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溫治療觀賞魚白點病,可能面臨一個風險,也可能造成誤判

2020-11-06 養魚老道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

最近連續四天,養魚老道一直關注著我的那缸患上白點病的小菠蘿,終於在今天,它們有了很明顯的改善,上午立刻給它們換水四分之一。

最起碼的一點就是,今天,它們的魚鰭開始舒展、遊姿開始正常、白點的數量開始呈現下降的趨勢。

在這三天當中,最令我擔心的一個主要風險,就是它們不斷上浮水面、可能缺氧的風險,無論我們在治療白點病的過程中,是用鹽或者少量輔助用藥,都有提示最好是配合升溫。

但是,無論上述的哪一樣,都有可能造成觀賞魚在快速升溫的瞬間開始,出現極度缺氧的風險。

一、快速升溫,水體中的溶氧量就會大幅度降低

這個道理無需再去過多解釋了,為什麼觀賞魚在夏季最容易出現悶缸的情況?

或者是平時飼養的水溫過高,觀賞魚就可能出現缺氧徵兆?

皆是因為水溫過高的緣故,尤其是飼養密度大、觀賞魚本身又有點病,再加上它們不斷地分泌著各種體表雜質,因此來說,在遭遇了突然升溫後,它們集體上浮水面的情況就會很多了,部分有可能就是實質性缺氧。

二、魚缸加鹽過多,也有可能造成觀賞魚缺氧,如果水溫在配合的話

如果我們試驗過把觀賞魚放在百分之三的鹽度內,我們就會發現觀賞魚瞬間就會漂浮水面,並且保持不住身體平衡,然後有的才能慢慢恢復,而有的也就不再恢復了,這個道理是由於滲透壓的緣故,所謂死海不死,估計也是這個道理吧?

再一個就是,過量的鹽度,也會增加水體的硬度,硬度過高對於觀賞魚也沒有什麼好處的,再加上水溫提升過快等綜合因素,也不利於觀賞魚的呼吸,部分觀賞魚也有可能出現類似於缺氧的現象。

這其中還會有一定的誤判成分。

三、藥物過量,也會刺激到觀賞魚的魚鰓,配合水溫過高,造成缺氧

一般治療觀賞魚白點病的藥物,都會含有汞製劑,對於觀賞魚的魚鰓也會造成一定的刺激,從而影響到觀賞魚的呼吸。

而大部分藥物都是需要在25度左右的水溫中,藥效才會發揮更好,這個時候,我們再去突然升溫,升溫的幅度較大,也會造成觀賞魚出現缺氧的症狀。

另外還有一個因素,就是觀賞魚在白點的侵襲後,各個魚鰭的受損程度也是等等不一,大多數觀賞魚會因為魚鰭的破損、潰爛,而無法保持正常的遊姿,比如說金魚類的,這個現象就會更為明顯。

這個時候,它們也會上浮水面不動,或者在水面扎堆聚集,前前後後、左左左右的遊動,看起來倒像是水黴的前兆,尤其是在剛開始升溫的前三四天,這個現象尤為明顯,也有點類似於缺氧的徵兆。

四、可不可以進行增氧處理,緩解觀賞魚的缺氧症狀?

對於上述的這些現象的出現,我們沒有必要去過度驚慌,一般的,只要是觀賞魚沒有其他疾病,之前的體質還算可以,大部分都可以挨得住。

那麼,這種情況下,我們可不可以進行輔助增氧?

也是可以的,不是不可以,但是有些情況下,作用不會很明顯,因為有一部分觀賞魚,只是看起來疑似缺氧,再一個就是,這個水質可能已經無法保持了,無論是加鹽還是加藥。

而有一部分體質差的觀賞魚,可能就是真缺氧了,這個就需要我們自己去詳細地觀察。

如果觀賞魚真正的缺氧,必定會在水面持續吞咽空氣,否則的話,可能就是其他原因,自己無法有效控制住自由遊動的姿勢。

五、最好的辦法,就是大量困水,準備換水,稀釋鹽度、稀釋藥量

如果我們能夠把魚缸的水溫保持在一定的高溫區,那麼,鹽度也好、藥物也罷,只是起到了一個輔助治療的作用。

對於加鹽或者下藥來說,我們也不能完全否定,說是有它也行、無它也可,因為有些新魚友根本不按說明辦事,動不動就下藥過量,這是不行的。

有些老魚友,想要加快整個治療的進程,再一個要看觀賞魚對於高溫的耐受度,有些觀賞魚體質太差,一高溫直接拜拜了,我們就可以適度加鹽、加藥,期待效果能夠快一點,但是,千萬不要過量,有點就夠。

當我們加溫到觀賞魚的體表白點,已經開始出現大範圍脫落的現象,觀賞魚的缺氧徵兆依然得不到有效緩解,這個時候就可以進行換水處理了。

及時注入困好的新水,不但可以快速稀釋魚缸的鹽度和藥量,而且還可以迅速為魚缸補充新鮮的氧氣,這個操作,和我們在那裡用個氧氣泵,不斷震動這缸廢水的水面,以期進入更多氧氣,完全是兩個概念。

換句話說就是,魚缸裡已經有了這個黏液、死去的蟲體、鹽度和藥物,溶解氧也未必能夠進入多少了。

那麼,我們在觀察到白點有所減輕的情況下,一般的是在升溫三四天左右,我們可以一邊保持水溫不變,一邊進行至少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的換水,必須困水、必須等溫,之後,觀賞魚的缺氧現象就會得到很明顯的改善,再者適度換水,也可以帶出部分病菌,觀賞魚的恢復程度就會加快。

然後一直保持著高溫環境,如果有困水的話,可以三天後再次更換,或者每天少量更換,都是可以進行的有效操作,觀賞魚就會狀態一天比一天好,即使是白點去除後,它們的魚鰭潰爛處,也需要一個良好的水質環境去靜養,對於它們來說,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

六、不但是白點病,其他很多觀賞魚病都可以進行這種操作

其實不單是白點病,只要是牽扯到觀賞魚的諸多體表疾病,我們都可以進行這種操作,症狀減輕後,就開始穩定水溫、稀釋藥量、進行持續少量換水。

觀賞魚的體表疾病不是什麼大病,也無需天天不斷地在那裡下藥治療,還是水溫穩定、水質第一為好,觀賞魚就會越來越好。

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問題敬請關注,謝謝!

相關焦點

  • 開春遇上白點病,觀賞魚的黴運要來了
    這幾種魚病中,白點的治療方式簡單,但也容易讓很多人吃悶虧。白點曾在我的一條小金鯽身上反覆出現,我用了很多魚藥,效果都很好,但很快又復發,所以我到現在對白點深惡痛絕。白點受環境影響明顯,照顧得好的魚缸並不容易滋生白點,疏忽大意是導致觀賞魚生病的主要原因。而很多文章所謂的預防魚病三大妙招或者四大絕招,其實只是博人眼球。
  • 觀賞魚白點病怎麼治?
    【專家解答】觀賞魚飼養上常見的白點病在是一種病,並不一定是小瓜蟲病,雖然小瓜蟲引起的白點比較常見,但除了小瓜蟲,還有很多病會出現白點症狀.  藥物治療:  1、加鹽升溫法,這是最常用的一種方法。也是比較管用對魚傷害最小的一種方法。
  • 為什麼我的觀賞魚會得白點病,怎麼預防和治療。
    家裡養觀賞魚的朋友們,特別是養冷水觀賞魚的,特別容易碰到白點病的困擾,如果治療不及時,往往魚只體表會布滿這種噁心的蟲子,並且魚只也會死亡。我們從原理上來談論下白點病的發病機理:觀賞魚的白點病,又分為淡水白點和海水白點,雖然都是白點,但是白點蟲的種類不同,所以治療方法就大相逕庭了!
  • 新人養魚需上心,觀賞魚身邊白白的可不是氣泡,可能是寄生蟲!
    很多新人朋友在入手觀賞魚後都會有幾分不知所措,看到觀賞魚身上出現了一些白白的點點都還以為是水中的小氣泡,其實這些觀賞魚很有可能已經受到了寄生蟲的騷擾,新人朋友養魚這一點需要上心,雖然這種白點病很好治,但也不要將小病拖成大病!
  • 一分錢不用花治療魚缸中觀賞魚的白點病和水黴病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小城良哥,如何用最簡單最安全的方法處理飼養觀賞魚中遇到的系列問題,請點關注,這裡都有你想要的答案。典型的白點病,尾部白色的圓點廢話不多說直接切入主題,這是我的風格,不想浪費各位朋友寶貴的時間。
  • 觀賞魚白點病如不注意這些將損失慘重
    這病初期,小瓜蟲一般都會在觀賞魚的鰭上出現,這時,病魚有個典型特徵,就是不停地蹭缸,像動物蹭癢一樣。如你發現家裡的魚有這樣情況,你就該懷疑它是否患了白點病。這病初期很好治癒,但時間長了,小瓜蟲會繁殖的越來越多,不斷吸取魚體組織的營養,魚體表面會產生一個個膿泡和大量粘液。
  • 觀賞魚養殖:新手如何應對常見的白點病
    (觀賞魚是如何得白點病)白點病如何進行治療?(生病就得醫治)白點病如何進行預防?(如何防止下次的發生)追根溯源,你能想到什麼最初始的問題?白點病如何進行治療這個可以說治療方法都在重複同一個回答:將水溫升高到30度(首先要了解你的觀賞魚適不適合)水溫升高期間每6個小時升高2度。
  • 金魚錦鯉等觀賞魚白點病的治療,只需這兩招,資深魚友從未失手
    本期要聊的話題是每位養觀賞魚的朋友,都大概率會遇到的一種魚病:白點病。老孫養魚多年,也幾乎每年都和白點病打交道。導致白點病的小瓜蟲在說具體治療方法之前,老孫還是要格外提醒大家,給魚治病之前很多魚病,都有魚體表出現白點這一表現特徵。而白點病的確認相對容易些,白點病前期,魚狀態正常,正常遊動,正常吃食,而且,白點病的白點,比芝麻小得多,白點邊緣清晰,最重要的一點,用指甲輕輕刮擦,白點是可以被輕鬆刮掉的,這一點我認為是和其他魚病的最明顯區分。
  • 在高溫的環境下飼養的觀賞魚患上了白點病,我們應該如何應對?
    圖文/養魚老道 原創很多魚友看到了觀賞魚在高溫環境下患上白點病的題目,可能會笑,高溫多高算高,小瓜蟲不是懼怕高溫嗎,怎麼可能在高溫的環境下觀賞魚也會患上白點病呢?那麼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會有以下幾點:一、魚體虛弱或者說是極度虛弱假如說我們購買回家的觀賞魚身體極度虛弱,身上帶有病原體,或者說在魚體極度虛弱的這種情況下,如果魚缸裡有小瓜蟲潛伏,那麼就有可能輕度的爆發白點病了,而極有可能魚缸裡其他體質強健的觀賞魚
  • 白點病與打粉病的治療方法(魚友分享)
    常見魚友為愛魚患病糾結 特別是白點病與打粉病 怎樣區別 確診愛魚患的是白點病還是打粉病呢個人根據自己的親身飼養經驗 及在壽網翻閱無數老帖 結合壽網前輩的一些診症經驗 特作整理 供魚友們參考與借鑑白點病白點病既小瓜蟲病 病原是原蟲類的多子小瓜蟲 病魚感染初期 胸 背 尾鰭和體表皮膚均有白點狀分布 白點較大 密度較為稀疏 此時病魚照常覓食 幾天後白點布滿全身 病魚失去活動能力 有時左右擺動 並在缸壁 側身迅速遊動蹭癢 遊姿逐漸失去平衡 極不活躍 常呈呆滯狀 浮於水面 遊動遲鈍 食欲不振 體質消瘦 細看皮膚伴有出血點 病程一般5—10天 傳染速度極快 若治療不及時
  • 關於觀賞魚類白點病的知識
    白點病,對於養魚愛好者來說是個很容易碰到的魚病,如果沒有及時治療處理,死亡率至少在60%~70%,高的基本團滅。白點病來得快去得也快,但是復發率極高,今天包大人就給大家講一下這個白點病。白點病的症狀魚兒在患了白點病的初期,魚鰭和體表通常會有零星的小白點,此時魚的狀態基本正常,但是會聚集在缸角或者用身體摩擦硬物。兩到三天後,魚體表面基本布滿白點,魚常在上層水面活動,並且行為較為呆滯。大概在一周左右,病魚死亡,此時缸內所有魚應該都已經感染。
  • 為什麼觀賞魚的白點病會反覆發作,這個問題如何有效杜絕?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我們不當魚大夫,只是大自然的搬運工,讓我們輕鬆養水,快樂養魚!養魚老道飼養觀賞魚多年,還真的是從未見到,說是這個魚缸裡的觀賞魚,白點病還會反覆發作的。
  • 觀賞魚得了白點病?用魚缸加熱棒就能治好,注意看流程
    現在正是觀賞魚白點病高發的季節,很多養熱帶魚的朋友正為此發愁,那麼觀賞魚得了白點病怎麼辦?首先,我們得了解,為什麼觀賞魚會有白點病,其實我們所說的白點病,就是小瓜蟲爬滿了觀賞魚的身體,時間久了,水導致觀賞魚死亡。
  • 觀賞魚白點病不可怕,關鍵這兩步要做到位
    最近冬春季節交替是我們觀賞魚容易生白點病的一個高峰期。最近在跟不少魚友溝通的過程中,發覺有的已經中招了,就連一些比較有飼養經驗的魚友,家裡的觀賞魚都有一些不小心染上白點病的。其實咱們觀賞魚的疾病大部分都是防勝於治,那麼白點病也不例外。
  • 都有哪些觀賞魚比較容易患上白點病?
    圖文/養魚老道 原創為什麼養魚老道今天想到了這個話題,是因為有一位魚友的金菠蘿魚得了白點病,一缸觀賞魚中只有金菠蘿得了白點,其他魚都沒事,這種現象實際上很正常,因為金菠蘿魚幼魚,向來是體質較差、毛病比較多,在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它們總是最先得上白點
  • 【文章】孔雀魚白點病
    在飼養過程中,孔雀魚白點病也是常見病症之一,不少魚友的愛魚就是因為白點這種孔雀魚常見病而是去觀賞價值,甚至死亡。因此孔雀魚白點病的醫治與預防對我們來說非常有必要學習 孔雀魚白點病在剛患病的時候,是非常不容易發現的,但當年你你仔細觀察病魚的時候,你會發現患病孔雀魚的身軀和魚鰭都會產生個別的小白點,稍微嚴重的時候,魚兒身上的白點增多,晚期則是滿身的白點,魚兒有氣無力的伏在水面或者是沉入箱底。那麼該如何對於孔雀魚白點病進行提早的預防和醫治呢?
  • 清道夫魚家族會生一種病,胡椒病如何治療,和白點病如何區分?
    白點病大家肯定一點也不陌生,但是說起胡椒病,很多異型魚玩家就會臉色發白。是的,胡椒病是異型魚的高發病,是玩異型魚的路上逃不過,躲不過的一道坎。這種病的發病案例還是很少的,但是一旦發病,不及時治療,魚類也許很快就會死翹翹。今天這篇文章,主要針對胡椒病的區分,特點,治療方法來進行解析,希望能幫助到各位異型魚玩家。
  • 【老生常談】魚得了白點病怎麼治?
    如果您是新手,如果您想養魚,如果您的魚病了…請您先點擊本文上面的藍色字體「養魚大全」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免費收到文章了
  • 魚身上有白點,白點病的治療方法
    白點病是觀賞魚中最為常見的一種病,這種病不僅會影響觀賞魚的觀賞價值,而且對它們的健康也會有著很大的影響。那麼對於這個疾病我們應當如何治療呢? 白點病簡介白點病是一種最常見的魚類寄生蟲病,多發於秋末春初水溫較低的季節鯉科和慈鯛科的熱帶魚較易感染。
  • 換季導致白點病的治療辦法
    一旦龍魚有了白點病應該如何及時處理。分析一下白點的起因,然後根據引起白點病的原因對症下藥,是治療龍魚白點病的最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