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歷史上的血疫,伊波拉病毒真的那麼可怕?其實它有5種類型

2021-01-11 川醫生健康說

導語:伊波拉大家都並不陌生,在幾年前曾經在非洲爆發過,而實際上伊波拉在歷史上最大大小小爆發了超過十次以上,當然伊波拉病毒傳染性極強,但是致死率極高,所以在世界範圍內的傳播並不十分明顯,而廣為人們熟知的也僅有幾年前那一次伊波拉傳播。

01了解伊波拉病毒的相關結,可以幫助人們更好區分伊波拉

1、名稱由來

當人們談及伊波拉病毒的時候多半是指了幾年之前在非洲爆發的伊波拉病毒。實際上卻不知道伊波拉也分為很多種類型。而實際上伊波拉是指的剛果北部的一條河流名稱在1976年左右就曾經有一種病毒光顧這裡並且將附近的村莊當中,所居民民殺死。導致了數百名人員的死亡大部分家庭都毀於一旦。隨後美國派遣專家到相關地區進行相應的調查,在反覆調查之後發現了這一種新型的病毒,所以只將其稱之為伊波拉病毒。

而實際上伊波拉的同一種屬當中,還包括馬爾堡病毒,馬堡病毒是以德國西部的城市馬爾堡進行相應的命名的這是因為當年馬爾堡的一個動物研究所進口了,一批猴子,但猴子當中含有將應的致命病毒和伊波拉病毒極其相似,所以科學家們根據地點馬爾堡進行了命名。

2、生物學特徵

伊波拉病毒屬於絲狀病毒科的伊波拉病毒屬。而這種病毒大部分成為細長的絲形,宛如中國古代所說的如意實際上病毒的長度寬度範圍較大,小的可以在800毫米左右,而長的可以達到1400毫米。而病毒的直徑較為固定,大多都為80毫米。

伊波拉病毒,外科有螺旋對稱的包膜包被,這種包被一上面還有大量的刺突,可以幫助伊波拉病毒更好地固定在細胞體內,從而引發一系列症狀的產生。

3、基因順序

留個評論是影響其傳播性和具體毒性的重要因素,所以了解一個病毒的具體起因對於判斷一個病毒的具體毒性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伊波拉病毒病原體都是由鏈狀負鏈核糖核酸病毒粒子構成。

這一切核糖核酸病毒微粒一端沒有加帽,另一端也沒有任何的修飾。這就導致了伊波拉病毒在翻譯過程當中並沒有任何的難度,並不需要有外界的幫助來進行更好的翻譯,他可以自由的在生物體當中進行複製,從而破壞生物體細胞結構進而引發大量的出血。

而實際上伊波拉病毒並非所有的基因組都含有相應的遺傳信息控制功能,在基因組的非編碼區,也就是不含有相應遺傳信息功能的區域,當中有重要的調節病毒轉錄複製以及病毒包裝過程的相關因子。只有當這一些因子和相應的蛋白質結合的時候才能使病毒具有較強的感染性,而如果缺乏相應的病毒就會導致艾博拉病毒實際上無法感染任何生物,進而使其無法長期存活。

即使在編碼區當中,不同的編碼基因也對應著不同的編碼蛋白這些蛋白有著不同的生理功能和作用。編碼np區域的是編碼病毒外殼的相應蛋白,而Vp30和vp35區域的是組織病毒結構的結構蛋白,同時VP35還有著抗體內幹擾素的作用而體內幹擾素的分泌,也就是體內產生抗病毒效應的最主要的原因之一。除此以外,最為關鍵的基因組是gp,他掌控著病毒的侵襲力如果失去這一基因就很難進入細胞當中,從而進行複製進而導致出現相應的病症。

4、分型

很多人都以為伊波拉病毒僅有一種,但實際上根據相應的分型標準,伊波拉病毒其實包含五種類型。其具體致死性和對人們的感染性也有所區別。而科學家們大部分命名伊波拉病毒都是根據其發現地進行相應的命名。

①薩伊型

這種類型的病毒曾經多次在非洲國家爆發,但因為其對於人類的致命性極強,導致大部分感染者在感染之後短時間內就會去世所以並沒有強大的傳染力進而導致,雖然多次在非洲繼續爆發,但未產生任何的擴散所以很多人都不了解這種類型。

②蘇丹型

這種類型的致命性僅次於上述數的一種類型,但是因為其致命性較弱而傳播性較高,所以導致多次暴發流行都是由於這種類型所引發的,而2014年前後的伊波拉病毒流行也是蘇丹型導致的。

③本迪布焦型

實際上這一種類型對於人們的危害較為低下,所以在歷史上這種類型所引發的伊波拉爆發並不常見,根據歷史記載自1974年以後僅見過兩次大規模的流行暴發。

④塔伊森林型

根據相應研究這種類型對於黑猩猩的知名性更高,而對於人類的知名性極為薄弱,所以在歷史上這一種類型屢次出現,但是並沒有引發任何的爆發性,而其致死率也極其低下。

⑤萊斯頓型

萊斯頓型可謂是對人類危害最低的一種病毒分享了,實際上相較於大部分病毒來說,這種病毒並不會引發人類任何疾病,也是艾布拉病毒,當中對於人類來說最為溫和的一種類型。

02伊波拉傳播有規律,主要通過直接接觸傳播,了解傳播性可有效預防

1、主要宿主

伊波拉病毒的主要動物宿主並非是人類,而實際上伊波拉病毒最主要首先會感染非人類的其他靈長動物,比如說黑猩猩等生物。所以在歷史上大部分的伊波拉病毒爆發,都首先是由於人類被其它動物感染所引發的。

伊波拉病毒,最主要爆發在非洲的熱帶雨林地區而東南亞地區也被推測是某一種伊波拉病毒的最主要爆發地點,但因為這種類型爆發程度不高,並且對人類沒有什麼大的傷害,所以在歷史上並不顯著。

實際上伊波拉病毒,在自然當中有不少動物可能會攜帶,而動物攜帶這一種病毒很有可能因為體內免疫系統和造血功能的不同,導致動物對於這種病毒免疫。但是人類並不會以對於這種病毒免疫,這就導致了人類在使用相應的自然宿主過程當中很有可能會誘發感染。雖然目前自然宿主尚不明確,但是根據猜測果蝙是最主要的自然宿主之一。

2、傳播性

伊波拉的傳播性並不高,大部分都需要進行相應的接觸傳播,除此以外,醫源性傳播和性傳播是最主要的傳播方式,所以在日常生活當中,除非是見到艾博拉病人,其他情況下並不用過度的慌張,因為其傳播條件和傳播方式都較為苛刻,傳播可能性較低。

結語:實際上伊波拉病毒具有較高的致死性和致病率,但伊波拉病毒也分為多個類型和種類不同的種類,對於人們的影響,甚至是否會導致人類死亡都是有所差別的,了解艾博拉病毒體構造以及種類,能夠幫助人們更好地了解伊波拉病毒,從而更好治療和預防挨博拉病毒。

相關焦點

  • 《血疫》改編自真實事件「伊波拉病毒」,看完令人毛孔悚然
    今年上半年,新冠病毒讓許多人陷入了恐慌,疫情還未結束,最近又傳出了伊波拉病毒重來的消息。不得不說,2020真的很魔幻!也許許多人還不知道伊波拉病毒到底有多恐怖?《血疫》這部片子就是像我們介紹了這個病毒。這部片子改編自理察·普雷斯頓的小說《血疫:伊波拉的故事》。
  • 史上最可怕的伊波拉病毒捲土重來,2020真的太毒了
    話說,高傳染性、高於流感致死率的新冠病毒,自爆發以來讓人類對「病毒」這兩個字有了全然不同的認識。然而被人們所忽視的是,在如今的水深火熱下,新冠並不是我們唯一的敵人,有的病毒,比新冠來得更猛烈,更致死,也更加讓人畏懼…就在全球新冠死亡數超過的當下,另一種世人知道、但並不太熟悉的病毒又在非洲大陸捲土重來。
  • 盤點:人類歷史上最恐怖的傳染病TOP5,第一名已經被人類根除
    TOP5:愛滋病 病原體類型:病毒 傳染病之所以可怕,要麼是因為傳染性強,要麼是因為潛伏期長,要麼是因為致死率高。而愛滋病,就是一種集「潛伏期長」和「致死率高」於一身的恐怖病毒。
  • 盤點當前世界排名前5的病毒,SARS赫然在列,第一名是伊波拉病毒
    而鼠疫帶給人類的災難更大,這種病不止在歐洲和美洲爆發過,在非洲和亞洲地區同樣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據悉,在19世紀50年代的時候,中國以及印度曾經爆發過鼠疫,而造成的人員傷亡也是非常慘痛的。其實上述兩種病毒隨著人類科技水平、醫療水平的提高,已經逐漸能夠被克服並且治癒了,而新型病毒卻給人類又造成了巨大的挑戰。截至目前為止,新型病毒有多種多樣,但是最強大的莫過於以下五種。
  • 愛滋病、伊波拉、非典,人類到底從野生動物身上感染了多少病毒?
    ,就是人類無法從歷史中學到任何教訓。」鼠疫在我國歷史上也有大規模流行,例如1910年東北鼠疫事件,新中國成立後,在西部、西北部仍有散發病例發生。 鼠疫一種由鼠疫耶爾森菌感染引起的烈性傳染病,由於影響巨大 ,目前在39種法定傳染病中位居第一位。臨床表現為高熱、淋巴結腫大疼痛、咳嗽、咳痰、呼吸困難、出血,以及其他嚴重毒血症狀。本病傳染性強,病死率高。
  • Science:首次在豬身上發現伊波拉病毒
    專題:Science報導關於豬是否為甲型H1N1流感病毒傳播源頭的爭論尚未停息,研究人員現在又在豬身上首次發現了另一種可怕病毒——伊波拉。他們擔心,這種病毒在豬身上發生變異,從而對人造成威脅。美國研究人員9日在新一期《科學》雜誌上說,他們在菲律賓一些農場的豬身上鑑別出一種名為Reston的伊波拉病毒。
  • 伊波拉病毒有多恐怖?愛滋病都被踩在腳下,連科學家也束手無策
    推薦語:世界上的可怕病毒還有很多,人類未知的東西還太多,雖然人類的科技已達到如今的水平,然而面對這些可怕病毒的時候依然手足無措。下文轉載自作者:趣說科學文/行走天涯伊波拉病毒有多恐怖?愛滋病都被踩在腳下,連科學家也束手無策新冠病毒自從2019年底從我國擴散之後,世界上已經有很多國家也被新冠病毒所困擾著,尤其是美國每天與日俱增的患者人數讓他們非常的頭疼,這一度引發了網友靈魂的質問,那就是何時新冠病毒才會消失?但其實這並不是人類歷史上經歷的唯一一次病毒的大型擴散,而且歷史上曾經出現過比新冠病毒還要恐怖的病毒,人類同樣也熬過來了。
  • 四月十日剛果伊波拉病毒捲土重來,如果登陸大城市,後果不堪設想
    在災難面前,人類只有團結起來才能共同渡過難關。然而,新冠還沒有走,剛果又迎來一種可怕的病毒「伊波拉病毒」。對我們來說,這一病毒很遙遠,所以很多國人都沒有危機意識,不知道其可怕之處。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詭異的「伊波拉病毒」,看看它到底有多可怕!圖片來源於網絡:伊波拉病毒一、伊波拉病毒1. 什麼是伊波拉病毒?
  • 從伊波拉到愛滋病,你可能想不到,這6種致命的病毒都和動物有關
    小到普通的流感病毒,大到致死率超高的伊波拉病毒,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我們和病毒的鬥爭似乎從未停歇。 那麼說到病毒,它們都從哪裡來呢?事實上,不同的病毒,產生有不同的原因,但在歷史上,下面這6種致命的病毒都和動物有關。
  • 【盤點】世界上最致命病毒排行榜
    對於現代人而異,某些病毒性疾病已經有了疫苗和抗病毒藥物,使我們能夠保持不被感染、阻礙其大肆傳播,甚至還能在感染後被治好。在這場人類與病毒的鬥爭中,人類已經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比如我們已經能徹底根除了天花病毒,數十年來再無新發案例。但伊波拉疫情現在西非毀滅性的大傳播表明,我們離戰勝病毒的鬥爭很長的路要走。
  • 病死率高達90%,伊波拉究竟是一種怎樣的病毒?
    絲狀病毒科包括3個屬,分別為伊波拉病毒屬(Ebolavirus)、馬爾堡病毒屬(Marburgviru)和奎瓦病毒屬(Cuevavirus),前兩者屬於對人類毒力最強的病原體,而後者目前僅從西班牙的蝙蝠體內分離出病毒RNA。
  • 日本將引入伊波拉病毒原因咂舌 這是什麼病毒死狀恐怖如喪屍
    日本厚生勞動省7月1日表示,日本將首次引進包括伊波拉病毒在內的5種致命病毒,在明年東京奧運會和帕運會之前進行診斷試劑的開發和研製。今日日本網援引該省官員的消息稱,政府可能在一兩個月內從外國的實驗室獲得病毒,之後將在位於東京近郊武藏村山市的國立傳染病研究所進行研究。
  • 有戰勝的可能性嗎?細數世界歷史上9種最致命的病毒_遊俠網 Ali213...
    自從人類進化到現代形態,我們就一直在與病毒作鬥爭。疫苗和抗病毒藥品可以讓我們控制傳染的傳播,幫助病人康復。有一種病毒——天花,我們已經在世界範圍內完全根除了。  但是爆發於西非的伊波拉病毒表明,我們離戰勝病毒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 伊波拉病毒:生命的黑板擦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血疫:伊波拉的故事(節選)作者:理察·普雷斯頓來自熱帶雨林的危險病毒,可在二十四小時內乘飛機抵達地球上的任何城市。航空線路連接了全世界的所有城市,構成網絡。病毒進入網絡後,一日之間就能來到飛機抵達的任何城市:巴黎、東京、紐約、洛杉磯。夏爾·莫內帶著他體內的那種生物進人了這個網絡。
  • 默沙東伊波拉病毒疫苗正式獲批上市 伊波拉病毒是什麼?
    默沙東宣布歐盟委員會已經授予Ervebo有條件的市場營銷授權,對18歲以上的個人進行主動免疫,以預防薩伊伊波拉病毒引起的伊波拉出血熱。這一批准是基於2019年3月提交給歐洲藥品管理局的加速評估的數據。此批准在歐盟28個成員國以及歐洲經濟區成員國冰島、列支敦斯登和挪威有效。
  • 伊波拉病毒謎團重重 病人死後甦醒行為似喪屍_遊俠網 Ali213.net
    這也是當地第一次出現伊波拉死者詐屍的情況。  目前,西非5個國家因為伊波拉病毒肆虐已經有約2800人死亡,另有5800人感染病毒。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估計,在2015年1月以前,會有140萬人死於伊波拉病毒。融化活人的殭屍病毒  伊波拉病毒可導致博拉病毒出血熱,人一旦罹患此病可能致死。
  • 病毒是生物嗎?地球上有多少種病毒?科學家的答案讓人沉默
    其實,一直到今天,病毒究竟是不是生命,科學家們仍然各執一詞,觀點不一。不過,目前科學界主流的觀點仍然將病毒劃分在微生物的陣營之中,它們也是地球上最古老的居民,至今有35億年的歷史,人類科技發展到今天,雖然在很多方面,我們已經感覺自己很厲害了,但是我們對於病毒的研究,一切仍然是剛剛起步。
  • 動物身上攜帶的五種病毒和由此引發的全球性災難
    本文關於HIV病毒、西尼羅河病毒、伊波拉病毒、SARS和MERS病毒五種曾在人類身上瘋狂肆虐和蔓延的病菌發現史。需要知道的是, 儘管全世界最偉大的科學家都還在緊鑼密鼓地進行醫學研究,也為此推出諸多有效的抑制措施,但即使人類有望徹底消滅這些疾病,也還不是現在。我們能做的,首先是主動了解它。
  • 蝙蝠身上究竟有多少種致命病毒,人類今後和蝙蝠如何共生?
    其實70%的蝙蝠種類主要以昆蟲和其他小節肢動物為食;其餘的種類主要以果實、花蜜和花粉為食;一些熱帶種類是食肉的,只有有3個種類的吸血蝙蝠以血液為食。2004年10月起,馬爾堡病毒在非洲安哥拉爆發,至2005年7月才平息,根據百度百科的介紹,該病毒死亡率維持高達10%。伊波拉病毒伊波拉病毒很多人都知道,伊波拉病毒致死率更高,在50%至90%之間,致死原因主要為中風、心肌梗塞、低血容量休克或多發性器官衰竭。
  • 剛果金或現不明疾病 發現伊波拉病毒的醫生警告:「X」病毒隨時會來
    在剛果民主共和國(剛果金)一個偏僻小鎮因根代的醫院裡,一名女性患者和兩個嬰兒在隔離病房裡等待著伊波拉病毒檢測結果。儘管伊波拉病毒的疫苗已經投入使用,並有了降低致死率的療法,但這些病人的身份依舊保密,以防他們受到恐懼伊波拉病毒的當地人的排斥。而在一個多月前的11月18日,剛果金衛生部長隆貢多宣布,該國第11輪伊波拉疫情結束。疫情期間共報告了130例感染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