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一家三口37年守護揚子鱷 留下23本守護日記

2021-01-08 安徽網

一家三口,37年,23本日記,守護揚子鱷……

>>>一家三口守護揚子鱷37載,老人把守護國寶鱷魚看成是守護自己的孩子。

>>>78歲的佘世珍在宣城揚子鱷保護區取景。最近老人玩上微博,想通過圖片讓更多的人了解和保護揚子鱷。

"只要我能動,守護揚子鱷我就要堅持下去!"。佘世珍動情的說。8月15日傍晚,宣城市宣州區周王鎮紅星村野生鱷魚保護區78歲的佘世珍老人和兒子張宏華開始了一天的守護巡邏。

>>>8月13日夜幕降臨,佘世珍老人和兒子張宏華在周王鎮紅星村野生鱷魚保護區巡邏。

>>>8月15日晚上8點,佘世珍老人在巡查時發現了一條野生鱷魚。

>>>宣城市宣州區周王鎮紅洋村洪上組毗鄰紅星水庫,這裡是揚子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78歲的佘世珍,聲音洪亮、耳聰目明,身體相當硬朗。老人家住宣城市宣州區周王鎮張村。1982年8月,幾個兒子在紅星水庫遊泳時,捧回來一窩奇怪的蛋。這些蛋是在水庫的島上發現的。父親張緒宏將蛋交給專家,經鑑定確是"土龍蛋",揚子鱷蛋。紅星水庫成了揚子鱷保護點,佘世珍一家與揚子鱷的緣分也就此展開。

>>>佘世珍老人在宣城揚子鱷保護區揚子鱷孵化基地,了解揚子鱷孵化的過程,以便更好地保護揚子鱷。

>>>佘世珍老人在宣城揚子鱷保護區向專家學習揚子鱷繁殖的相關知識。

保護區新成立,需要對野生揚子鱷的生活習性、活動情況、環境需求進行記錄、收集。作為黨員,佘世珍老人的老伴張緒宏被"委以重任",當起了揚子鱷義務管護員。從那時起,他心裡就暗自下了決心,盡一切所能,一定要保護好這些活化石。

從第一天任管護員開始,夫妻倆就全力以赴,毫不鬆懈。"我們就是每天一趟一趟地巡視水庫,冬眠期也沒間斷過。"佘世珍回憶道。除了巡視,兩人還向附近的村民宣傳保護揚子鱷的重要性,勸阻村民下網捕魚。

巡護期間,張緒宏有一個最重要的任務,就是記錄揚子鱷的活動情況。 在佘世珍家裡,現在還存有一本張緒宏當年的記錄本。"他一共記錄了23本,23年,一年一本。"2005年,張緒宏去世後,佘世珍將其中的22本捐給安徽揚子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自己只留了這一本作個念想。

>>>每次巡查歸來,佘世珍老人都認真記筆記。

>>>23個記錄本,一記就是20多年。

翻來記錄本,一頁一頁都井井有條。本子的主人將每一頁劃分成格,記錄下揚子鱷的活動時間、發現鱷數、天氣情況、鳴叫情況……張緒宏、佘世珍也被當地人稱為揚子鱷"土專家"。23本揚子鱷的記錄本,足以見證張緒宏與揚子鱷的深情牽絆。

>>>張宏華接替了母親守護揚子鱷的任務。

>>>張宏華在水庫邊安裝了攝像頭,以防有人驚擾揚子鱷。

>>>8月13日晚,佘世珍老人和兒子張宏華在周王鎮紅洋村洪上組野生鱷魚保護區巡邏。

>>>佘世珍老人和兒子張宏華在紅星水庫的野生揚子鱷巡查。

隨著對野生揚子鱷生活習性研究日趨成熟,佘世珍已不需要每天再記錄揚子鱷的活動情況,但每年產卵的情況還需要詳細匯報。佘世珍聽得懂揚子鱷的叫聲。"叫聲不一樣,意思就不一樣。比如說要下雨了,聽揚子鱷叫就知道了,比天氣預報還準。"水庫中間的那個小島上,有一隻揚子鱷長期生活在那裡。佘世珍能很清楚地聽見揚子鱷的叫聲。"那條揚子鱷有兩根扁擔那麼長,要下蛋前總是叫。"小兒子要接佘世珍老人到城裡去住,"我走不掉,我哪能走,誰在門口照顧揚子鱷,有人來妨礙它們,我就要管。"2018年,年近花甲的大兒子張宏華接下了管護員的工作,陪伴母親一起承擔起守護責任。揚子鱷產卵時,張宏華就會回來觀察、照顧。平時張宏華在外工作的時候,佘世珍在村裡守著。張宏華也並非新手,從小耳濡目染,讓他對揚子鱷充滿了感情。去年端午節,他特意到島上修剪樹枝,讓揚子鱷好做窩產卵。去年揚子鱷在島上產了32枚卵,是近年來最多的一次。目前,在紅星水庫的野生揚子鱷目前達到了20多條,最大的一條體型將近2米。

>>>暑假,佘世珍老人當起了留守兒童的保護揚子鱷的「輔導員」。

>>>佘世珍老人向小朋友介紹揚子鱷能長多大,從小培養周邊村莊小朋友對揚子鱷保護的意識。

>>>佘世珍老人找來許多揚子鱷的圖片給小朋友上課。

37載護鱷情,一家三口用一份初心與擔當繪製出一張青山綠水,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最美的圖畫。佘世珍老人先後榮獲,2016年,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頒發的"生態保護獎"、"安徽好人"等榮譽。

本報記者 李博 本報通訊員 高博 攝影報導

相關焦點

  • 宣城:36年如一日 一家三口接力守護揚子鱷
    他20多年如一日,詳細記錄野生揚子鱷的活動情況,直到2005年因病去世。佘世珍接下了丈夫的職責,默默守護揚子鱷。去年,年近八旬的她又將管護員的職責交給了60多歲的兒子張宏華。36年來,這一家三口接力保護著野生揚子鱷。
  • 宣城揚子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鱷滿為患」
    2012年11月30日 05:46  稿源:中安在線-安徽商報   分享到:   昨天下午,隨著最後一條冬眠揚子鱷被安置進越冬房,在宣城揚子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8000多條揚子鱷完成越冬轉場。
  • 中國「鱷魚湖」安徽省宣城人工養殖揚子鱷達1.5萬條
    記者從安徽省林業廳了解到,在素有中國「鱷魚湖」之稱安徽省宣城揚子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人工養殖的揚子鱷數量已達1.5萬條,並具備了年增2000條的繁育生產能力,累計向野外放歸人工養殖成年鱷78條,已成功實現揚子鱷野外自然繁殖。
  • 宣城聯通邀您雲上遊宣城,看中國的「活化石」
    雲上遊宣城,看中國的「活化石」 在古老的中生代,揚子鱷和恐龍一樣,曾經稱霸地球。後來,隨著環境的變化,恐龍等許多爬行動物絕滅了,而揚子鱷和其它一些爬行動物卻倖免於難。
  • 2020年揚子鱷野外放歸活動主場在宣城市舉行
    周喜安陶方啟等出席5月20日,2020年揚子鱷野外放歸活動主場在我市揚子鱷保護區雙坑片區野外放歸區舉行。副省長周喜安,國家林草局駐合肥專員辦、國家自然資源督察南京局、生態環境部華東督察局、省林業局等有關負責同志出席。市委書記陶方啟,副市長郭金友等參加活動。
  • 安徽宣城揚子鱷保護區被曝遭侵佔 涉事企業發聲明
    其中,安徽宣城市市長因「安徽揚子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違規侵佔保護區核心區,存在大量違規佔地的建築,嚴重破壞揚子鱷棲息環境」的問題被約談。△視頻:揚子鱷保護區:人重要還是鱷重要?揚子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主要位於安徽宣城市,主要保護揚子鱷及其生活環境。揚子鱷是中國特有的珍稀物種,由於野外棲息地遭受人為破壞等原因,野生種群走向衰落,目前僅存150多條,遠少於野生大熊貓數量。
  • 中國「鱷魚湖」人工養殖揚子鱷達1.5萬條
    摘要 【中國「鱷魚湖」人工養殖揚子鱷達1.5萬條】記者從安徽省林業廳了解到,在素有中國「鱷魚湖」之稱安徽省宣城揚子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人工養殖的揚子鱷數量已達1.5萬條,並具備了年增2000條的繁育生產能力,累計向野外放歸人工養殖成年鱷78條,已成功實現揚子鱷野外自然繁殖
  • 完美日記美妝和動物結合 守護動物,守護美麗 ​
    冬去春來,2019年3月,完美日記探險家十二色眼影如期上線。把動物之美做成美妝產品的創意,令消費者倍感驚豔,首發當日即售罄,平均每秒賣出48盤,創下了天貓眼影品類的首發紀錄。此後完美日記一鼓作氣,在2019年繼續推出動物眼影的大熊貓盤、小熊貓盤和聖誕限量版小鹿盤,也紛紛成為爆款,小鹿盤更是上線7分鐘即斷貨。美妝和動物的結合,取得了令人驚喜的成功。
  • 安徽宣城揚子鱷自然保護區再次發現野生揚子鱷
    新華網合肥2月7日電(記者 朱青)記者從安徽省林業廳野生動植物保護處了解到,一隻野生揚子鱷於1月31日在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區新田鎮新田村被發現,這是近幾年來在該地區又一次發現野生揚子鱷的活動痕跡。
  • 宣城最新流行的自我介紹
    經常有外地朋友來宣城玩,問我宣城有什麼特色,作為土生土長的宣城人,本人當然知道不少,但介紹的時候總感到麻煩,說不到重點。昨晚,我有幸在酒桌上聽到一位領導這樣介紹宣城,句句走心,真是「亮瞎」了耳朵。他說,宣城最大的特色是「五個一」。
  • 野生揚子鱷,安徽南陵縣一對夫婦一生守護著
    有一個安徽蕪湖南陵縣,有一個小塘比兩畝地少,那裡住著幾十隻野生揚子鱷。上世紀代,在國家對揚子鱷不太重視的時候,張金銀和他的妻子有義務保護揚子鱷不受傷害,這次辯護是一輩子的事。張金銀這對夫婦的生活條件不好,為了撫養孩子,他們每天要買很多雞架餵揚子鱷,生活的壓力更大,賣雞架的小店常年賒帳。他們保護的揚子鱷也和他們有著深厚的感情,他們把揚子鱷當作自己的孩子,給揚子鱷起名「張龍」,並跟著自己的姓氏,只要他們用東西敲門叫喊「張龍」進食,短吻鱷就會遊向他們。
  • 這是我們一家四口的最美「全家福」|戰疫日記
    #吳尓斌一家四口【主人翁介紹】吳尓斌,中國中鐵四局市政公司景德鎮項目書記此時此刻,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區一家藥械廠內,有一家四口佩戴著防護用品,正在忙碌地為一瓶瓶醫用酒精打包裝箱。他們是中鐵四局市政分公司員工吳爾斌和他的妻子、兒子和未過門的兒媳。吳爾斌作為一名老醫務工作者曾參加過2003年抗擊「非典」的行動,還參與過援助非洲的工程建設,每一次急難險重工作任務的面前,老吳都是身先士卒,衝鋒在前。
  • 抖音至尊守護禮物多少錢一個?至尊守護禮物贈送價格詳細介紹
    抖音至尊守護禮物多少錢一個?至尊守護禮物贈送價格詳細介紹時間:2020-11-20 23:37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抖音至尊守護禮物多少錢一個?至尊守護禮物贈送價格詳細介紹 抖音至尊守護禮物多少錢?
  • 揚子鱷:我繁衍了2億年,沒想到今天因為偷看婦人刷碗成了網紅
    【大自然有許多奇妙的動物,而我的任務就是把它們介紹給你——靈語自然】如果偶遇野外數量不足200隻的揚子鱷,你會不會表現得特別興奮呢,可在安徽安徽宣城的一條小河裡卻有一隻與周邊居民和諧相處好幾年的揚子鱷,最近,一位女士拍攝的小視頻因此火了:她在河邊洗碗,一頭鱷魚悠閒自得地靠近遊了過來
  • 重磅|日本守護大地的獨特商業模式:年營業額超10億
    比如:日本守護大地協會創始人藤田和芳。日本守護大地協會是一家擁有36年有機農業經營經驗的社會企業。該協會旨在通過建立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透明、互動的關係,促進雙方收益分享和土地與環境保護。目前,這家擁有37年有機農業經營經驗的社會企業通過建立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透明、互動的關係,促進雙方收益分享和土地與環境保護,已發展成為擁有2500個生產會員、10萬個消費會員、年營業額達150多億日元(超過10億元人民幣)的龐大組織。其實,日本守護大地協會創始人藤田和芳成立「守護大地」品牌是有故事的。
  • 女子河邊洗碗被野生揚子鱷蹲守,女子:它待了幾年但沒傷過人
    2020-12-22 02:49:25 來源: 娛樂維客 舉報   12月21日,安徽宣城
  • 「中國鱷魚湖」下月將在野外放歸6條揚子鱷
    「中國鱷魚湖」下月將在野外放歸6條揚子鱷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4月13日 12:46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合肥4月13日電(記者馬姝瑞)被稱為「中國鱷魚湖」的安徽省揚子鱷繁育研究中心說,今年
  • 中國最大的鱷魚湖:1600畝水域,生活著10000多條揚子鱷
    旅行隨筆:提及揚子鱷,可能很多人都知道,它是我國特有的一種鱷魚,屬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和恐龍同屬一個時代,至今,已在地球上生活了至少1億年以上,當年一起活動的恐龍已經滅絕了,但是它卻僥倖活了下來,可見,揚子鱷的生命力有多麼頑強!
  • 蕪湖農莊鱷魚池遭水淹 92條揚子鱷逃出(圖)
    中安在線訊 據安徽商報消息,近期連降暴雨,蕪湖市蕪湖縣一農莊內飼養的揚子鱷趁著洪災集體「越獄」。農莊負責人介紹,農莊內共飼養92條鱷魚,洪水漲勢迅猛,超過了鐵絲攔網50釐米,這才給了鱷魚出逃的可趁之機。目前出逃揚子鱷分散在百畝水域之中,農莊工作人員已經捉回了八條。據揚子鱷養殖專家介紹,揚子鱷體型較小,脾氣也沒有那麼火爆,不會主動攻擊人。
  • 黃山守松人胡曉春 不忘初心 十年守護
    多少年來,這棵千年松樹氣質依舊分毫不減,每天都有眾多遊客慕名而來,盡興而歸。  為了更好地守護好迎客松,1981年起,黃山風景區專門設置了「守松人」崗位,24小時專人守護。如今,第十九任守松人胡曉春已經在這裡守護了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