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南湖公園山體被「啃」村民種起菜

2021-01-09 中國江西網

    大江網九江訊 記者 胡夏冰 攝影報導:4月9日,市民胡先生向本網記者反映稱,最近,位於九江市南湖公園三號門的山體正在被住在附近的村民私自挖掘,不知他們挖山做什麼,希望記者前去了解。為探明事情的究竟,記者立即展開調查。
 

一村民正在挖山

村民挑土種地

伸向山腰的菜地

  山體被「啃」 菜地伸向山腰
    市民胡先生所反映的山體位於九江市南湖公園三號門,山體面朝公園的一側已被裹上水泥塑造成假山,而另一側面朝南湖新村的卻「裸露」在外,山下是一片被政府徵收後暫未利用的空地。
    放眼望去,山體表面已經有輕微的滑坡現象並留有被雨水衝蝕後的凹陷,位於山腰,也隨處可見人為開挖的痕跡,被「啃」得凹凸不平,十分難看。山腳下,是一些被村民們開墾好的菜地,上面種了蔬菜,而且菜地的範圍也在向山腰延伸,連剛被開挖的地方都種上了菜。下午4點左右,只見一村民正站在山腰位置揮動鐵鍬鏟土,然後挑著裝滿泥土的竹筐向自己的菜地走去。
    在空地上,記者發現,這些挖山挑土的村民還真有點「愚公移山」的精神,他們把土一點一點的挑到空地上,然後整平種上菜。
    住在南湖新村附近的一位市民看到此現象後對記者說,這些村民私自挖山種菜動用的是公家的土地,是違法的,而且也破壞了生態環境,導致水土流失。如果長此以往下去無人制止,山體將嚴重破壞,一到下雨的時候,泥水從山上滑下極易塌方,十分危險。

    擋不住的種菜「高手」
    記者採訪了一位正在澆灌菜地的村民。
    記者:您住在哪裡?
    村民:附近的。南湖新村的。
    記者:為什麼緊挨著山種地?
    村民:不種吃什麼,以前這都是我們的地,後來地被徵收了,看見長期沒人管,我們就在這個旁邊種。
    記者:菜地已經種到山上去了,這是公園的山啊。
    村民:下雨時山上的土和泥就往下滑,衝壞了我們的地,但是我們還是要種,沒工作,要吃飯。
    記者:不覺得危險嗎?萬一塌方。
    村民:顧不上了,壓死了也是死,餓死了也是死,要生存,沒辦法。
    記者:土挑往哪裡?
    村民:整理菜地。一點點挑。

樹根裸露在外

從山體挖的土用來種菜

   南湖公園:「護坡搞不成,會加強管理」
    隨後,記者來到南湖公園就該現象採訪了一位姓丁的工作人員,他告訴記者,我們開始只知道村民們在山下空地種菜,我們也阻止過他們。由於山下的土地所有權不屬於我們,所以我們也不好干涉,只能警告他們不要動公園的山,這次才知道他們竟然動了山體,還在山體上種菜,這是不允許的,也是十分危險的,容易造成崩塌。「山旁邊的這塊地被徵收後,原先市裡準備用來做博物館,後來該工程放棄。今年,政府又把它規劃到「一大四小」的工程裡,這塊地可能要恢復成綠化,我們這個山體也會堆土上來,恢復成綠化景觀,護坡現在搞不成了,我們只能加強山邊的管理,讓他們儘量不要在上面去搞菜地。」
    目前,南湖公園將派人到現場加強管理,阻止村民私自挖山,保護公園的自然生態環境。

相關焦點

  • 九江市民注意!南湖公園有蛇出沒
    九江新聞網訊(九江報業融媒記者 徐田剛 文/攝)5月24日,市民張女士致電九江報業融媒記者稱,在市區南湖公園裡,有蛇出沒,也不知道有毒沒毒,令人十分的恐懼。記者聞訊來到南湖公園荷塘月色池塘邊上的樹林裡,在張女士的指引下,的確在一棵樹的樹枝上看到了一條蛇,這條蛇的個頭不大,看樣子像幼蛇,還沒有完全長大,看到有人來了,蛇有些驚慌,吐著信子,快速的從樹上滑了下來,轉眼間就鑽進草裡不見了蹤影。記者事後將拍的圖片給專業人士辨認得知,該蛇學名叫烏華遊蛇,在全國各地都比較常見,無毒,喜歡在樹上曬太陽,成年個體性猛。
  • 九江南湖公園園中園項目的最新回復來啦~
    說到九江市區散步休閒的最佳去處不少人都會想到南湖公園不過由於南湖公園已經有一定的歷史了裡面的設施、景觀都已經略顯陳舊2018年11月29日原九江市規劃局對《南湖公園園中園項目規劃設計方案》進行了批前公示
  • 九江南湖公園一副對聯引來大量網友破譯 最難念對聯 你會念嗎
    原標題:九江南湖公園一副對聯引來大量網友破譯 最難念對聯 你會念嗎   中國江西網訊 「單個的『日』字好認,兩個『日』合在一起就犯難了,何況四個『日』摞在一起!」3月12日,網友「我是謝亨」在微博上曬出九江市南湖公園內一「怪」對聯,上聯有4字由「日」字組成,下聯對應4字由「月」字組成。
  • 九江一中(南湖校區)將改擴建!鳥瞰圖來了
    入學難一直是家長困擾的難題近日,小編從九江市自然資源局網站獲悉,九江一中(南湖校區)即將改擴建啦!學位緊張的問題終於得以緩解一起來看看規劃吧建設單位:江西省九江第一中學設計單位:浙江勤業建築設計有限公司浙江禾澤都林建築規劃有限公司九江一中校園總體規劃及新建致遠教學樓項目位於九江市潯陽區濱湖路一號(九江一中南湖校區內)。
  • 九江一中舉行南湖校區北大門落成剪彩儀式
    九江新聞網訊(王李玲 塗俊武)1月8日上午,九江一中舉行南湖校區北大門落成剪彩儀式。九江市教育局領導,項目設計方、施工方代表,九江市教育局黨委委員、九江一中校長萬金陵,九江一中黨委書記李玉珍等校級領導成員以及師生代表參加落成剪彩儀式。儀式由九江一中副校長陳新山主持。
  • 九江南湖國際依法成立業委 打造和諧小區新形象(組圖)
    中國江西網訊 舒鋼、通訊員謝仁山報導:座落於九江鬧市區南湖路108號依山傍水的南湖國際小區,有百姓喜愛的和中廣場、有秀水清蓮的甘棠湖畔…公共設施一應具全,歷來是九江城市小區中的地標小區建築。九江南湖國際依法成立業委 打造和諧小區新形象大會現場  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以來、中央對民生工程加大了關注力度,人民生活幸福指數不斷飆升。
  • 最美公園:長春市南湖公園(風景篇)
    南湖公園位於吉林省長春市朝陽區,始建於1933年。總面積222萬多平方米,其中湖面面積92公頃,為全國性的市內公園,公園特色鮮明。偽滿時期稱為黃龍皇家公園。著名的南湖風雨四亭南湖風雨四亭的設計者閆環是土生土長的長春人公園翻建多次,四亭依然是南湖的最佳遊覽、觀賞景點南湖是長春的名片,而四亭則是南湖的代表到此遊玩的市民,必到此處打卡拍照美麗的南湖風雨四亭經過多年的修繕,園內增添了許多人文小品,為公園增色不少。
  • 南寧南湖公園 繞南湖湖邊跑一圈有多遠?
    南寧南湖公園 繞南湖湖邊跑一圈有多遠?大略是5.2到8 公裡。南寧南湖公園簡介如次:廣西南寧市南湖公園,雄居南寧市東南部,1972年科班開拓為公園,總面積為191.92公頃,是一座水體景觀與亞熱帶莊園景物相結合,一本萬利開展水上自樂位移的綜合性莊園。
  • 走進南寧南湖公園看風景
    南寧南湖公園前身為南寧苗圃,後改為南湖苗圃,1966年將南湖苗圃與南湖養魚場合併建成 南湖風景區。1970年將南湖風景區與市新竹苗圃合併成立南湖水產苗圃管理站,1973年定名 為南湖公園, 總面積154.25公頃,其中建成開放面積60.05公頃。在這個公園中,湖的面積佔總面積的四分之三。
  • 旅行 南寧南湖公園 鬧市中的公園!
    南寧南湖公園 風景迷人 讓人感覺南寧太宜居了!廣西南寧的南湖公園,這是一座水體景觀與亞熱帶園林風光結合的公園。展現現代情韻的綜合性公園。南湖是南寧市區最大的內湖是毛橋江舊河道。唐景雲年間,邕州司馬呂仁徵集民工在此興建分流蓄洪工程,聚水成湖。
  • 九江一村民家裡發現成群大蜈蚣
    九江新聞網訊 (九江報業融媒記者徐田剛攝)7月1日,家住濂溪區五裡街道三壠村的村民孔先生反映,他家裡來了一群不速之客,把他和家人嚇得不輕,一家人憂心忡忡。  記者聞訊來到孔先生家裡,看見他所謂的不速之客,原來是許多大蜈蚣。
  • 《嶽陽市城市規劃區山體水體保護規劃(2017-2030)》批前公示
    在城市建設用地範圍內加大加快山體公園的建設力度,如八仙臺公園、楓樹山(風雨山)公園、架子山公園、珍珠山公園等,建成市民休閒、康體的重要場所,成為建成區名副其實的「綠肺」、「天然氧吧」。    第16條 景觀控制規劃1、綠線適當外擴,避免四周圍合。「城區山體」體量不大、海拔不高、高差也小,綠線外擴30米。
  • 縣城的公園也很美!實拍樂至縣最知名的公園南湖公園
    樂至縣南湖公園美景,原創攝影。樂至縣南湖公園美景,原創攝影。南湖公園周圍的高樓,原創攝影。小橋流水,樂至南湖公園。花開南湖公園,原創攝影。
  • 南寧南湖公園上榜全國十大跑步公園 位列第六名
    日前,百度與綜合型運動平臺keep聯合發布全國首個十大熱門跑步公園榜單,南寧市南湖公園成功入選該榜單,排名第六。有網友稱,南湖公園入選十大跑步公園實至名歸。南湖公園入選位列第六名根據該榜單顯示,入選跑步公園第一名的是北京的奧林匹克森林公園,南寧的南湖公園排名第6位。
  • 公園樟樹遭白蟻啃食 挖出4釐米長蟻后(圖)
    被挖出的蟻后4釐米長  昨日下午,市民宋先生打進熱線:一位師傅在南湖公園裡挖了2天,終於將一大窩白蟻的老巢給端了。  記者從隆康路上進入南湖公園,沒走幾步就找到了宋先生所說的位置。  在旁邊圍觀的宋爺爺說:「看這白蟻好厲害啊,把這邊樹皮都啃完了,這位師傅挖了2天才把它們全挖出來,可見這白蟻巢有多大。」  雷學軍說,他是南湖公園的工作人員請來清理白蟻的,他從1號下午開始工作,直到昨日中午才完全清理乾淨,「這個白蟻巢的直徑大概有1米,深入到地下2米左右的位置,至少需要10年,白蟻巢才會發展到今天這樣的規模」,雷學軍說。
  • 對山體道路實施管控8個月 景山公園鳥兒多了草本物種也多了
    本報訊(記者任珊)傍晚時分,景山公園綠化隊工作人員袁昕又帶著筆記本、望遠鏡和相機出來拍鳥了,「前不久我還拍到了銀喉長尾山雀、黃腹山雀,這些鳥兒以前在景山沒見過。」今年4月初,景山公園對山體道路啟動管控,上山的12條道路限流後僅留上山口、下山口、備用口各一個。景山公園的調研測量顯示,8個月來,公園生物多樣性增長明顯,有19棵古樹枝條生長長度明顯優於往年,黃腹山雀等稀有鳥類也增加了近10種。
  • 九江五裡街道三壠村成群大蜈蚣現民宅 村民憂心忡忡
    九江新聞網訊(九江報業融媒記者徐田剛攝)7月1日,家住濂溪區五裡街道三壠村的村民孔先生致電本報融媒平臺稱,家裡來了一群不速之客,把他和家人嚇得不輕,一家人憂心忡忡。記者聞訊來到孔先生家裡,見到了他所謂的不速之客,原來是許多的大蜈蚣,蜈蚣的個頭很大,大概平均都在六七釐米以上,頭是紅色的,身體呈現黑色,這些蜈蚣攻擊性很強,有人觸碰的話,它就會用頭前面的牙齒啃咬。
  • 南湖公園昨起正式對外開放 率先全市公園試水物業化管理
    市民在南湖公園嶄新的廊亭內休息。  南湖公園新鋪設紅色的瀝青路面。  廈門網訊(文/圖廈門日報記者吳海奎)「新鋪的紅色瀝青路面,不僅更漂亮,而且走起來更舒服。」昨日,市民陳女士大步走在南湖公園的主路上,臉上洋溢著笑容,對她來說,南湖公園是她最常去的「運動場」。經過五個月的提升改造,全新的南湖公園昨日起正式全部對外開放。  昨日下午,記者走進南湖公園,實地探訪提升改造後的變化。南湖公園最顯著的變化,就是貫穿公園的主路。這條主路長600多米,此前是單調的水泥路,提升改造後,變成了紅色的瀝青路面,看起來像運動場的跑道。
  • 把公園當小區請物業來管理 南湖公園率先試點物業化管理
    ▲南湖公園物業保安在同遊客打招呼。  廈門網訊(廈門日報 記者 吳海奎)把公園當作小區,請物業公司來管理,這會帶來什麼樣的效果呢?近日,南湖公園試行物業化管理已經過了四個月的磨合期,摸索出了一套成效良好的管理模式,接下去,我市公園管理部門還將總結經驗,進一步推廣公園物業化管理。  去年,市市政園林局在《廈門市2016年綠化工作方案》提出,廈門公園管理要積極推廣「物業化管理」方式,公園像小區一樣,引入物業管理理念。
  • 慄樹鴨成群現身南寧南湖公園 引眾人圍觀
    22隻慄樹鴨成群現身南湖公園  南湖水草豐美吸引眾多鳥類越冬,專家建議保持植被和環境多樣化讓鳥類長留慄樹鴨在南湖公園湖面的浮標上「排排坐」。莫國巍攝  南寧晚報記者凌劍伊實習生馬敬楠  1月1日早上,觀鳥攝影愛好者「如歌」去南湖公園邊觀鳥。當鏡頭掃過南湖公園時,她看到一群慄樹鴨。「是慄樹鴨!」「如歌」心情異常激動,「22隻!第一次看到如此龐大數量的慄樹鴨出現在南湖。」資深觀鳥愛好者梁家登確認,慄樹鴨曾經在南湖公園出現過,但如此成群出現還是第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