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店陷入倒閉潮,大量門店消失,連老品牌都中招了?

2021-01-10 騰訊網

經過了幾個月的疫情之後,許多行業也紛紛恢復了原來的營業狀態,咖啡店也是如此。但是在疫情期間,咖啡行業受到了很大的衝擊,各個門店也是出現"門可羅雀"情況。眾所周知,咖啡店線下非常的難經營,現如今加上特殊環境的影響,對於行業可謂是雪上加霜。據有關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咖啡服務行業的閉店率高達83。3%,而且在閉店這些品牌中,就連一些老品牌也在所難免。

然而,曾經咖啡行業排名第二的COSTA也迎來了閉店潮。據了解,COSTA在杭州、青島、南京、北京等多地區都關閉了很多門店,而且青島和北京兩地區加起來就有40多家門店關閉,佔據了其他地區門店的10%。還有一家咖啡服務行業也是這樣的情況,那就是漫咖啡,很多人應該都知道這是一個老牌子,曾經受不少的人青睞,但是現在也存在這下滑的跡象。漫咖啡在北京已經有60%的門店關閉,其它的一些城市,也是出現了這樣的情況。

實際上,漫咖啡並不只是專門喝咖啡的地方,它更看重的是一個休閒娛樂的環境,所以在室內的裝飾方面,也是充滿著很古典的味道。然而,這樣的自然感,也會讓許多的消費者感覺會很放鬆,這也是漫咖啡成功的最重要因素。咖啡本身就是可以讓人身心放鬆,如果再加上這樣的環境,更是讓人覺得美妙絕倫。所以,就在這樣的背景下,初期的漫咖啡發展的非常迅速。據數據顯示,僅僅用了兩年的時間,漫咖啡就在中國地區有了一百多家門店,並且每年每個地區的門店平均數也增加55家。

不得不說那時候的漫咖啡,在全國地區的都是首屈一指的品牌。但之後漫咖啡的擴張速度逐漸變慢,在2019年,我國漫咖啡的門店數量為150家,5年的時間也只是增長不到40家門店。然而,不止漫咖啡在關閉門店,一直瘋狂開設門店的瑞幸咖啡,也開始了收縮門店。據媒體消息透漏,瑞辛咖啡已經在北京關閉了80多家店。

COSTA咖啡也曾經表示過,將歸調整英國的門店,並且裁員數量達到1650人。而在9月8日,一直沒有動靜的連咖啡,也是在微信的公眾號上宣布關閉了所有的門店,而且也沒有重新再開的打算。所以疫情的影響讓很多本來就不盈利的咖啡店,變得越來越難經營,線下的實體店也是慘不忍睹。

其實就有投資人表示過,經營一家咖啡店的成本也是非常高的,除去租金、裝修、設備、物料、員工工資等,幾乎也就沒有什麼錢了。他認為咖啡經營和餐飲行業經營是差不多的,不適合速度比較快的投資方式。而且咖啡行業作為服務產品,獨自品牌的成立時間很短,而且也吸引不到消費者的價值觀。就像所謂的"連鎖咖啡",發展到現在也沒有太多的消費者去了解。

瑞辛咖啡曾經也是在短短幾年的時間,開設了上千家門店,而且用大規模的補貼,在短時間的情況下完成了用戶的規模。然而,隨著瑞辛咖啡造假事件被曝光,這也讓消費者看到了只有盈利才是公司發展的最大因素。而且,線下咖啡店的成本,也不是隨著企業的規模擴大而決定的,也不能把全部的希望看向規模效應,只有門店的盈利才是企業的救命的稻草。

雖然在今年的下半年,疫情已經往好的方向發展,從而一些消費者也會把壓抑的心情用消費來改善。據咖啡行業的數據顯示,今年的中國咖啡產業市場規模也有望超過861億元。然而,咖啡門店的關閉,線上渠道的開發,這也不代表線下門店的從此的結束。但毋庸置疑的是,咖啡服務行業線下的打法要進行改進。而且,現在買咖啡的消費者,消費習慣也已經改變了,從先開始的速溶咖啡為代表,到現在以星巴克身份消費為代表,這也逐漸的成為了大眾的消費習慣。

高成本、盈利少、翻臺率低也是現在咖啡店三大特點,如果長期面臨這樣的狀況,那麼結果只有倒閉。所以說,咖啡品牌還是要在發展策略上做下調整,那麼將來才會有可能成功,也相信在未來也有很多的新品牌咖啡店的出現。

相關焦點

  • 日本壽司店大批倒閉 關店潮席捲
    【日本壽司店大批倒閉】據日媒報導,受新冠疫情的影響,日料業正在陷入困境。著名的「迴轉壽司」為應對危機,不得不轉變經營方式,改成櫃檯式經營。據悉這樣可以減少食材的損耗,同時也能節約電費。據東京商工調查結果顯示,截至2020年9月,共有23家壽司店倒閉,是去年同期的1.5倍。如若照此勢頭發展下去,預計會有共30家壽司店倒閉。
  • 為什麼Costa倒閉了 但星巴克能成為全世界最牛咖啡店?
    國金的Costa倒閉了,為什麼?先講一個國金Costa咖啡倒閉的故事。以前,上海國金中心樓下有一家Costa咖啡館。因為附近有許多基金公司,這家咖啡店是我們證券行業喜歡聚會的地方。但突然有一天這個咖啡店倒閉了,有一個叫做「拉裡雷」的才子就就寫了一篇文章分析它倒閉的原因:2015年牛市的時候大家都特別喜歡去這家店,但是到了2015年下半年股災的時候,經常有些人就說咖啡我就不點了。經常是三四個人一桌,買方點一杯咖啡,其他賣方就喝白水,然后里面一坐就是三個小時。你想四個人只點一杯咖啡,坐三個小時,這家咖啡店不倒閉才怪。
  • 2019上半年餐廳倒閉名單出爐 賺錢的餐廳已然鳳毛麟角
    筆者近期看到某知名連鎖餐飲品牌內部營業數據,顯示其60多家門店中有40多家店單月營業額沒有過100萬,且這些門店基本都是千平大店,看的筆者冷汗直冒!   毫無意外,2019是比2018更加艱難的一年。2018年餐飲收入42716億元,同比增長9.5%,據《中國餐飲報告2018》顯示,餐飲行業的閉店率高達70%,餐廳平均壽命只有508天。
  • 世界十大咖啡店品牌排名 星巴克COSTA斯達醇絲在中國有門店
    世界咖啡店都有哪些?工作之餘,約幾個好友到咖啡店裡看看書那是人生的一大樂趣。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世界十大咖啡店十大品牌排行榜,希望能夠為您選擇咖啡店提供幫助。其中星巴克、COSTA以及斯達醇絲等在中國均有門店。
  • 連咖啡關閉大部分門店?
    過去這一周,星巴克「貓爪杯」又回來了,這次還帶來了「貓尾杯」;連咖啡被傳關閉大部分門店,但官方回應是「基於店面優化做出的處理」。連咖啡關閉大部分門店?官方回應並不屬實據界面新聞4月8日報導,連咖啡關閉了位於北京上海地區的大部分門店,大眾點評上多數門店顯示暫停營業。但連咖啡方面表示關店潮並不屬實,這是基於店面優化做出的處理,北京區域暫停營業狀態是疫情原因導致,並非陷入困境。
  • 關店盤點:2020,我的餐廳就這樣倒閉了
    其實宜芝多關店的討論已經維持數月,據媒體報導,從7月份開始,宜芝多被曝關店數量多達70多家,開設在地鐵站等人流密集場所的門店早就消失了一半。  就連宜芝多創始人、總經理蔡秉融都說:疫情對宜芝多營收打擊慘重,尤其是疫情最為嚴重的2至4月,地鐵人流量慘澹,基本沒有營收。  5月逐步復工以來,地鐵人流已恢復到原先的七成,但消費力仍因「人們都戴口罩,匆匆忙忙過門不入」而不振。
  • 日本壽司店大批倒閉
    日本壽司店大批倒閉   「迴轉壽司」不轉了! 日本壽司店大批倒閉,拉麵館倒閉數量創近20年來之最  疫情對國外餐飲業的影響仍在持續蔓延。以日本為例,該國具有代表性的壽司店、拉麵店都出現了「倒閉潮」。
  • 中國迎來倒閉潮 還有哪些實體店能撐過2016?
    近幾年接連倒閉的百貨店不勝其數,從外資第一店的百盛,到要關掉國內一半百貨門店的萬達。據統計,2015年中國百貨關店席捲了17個省市自治區、14個品牌、63家百貨門店。從關店分布地區來看,東部地區百貨關店最嚴重,福建省成為百貨關店的重災區,2015年共有9個百貨門店關店。其中,僅萬達百貨就在福建省關店8個門店。
  • 香港餐飲業才是真難:旺鋪空置,名店倒閉,人員失業……
    本想著在春節假期經歷一把紅火的香港餐飲業,因為新冠疫情的影響,卻再次進入寒冬:大批吉鋪空置,名店倒閉,人員失業…不知何時,才能復甦?01旺鋪空置,銅鑼灣居首都說香港是「寸土寸金」,然而疫情卻導致香港核心區域吉鋪空置率大幅飆升。
  • 澳洲著名「雞店」55間門店全部倒閉,每個華人都去過!如今撐不住了
    目前整個澳洲,Nando’s官網上顯示的只有195家店鋪,這與2014年顯示的270家店鋪相比,少了近1/3的門店!最終在勉強支撐了6年後,他們的店鋪徹底倒閉關門了。加盟商的收益,根本不能滿足Nando's一次次的店鋪升級要求!
  • baby在香港的四家咖啡店全部倒閉,原因竟是因為這個!
    說到baby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而早在上半年的時候,baby的最後一家咖啡店也關門了。而在幾年前,baby早在香港就開了幾家自己的咖啡店,而名字就叫baby cafe。而這個名字就是來自《全球熱戀》中的咖啡店baby cafe。
  • 連咖啡遭遇關店潮 資金吃緊還是戰略轉移?
    目前,門店招牌已被清理掉,但隱約可見「Coffee Box」的痕跡,室內報紙散落一地。除廣州以外,近日公開報導指出,上海、杭州、深圳也是連咖啡關店「重災區」,其在全國關店率為30%~40%。對於關店的原因,連咖啡公共關係負責人向記者回應稱,「並非是倒閉,這一輪是主動做出調整。
  • 日本咖啡品牌NO COFFEE首家海外門店落戶上海
    「no coffee no life」的咖啡文化也早已殺入中國,各式各樣的連鎖咖啡品牌、獨立小眾咖啡店、優秀國外咖啡品牌不斷湧現。     首家海外門店:咖啡+甜品+酒吧     2019年12月31日,NO COFFEE 在上海TX 淮海一樓開出品牌首家外海門店「NO COFFEE SHA CHINA」。這既是一家咖啡店,也是一家甜品店,還是一家酒吧。
  • 昆凌開的寵物咖啡店倒閉 為什麼明星餐飲一起雞毛?
    這家咖啡廳是昆凌於2015年在臺北開設的寵物咖啡廳,位於當地的繁華地帶,每月的租金在5-10萬元,附近也曾有店家因為收支不平衡而倒閉。   又一家明星餐飲倒閉,明星餐飲怎麼了?   明星餐飲,顧名思義就是明星投資、建設的餐飲店。他們通過明星的知名度來提升自身的知名度,通過明星的知名度帶來客流。
  • 日本卡拉OK巨頭SHIDAX大量關店 中國KTV未來要消失?
    日本卡拉OK巨頭「SHIDAX」大量關店 (圖來源自:東洋新聞在線)   據《東洋新聞在線》報導,卡拉OK連鎖巨頭SHIDAX在8月末同時關閉44家門店,該公司從今年4月份開始陸續關店,據統計,截止8月末共關閉56家店鋪。   在關閉的門店當中,竟然包括了2004年開業的具有總公司職能的「SHIDAX澀谷俱樂部」。公司方面正在商討保留其總公司職能以及出租空出來的樓層。
  • 8000億火鍋市場陷入品牌僵局,品類將何去何從?
    虧損的虧損,倒閉的倒閉,真正賺錢的火鍋店並不多。品類不斷細分,甚至還出現了類似「生摳鵝腸」這種口味極「重」的另類火鍋。這種吸引眼球的噱頭真能帶來生意嗎?為什麼大部分品牌都在尋求新的、甚至另類的破局方式?
  • 咖啡火了,咖啡店卻要涼了
    除了因為內耗而沉寂下去的上島咖啡,其他咖啡店品牌也面臨壓力。曾有一項數據顯示,2016年全年咖啡店關店數達到了14561家,佔比近15%,包括太平洋咖啡、雕刻時光等。2017年也不斷有咖啡店開店的消息傳出。與這些傳統咖啡館的落寞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眾多企業正在爭先恐後地進入咖啡市場。
  • 從3000多家門店到少人問津,上島咖啡為何沉沒?
    所以說,在90年代,上島咖啡不單純是咖啡店,更是權貴的象徵,是身份的代表!那會,受社會熱捧進入鼎盛時期,全國門店大約3000家。因此資金雄厚,短短3個月內成功入駐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天津、福州、武漢等13個主流城市,門店數量超過300家,5月份,要實現全國500家門店的覆蓋率。瑞幸咖啡這般野心瘋狂,堪比中國咖啡市場排名第二的悅達咖世家。這樣操作,豈不是走上上島咖啡老道路?
  • 鳳凰實地探訪丨中國部分Costa門店換為星巴克!Costa最新回應:英國...
    據報導,這家可口可樂公司旗下的品牌警告稱,業務何時能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仍存高度不確定性。COSTA方面對此表示,在做出裁員決定之前該公司曾對多種選擇進行了評估。據悉,COSTA在英國和愛爾蘭擁有2700餘家咖啡店。該公司目前在英國的全資門店有1.6萬名員工,在1100家特許經營門店有1.05萬名員工。
  • 大陸遊客1天不到300人 臺東旅遊業者:或現倒閉潮
    中新網5月23日電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臺東景氣進入「寒冬」,據當地業者估計,到臺東的大陸遊客1天不到300人,讓旅遊餐飲相關業者的的生意一落千丈,業者沉痛表示,如果情形持續惡化下去,未來將出現旅遊及餐飲相關行業的「倒閉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