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東方白鸛現身青島河流

2021-01-08 人民圖片

2018年1月7日,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東方白鸛在青島一處河流中棲息覓食,數量僅一隻。

2018年1月7日,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東方白鸛在青島一處河流中棲息覓食,數量僅一隻。

2018年1月7日,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東方白鸛在青島一處河流中棲息覓食,數量僅一隻。

2018年1月7日,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東方白鸛在青島一處河流中棲息覓食,數量僅一隻。

2018年1月7日,青島一處河流中海泥鰍豐富,吸引了包括東方白鸛在內的眾多候鳥在此越冬。圖為成群覓食的綠翅鴨。

2018年1月7日,青島一處河流中海泥鰍豐富,吸引了包括東方白鸛在內的眾多候鳥在此越冬。圖為成群覓食的綠翅鴨。

2018年1月7日,在青島一處河流中覓食的蒼鷺。

2018年1月7日,在青島一處河流中覓食的蒼鷺。

2018年1月7日,在青島一處河流中覓食的白鷺。

2018年1月7日,在青島一處河流中覓食的白鷺。

2018年1月7日,在青島一處河流中覓食的潛鳥。

2018年1月7日,在青島一處河流中覓食的鸕鷀。

相關焦點

  • 罕見一級保護動物東方白鸛現身青島河流(圖)
    青島日報/青島觀/青報網訊 2018年1月7日,難得一見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東方白鸛現身山東青島一處河流中,混雜在蒼鷺、白鷺、野鴨等群體之間棲息覓食,令觀鳥愛好者為之興奮。據了解,東方白鸛屬於大型涉禽,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2009年全世界東方白鸛野生種群記錄不到3000隻,為瀕危鳥類。
  •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東方白鸛現身青島,很罕見!
    2018年1月7日難得一見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東方白鸛」現身青島一處河流中混雜在蒼鷺、白鷺、野鴨等群體之間棲息覓食令觀鳥愛好者為之興奮科普:據了解,東方白鸛屬於大型涉禽,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2009年全世界東方白鸛野生種群記錄不到3000隻,為瀕危鳥類。東方白鸛在河流中棲息覓食。青島一處河流中海泥鰍豐富,吸引了包括東方白鸛在內的眾多候鳥在此越冬。圖為成群覓食的綠翅鴨。在河流中覓食的潛鳥。這是好兆頭啊!
  •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鳥類大熊貓」東方白鸛現身天橋嶺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鳥類大熊貓」東方白鸛現身天橋嶺】精彩吉林 11月15日,吉林省天橋嶺林業局工作人員接到群眾電話稱:在天橋嶺一號橋附近,發現了一隻很像「仙鶴」的大鳥,經鑑定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東方白鸛」。
  •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東方白鸛獲救啦
    經了解確認,該鳥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東方白鸛,屬大型涉禽,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30日中午,這隻東方白鸛因左腿腳踝受傷,行動受限,相關人員暫用保溫箱將其送至吉林雁鳴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等待下一步救治。目前,這隻東方白鸛健康狀態良好。
  •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東方白鸛落難 警民攜手救援
    東方白鸛,它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任何人都不能傷害它。前幾天,揚州的王大媽在自家菜地裡就發現了兩隻受傷的東方白鸛,不過當時她並不知道這是什麼鳥,只覺得有些不尋常,就報了警。將兩隻「東方白鸛」交給當地動物保護部門後,王大媽如釋重負。
  • 連雲港首次成功救助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東方白鸛
    幾天後黃在先的兒子小黃回家,發現這隻鳥長得頎長挺拔、氣度非凡,懷疑是國家保護動物,便聯繫了轄區民警,這才得知這隻大鳥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東方白鸛。這下了不得了,因為東方白鸛是與丹頂鶴齊名的鳥中珍品。隨後,一場市民、志願者、民警、專家聯手協作的救援行動悄然啟幕。
  •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東方白鸛現身泰安,50多隻小精靈汶河邊覓食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薛瑞1月1日,新年第一天,泰山愛鳥協會會員清渠等在泰山區域調查時,發現了50多隻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東方白鸛,沿著大汶河向上遊飛去。據推測,這一群東方白鸛可能是2020年12月28日左右最後一批離開天津的種群。
  • 「中國最北溼地」首次拍到中國一級保護動物東方白鸛
    東方白鸛在覓食。黑龍江南甕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供圖中新網加格達奇8月2日電(劉曙光 姜輝)2日,黑龍江南甕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發布消息,該局架設在「中國最北溼地」南甕河溼地內的遠紅外攝像機首次拍到中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東方白鸛。
  • 萬年成功救助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東方白鸛幼鳥
    4月1日,萬年縣野保站和江西電力工作人員協力救助三隻瀕臨死亡的東方白鸛幼鳥,並及時送往江西省野生動植物救護繁育中心救治。當地上午九點左右,萬年縣野保站接到省電力公司的工作人員的求助電話,稱他們在巡線的過程當中發現梓埠鎮墩頭村一座高壓輸電鐵塔上有一個鳥巢,並意外發現巢中鳥兒的異常現象。
  • 富錦市林業和草原局成功救助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東方白鸛
    隨著富錦市野生動物保護宣傳工作的不斷普及力度加大,廣大群眾保護野生動物的意識有了顯著提高,愛鳥護鳥救鳥時的事件有發生。 近日,富錦市林業和草原局工作人員接到救助電話,富錦市頭林鎮新勝村村民鞠昆全在放牛回家的路上,發現一隻受傷的大鳥,因體貌特徵與之前在電視上見過的保護動物相似
  • 中國一級保護動物東方白鸛傷愈在中國北疆被放飛
    柳旭攝中新網雙鴨山9月6日電(柳旭 王妮娜 姜輝)6日,一隻中國一級保護動物東方白鸛在黑龍江省寶清東升自然保護區內被環志放飛。中國鳥類專家為這隻東方白鸛佩戴了GPS衛星跟蹤器,可以實時監測放飛後的情況,為保護東方白鸛提供準確的科學依據。
  • 「折翼」大鳥獲救 竟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近日,家住我縣尖山子鄉北崗村的村民辛偉在東升大橋附近發現了一隻受傷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東方白鸛。辛偉立即與東升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取得聯繫,將這隻受傷的東方白鸛送到保護區管理局。東升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科研科負責人柳旭告訴記者,這隻東方白鸛送來的時候翅膀受傷,經過東升溼地工作人員的悉心餵養,這隻東方白鸛的身體狀況有所恢復。
  • 敦化市八棵樹村民撿到一隻受傷大鳥,一鑑定竟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東方白鸛
    經了解確認,該鳥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東方白鸛,屬大型涉禽,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30日中午,這隻東方白鸛因左腿腳踝受傷,行動受限,相關人員暫用保溫箱將其送至吉林雁鳴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等待下一步救治。目前,這隻東方白鸛健康狀態良好。
  •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現身吉林省內,長這樣↓
    劉宸行馬上帶上相機來到現場,發現「大鳥」一會兒在河邊附近覓食,一會兒翱翔天空,立即給「大鳥」拍了照,發給了天橋嶺林業局動保工作人員焦林旺,經鑑定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東方白鸛」。東方白鸛據了解,東方白鸛屬於大型涉禽,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有「鳥屆國寶」「鳥類大熊貓」之稱,繁殖地主要在俄羅斯遠東地區和我國的東北,越冬地在中國長江領域,
  • 東方白鸛現身雙豐局
    據資源部門的工作人員介紹,這是東方白鸛,屬於大型涉禽,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常在沼澤、溼地、塘邊涉水覓食,主要以小魚、蛙、昆蟲等為食。3月份開始繁殖,築巢於空曠的高大喬木或建築物上,每窩產卵3—5枚,白色,雌雄輪流孵卵,孵化期約30天。在東北中、北部繁殖,越冬於長江下遊及以南地區。在歐洲,白鸛有「送子鳥」之稱,被認為是吉祥鳥。
  • 鳥屆國寶東方白鸛現身鹽城大豐
    東方白鸛被譽為「鳥類大熊貓」,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國際瀕危物種。這兩天,在江蘇鹽城市大豐區海北墾區境內,一批批「常客」東方白鸛再次到訪休憩。鹽城市大豐區海北墾區近日連續出現數十隻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鳥界國寶」東方白鸛種群,他們在距離人居地區僅數百米的溼地覓食、嬉戲,呈現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美麗景象。
  • 東方白鸛現身商丘古城
    這是1月12日在商丘市南湖公園拍攝的東方白鸛。 近日,河南省商丘市南湖公園出現多隻東方白鸛,吸引眾多攝影愛好者和遊人。東方白鸛被譽為「鳥中大熊貓」,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國際瀕危物種。 新華社記者 郝源 許雅楠 攝影報導這是1月12日在商丘市南湖公園拍攝的東方白鸛。
  • 長白山保護中心成功救助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鸛
    ,根據現場勘驗,白鸛全身無外傷,但行動困難,精神萎靡,保護中心巡護隊員考慮到白鸛的身體情況,對其進行簡單處理後,帶回野生動物救護站。在保護中心工作人員的誘導安撫下,白鸛開始正常進食,身體也逐漸恢復。    據了解,白鸛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屬遷徙性鳥類,主要遷往熱帶非洲和印度次大陸一帶越冬,由於天氣漸冷,且遷徙隊伍已經全部離開本地,白鸛無法獨自遷徙,長白山野生動物救助站將繼續照顧白鸛
  • 合肥這個地方驚現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頭鶴」!
    近日,在合肥董鋪國家溼地公園溼地保育區,出現了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頭鶴。趕快和小編一起來看下吧~~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現身董鋪水庫安徽位於全球八條重要鳥類遷徙通道之一的「東亞-澳大利亞」通道之上,每年秋冬季節,大量越冬水鳥過境或在安徽越冬,總數達20萬隻以上。
  • 瘦弱大鳥飛進屋大媽救下東方白鸛 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將送往專業...
    報警後,轄區林業部門立即趕來,經過專業人員檢查發現,被老人所救的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東方白鸛。據家住青岡縣柞崗鎮富強村黑嘴子屯謝鳳坤大媽講,這隻大鳥是13日突然進入其家門的,當時以為是野鳥覓食,看到人就會飛走,不想這隻大鳥沒有飛走,而是主動靠近他們。她和老伴一查看,發現這隻大鳥身體很瘦弱,好像是受傷飛不動了,老兩口立即找來一些小魚等對其進行餵食,大鳥吃了一些,但體力恢復很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