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白蛾成蟲
美國白蛾(學名:Hyphantria cunea)是燈蛾科、白蛾屬蛾類,為白色蛾子,雌蛾體長9-15毫米,翅展30-42毫米;雄蛾體長9-13毫米,翅展25-36毫米。卵圓球形,直徑0.5-0.53毫米左右。初孵幼蟲一般為黃色或淡褐色。雄蛹瘦小,背中央有一條縱脊,雌蛹較肥大。腹部末端有排列不整齊的臀棘10-15根,臀棘末端膨大呈喇叭口狀。
生活習性
美國白蛾成蟲具有「趨光」、「趨味」、「喜食」3個特性,對氣味較為敏感,特別是對腥、香、臭味最敏感。一般在衛生條件較差的廁所、畜舍、臭水坑等周圍樹木,極易發生疫情。成蟲喜歡夜間活動和羽化,雌蛾喜歡在光照充足的植物上面活動及產卵,所以見光多的植物枝條和葉片受害較重。
(利用其趨光性進行誘捕)
危害樹種
美國白蛾危害嚴重的樹種有:白蠟、複葉槭、桑樹、法國梧桐、榆樹、柿樹、楓楊、櫻花、楊樹、臭椿、構樹、柳樹泡桐,調查發現這些受害樹木部分樹冠被網幕復蓋,樹葉全部被食光,說明美國白蛾對上述樹種嗜好。取食較少的樹種有:水杉、刺槐、臭椿、合歡、海棠。
美國白蛾幼蟲
繁殖方式
該蟲一年3代,越冬蛹一般經過150天,自3月下旬開始見成蟲,4月中旬至5月初大量出現越冬成蟲;經7天的一代卵期,5月初至6月中旬為一代幼蟲發生期;6月中旬至7月中旬幼蟲老熟並化為蛹;6月下旬至7月下旬為一代成蟲發生期;二代卵期3天;馬上進入二代幼蟲期(7月中旬至8月中下旬);7月下旬至8月下旬為二代蛹期;二代成蟲發生在8月中旬至9月中旬;三代卵期仍為3天,迅速進入三代幼蟲(9月上旬至10月下旬);9月下旬開始化蛹越冬,直到3月下旬。
防治措施
卵期防治:在卵期可用人工摘除的方法,將帶卵的葉片摘除,集中銷毀、深埋處理。
美國白蛾蟲卵
幼蟲期防治:根據美國白蛾4齡幼蟲前吐絲結網並聚集在網幕中取食的特性,可採取人工剪除網幕並就地銷毀的方式進行防治。在2-3齡幼蟲網幕盛期,發現網幕後,用高枝剪刀剪下處理。
美國白蛾幼蟲
蛹期防治:根據美國白蛾老熟幼蟲下樹化蛹的習性,用麥秸、穀草等在樹幹1-1.5米高處圍成下緊上松的草把,誘集老熟幼蟲在其中化蛹,併集中銷毀。晚秋、初春季節,在樹洞、樹皮縫、枯枝落葉、樹周圍磚石、瓦塊下,挖越冬蛹併集中消滅。
美國白蛾蟲蛹
成蟲期防治:越冬代成蟲發生較整齊,飛翔力弱,清晨和傍晚多棲息在建築物的牆壁、樹幹、草地上,可進行人工捕殺。
美國白蛾成蟲
利用美國白蛾成蟲的趨光性、以黑光燈進行成蟲誘殺,以減少成蟲交尾和產卵。在成蟲期,於距地面2-3米高處懸掛殺蟲燈,每天從19∶00到次日6∶00開燈誘殺美國白蛾成蟲。
人工捕殺裝置
生物防治
利用天敵防治美國白蛾
在美國白蛾老熟幼蟲期至蛹期,釋放天敵周氏齧小蜂是防治美國白蛾非常有效的措施之一。該方法適宜在樹木高大、網幕摘除困難大、美國白蛾發生不嚴重的地塊進行防治。
美國白蛾的捕食性天敵有:蠋蝽、蜘蛛、步甲、草蛉、瓢蟲、螳螂及鳥類、兩棲類等,可加以保護和利用。
應用仿生藥劑防治
防治美國白蛾的仿生藥劑有:殺鈴脲、除蟲脲、氟蟲脲、蟲醯肼等。對4齡前幼蟲可使用20%蟲醯肼懸浮劑2000倍液、20%殺鈴脲懸浮劑8000倍液進行噴灑防治。可用於美國白蛾防治的植物源農藥主要有煙參鹼、苦參鹼、菸鹼、苦參鹼、印楝素等。如使用1.2%煙參鹼乳油1000-2000倍液進行噴霧防治。
藥物防治
在美國白蛾大面積發生時採用。每年5至6月的第1代幼蟲期,是化學防治的關鍵時期。對幼蟲活性較高的藥劑有:聯苯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甲氰菊酯等。幼蟲破網之前用4.5%高效氯氰菊酯+甲維鹽加水稀釋1000倍進行防治。幼蟲破網後,可在樹冠上噴灑溴氰菊酯等擬除蟲菊酯類農藥1500-2000倍液,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深耕園林栽培養護一線十餘年,
寫文章既是對自己工作的一種記錄,
也是對自己所學知識的歸納與總結,
能讀到最後的都是從事與園林相關的朋友,
希望大家以後多多交流與合作。
如果喜歡,
分享給更多的朋友!
關注「二中澆花人」微信公眾號,
閱讀更多原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