值,如何理解寫作對於人生的意義?你思考得最多的是什麼?

賈平凹:這種觀點我認同,如果真把這一點寫好了,那就是偉大的小說呀。寫作關注的就是人類困境的問題,哪些問題困住了我們的身和心,是怎麼困住的?中國近百年來是如何走過來的?我們看到了多少歷史真相,看到了多少人性,又如何前行,對這些,需要有自己的思考,然後才能面對寫作。

文匯報:你的文學創作貫穿了新時期文學的發展進程。2018年出版50多萬字的《山本》是你的第17部長篇小說,2020年7月將同時推出兩部長篇《暫坐》和《醬豆》。請說說一個作家如何保持旺盛的創造力,一條大河如何才能水量豐沛?

賈平凹:我說過,面對生活存機警之心,從事創作生飢餓之感。

(來源:文匯報)

相關焦點

  • 寫作如排毒——賈平凹同時出版《醬豆》與《暫坐》
    楚天都市報記者 劉我風 通訊員 商曉藝2020年9月,作家出版社正式推出賈平凹兩部長篇小說新作:《暫坐》和《醬豆》。這是賈平凹創作的第17部和第18部長篇小說。賈平凹為庚子年的中國文壇貢獻了長篇小說「雙黃蛋」。
  • 賈平凹《暫坐》:妻子人前光鮮亮麗,背著丈夫與老富豪同居
    喜歡賈平凹的小說,首先是喜歡這個「有爭議」的人「怎麼比《廢都》尺度還大,賈平凹咋還這麼敢寫?」年近古稀的賈平凹,耗時兩年,改稿4遍的新作《暫坐》,一經面世再度引發熱議。賈平凹在文壇被稱為「鬼才」,這是誇讚,他是個高產作家,幾乎保持一年一部長篇的節奏,寫了幾十年,實在是難得。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他膽子大。《暫坐》全篇約二十一萬字,賈平凹也整整寫了兩年。小說故事圍繞著有「西京十塊玉」之稱的十位女性展開,將女性在城市中打拼的複雜細節描寫得淋漓盡致,卻也將人性冷暖突顯得淋漓盡致。
  • 賈平凹的《醬豆》是否能甩掉讖語,把《暫坐》扶上70歲後的主調
    《暫坐》寫女性與物質,卻是存在主義的反「物化」的風格和新鮮的角度,這也就讓《暫坐》具備成為賈平凹增強自信的開篇。自信地去寫作又高產的賈平凹在奮筆疾書的同時如何兼顧散文的創作呢?賈平凹四十歲的時候堅持一種認知:「中國傳統美的表現手法,真實地表達現代人的生活和情緒。」而在沒有成名之前的時間呢?那個最初走向創作「平娃」內心是如何想的。
  • 讀賈平凹《暫坐》,品味城市女人的酸甜苦辣,萬般皆苦,唯有自渡
    這一點在賈平凹的新作《暫坐》裡又一次被印證!暫坐是賈平凹樓下的一個高級茶館,有著一位漂亮離異的老闆娘,平時出入茶莊的非尊即貴,都是些光鮮亮麗的人物。而在其中和老闆娘關係最好的11位閨蜜,盡顯人世悲歡…《暫坐》的故事也就圍繞著這12個女人慢慢展開…賈平凹最會寫女人,也最理解女人,他知道那些光鮮亮麗的外表背後,不知道有多少的難言之隱,女人華麗外套裡面可能是廉價內衣,亮晶晶的高跟鞋裡面可能藏著漏了幾個洞的腳趾…這12個女人,有的是白領,有的是富婆,有的是女高管也有的是女教師…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表面高貴,實際的生活都是為了金錢和男人在出賣著自己
  • 賈平凹《暫坐》:女人獲得經濟獨立就能自由?這其實是一個謊言
    通過著名作家賈平凹的新書《暫坐》,我們看到了一個不一樣的真相。說到賈平凹,各位應該有所耳聞,他在中國文壇的地位可與路遙、陳忠實相提並論,他們三人被譽為陝西文學界的「三駕馬車」,影響極為深遠。1952年出生的賈平凹是一位「耐力型作家」,人稱「鬼才」,創作力驚人,他基本以每年一部長篇小說的速度寫作,如此筆耕不輟,實屬難得。
  • 2020初秋,賈平凹老師的兩部陳釀之作《暫作》、《醬豆》精彩亮相
    著名作家賈平凹兩部長篇小說新作《暫坐》《醬豆》由作家出版社隆重推出,這是賈平凹創作的第17部和第18部長篇小說。《暫坐》是賈平凹轉戰城市的第二部小說,一部真正意義上的都市女性生存狀況的小說。《暫坐》以現代城市生活為背景,講述一群中年女性在追求經濟獨立、自我個性解放、精神自由以及追求理想生活中所經歷的的無數困境和在困境中努力、奮鬥的記實性很強的小說,透過這些人物,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人性的複雜性。而賈平凹另一新作《醬豆》,則以《廢都》的修訂再版為故事開端,作者回憶了自己創作《廢都》前後的心路歷程及出版後的獨特境遇。
  • 賈平凹將出《暫坐》和《醬豆》
    出生於1952年的賈平凹,今年68歲了。他被公認是中國當代寫作最勤奮、產量最高的一線作家。近十年裡,賈平凹以每兩年一部長篇的速度推出新作,2020年9月初,記者從作家出版社獲悉,他的兩部最新長篇小說《暫坐》和《醬豆》即將推出。
  • 賈平凹《暫坐》:混得差的男人關心政治,雌雄同體的女人是人中之鳳
    《暫坐》的靈感來源於賈平凹經常去的一家茶莊搬走了,在茶莊,賈平凹的目光被漂亮有氣質的女老闆和她的一大幫靚麗的閨蜜吸引了,看著她們笑語嫣然,品味著她們的苦楚辛酸,賈平凹的內心很想接近她們,但終究無跡可尋。
  • 賈平凹兩部長篇小說《暫坐》《醬豆》出版
    陝西日報訊 (記者 柏樺)9月1日,賈平凹兩部長篇小說新作《暫坐》《醬豆》由作家出版社正式推出。這是賈平凹創作的第17部和第18部長篇小說。《暫坐》是賈平凹第二部城市小說,首部真正意義上的都市女性視角小說。
  • 賈平凹《暫坐》:這裡有十多個女子的欲望和聚散,我卻冷眼旁觀
    2020年,賈平凹先生的第17部長篇小說《暫坐》問世。這是繼《廢都》之後,他描寫西京城(西安)的又一巨作。只是這一次,不再以文人們的情愛為主線,而是把視角聚焦在一群女人身上,從瑣碎出發,勾勒出一幅看似很小,卻又更大的世界!
  • 《暫作》裡最富有的女人:被閨蜜騙千萬,被碰瓷男敲詐,結局落魄
    這個開豪車的美女,就是賈平凹新作《暫坐》裡的女子應麗後,而前來救場的女子名叫司一楠,她們都是朋友,認識在一個名叫「暫坐」的茶莊裡,茶莊老闆名叫海若,是個「雌雄同體」的漂亮女人,喜歡中性打扮,信佛。應麗後不但漂亮身材又好,而且還很有錢,她在西京市有23間鋪面出租,是個典型的收租富婆,本來光是靠收租,她不用辛苦上班也能過上富足的生活。
  • 賈平凹寫了本有色小說,大詩人看不下去,送了他一首打油詩
    1993年,賈平凹的長篇小說《廢都》問世。這是一篇頗為叛逆、挑戰傳統的小說,寫的是大西北城市裡一群知識分子的生活,內容上關於男女愛情的描寫極為大膽,甚至有人稱其為「有色」小說。寫此文時,賈平凹41歲,在此之前他早就憑《商州》、《浮躁》有了名氣,之所以寫這樣一本小說是因為他希望自己的創作能有一個突破,從文化層面轉為對生命本體層面。
  • 《暫坐》:兩民工遇俄羅斯女孩,直言要吃洋食,女孩二字嚇跑民工
    這是賈平凹在新書《暫坐》中寫的一個片段。《暫坐》是賈平凹的第十七部長篇小說,它之所以起名《暫坐》,因為它源自一家茶館的名字,賈平凹經常去這家茶館喝茶,一天甚至要去兩次。那家茶館老闆是個非常漂亮的女人,老闆又經常邀請自己的十多個閨蜜們一起喝茶,就這樣賈平凹就結識了她們。
  • 《暫坐》:這群女性,掙脫傳宗接代的束縛,依舊少不了權力的依仗
    賈平凹的好朋友莫言認為《廢都》一定是中國文學界過去、現在和將來會被經常討論的作品,是中國當代文學史上很重要作品。今天看來,這兩位的話都應驗了。28年過去了,今天《廢都》仍然是文學界的熱門話題之一。對於《廢都》的價值也還在不停地討論中。
  • 賈平凹:《廢都》帶給我災難和讀者 學拼音時逃學
    賈平凹:能獲得茅盾文學獎,我是非常高興的,因為這是中國的一個大獎,專獎長篇小說。我寫了多部長篇,這也是對我的長篇小說的一種肯定。   新京報:你之前的作品《高老莊》、《懷念狼》其實都入圍過茅盾文學獎,也有人說,你是「習慣性落選」,你覺得這次《秦腔》最終獲獎是否意味著文學的生態環境有了變化?
  • 賈平凹:珍惜時間努力創作
    賈平凹散文集《自在獨行》上市兩年來,已售出百萬冊。11月6日,由北京時代華語國際傳媒股份有限公司與北京師範大學國際寫作中心聯合主辦,「文章的復興:賈平凹散文創作現象學術研討會」在京舉行,會上披露了這一數字。
  • 賈平凹:人到中年,最好的活法就是六個字,從這幾件事開始做起
    懂得以遊戲的心態面對世事,不要在生活裡逞英雄,如果生活裡有高低,比的就是誰的快樂更多。——賈平凹中國傳統的文人,自古都是詩、書、畫兼修的。但在如今急速變化的社會裡,默默傳承著藝術傳統的文人卻十分罕見了。目前還活躍在文壇的作家中,賈平凹定要算一位。
  • 得知三毛自殺,賈平凹悲痛寫悼文;11天後,意外收到對方真情書信
    眾所周知,三毛是個才華橫溢的女子,也是個柔情似水的作家;她筆下優美的《撒哈拉的故事》,至今是許多青年讀者的最愛;但三毛生前,卻極愛賈平凹的文字,光是他的長篇《浮躁》與中篇小說集《天狗》,就反覆閱讀了二十遍以上。三毛的至情至性也讓賈平凹由衷欣賞,還曾約定要帶著三毛遊玩古老秦地。
  • 賈平凹文化藝術研究院成立十周年
    賈平凹、周樹紅、孫見喜、王新民以及賈平凹文化藝術研究院執行院長王立志等人參加了典禮儀式。    賈平凹已出版著作版本逾600多種  賈平凹文化藝術研究院名譽院長孫見喜介紹說,賈平凹是中國當代文學的」支柱性「人物,他從事文學創作近50年,出版過各類著作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