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島湖魚拓藝術走進羅浮宮:用顏料將魚拓印在紙上

2021-01-13 中國新聞網

  不久前,法國巴黎羅浮宮舉辦了一場為期5天的「共築中國夢」的全球華人藝術展。此次藝術展有近60位華人藝術家的270幅作品參展。其中,中國的魚拓藝術作品首次亮相羅浮宮,作者分別來自中國魚拓專業委員會的理事胡守慶老師和臺灣地區的魚拓師嚴尚文老師。

  據了解,中國魚拓專業委員會秘書處就設在淳安千島湖,聘任了全國各地共12名魚拓鼎尖高手擔任理事,此次在羅浮宮參展的一位魚拓作者就是委員會理事之一。

  在此之前,千島湖先後舉辦了三屆「全國魚拓大賽」和中國魚拓優秀作品展。每屆均收藏來自全國各地的優秀魚拓作品100餘幅,目前千島湖魚文化展示中心收藏了世界各地魚拓師優秀作品1000餘幅,屬國內規模最大,作品最多收藏地。

  而今,這魚拓藝術展竟然從千島湖「搬進」了羅浮宮,讓我們不得不重新認識魚拓的藝術價值。近日,本刊記者和錢江晚報濱江區小記者一起現場體驗「保護千島湖,魚拓萬裡行」環保公益系列活動,並共同見證魚拓藝術家的神奇技法。

  魚拓,把魚活生生變成了一門藝術

  魚,大家可以變著法子去吃,卻從來想到有一天,魚也可以成為一種文化,一門藝術。

  「曾經有這樣一個故事,說是有一位養金龍魚當寵物的先生,突然有天發現自己的魚死了,非常傷心。其中一個朋友見了很不忍心,安慰說可以讓他的魚活過來。於是,奇蹟真的發生了,他朋友將金龍魚拓印在紙上,看上去就是一條活生生的魚,只不過它活在紙上。欣喜萬分的他,從此也愛上了魚拓,用這種方式把他所喜愛的各種魚,永遠保存下來。」這是魚拓藝術家相互傳說的一個故事。

  魚拓,顧名思義,是一種將魚的形象用墨汁或顏料拓印在紙上的技法和藝術。魚拓,古已有之。現存古時魚拓有清初曹溶所藏無名氏魚拓及清代皇室宗親溥儒硃砂魚拓,據此,魚拓起源於中國。

  初期的魚拓很簡單,只是單純用墨汁暈染魚身後再蓋回紙上。在上世紀三十年代的日本,約80%的日本釣魚人都會把釣到的大魚製作成魚拓,以記錄垂釣的成果,並將垂釣升華到藝術的境界。

  那時的魚拓稱作「魚折」,由於魚折技術主要傳承了我國千年的碑拓藝術,才改稱魚拓。魚拓最初是採用墨汁拓印,只是黑白兩色,製作出來的魚拓也比較粗糙。

  如今,魚拓往往採用多種顏色的顏料進行拓印,製作出的魚拓是彩色的,同時作品上面可以描繪水草或山水,書法或題寫詩詞,鈐蓋印章,形成詩書畫印的藝術品。

  本土魚拓藝術家劉毅現場演繹魚拓

  這一次,我們有幸見到了本土魚拓藝術家劉毅,他同樣也是中國漁業協會魚拓專業委員會理事,並且還是首屆國際魚拓大賽白金獎、中國魚拓優秀作品展最高獎金鱗獎獲得者。曾被央視《遠方的家》、浙江衛視《錦鱗尋蹤》以及人民日報等多家媒體專題報導過魚拓成就。

  見到劉毅時,他正埋頭準備魚拓工具,專心到根本沒注意到有人圍觀,或者說他已經習慣到被人圍觀而淡然處之的程度。

  「把魚拓到紙上,很難嗎?」有小記者好奇地問著。

  劉毅聞言笑了笑,說道:「想做好,肯定難的,如果只是鬧著玩,就不難了,很簡單,你們一會也可以試試。」

  「往魚身上塗抹顏料,這是魚拓過程中的第一步」,劉毅介紹說,魚拓就是將魚的形象用墨汁或顏料拓印到紙上,起初魚拓主要是垂釣者記錄釣上大魚的實際尺寸,留作紀念,但在後來漁民們的相互比拼中,逐漸發展成一種藝術形式。

  劉毅告訴我們,大約在2007年左右,他第一次接觸到魚拓作品,就無可救藥地喜歡上了這種古老而具有細膩之美的藝術。「最開始是一些韓國人拿著他們的魚拓作品來我店裡裝裱,看過很喜歡。」劉毅說,他原本是搞書畫作品的,就是從那次之後,他開始關注魚拓。

  「作為千島湖人都知道千島湖的魚很多,於是就有了一種想法,想學習魚拓。」後來,他在魚拓大師楊阿永的指導下,開始學習魚拓藝術,七八年過去了,他已把自己深深融入其中,在他看來,千島湖人放魚、養魚、吃魚、看魚、拓魚已經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了。

  劉毅最後介紹說,魚拓目前的製作方法有兩種:直接拓魚法和間接拓魚法。目前在千島湖常見的還是直接拓魚法,這種拓法相對簡便,耗用時間少,一條魚可重複拓印多次,既能充分體現魚的質感,又能展現魚兒的風採和魅力。

  「拓印一副完整的一條魚作品,往往需要一天的時間,最關鍵的是最後的『點睛』之筆。如果沒有較好的書畫修為,眼睛畫不好,就會成為最遺憾的敗筆。」

  濱江小記者團:親眼見證奇蹟,親手體驗神奇

  落款為中國漁業協會魚拓專業委員會的「保護千島湖,魚拓萬裡行——錢報小記者團」橫幅醒目地掛在釣魚島酒店的大廳前,「希望推廣魚拓藝術的同時,可以號召社會各界關注千島湖水環境,有好水才有好魚,才有魚可拓。」此次魚拓公益環保活動的發起人介紹說。

  而劉毅正是此次活動的魚拓導師,濱江小記者們緊緊地將劉毅圍在其中,誰也不願意放過任何一個細節。還有小記者感嘆道:「上色的過程,真的就像給魚在『做面膜』,只不過抹上去的是顏料。」

  「之所以選用鯽魚給大家示範,是因為所有魚類中,屬鯽魚相對易拓些,一般入門者都會選鯽魚先拓。」劉毅將鯽魚全身抹好顏料後,拿起宣紙,找準角度和位置,將宣紙輕輕覆蓋在魚身之上,然後將魚鱗一片片印出來。

  「見證奇蹟的時刻到了!」孩子們看著劉毅準備揭起覆蓋在魚身上的宣紙時,興奮地叫道。

  白淨宣紙上,一尾活靈活現地鯽魚出現了,遠遠看去如同遊曳於紙上。一片片魚鱗,依然保留著原始紋路,細膩生動;那顆逼真的魚眼,似乎還能轉動。

  小記者們驚嘆地拿著劉毅老師的作品欣賞著,實在不敢相信。於是,在老師的示範後,各個躍躍欲試。

  10幾位小記者從圍觀狀態迅速分散到各個魚拓練習臺前,開始像模像樣地調色、刷色、拓印……

  「看老師做起來,好像不難。可是輪到自己做的時候發現,調色都好難,看,我們把顏色調得這麼紅了,不過說不定拓印出來也別有風味吧。」其中一組小記者笑著調侃自己的作品。

  最後,劉毅對現場10幾位小記者做的魚拓作品進行了打分和點評,並將自己現場製作的魚拓圖送給了此行的濱江小記者團。據了解,像這樣一幅劉毅的四尺鬥方尺寸魚拓作品,市場價在2000元人民幣左右。

  另外,每位小記者還獲贈一份價值50元的《千島湖錦鱗圖》微縮版連體明信片,作為此次活動的紀念。《千島湖錦鱗圖》是千島湖各種魚類的「全家福」,拓印了各種魚類大大小小共188尾,另有詩詞百首,印章110方,是目前全球魚拓作品中單幅面積最大、圖卷最長、魚類最多的鴻篇巨作,體現了當今魚拓藝術的最高水平。各位小記者收到連體明信片後欣喜若狂,如獲珍寶。記者 胡月華 通訊員 汪子夏

相關焦點

  • 千島湖魚拓:讓年年有「魚」躍然紙上
    人們會把釣到的大魚拓印留念,也會拓上一幅紅鯉魚增添喜氣。劉毅是一位著名的魚拓藝術家,有著十多年的魚拓創作經驗和二十多年的書畫功底,他的魚拓作品榮獲過國際魚拓大賽「白金獎」、連續三屆獲全國魚拓大賽「金鱗獎」,在魚拓界是唯一一人。現任中國魚拓協會理事、省書法家協會會員。千島湖有80多種淡水魚,劉毅拓印過幾百斤的「青魚王」,也拓印過巴掌大的石板魚。
  • 魚文化產業出創意 千島湖魚拓逼真躍紙(圖)
    魚文化產業出創意 千島湖魚拓逼真躍紙(圖) 2008年12月05日 17:16 來源:中國新聞網 著名魚拓大師李世新魚拓作品。作 者:章麗華   中新網杭州12月5日電(記者龔讀法 實習生鮑婷婷)浙江千島湖釣魚島自2008年10月開放以來迎來了不少休閒團,遊客們在釣魚之後將捕獲的鮮魚拓印在紙上或布上,「畫」得異常逼真。日前,千島湖大力發展魚文化創意產業,這一充滿趣味的「魚拓」藝術備受遊客青睞。
  • 首屆國際魚拓大賽在千島湖舉行
    本報訊(淳安記者站 程海波)從「有形的魚」到「創意的魚」,從「美味的魚」到「文化的魚」,在中國有機魚之鄉——千島湖,魚的「身價」早已不可同日而語。昨日,由中國漁業協會、市委宣傳部、市文創辦、淳安縣人民政府等七家單位聯合主辦的首屆國際魚拓大賽在千島湖舉行,更是把千島湖的魚文化推上了一個新的高點。
  • 千島湖捕到的大魚王 大師操刀做成「魚拓」
    五一小長假,千島湖的魚兒也結伴出來玩了。5月3號,千島湖捕撈隊一網下去撈上來的全都是大魚,其中最大的一條是千島湖水庫形成以來捕到的體型最修長的一條青魚,身長1.66米。這麼罕見的大青魚該怎麼處理呢?這回不賣了,而是要做成精美的魚拓留給後人。  先來見識一下這條大青魚究竟有多大。好傢夥,身長1米66,胸圍都超過了一米。
  • 世界單幅面積最大魚拓作品《千島湖錦鱗圖》首展
    新華網杭州9月23日電(記者 王菁婧)群魚薈萃魚拓長卷《千島湖錦鱗圖》日前在浙江千島湖首展。這是目前世界魚拓作品中單幅面積最大、圖卷最長、魚類最多的作品,體現了當今魚拓藝術的最高水平。該作品由楊阿永用時3年完成,全長34.8米,高1.04米,共分為鯤鵬覽勝、金珠獻瑞、九鯉朝陽、八福同壽、粼波清韻、淳魚雍和、春江新貴、江帆迎旭、中華同春九大篇章,匯集了浙江千島湖中87種魚類共計188條,另附詩詞百首,印章110方。
  • 千島湖魚拓大賽完美收官·杭州日報
    本報訊(淳安記者站 程海波)日前,第三屆「全國魚拓大賽」評選結果在千島湖揭曉,由山東濰坊尹希明創作的《春釣歸來一路香》和湖北武漢徐崢創作的《山靜水流開畫景》,雙雙獲得大賽鑽石獎。  魚拓是一種將魚的形象用墨汁或顏料拓印到紙上的技法和藝術,起初魚拓主要是垂釣者記錄釣上的大魚的實際尺寸,並留作紀念,後來發展成為一種藝術。
  • 農民"種文化"種出新花樣 千島湖大青魚躍然於紙上
    ▲魚拓作品。  魚拓作品。  浙江日報杭州5月8日訊 用畫筆畫魚蝦,我們恐怕不是齊白石大師的對手。不過筆者可以教你一記好學好用的「絕招」,它可以使你快速成為「齊白石」,並且「繪」出來的魚蝦同樣栩栩如生。
  • 一張宣紙、幾抹顏料 魚拓,讓一條富春江大魚在紙上活起來
    杭州富陽場口鎮人金廣庭和他請來的尹老師用這4樣東西,復原出一項古老技藝——魚拓。  宣紙上的大鯿魚「活」了  昨天,金廣庭一大早就來到杭州——他新得了一條7斤重的大鯿魚,專程請尹老師去富陽拓印。  尹舒拉老師,國家一級美術師,山水畫知名海內外,自創的魚拓功夫更是一絕,「我的魚拓方式和千島湖的魚拓有所不同。
  • 【大拇指美術】日本的「魚拓」藝術--釣魚不如拓魚有味道,這方法絕了
  • 百種魚類躍紙上,「北冥有魚」海洋魚拓藝術展開展
    記者今日從有關部門獲悉,一場由威海市文登區文化和旅遊局主辦,文登區福泉魚拓藝術傳播中心、文登區博物館、文登書畫院共同承辦的「北冥有魚」曹東曉海洋魚拓藝術展2019年11月2日--11月18日在威海市文登區博物館三樓展廳舉行。
  • 強蛟魚拓技藝登上新華社
    強蛟魚拓技藝令人驚嘆登上新華社瀏覽量破106.3萬魚拓技藝濱海碼頭強蛟半島位於寧海灣,擁有優越的自然生態環境、靚麗的山海風光和豐富的旅遊資源,有著「華東地區最美藍灣」「海上千島湖」「東方普吉島」等美稱。
  • 用真魚作畫玩過沒?七位魚拓大師手把手教創作(圖)
    2月24日上午,7位來自不同省市的魚拓大師齊聚萊西,他們帶來的作品和現場創作為萊西人帶來了一場視覺盛宴,現場許多市民在親眼見到大師們的創作過程後都是興致勃勃、躍躍欲試。特別是小朋友們,更是踴躍嘗試,在大師的指導下創作出自己的第一幅魚拓作品。  據了解,魚拓是指將鮮魚用顏料或墨拓印在紙上或布上的圖形。魚拓起源於中國宋代,借鑑於碑拓技藝。
  • 他把活魚塗上顏料,往宣紙上一印,3年投資300萬,打造34米長畫卷
    楊阿永這個名字叫做楊阿永的陝西西安人,被譽為國內魚拓製作第一人。他曾為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製作了一幅長8米高,2.4米的巨幅魚拓畫,還曾經為廣州的亞運會製作了魚拓禮品,引發了不小的轟動。他的代表作品有《千島湖錦鱗圖》、《鱖魚王》、《青魚王》等。《千島湖錦鱗圖》說到這幅《千島湖錦鱗圖》,真是讓人嘆為觀止!他歷時3年,投資了300萬創作了這幅大作!
  • 雲南魚拓名家現場教你拓魚
    你是否見過這樣一種類似繪畫的藝術品魚的形象不是畫出來的而是將墨汁或顏料塗在真魚身上拓印到紙或布上更像是印刷時代的照相術這門藝術源自中國古老的碑拓技藝它不需要經過製版屬直接在對象上進行複製的藝術這種藝術稱之為「魚拓」 在介紹魚拓之前
  • 後續丨新誕生的千島湖魚王將被製作成標本!
    175釐米長、近180斤重的千島湖魚王浙江新聞客戶端見習記者 劉健 通訊員 汪敏10月19日,浙江新聞客戶端杭州頻道上的一篇它的命運還未知》的新聞引起了眾多網友的關注。杭州頻道網友的評論數百名網友對魚王的命運提出了自己的見解,大部分都支持將魚王放生,那麼魚王的最終命運到底如何呢?
  • 龍口:六旬老人苦練魚拓技藝
    >煙臺11月15日訊(龍口臺 楊培浩)魚拓畫,仿佛鮮活魚兒躍然紙上。龍口市東江街道磨山遲家村63歲的遲本年因野釣意外結緣魚拓,他的魚拓畫立體感強,顏色過渡自然,魚眼晶瑩剔透。今年8月9日,他的作品還被北京魯迅博物館收藏。6年前,遲本年和朋友一起到庫區野釣,看朋友選釣位、打窩、掛餌料、拋竿釣魚,他覺得很有意思。後來他上網跟釣友們交流經驗,偶然一次,他看到了一幅由中國魚拓大師楊阿永創作,名為《千島湖錦鱗圖》魚拓畫。
  • 高密非物質文化遺產——魚拓
    ,是一種中國民間拓印技藝和傳統書畫藝術相結合,以魚為主要表現題材,兼具記錄性和觀賞性的民間美術形式。最初是將魚的形態拓印下來,留作紀念或參加比賽。真實記錄魚的形態,是古老的「存真術」。因工藝流程傳承了我國的碑拓技藝,故稱「魚拓」。相傳魚拓起源於我國宋代,元代因戰亂曾失傳多年,後來在沿海地區再度流傳,並輾轉傳播到日本、朝鮮、韓國。清末時魚拓技藝即在山東高密的民間流傳,歷經幾代人的傳承與創新,活態傳承至今。
  • 安徽界首魚拓藝術展:古老拓藝煥發新活力
    他將顏色調出牙白、米黃等幾種色彩,然後用細軟的毛刷在鱖魚身上暈色,最後用噴溼的生宣紙覆蓋魚身進行拓印,並輕按魚身與宣紙完全接觸,然後緩緩揭開,一條完整的鱖魚便躍然印在紙上。界首魚拓藝術晉省展,展出的魚拓作品。 劉浩 攝界首魚拓藝術晉省展展出的魚拓作品,該魚原型約有1米。
  • 組圖:青島藏魚拓高手 鮮魚作畫栩栩如生超讚
    青島日報/青島觀/青報網訊我們都知道魚能被做成各種美味,但你看到過用一條新鮮的魚來作畫嗎?將魚的形象用墨汁或顏料拓印到紙上,這就是魚拓畫。(記者張晉通訊員徐亞曉)現場,林新紅拿出一條魚現場演示了起來。首先用清水和鹽把魚表面的粘液清洗乾淨,清洗時注意不要讓鱗片脫落,然後用乾淨的紙或布去除魚表面多餘的水分。
  • 千島湖「魚王」性格剛烈離世 將製成標本展出(圖)
    昨天錢報刊發《千島湖捕上180斤大魚王 甩甩尾就能打暈成年男子》後,這條青魚精就刷爆了杭州微信朋友圈。  昨天也有很多很多讀者給錢報96068熱線打來電話,詢問捕撈青魚的千島湖開發集團有限公司的電話,他們中有知名餐館負責人,有魚拓愛好者,也有建議將魚王放生的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