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醫護人員3個多月的積極搶救和精心護理,蘇州一對懷孕僅26周零2天的雙胞胎女嬰患兒,成功在蘇大附屬兒童醫院存活。據悉,這對雙胞胎是試管嬰兒,由於出生太早,身體發育極度不成熟,她們的皮膚就像透明的果凍一樣,接觸時稍不仔細,皮膚就容易破裂、出血。據悉,這是該院截至目前出現的胎齡最小並成功存活的一對雙胞胎。
新生姐妹險情不斷
昨天下午,在蘇大附屬兒童醫院新生兒科的病房內,記者看到,這對雙胞胎女嬰在醫護人員的精心照料下,分別躺在兩隻普通暖箱裡睡著了。兩個小傢伙雖然看上去體型要比正常新生兒小一點,但已經不用呼吸機、靜脈輸液和吸氧等設施了,看上去很健康。然而,3個多月前,小姐妹倆的情況可真讓人心提到了嗓子眼——
剛出生,兩個小傢伙就發生窒息
醫護人員甚至無法檢測到她倆的體溫
孩子的主治醫生——蘇大附屬兒童醫院新生兒科主任醫師朱雪萍告訴記者,這對雙胞胎是1月1日中午,從常熟一家醫院轉到該院的。當時情況非常危急,呼吸氣急,臉色皮膚青紫,甚至還一度出現了呼吸暫停等病症,並且不能自主吮吸。
「後來,據我們了解,孩子生下來時,出現了窒息,出生醫院當時就給孩子進行了5分鐘的窒息復甦等搶救措施。」即使這樣,當時醫生給孩子的出生評分也很低,只有5分和6分。而一般新生兒的評分至少在7分以上。
「就在給雙胞胎進行檢查時,我們竟然無法測到她們體溫。」朱雪萍告訴記者,因為正常新生兒的體溫都在36℃左右,所以一般新生兒的體溫表,最低溫度刻度一般設置在35℃。但她們給這對雙胞胎測量體溫時,體溫表放上去,根本沒有變化。
而如果體溫長時間低於35℃,會給孩子帶來致命打擊——皮膚下面會出現硬腫塊,以及寒冷損傷,甚至會導致多臟器衰竭及肺出血。一旦出現上述症狀,必定危及生命。
太嫩了,皮下全是水沒有脂肪
體重分別只有一斤七兩和一斤八兩
「經我們詢問,原來這個雙胞胎是在懷孕僅26周之後,提前就從媽媽的子宮裡出來了,而且還是一對試管嬰兒。」朱雪萍表示,正常胎兒一般到了孕38-40周,才算「瓜熟蒂落」!而足月胎兒正常體重大約是3.2千克。可這對孕26周的雙胞胎兒,送來時的體重僅有足月胎兒的1/4左右,即雙胞胎患兒的體重分別只有0.86千克和0.92千克。正因為上述種種原因,這對早產兒,各個功能器官也發育很不成熟。
「懷孕僅26周就從子宮裡出來,在我國新生兒學科的書中,那就相當於是流產或者引產下的胎兒。」正因為如此,醫護人員認為這對雙胞胎存活的希望非常小,因為在該院數十年的新生兒救治史上,還沒有遇到過一次。「皮膚像透明的果凍一樣,就是因為出生太早,各個功能器官發育很不成熟,這其中就包括皮膚。」
朱雪萍告訴記者,正常足月出生的新生兒,皮膚應該富有彈性,皮下有一層脂肪。而這對雙胞胎由於出生太早,皮膚還沒發育成熟,皮下脂肪還沒發育,也就是說,當時這對雙胞胎送來時,皮下就沒有脂肪,接觸時稍不仔細,皮膚就容易破裂、出血。「皮下全是水,所以我們才形象地稱她們是果凍雙胞胎。」
「私人定製」搶救方案
「模擬子宮」裡度過3個多月脫離危險
姐妹倆目前多數生理指標已達正常標準
「我們對這對雙胞胎,採用了『私人定製』式的個體化治療和護理措施。」朱雪萍說,她們首先將雙胞胎患兒分別置於兩臺高級暖箱中,並將高級暖箱的環境設置成與媽媽的子宮環境非常類似。即這個「模擬子宮」的光線昏暗,溫度、溼度和媽媽子宮相似,聲音也控制在低分貝,減少外界聲音對寶寶的刺激。特別是溫度和溼度。一開始,醫護人員幾乎每一兩個小時,就要給孩子測量一下體溫,然後調節保溫箱的溫度,儘量將雙胞胎的體溫逐步慢慢調整,提高到新生兒的正常體溫。至於溼度,醫護人員將保溫箱的溼度保持在80%—90%之間。據朱雪萍介紹,一般的早產兒,她們給設置溼度一般為50%—60%。這對雙胞胎因為出生太早,所以設置的溼度比較高,「完全是模擬子宮內的溼度。」
另外,醫護人員還給予這對雙胞胎密切監護,隨時注意她們的呼吸情況。「早產兒容易出現呼吸暫停現象,一旦發現需要及時刺激,提醒她們呼吸。」朱雪萍說。其次在餵養方面,護理人員從1ml牛奶開始逐漸餵起,一天餵12次,液體濃度也循序漸進。「由於這對雙胞胎的血管非常細,補液也成了一大難題,我們護士長憑藉自己高超的技術,為她們放置了經外周中心靜脈置管。」
在醫護人員3個多月的精心照料下,這對雙胞胎終於慢慢脫離了「險境」,並從高級保溫箱轉移到普通保溫箱內。目前,這對雙胞胎的體重均已經達到了2.0千克,奶量也吃到了30毫升,其皮下脂肪也慢慢長出來了。很多生理指標已經達到了正常新生兒的標準。
朱雪萍表示,她們會再觀察幾天,對雙胞胎再進行一些有針對性的補充治療和檢查,如果發現沒有什麼大問題,就可以安排她們出院回家了。「這是我二十多年新生兒治療經歷中,遇到的第一例胎齡最小並成功存活的一對雙胞胎。在全國範圍內來說,也是比較少見的。」
■新聞延伸
要特別警惕早產兒視網膜疾病
據知情人透露,這對雙胞胎的父母大約三十五六歲左右,來自外地,目前在常熟經商。此前,夫妻倆已育有一男一女。「兩個孩子,我看見過,大約六七歲的樣子。」至於他們為什麼要選擇試管嬰兒,再次懷孕生子,原因不詳。對於記者的採訪請求,雙胞胎的父母也給予婉拒。
朱雪萍表示,和正常的足月新生兒相比,早產除了孩子本身會有各種早產不良病症,如器官發育不成熟,會有生命危險等等外,也非常不利於孩子今後的健康成長。「我們不提倡早產,能保胎肯定會儘量保胎,但早產往往又是沒辦法控制的。」就像上述雙胞胎的出生,肯定就是意外事件。
不過,早產兒長大後不一定就不健康。只是相對而言,患病的機會比較高一點而已。越早產,未知或不可控因素也就越高。比如肺部發育不成熟,今後孩子患肺部疾病的機率比較高,易患肺炎。特別要注意的是,早產兒患眼疾如視網膜病變的機率比較高,關於這一點,早產兒的父母要特別重視。
朱雪萍表示,隨著醫學技術的發展,我國早產兒、低出生體重兒經搶救存活率明顯提高,但與之相伴隨的疾病也逐漸增多,早產兒視網膜病變就是其中之一。據統計,視網膜病變在早產兒中的發生率高達20%。因此,早產兒要特別重視視網膜病變的篩查防治工作。
據朱雪萍介紹,早產兒視網膜病變是由於新生兒的視網膜血管異常增殖所致的疾病,與接受氧治療等因素有關。很多早產寶寶因為來檢查的時間太晚,以致錯過了最佳治療期。「出院前,我們會對這對雙胞胎進行一次視網膜檢查,今後還會不定期進行回訪和檢查。」
朱雪萍提醒,早產兒在出生後的34周至35周之間,家長要帶寶寶去眼科動態監護眼睛的變化。「早發現早治療,可減少致盲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