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圖:蘇州26周早產「果凍」雙胞胎成功存活

2021-01-08 騰訊網

經過醫護人員3個多月的積極搶救和精心護理,蘇州一對懷孕僅26周零2天的雙胞胎女嬰患兒,成功在蘇大附屬兒童醫院存活。據悉,這對雙胞胎是試管嬰兒,由於出生太早,身體發育極度不成熟,她們的皮膚就像透明的果凍一樣,接觸時稍不仔細,皮膚就容易破裂、出血。據悉,這是該院截至目前出現的胎齡最小並成功存活的一對雙胞胎。

新生姐妹險情不斷

昨天下午,在蘇大附屬兒童醫院新生兒科的病房內,記者看到,這對雙胞胎女嬰在醫護人員的精心照料下,分別躺在兩隻普通暖箱裡睡著了。兩個小傢伙雖然看上去體型要比正常新生兒小一點,但已經不用呼吸機、靜脈輸液和吸氧等設施了,看上去很健康。然而,3個多月前,小姐妹倆的情況可真讓人心提到了嗓子眼——

剛出生,兩個小傢伙就發生窒息

醫護人員甚至無法檢測到她倆的體溫

孩子的主治醫生——蘇大附屬兒童醫院新生兒科主任醫師朱雪萍告訴記者,這對雙胞胎是1月1日中午,從常熟一家醫院轉到該院的。當時情況非常危急,呼吸氣急,臉色皮膚青紫,甚至還一度出現了呼吸暫停等病症,並且不能自主吮吸。

「後來,據我們了解,孩子生下來時,出現了窒息,出生醫院當時就給孩子進行了5分鐘的窒息復甦等搶救措施。」即使這樣,當時醫生給孩子的出生評分也很低,只有5分和6分。而一般新生兒的評分至少在7分以上。

「就在給雙胞胎進行檢查時,我們竟然無法測到她們體溫。」朱雪萍告訴記者,因為正常新生兒的體溫都在36℃左右,所以一般新生兒的體溫表,最低溫度刻度一般設置在35℃。但她們給這對雙胞胎測量體溫時,體溫表放上去,根本沒有變化。

而如果體溫長時間低於35℃,會給孩子帶來致命打擊——皮膚下面會出現硬腫塊,以及寒冷損傷,甚至會導致多臟器衰竭及肺出血。一旦出現上述症狀,必定危及生命。

太嫩了,皮下全是水沒有脂肪

體重分別只有一斤七兩和一斤八兩

「經我們詢問,原來這個雙胞胎是在懷孕僅26周之後,提前就從媽媽的子宮裡出來了,而且還是一對試管嬰兒。」朱雪萍表示,正常胎兒一般到了孕38-40周,才算「瓜熟蒂落」!而足月胎兒正常體重大約是3.2千克。可這對孕26周的雙胞胎兒,送來時的體重僅有足月胎兒的1/4左右,即雙胞胎患兒的體重分別只有0.86千克和0.92千克。正因為上述種種原因,這對早產兒,各個功能器官也發育很不成熟。

「懷孕僅26周就從子宮裡出來,在我國新生兒學科的書中,那就相當於是流產或者引產下的胎兒。」正因為如此,醫護人員認為這對雙胞胎存活的希望非常小,因為在該院數十年的新生兒救治史上,還沒有遇到過一次。「皮膚像透明的果凍一樣,就是因為出生太早,各個功能器官發育很不成熟,這其中就包括皮膚。」

朱雪萍告訴記者,正常足月出生的新生兒,皮膚應該富有彈性,皮下有一層脂肪。而這對雙胞胎由於出生太早,皮膚還沒發育成熟,皮下脂肪還沒發育,也就是說,當時這對雙胞胎送來時,皮下就沒有脂肪,接觸時稍不仔細,皮膚就容易破裂、出血。「皮下全是水,所以我們才形象地稱她們是果凍雙胞胎。」

「私人定製」搶救方案

「模擬子宮」裡度過3個多月脫離危險

姐妹倆目前多數生理指標已達正常標準

「我們對這對雙胞胎,採用了『私人定製』式的個體化治療和護理措施。」朱雪萍說,她們首先將雙胞胎患兒分別置於兩臺高級暖箱中,並將高級暖箱的環境設置成與媽媽的子宮環境非常類似。即這個「模擬子宮」的光線昏暗,溫度、溼度和媽媽子宮相似,聲音也控制在低分貝,減少外界聲音對寶寶的刺激。特別是溫度和溼度。一開始,醫護人員幾乎每一兩個小時,就要給孩子測量一下體溫,然後調節保溫箱的溫度,儘量將雙胞胎的體溫逐步慢慢調整,提高到新生兒的正常體溫。至於溼度,醫護人員將保溫箱的溼度保持在80%—90%之間。據朱雪萍介紹,一般的早產兒,她們給設置溼度一般為50%—60%。這對雙胞胎因為出生太早,所以設置的溼度比較高,「完全是模擬子宮內的溼度。」

另外,醫護人員還給予這對雙胞胎密切監護,隨時注意她們的呼吸情況。「早產兒容易出現呼吸暫停現象,一旦發現需要及時刺激,提醒她們呼吸。」朱雪萍說。其次在餵養方面,護理人員從1ml牛奶開始逐漸餵起,一天餵12次,液體濃度也循序漸進。「由於這對雙胞胎的血管非常細,補液也成了一大難題,我們護士長憑藉自己高超的技術,為她們放置了經外周中心靜脈置管。」

在醫護人員3個多月的精心照料下,這對雙胞胎終於慢慢脫離了「險境」,並從高級保溫箱轉移到普通保溫箱內。目前,這對雙胞胎的體重均已經達到了2.0千克,奶量也吃到了30毫升,其皮下脂肪也慢慢長出來了。很多生理指標已經達到了正常新生兒的標準。

朱雪萍表示,她們會再觀察幾天,對雙胞胎再進行一些有針對性的補充治療和檢查,如果發現沒有什麼大問題,就可以安排她們出院回家了。「這是我二十多年新生兒治療經歷中,遇到的第一例胎齡最小並成功存活的一對雙胞胎。在全國範圍內來說,也是比較少見的。」

■新聞延伸

要特別警惕早產兒視網膜疾病

據知情人透露,這對雙胞胎的父母大約三十五六歲左右,來自外地,目前在常熟經商。此前,夫妻倆已育有一男一女。「兩個孩子,我看見過,大約六七歲的樣子。」至於他們為什麼要選擇試管嬰兒,再次懷孕生子,原因不詳。對於記者的採訪請求,雙胞胎的父母也給予婉拒。

朱雪萍表示,和正常的足月新生兒相比,早產除了孩子本身會有各種早產不良病症,如器官發育不成熟,會有生命危險等等外,也非常不利於孩子今後的健康成長。「我們不提倡早產,能保胎肯定會儘量保胎,但早產往往又是沒辦法控制的。」就像上述雙胞胎的出生,肯定就是意外事件。

不過,早產兒長大後不一定就不健康。只是相對而言,患病的機會比較高一點而已。越早產,未知或不可控因素也就越高。比如肺部發育不成熟,今後孩子患肺部疾病的機率比較高,易患肺炎。特別要注意的是,早產兒患眼疾如視網膜病變的機率比較高,關於這一點,早產兒的父母要特別重視。

朱雪萍表示,隨著醫學技術的發展,我國早產兒、低出生體重兒經搶救存活率明顯提高,但與之相伴隨的疾病也逐漸增多,早產兒視網膜病變就是其中之一。據統計,視網膜病變在早產兒中的發生率高達20%。因此,早產兒要特別重視視網膜病變的篩查防治工作。

據朱雪萍介紹,早產兒視網膜病變是由於新生兒的視網膜血管異常增殖所致的疾病,與接受氧治療等因素有關。很多早產寶寶因為來檢查的時間太晚,以致錯過了最佳治療期。「出院前,我們會對這對雙胞胎進行一次視網膜檢查,今後還會不定期進行回訪和檢查。」

朱雪萍提醒,早產兒在出生後的34周至35周之間,家長要帶寶寶去眼科動態監護眼睛的變化。「早發現早治療,可減少致盲率。」

相關焦點

  • 皮膚一碰就破 26周早產"果凍"雙胞胎成功存活 (圖)
    原標題:皮膚是透明的 稍有不慎就破 26周早產「果凍」雙胞胎成功存活 這對幸運的雙胞胎終於度過了危險期,目前多數生理指標已經達到正常新生兒水平。  經過醫護人員3個多月的積極搶救和精心護理,蘇州一對懷孕僅26周零2天的雙胞胎女嬰患兒,成功在蘇大附屬兒童醫院存活。
  • 果凍雙胞胎26周早產 論早產的預防
    經過醫護人員3個多月的積極搶救和精心護理,蘇州一對懷孕僅26周零2天的雙胞胎女嬰患兒,成功在蘇大附屬兒童醫院存活。據悉,這對雙胞胎是試管嬰兒,由於出生太早,身體發育極度不成熟,她們的皮膚就像透明的果凍一樣,接觸時稍不仔細,皮膚就容易破裂、出血。據悉,這是該院截至目前出現的胎齡最小並成功存活的一對雙胞胎。
  • 34周早產兒存活的機率有多大?這位28周早產兒媽媽給了絕佳答案
    這個28周就來到人世間的早產兒,剛出生時,不到一公斤,還有病毒感染,沒有呼吸,心肺發育不良,左右腦是最高級別的出血,即便手術順利,將來殘疾和智力低下的可能性也高達90%。但是,當醫生問媽媽,你是否放棄時,她堅定地說:不放棄!醫生因為她的態度與決心,也用力地點頭:好,你們不放棄,我們一定全力以赴!轉過身,她淚流滿面,她內心裡也充滿了絕望。
  • 早產女嬰體重僅600克 蘇州九龍醫院助其連闖多道「生死關」
    近日,一對早產的雙胞胎女嬰在蘇州九龍醫院新生兒科醫護人員的精心救治和照護下,連續闖過多道「生死關」,順利出院。 今年5月22日,懷孕僅30周的市民朱女士因血性羊水、胎盤早剝在九龍醫院產下了一對體重1400克和600克的雙胞胎女嬰,但一家人對於寶寶的降生卻是既高興又擔憂。
  • 湖南早產雙胞胎病情危重 父母「放棄誰都捨不得」
    湖南早產雙胞胎病情危重 父母「放棄誰都捨不得」   中新網長沙3月24日電 (梁輝)試管雙胞胎在母親體內只呆了28周便出生,哥哥體重750克、弟弟1000克,均患有呼吸衰竭、腦損傷、感染、窒息,兩個寶寶的醫療費預計要30萬元以上,拿不出錢的父母面臨只能保一個寶寶的無奈境遇……  28歲的謝知軍和黃秀琴本應是這個世上最幸福的父母,可惜雙胞胎兒子因早產而出現一系列危重病情,住進了湖南省人民醫院新生兒科病房。
  • 大毛2.4斤,小毛1.8斤早產雙胞胎急需救助
    2016年,瞿才苗與妻子陳燕經人介紹結婚,不久妻子就懷上了雙胞胎,得知此事,瞿才苗沉浸在即將做父親的喜悅當中。期待新生命的到來,本是多麼幸福而美好的事情,然而剛剛過去的正月初三,懷孕29周的妻子突然感覺身體不適,急忙到市婦幼保健院醫治,當晚又轉到湘雅醫院進行救治。
  • 曲江婦產新生兒科團隊成功搶救早早產低體重寶寶
    二胎保胎媽媽24周突現各種併發症。24周意味著比足月寶寶早出生了13周,極早早產兒存活率也相當低,情況十分危急!主診醫生決定緊急實施順產。6月8日11時45分胎兒成功娩出。這種情況對於產婦、胎兒、醫院,註定是一場與時間賽跑的爭鬥。醫護分秒必爭將病人轉移至產房,醫院同時啟動緊急預案,開啟綠色通道,專屬醫生、助產士、兒科專家團隊全部到位。
  • 臺灣黑熊雙胞胎已滿兩歲 為成功存活首例(圖)
    中新網12月14日電 臺「農委會」特有生物保育中心前年底人工繁殖臺灣黑熊成功,母熊「黑妞」生下黑熊雙胞胎姐妹Happy和Bingo。最近兩隻小熊剛滿兩歲,成長順利,也學會野外自行覓食,不再主動靠近陌生人,非常聰明可愛。  據臺灣《聯合晚報》報導,特生中心14日舉行臺灣黑熊保育研討會,發表兩隻小熊圈養觀察報告和成長情形。
  • 【南愛健康】做試管嬰兒如何避免早產?
    首先來了解什麼是早產 早產就是在妊娠滿28周至37周分娩者,此時分娩生出的新生兒就稱為早產兒,體重在1000-2499g,其中表現為個子小、體重輕,還有可能出現先天不足、神經系統發育不全,例如肺部張力不足、凝血機制差、體溫調節功能差
  • 北極熊雙胞胎寶寶初登場 「萌"似明星(組圖)
    原標題:北極熊雙胞胎寶寶初登場 「萌"似明星(組圖) 慕尼黑動物園14個月大的北極熊雙胞胎寶寶已然成為明星   中新網3月21日電據外媒20日報導,慕尼黑動物園14個月大的北極熊雙胞胎寶寶已然成為明星,19日它們的「首秀」受到許多人關注
  • 早產or足月 |懷孕多少周算足月?
    現代的教科書上有非常明確的答案:37-42周是足月妊娠,37周終止妊娠是早產,而42周之後分娩是過期妊娠。人類的妊娠期是40周,根據末次月經算胎兒在宮內生長280天,實際上末次月經後兩周新生命開始。而且懷孕後也並非都在預產期這一天分娩。醫學家根據胎兒的發育情況、出生後存活情況、出生後併發症發生的情況,人為的界定了足月妊娠的時間是37周。
  • 廣東援藏醫生完成早產雙胎剖宮產
    高原雙胞胎姐妹花順利出生。受訪者供圖一陣清脆的啼哭聲劃破長空。溫室裡,一對雙胞胎女嬰正在哇哇大哭。這是她們來到世界的第一天。在暖箱裡,她們正在用自己的方式感知世界,時而緊皺眉頭,時而舞足蹬腿。5月26日11時許,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援藏醫療隊在西藏日喀則市仲巴縣上演了一場「生死營救」。為了拯救腹中胎兒,他們在高海拔缺氧條件下,順利完成了當地第一臺早產雙胎剖宮產手術。這也是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早產雙胎剖宮產手術。
  • 920克早產試管女嬰頑強求生 出生兩個月後哭第一聲
    一個只在媽媽肚中呆了28周,出生時僅920克重的極低體重試管女嬰,在醫護人員和家人已完全放棄救治時,竟頑強地活了五天六夜。   試管雙胞姐妹早產   妹妹只活了三小時   涵涵的媽媽程女士今年33歲,10年前她與丈夫楊冬寶結婚,當時因收入太低,不敢要孩子。可年近三十時,想要孩子卻怎麼也懷不上,前後為求子花掉近十萬,才成功懷上試管嬰兒。   只是,伴隨喜訊而來的還有危險。
  • 如果不足40周,就算是早產?
    古代有個說法,叫做「懷胎十月」,意思是媽媽們在懷孕時,一般時間都在十個月,按照現在的時間計算,大約就在40周左右。有些人就會認為,懷孕如果不足40周,就算是早產,孩子就不足月,生下來體質就會比較虛弱。其實在醫學界,對於足月和早產都有明確的界定,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一下它們的概念,讓各位準爸爸媽媽們能夠更好的為孩子的降生做準備。足月和早產其實是兩個相反的概念。足月的意義是指孩子在媽媽的體內度過正常的生長時間,或者長夠足夠的分量才算是足月。之前判斷足月的時間通常為37周,也就是260天左右,最新的醫學界定標準將足月的概念縮短到39周到41周。
  • 九江出生一對袖珍雙胞胎 總體重不足2.5公斤
    今年4月底,一對體重比極低出生體重兒還輕的雙胞胎寶寶大毛小毛在市婦幼保健院出生。這對雙胞胎出生時才28周,先出生的大毛體重不到1公斤,僅成人巴掌大小。因為營養功能不好,過了一個月,大毛的體重才增長了一點點,剛滿一公斤。5月23日,大毛因患有先天性心臟病接受了動脈導管未閉結紮術,是我市接受這類手術年齡最小體重最輕的患兒。 九江晨報記者從市婦幼保健院了解到,這對袖珍雙胞胎是對小公主。
  • 懷孕7個月身體出現這些跡象,可能是早產徵兆,準媽媽別不當回事
    早產寶寶就沒有這麼幸運了,因為各種不得已的原因,小傢伙提前離開了賴以生存的環境,身體器官還沒有發育好,需要醫生的精心護理,才能存活下來。懷孕7個月身體出現這些跡象,可能是早產徵兆小紅懷孕32周,肚子越來越大。每天的工作都很忙碌,小紅一直放不下手邊的工作,產假的申請,被小紅一拖再拖。
  • 讓早產寶寶體質追上足月兒的妙招!
    一般來說,寶寶都應該是媽媽懷胎10月生下來的,如果胎齡在37足周以前出生的活產嬰兒稱為早產兒或者未成熟兒。早產的寶寶發育尚沒有成熟,他們的體重都比正常的寶寶要輕許多,一般都在2500克以下。這樣他們器官功能和適應能力比足月兒差,所以需要給予早產兒特殊護理,才能讓他們跟上足月寶寶的生長。
  • 雙胞胎媽媽孕32周開始準備的清單,附詳細表格
    我是一位雙胞胎媽媽,因孕32周開始宮縮頻繁,孕期也一直各種狀況,擔心早產,我就比任何人都早的開始準備待產包,孕32周就開始了。我是孕36+6周生產的,也就是我用了1個多月的時間,慢慢增減我的這張待產包表格。其中借鑑了新產婦的經驗、網絡上搜羅來的各種資料、自己想到的情況整理,所以,這算是一份相對比較齊全的清單。
  • 懷孕第24周關鍵指標!孕媽小於這個最低值,很容易早產
    文 | 幸孕姐從得知懷孕消息的那一刻,孕媽就開啟了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的「孕期生涯」,唯恐不一小心導致胎兒意外流產或早產。其實孕晚期,孕媽身體有項指標如果突破了臨界值,就非常容易早產。配圖均源於網絡,圖文均無關一、宮頸管越短,早產風險越高宮頸是女性生殖系統最重要的組織器官之一,呈圓錐體,上端與子宮相連,下端通向YD,它也是胎兒娩出的必經通道。一般情況下,未曾生育過的女性宮頸管長度為2.5~4釐米,懷孕後,宮頸管會隨著孕周增長而逐漸縮短——懷孕前期,孕媽宮頸管長度往往保持在4釐米左右,孕中期大約會縮短至3.8釐米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