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鄧焯安表示,尿液檢測游離基因不足以透露個人完整的基因密碼,能讓抗拒血液基因檢驗的用戶安心。大公報記者蕭霖攝
現時的尿液檢查通常能檢測尿蛋白、尿糖、尿比重,從而得知被檢測者是否有腎臟病、糖尿病、脫水等病症。近日有初創公司推出不一樣的尿檢服務,即通過尿液檢測游離基因的方法評估病人的患病風險,還可做親子鑑定。該公司負責人表示,現時該檢測服務還處於完善階段,爭取日後能檢測出更多的健康風險,例如胎兒會否有遺傳病變異。他指尿液游離基因檢測的構思於2018年在香港科技園與本地大學合辦的比賽中獲獎,並已申請專利。
讓抗拒驗血用戶安心
尿液檢測游離基因到底是什麼,有何用途?金科體檢及基因中心行政總裁鄧焯安博士表示,傳統的基因檢測方法靠抽血,惟過程中有機會出現人為錯誤,致使感染,相比之下,尿液檢測安全得多。他介紹,尿液內的基因來源多數為經腎臟進入尿液的游離基因碎片,碎片包含的基因數已足夠尋找與疾病風險有關的特定基因序列,加上只屬於基因碎片,不足以透露個人完整的基因密碼,能讓抗拒血液基因檢驗的用戶安心。
他說,檢測過程大致分為三個步驟:首先是利用中心的自動化基因提取機提取游離DNA;其次是在提取出的游離DNA中加入特定試劑,將DNA中的一些物質放大,令到其數目變多;再放進聚合酶連鎖反應(PCR)的核酸分析儀器,得出結果。他指,相較血液,尿液檢測減省了儲存和分離血漿的麻煩,成本可減少2成。
至於適用於檢測的項目,鄧博士說,尿液基因檢測利用全基因組關聯分析(GWAS)理論,幫助做一些與基因有關的風險測試,達到「示警」的效果。「並不是說有了病才能檢測到,我們的檢測是一些關聯性的風險疾病,例如能測到你的皮膚的抗氧化能力及受紫外線破壞的程度如何,會否比常人高;又或者檢測你患上肝病、青光眼等疾病的風險。」他說,中心並會結合各項中西醫的身體檢查,給予降低患病風險的建議。
此外,尿液游離基因檢測亦能做親子鑑定。鄧博士說,在孕婦懷孕七周時,憑男性胎兒基因就可以與父親基因比對,做到親子鑑定。若是女胎,則需要使用另一種技術,尿液游離基因檢測暫未能做到。他表示,中心亦在繼續完善檢測技術,爭取之後能從基因序列中檢測胎兒是否有遺傳病變異的風險,例如地中海貧血症和一些癌症。
灣區合作是必然趨勢
行政總裁鄧焯安博士原先在香港理工大學任應用生物學及化學科技系助理教授,他稱2018年時曾與理大畢業生參加了香港科技園與本地大學舉辦的Techathon比賽,憑尿液檢測游離基因的構思獲獎。次年,鄧博士與畢業生獲投資者支持成立金科體檢及基因中心,鄧博士亦從理大離職到中心服務。
作為從學校轉戰市場的創科界人士,鄧焯安認為,本港的創科政策也一直重視學界與市場的接軌,自己曾工作過的理工大學亦有專門的機構,負責與商界合作的相關工作。不過,本港土地短缺,較難興建大型工廠,「我自己間初創公司能在中環找到地方開,已經好不容易」,故他認為與灣區其他城市合作是本港創科發展的必然趨勢。
來源:大公報
審讀:譚錄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