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首次揭秘「神話之鳥」遷徙路徑

2021-01-16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社臺北7月12日電(記者潘麗君 何自力)臺灣農林主管部門12日首度揭秘「神話之鳥」——黑嘴端鳳頭燕鷗的跨域遷徙路徑。專家呼籲,保育瀕危鳥類,更需兩岸多地跨界聯手。

  黑嘴端鳳頭燕鷗,又稱中華鳳頭燕鷗,因極為罕見、蹤跡神秘,素有「神話之鳥」之稱,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入極度瀕危物種。

  臺農林主管部門與臺灣大學聯合組建的研究團隊當日稱,「神話之鳥」每年5-9月間在馬祖、澎湖地區繁殖結束後的遷徙路徑之謎終於解開。

  該團隊自2008年開始,利用與黑嘴端鳳頭燕鷗共同遷徙且共域生殖的鳳頭燕鷗,裝置衛星發報器進行追蹤,推演黑嘴端鳳頭燕鷗的遷徙路徑。歷經10年的追蹤,結果顯示,夏季燕鷗在臺灣繁殖結束後,會分兩路南下,一路橫越海峽東南駐足菲律賓,一路循大陸東南沿海飛往中南半島的越南、泰國、柬埔寨度過冬天,最遠抵達緬甸。

  該團隊在當天的記者會上表示,浙江的五峙山、韭山列島也是黑嘴端鳳頭燕鷗的重要繁殖棲息地,研究證實,兩岸的鳳頭燕鷗族群互動交流密切。衛星追蹤表明,繁殖季時燕鷗會在兩岸各地來回移動,進行覓食或繁殖棲息地的交換使用。

  「瀕危鳥類的遷徙路徑研究和保育需要多方合作,自2006年開始,我們與浙江自然博物館就有合作,可以說十幾年來,兩岸在鳳頭燕鷗族群的保護方面是一起交流、一起成長的。」團隊負責人、臺灣大學森林環境系袁孝維教授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說。

  據介紹,目前全世界黑嘴端鳳頭燕鷗數量不到100只,馬祖、澎湖以及浙江的五峙山、韭山列島是「神話之鳥」的重要繁殖地。

相關焦點

  • 一個珍稀瀕危鳥種棲息地,擁有神秘的鳥種「神話之鳥」
    閩江河口國家溼地公園,位於福建省福州市長樂區潭頭、梅花鎮閩江入海口處,有河口水域、潮間帶沙灘、紅樹林沼澤等7種溼地類型,是候鳥遷徙重要越冬地、水鳥集中分布區、眾多珍稀瀕危鳥種的棲息地。特別是在這裡有一種神秘的鳥種,其行蹤飄忽不定,人類對它所知甚少;這是一種極其瀕危的鳥種,目前全球發現的不到50隻。在神秘消失63年之後,它卻又神奇出現, 學者們稱它為「神話之鳥」,它就是黑嘴端鳳頭燕鷗,因其首次發現是在中國大陸境內,因此又被稱為中華鳳頭燕鷗。
  • 追尋「神話之鳥」——鳳頭燕鷗環志記
    此次環志旨在了解鳳頭燕鷗種群的遷徙狀況,為種群特別是其中的中華鳳頭燕鷗保護工作提供依據。  中華鳳頭燕鷗是一種海洋鳥類,由於數量稀少、蹤跡神秘,被稱為「神話之鳥」。1861年首次發現於印度尼西亞,上世紀四十年代後一度消失,被多數鳥類專家認為可能滅絕。
  • 一切為了「神話之鳥」 中華鳳頭燕鷗
    (福建觀鳥協會供圖)  「鳥人」把中華鳳頭燕鷗暱稱為「黑嘴端(鳳頭燕鷗)」,自1863年被命名以來,直到2000年,人類對它們僅有6次確切的觀察記錄,也因蹤跡莫測,它被稱為「神話之鳥」。  2000年,臺灣紀錄片導演梁皆得在馬祖,「在約2400隻大鳳頭燕鷗中,我找到8隻喙尖端是黑色的,簡直不敢置信。」這在當時轟動了整個鳥類學界。
  • 最「詩意」的護鳥志願者,追尋「神話之鳥」
    本報記者朱涵攝被譽為「神話之鳥」的中華鳳頭燕鷗是一種極為罕見、蹤跡神秘的極度瀕危物種,一度在世界上銷聲匿跡60多年。2000年和2004年,這種海鳥在福建馬祖列島和浙江韭山列島先後被重新發現。在這之後,鳥類學家、保護區管理局採取人工招引和種群恢復技術,和全國各地的愛鳥人士一起幫助這些瀕臨滅絕的「神話之鳥」在浙江東部的無人小島上建立家庭、繁殖後代。
  • 象山「神話之鳥」被「利奇馬」吹到上海了?
    ,想一睹『神話之鳥』的神秘面紗。當我第一眼看到這個報導時,就意識到南匯東灘的「神話之鳥」極有可能是從象山韭山列島「騎馬」而去的。黑嘴端鳳頭燕鷗又名中華鳳頭燕鷗,是一種極度瀕危的鳥類。1861年在印尼東部被首次發現,1937年在中國山東青島採集到標本後,便失去了蹤跡。
  • 「神話之鳥」終於回來了
    「神話之鳥」中華鳳頭燕鷗。        中華鳳頭燕鷗是世界極度瀕危物種,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曾被估計全球種群數量不足50隻,因數量少、行蹤神秘,被譽為「神話之鳥」。        在2014年之前的八九年時間裡,韭山列島難覓中華鳳頭燕鷗的身影。如今,「神話之鳥」為什麼會定期出現在鐵墩島?        這裡不得不提到一個人,浙江自然博物館副館長、鳥類生態學博士陳水華。
  • 志願者無人島上守護「神話之鳥」
    一艘小船經過,不少「神話之鳥」受驚飛起。謝勇東展示他們拍攝的「神話之鳥」。看著小鳥們健康地成長我覺得自己的工作更有意義了目前在守護鳥島的,已是今年招募的第二批志願者了,但其中的謝勇東則是原來第一批的志願者。「因為第二批確定的志願者中有一人因為個人原因來不了了,我也放心不下守護了兩個月的鳥兒們,所以志願繼續留在島上。」謝勇東說。
  • 在海島從事「最詩意的工作」 他們發現了38隻「神話之鳥」
    記者帶你走進護鳥員的海島生活陳東東就是其中的一位,他在象山韭山列島上工作、生活了3個多月。秋季到來,候鳥南飛,海島鳥類監測工作暫時告一段落。在8位護鳥員和40多位科研、保護人員的共同努力下,今年象山韭山列島和舟山五峙山列島共招引到被稱為「神話之鳥」的中華鳳頭燕鷗38隻,大鳳頭燕鷗更多達5500多隻。
  • 睽違5年 「神話之鳥」又現臺南
    原標題:睽違5年 「神話之鳥」又現臺南 黑嘴端鳳頭燕鷗   據臺媒報導,「神話之鳥」黑嘴端鳳頭燕鷗被發現再度現身臺南,距離上次現蹤已有5年。   臺南市野鳥學會昨日表示,黑嘴端鳳頭燕鷗1863年在大陸首次被發現命名,多年來僅有數筆記錄,之後被認為已經滅絕,直到2000年在馬祖列島發現4對黑嘴端鳳頭燕鷗築巢繁殖。此次現蹤是臺南僅有的第二筆記錄,上次現蹤為2010年5月。
  • 「神話之鳥」歸來 中國最珍稀鳥類安家象山荒島
    它,就是有著「神話之鳥」美稱的中華鳳頭燕鷗。颱風「燦鴻」過去的7月13日,當這一熟悉的場景在象山韭山列島的鐵墩島上出現時,國際鳥盟駐亞洲部主任研究員陳承彥揪著的那顆心總算落地了。之前的7月8日,和他同在島上已駐守了多日的護鳥使者離島避險,這群精靈便成了他寢食難安的牽掛。
  • 「神話之鳥」中華鳳頭燕鷗有望擺脫滅絕命運
    「2018年我們在浙江沿海的兩個實驗基地一共觀察到77隻成鳥,它們生下了25隻雛鳥,共計102隻,這意味著這一珍稀鳥類的全球數量首次超過了100隻。」數量雖然很少,但是鳥類學家、浙江自然博物館副館長陳水華博士還是為之高興:極度瀕危的中華鳳頭燕鷗趨向滅絕的態勢被初步遏止。
  • 睽違5年 「神話之鳥」再現臺南(圖)
    原標題:睽違5年 「神話之鳥」再現臺南(圖) 「神話之鳥」黑嘴端鳳頭燕鷗(圖:臺灣「中央社」)   中新網6月2日電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神話之鳥」黑嘴端鳳頭燕鷗被發現再度現身臺南,距離上次現蹤已有5年。
  • 快來看 「神話之鳥」中華鳳頭燕鷗現身象山韭山列島
    中華鳳頭燕鷗被譽為「神話之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將其列入極度瀕危物種。 「神話之鳥」浙裡來 中華鳳頭燕鷗極為罕見,因蹤跡神秘而被譽為「神話之鳥」,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入極度瀕危物種。
  • 全球記錄不超過100隻,卻頻頻光臨青島「神話之鳥」中華鳳頭燕鷗...
    日前,自然資源部北海環境監測中心和中國海洋大學科研人員陪同黃海大海洋生態系II期項目評估專家開展膠州灣溼地考察時,在大沽河口西北側灘涂溼地意外觀測到3隻「神話之鳥」中華鳳頭燕鷗。自2016年至今,中華鳳頭燕鷗已連續5年來到膠州灣大沽河口,去年更是被一次觀測記錄到37隻,這表明膠州灣大沽河口溼地已成為中華鳳頭燕鷗的重要遷徙驛站。 中華鳳頭燕鷗是全球最瀕危的鳥類之一,已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列為極危物種。目前,中華鳳頭燕鷗全球記錄不超過100隻,由於瀕臨絕種,且經常混雜在鳳頭燕鷗鳥群中,不易被觀察,因此又名「神話之鳥」。
  • 全球記錄不超過100隻,卻頻頻光臨青島「神話之鳥」中華鳳頭燕鷗再現膠州灣
    日前,自然資源部北海環境監測中心和中國海洋大學科研人員陪同黃海大海洋生態系II期項目評估專家開展膠州灣溼地考察時,在大沽河口西北側灘涂溼地意外觀測到3隻「神話之鳥」中華鳳頭燕鷗。自2016年至今,中華鳳頭燕鷗已連續5年來到膠州灣大沽河口,去年更是被一次觀測記錄到37隻,這表明膠州灣大沽河口溼地已成為中華鳳頭燕鷗的重要遷徙驛站。
  • 神話之鳥連續十年約會閩江口 浪漫求偶迷倒鳥友
    2004年,來自廈門觀鳥協會的鳥友首次在閩江口觀測到中華鳳頭燕鷗的蹤跡,此後「神話之鳥」連續光臨閩江口。目前已知的中華鳳頭燕鷗棲息地僅有閩江口、馬尾列島及浙江附近的一些無人島嶼,據三地同步調查,2009年觀測到中華鳳頭燕鷗29隻左右,去年只觀測到24隻左右。閩江口溼地保護區是鳥類重要的棲息地之一,很多罕見和瀕危的鳥類都會在此棲息繁衍。
  • 四川廣元現「世界最神秘鳥」 奇異瀕危物種揭秘:世界僅1000隻
    四川廣元現「世界最神秘鳥」 奇異瀕危物種揭秘:世界僅1000隻時間:2016-03-18 19:21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四川廣元現世界最神秘鳥 奇異瀕危物種揭秘:世界僅1000隻 四川現最神秘鳥:4小時後死亡 世界僅1000隻 四川現最神秘鳥:4小時後死亡 世界僅1000隻
  • 雷州灣再現「神話之鳥」中華鳳頭燕鷗,全球現存不超百隻
    愛鳥人士在雷州市沿海觀鳥時在成千上萬的鷗群中觀測到1隻極危鳥類——中華鳳頭燕鷗和3隻迷鳥——白嘴端鳳頭燕鷗中華鳳頭燕鷗(圖中橙黃色嘴尖端有黑色的鷗)網友  柯大  攝這是時隔兩年後再次在雷州目擊這一神話之鳥
  • 神話之鳥傳奇——中華鳳頭燕鷗
    它於1863年由德國學者赫爾曼 · 施勒格爾定名;自發現和命名之日起就很少被觀察到;它曾神秘地消失了半個多世紀。它,就是傳說中的「神話之鳥」——中華鳳頭燕鷗。傳說中的「神話之鳥」2000年9月,臺灣鳥類攝影家梁皆得到福建外海臺灣管轄的馬祖列島燕鷗保護區拍攝燕鷗。在回來檢閱影像資料時,他發現在一群大鳳頭燕鷗中混有幾隻從未見過的鳥,向多位鳥類學家求救後,確認那是已失去蹤跡達六十多年的一種鳥類——黑嘴端鳳頭燕鷗。
  • 「神話之鳥」中華鳳頭燕鷗「飛」青島
    王海濱 科技日報記者 王健高10月9日,在青島市城陽區紅島街道一處漁港,遷回青島越冬的鷗群當中出現一隻極度瀕危鳥類黑嘴端鳳頭燕鷗,這是首次在膠州灣北側港口記錄到該物種鳥類。黑嘴端鳳頭燕鷗,又名中華鳳頭燕鷗,由於極為罕見、蹤跡神秘,被譽為「神話之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