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來生態入侵物種——美國白蛾

2020-09-19 二中澆花人

美國白蛾成蟲

美國白蛾(學名:Hyphantria cunea)是燈蛾科、白蛾屬蛾類,為白色蛾子,雌蛾體長9-15毫米,翅展30-42毫米;雄蛾體長9-13毫米,翅展25-36毫米。卵圓球形,直徑0.5-0.53毫米左右。初孵幼蟲一般為黃色或淡褐色。雄蛹瘦小,背中央有一條縱脊,雌蛹較肥大。腹部末端有排列不整齊的臀棘10-15根,臀棘末端膨大呈喇叭口狀。

生活習性

美國白蛾成蟲具有「趨光」、「趨味」、「喜食」3個特性,對氣味較為敏感,特別是對腥、香、臭味最敏感。一般在衛生條件較差的廁所、畜舍、臭水坑等周圍樹木,極易發生疫情。成蟲喜歡夜間活動和羽化,雌蛾喜歡在光照充足的植物上面活動及產卵,所以見光多的植物枝條和葉片受害較重。

(利用其趨光性進行誘捕)

危害樹種

美國白蛾危害嚴重的樹種有:白蠟、複葉槭、桑樹、法國梧桐、榆樹、柿樹、楓楊、櫻花、楊樹、臭椿、構樹、柳樹泡桐,調查發現這些受害樹木部分樹冠被網幕復蓋,樹葉全部被食光,說明美國白蛾對上述樹種嗜好。取食較少的樹種有:水杉、刺槐、臭椿、合歡、海棠。

美國白蛾幼蟲


繁殖方式

該蟲一年3代,越冬蛹一般經過150天,自3月下旬開始見成蟲,4月中旬至5月初大量出現越冬成蟲;經7天的一代卵期,5月初至6月中旬為一代幼蟲發生期;6月中旬至7月中旬幼蟲老熟並化為蛹;6月下旬至7月下旬為一代成蟲發生期;二代卵期3天;馬上進入二代幼蟲期(7月中旬至8月中下旬);7月下旬至8月下旬為二代蛹期;二代成蟲發生在8月中旬至9月中旬;三代卵期仍為3天,迅速進入三代幼蟲(9月上旬至10月下旬);9月下旬開始化蛹越冬,直到3月下旬。

防治措施

人工防治

卵期防治:在卵期可用人工摘除的方法,將帶卵的葉片摘除,集中銷毀、深埋處理。

美國白蛾蟲卵


幼蟲期防治:根據美國白蛾4齡幼蟲前吐絲結網並聚集在網幕中取食的特性,可採取人工剪除網幕並就地銷毀的方式進行防治。在2-3齡幼蟲網幕盛期,發現網幕後,用高枝剪刀剪下處理。

美國白蛾幼蟲


蛹期防治:根據美國白蛾老熟幼蟲下樹化蛹的習性,用麥秸、穀草等在樹幹1-1.5米高處圍成下緊上松的草把,誘集老熟幼蟲在其中化蛹,併集中銷毀。晚秋、初春季節,在樹洞、樹皮縫、枯枝落葉、樹周圍磚石、瓦塊下,挖越冬蛹併集中消滅。

美國白蛾蟲蛹


成蟲期防治:越冬代成蟲發生較整齊,飛翔力弱,清晨和傍晚多棲息在建築物的牆壁、樹幹、草地上,可進行人工捕殺。

美國白蛾成蟲


物理防治

利用美國白蛾成蟲的趨光性、以黑光燈進行成蟲誘殺,以減少成蟲交尾和產卵。在成蟲期,於距地面2-3米高處懸掛殺蟲燈,每天從19∶00到次日6∶00開燈誘殺美國白蛾成蟲。

人工捕殺裝置


生物防治

利用天敵防治美國白蛾

在美國白蛾老熟幼蟲期至蛹期,釋放天敵周氏齧小蜂是防治美國白蛾非常有效的措施之一。該方法適宜在樹木高大、網幕摘除困難大、美國白蛾發生不嚴重的地塊進行防治。

美國白蛾的捕食性天敵有:蠋蝽、蜘蛛、步甲、草蛉、瓢蟲、螳螂及鳥類、兩棲類等,可加以保護和利用。

應用仿生藥劑防治

防治美國白蛾的仿生藥劑有:殺鈴脲、除蟲脲、氟蟲脲、蟲醯肼等。對4齡前幼蟲可使用20%蟲醯肼懸浮劑2000倍液、20%殺鈴脲懸浮劑8000倍液進行噴灑防治。可用於美國白蛾防治的植物源農藥主要有煙參鹼、苦參鹼、菸鹼、苦參鹼、印楝素等。如使用1.2%煙參鹼乳油1000-2000倍液進行噴霧防治。

藥物防治

化學防治

在美國白蛾大面積發生時採用。每年5至6月的第1代幼蟲期,是化學防治的關鍵時期。對幼蟲活性較高的藥劑有:聯苯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甲氰菊酯等。幼蟲破網之前用4.5%高效氯氰菊酯+甲維鹽加水稀釋1000倍進行防治。幼蟲破網後,可在樹冠上噴灑溴氰菊酯等擬除蟲菊酯類農藥1500-2000倍液,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深耕園林栽培養護一線十餘年,

寫文章既是對自己工作的一種記錄,

也是對自己所學知識的歸納與總結,

能讀到最後的都是從事與園林相關的朋友,

希望大家以後多多交流與合作。

如果喜歡,

分享給更多的朋友!

關注「二中澆花人」微信公眾號,

閱讀更多原創文章!

相關焦點

  • 物種入侵北京 美國白蛾攻擊天壇公園
    外來物種已攻進北京核心區天壇公園和龍潭公園,如不採取及時有效的措施,美國白蛾很有可能在2007年大爆發,2008年的「綠色奧運」將變成「白色奧運」。上述說法並非危言聳聽,上午,首都生態圈外來入侵物種監測項目啟動暨首都生態圈外來入侵物種監測研究中心揭牌,專家們認為北京亟須建立應對外來入侵物種的防控機制,為此將在全市設立100個監測點定期進行系統調查,並在此基礎上建立資料庫和相應網站。  外來物種入侵已成為全社會關注的重要生態問題,不僅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也對生態環境造成極大危害,還可能導致一個地區物種滅絕和生物多樣性的喪失。
  • 美國白蛾入侵天壇龍潭湖
    本報訊(記者方芳)目前入侵北京的外來植物達到36種以上,外來動物20種以上,天壇公園、龍潭湖公園發現美國白蛾。昨天首都生態圈外來入侵物種監測研究中心成立,將在歷史文化遺產、百年古樹周邊和花鳥魚蟲市場等地建100個外來入侵物種監測點。  監測中心專家組成員、北京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徐汝梅教授表示,根據調查,目前入侵本市的外來植物在36種以上,外來入侵動物有20多種。
  • 警惕「外來物種入侵」——水葫蘆
    警惕「外來物種入侵「水葫蘆」原產於南美洲,20世紀初作為一種觀賞植物引入我國,後作為豬飼料推廣種植,因其大量繁殖,常常布滿整個江河湖面,致使大量水生生物因缺氧和陽光不足而死亡,破壞水中生態平衡。近日,廣西柳州食人鯧咬人事件再次讓社會感受到外來物種入侵帶來的威脅。從福壽螺到食人鯧,從水葫蘆到美國白蛾,我國已成為遭受外來物種危害嚴重的國家之一。入侵性外來物種是指被引入或散布到其原有生活區域之外並威脅到生物多樣性的物種。
  • 警惕「外來物種入侵」——福壽螺
    警惕「外來物種入侵20世紀80年代初作為食用螺引入中國,因其適應性強,繁殖迅速,成為危害巨大的外來入侵物種。近日,廣西柳州食人鯧咬人事件再次讓社會感受到外來物種入侵帶來的威脅。從福壽螺到食人鯧,從水葫蘆到美國白蛾,我國已成為遭受外來物種危害嚴重的國家之一。入侵性外來物種是指被引入或散布到其原有生活區域之外並威脅到生物多樣性的物種。
  • 入侵中國的外來物種:食人魚非洲大蝸牛等引關注
    同時,還造成生態環境的嚴重破壞,導致生態退化和生物多樣性喪失,引起土著物種尤其是珍稀瀕危物種的消失和滅絕  文/《瞭望》新聞周刊記者  吳小康劉彤王政屈凌燕  近年來,隨著國際貿易活動的增多,外來物種由此進入我國境內。由於缺乏天敵形成入侵,我國多地損失慘重,並面臨著生態系統被破壞、人身安全受威脅等困擾。
  • 遼寧「立體防治」外來物種美國白蛾 災情已完全控制
    新華社瀋陽2月18日電(記者 範春生、汪偉)曾幾何時,從遼寧丹東進入中國的美國白蛾因極強的繁殖力、驚人的食量,對生態環境及農作物帶來破壞;如今,在多手段並用的「立體防治」下,美國白蛾成了「甕中之蟲」。記者從遼寧省林業和草原局獲悉,2018年遼寧省完成美國白蛾防治作業面積417.45萬畝,成災面積為0,災情已經完全控制。
  • 660多種外來物種入侵中國,48種被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
    【660多種外來物種入侵中國】我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其中71種對自然生態系統已造成或具有潛在威脅並被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2020年6月2日,生態環境部發布的《2019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引發關注。
  • 防治外來物種入侵 保護生物多樣性
    外來物種入侵,是指一定地域範圍內原本不存在的某些物種,經人類有意或者無意引入後,在自然條件下建立種群並對本地性質相異的生態系統造成不良影響或者對生物多樣性構成威脅的現象。外來物種入侵對生態安全產生極大威脅,對生物多樣性、生物安全和國民經濟產生很大的負面影響。據統計,外來入侵物種對我國農林牧漁業造成的經濟損失,每年超過百億元。
  • 來自美國的入侵物種,從東北擴散到中部,所過之處「片葉不生」
    外來物種入侵事件,在如今已經變得越來越多,這些入侵物種,來到新的環境中,執行繁殖和擴散,最終會明顯的影響當地的生態環境,損害當地的物種多樣性,摧毀生態系統,甚至造成很大的經濟損失。中國這些年的外來物種入侵事件也非常多,一是因為全球化的發展,中國這些年對外貿易也非常多,人為地帶來了許多外來物種;第二則是因為現在的交通技術非常發達,這些外來物種,跟隨著人類的交通工具,可以去更多的國家,擴散得更廣。
  • 660多種外來物種入侵,破壞的不僅僅是生態,還有糧食生產安全!
    上篇外來入侵物種十年增三成隨著國家、地區間交往日益頻繁,外來物種正在全世界範圍蔓延。近年來,我國外來物種入侵數量呈上升趨勢,目前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成為世界上遭受外來物種入侵危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一些外來入侵物種成為新的優勢種群,危及生物多樣性和生態安全,釀成巨大的經濟損失。
  • 鄭州成為美國白蛾疫區 成立防控指揮部
    它叫美國白蛾,原產於北美地區,因為是外來物種,缺少天敵,連鳥都不吃它,因此被列入我國首批外來入侵物種。國家林業部門1號公告顯示,鄭州成為美國白蛾疫區。公告鄭州成為美國白蛾疫區國家林業部門1號公告顯示,鄭州市中原區、二七區、管城回族區、金水區、惠濟區、鄭東新區、鄭州新鄭綜合保稅區(鄭州航空港區)、中牟縣成為美國白蛾疫區。
  • 科學網—環保部:488個外來物種已入侵我國
    有些外來物種我們還不認識,不了解。它還沒有爆發的時候,我們不知道它是不是會成為入侵物種。 外來入侵物種有一個潛伏期,潛伏到一定程度,會有一個大爆發大流行,這個時候大家才發現這個東西挺可怕的。 現在國內入侵物種有多危險?對於這個問題,國家環保部自然生態保護司生物安全管理處處長王捷的答案很無奈——情況嚴重,恢復不太樂觀。
  • 上報農林部門:遼寧省營口發現米粒大小的白蛾,是美國白蛾麼?
    美國白蛾是對農林業有嚴重危害的入侵物種。這個名字很多人聽過,但未必分得清它的模樣。發現新型米粒白蛾家住附近有港口的濱海城區的郝女士,住宅在十幾層高,距離地面40多米。她在開放陽臺上種植了幾盆花,還有常見蔬菜。
  • 660多種已入侵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十年增三成
    一些外來入侵物種成為新的優勢種群,危及生物多樣性和生態安全,釀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同時,伴隨著跨境電商和國際快遞等新業態,入侵渠道更趨多樣化,造成的生態安全風險明顯增加。660多種生物入侵我國 生態環境部日前發布的《2019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全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其中,71種對自然生態系統已造成或具有潛在威脅並被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
  • 外來物種入侵或導致地球毀滅 絕不是危言聳聽
    A 入侵生物適應力強危害大  外來物種入侵是指生物物種由原產地通過自然或人為的途徑遷移到新的生態環境的過程。如南美的食人魚卻出現在中國的廣西柳州。  能夠成功入侵的外來物種,往往具有先天的競爭優勢,可以在爭奪養料,陽光,空間,水或食物中戰勝當地物種。
  • 四平已誘捕美國白蛾300多頭,好看的白蛾危害竟然這麼大
    為防控美國白蛾疫情,及時掌握美國白蛾疫情動態,全市自5月7日起開始開展美國白蛾疫情監控工作。成蟲監測取得良好效果,及時掌握了美國白蛾疫情疫情動態,為防控美國白蛾提供了科學依據。
  • 半月談|660多種已入侵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十年增三成
    一些外來入侵物種成為新的優勢種群,危及生物多樣性和生態安全,釀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同時,伴隨著跨境電商和國際快遞等新業態,入侵渠道更趨多樣化,造成的生態安全風險明顯增加。1660多種生物入侵我國生態環境部日前發布的《2019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全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
  • 660多種外來物種入侵中國
    8月4日消息,隨著國家、地區間交往日益頻繁,外來物種正在全世界範圍蔓延。近年來,我國外來物種入侵數量呈上升趨勢,目前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成為世界上遭受外來物種入侵危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一些外來入侵物種成為新的優勢種群,危及生物多樣性和生態安全,釀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同時,伴隨著跨境電商和國際快遞等新業態,入侵渠道更趨多樣化,造成的生態安全風險明顯增加。
  • 安徽多地遭美國白蛾幼蟲襲擾
    美國白蛾,學 名 Hyphantria cunea(Drury) 。目前已被列入我國首批外來入侵物種。     中新網合肥10月9日電 (張強)記者9日從安徽省林業廳獲悉,安徽省多地遭美國白蛾幼蟲入侵,給當地居民生活帶來許多困擾。  美國白蛾,鱗翅目燈蛾科白蛾屬中的一種昆蟲,原生於北美洲,屬於外來有害物種。
  • 660多種已入侵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十年增三成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半月談」(ID:banyuetan-weixin)】 隨著國家、地區間交往日益頻繁,外來物種正在全世界範圍蔓延。近年來,我國外來物種入侵數量呈上升趨勢,目前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成為世界上遭受外來物種入侵危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 一些外來入侵物種成為新的優勢種群,危及生物多樣性和生態安全,釀成巨大的經濟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