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鬧米 · 圖 | 源於網絡
貓咪有8種病毒性傳染病,其中杯狀病毒是貓咪最為常見且症狀最多的一種疾病。它的發病率極高,死亡率較低,但貓咪患病後,病毒一旦波及多個器官,死亡率就高達67%。
貓杯狀病毒經常在貓群中廣泛流傳,室內貓咪的患病率與貓咪數量成正比,貓群密度越高則患病率越高。室內貓群的患病率約為10%,而收容所繁殖場的貓咪,則高達25%~40%,但各個貓群間的患病率各有差異,主要取決於貓咪的生活環境。
雖然貓杯狀病毒的死亡率較低,但是貓咪一旦感染上,則眼鼻可能會出現漿液性分泌物、流口水、慢性口炎、口腔糜爛、發燒、厭食等影響貓咪顏值和折磨貓咪身體的嚴重。而且貓群中一旦有一種貓咪受感染,那麼就有可能會在貓群中爆發該疾病。
所以為了貓咪的身體健康及好看的外表,鏟屎官應做好貓杯狀病毒的預防工作。當環境中有杯狀病毒的存在,可用消毒液進行消毒,避免其它貓咪受到感染。在此,可以多加了解杯狀病毒的感染途徑,以更好的幫助你預防杯狀病毒的出現。
貓杯狀病毒是什麼?
貓杯狀病毒為一種高變異、單股RNA病毒,是高度傳染的病原,廣泛的存在全世界的貓群之中。也是貓病毒性呼吸道疾病中的一種,主要表現為上呼吸道症狀、雙相發熱、漿液性和黏液性眼鼻分泌物、結膜炎、極度沉鬱、有的患貓可聽診到呼吸囉音、有的患貓則會發出沙啞聲。
貓咪杯狀病毒主要通過口鼻分泌物進行傳染,當貓咪受到感染是為急性疾病時,病毒會從口鼻分泌物排出貓咪體外,一般急性疾病恢復正常後,大部分貓咪會在30天內清除感染的病毒,但有少數貓咪會排放較長時間的病毒,甚至有可能是終生排放病毒。這些健康的帶毒貓咪,杯狀病毒會局限在扁桃腺上皮細胞,但就算把扁桃腺切除也無法終結帶毒狀態,表示杯狀病毒也有可能存在其它部位。
而受感染的貓咪一般經由口腔、鼻子、結膜被感染,口咽為病毒最先開始擴散的部位,當貓咪感染3、4天後,就有可能會發生短暫的病毒血症,此時可以在貓咪身體內多個組織中檢測到病毒的存在。
通常杯狀病毒會造成上皮細胞壞死,最典型的症狀就是舌頭的邊緣出現水泡,並且慢慢的形成潰瘍。在受到感染的部位,其真皮層會有嗜中性粒細胞的浸潤,一般需要2、3周才會癒合。
▲圖為貓咪舌頭潰瘍
此外,還有可能呈現其它組織感染,如肺炎和跛行,但跛行的致病原因不明,肺炎則是源於病毒毒力較強,而受到感染,對於三個月以下的幼貓來說,一旦患有肺炎則會加大死亡的風險。
還有一種是杯狀病毒最為少見的症狀,被稱之為「惡性全身性貓杯狀病毒」,其呈現出廣泛性的血管炎,會波及多個器官,死亡率高達67%,但其具體致病原因不明,有動物學家猜測,該致病因素可涉及病毒演化、免疫介導的成分、環境因子及處置因素。
不同的杯狀病毒病毒株之間,其抗原性都有很大的差異,但都是屬於同一種血清。所以當貓咪感染杯狀病毒復原後,如果再次受到不同病毒株的杯狀病毒時,機體細胞免疫可提供一定程度的保護作用,可明顯的降低急性疾病的臨床症狀,而且可能還會減少口腔的病毒排放數量。
▲圖為貓咪鼻子潰爛
貓杯狀病毒的臨床症狀
貓杯狀病毒會根據不同的發病部位、感染毒株的毒力和年齡,呈現出不同的臨床症狀。一般感染後呈現的疾病有:急性口腔及上呼吸道疾病、慢性口炎、惡性全身性貓杯狀病毒疾病、跛腳症候群。
急性口腔及上呼吸道疾病:這類型疾病主要發生在幼貓身上,感染後會有2~10天的潛伏期。主要症狀為口腔潰瘍、打噴嚏、鼻子出現漿液性分泌物、發燒、厭食。
如果貓咪出現厭食,通常還會伴隨著口腔糜爛病灶(主要位於舌頭)引發過度流口水,這樣的糜爛一般會在幾天之後得到緩解,若是感染毒力較強,則有可能會出現類似皰疹病毒所引起的呼吸道症狀,也有可能造成肺炎,而引發呼吸困難、咳嗽、精神沉鬱,甚至是死亡。
▲圖為貓咪過度流口水
慢性口炎:絕大多數慢性口炎都可以被劃分為貓杯狀病毒感染,也有少部分是由於貓杯狀病毒和貓愛滋病同時存在而引起,其特徵為增生性和潰瘍性的牙齦炎和咽喉炎。
惡性全身性貓杯狀病毒疾病:這類疾病是貓杯狀病毒感染致死率最高的病例,死亡率高達67%。一般潛伏期是在1~5天,如果飼養環境較為乾淨則可延長至12天。其特徵為全身性炎症反應症候群、多器官衰竭死亡、瀰漫性血管內凝血。
剛開始受感染時,通常會呈現出嚴重的急性呼吸道疾病,最為典型的症狀就是皮膚水腫,主要在頭部、腳部、皮膚出現病灶。在鼻、嘴唇、耳朵、眼睛周圍和腳掌可見到痂皮病灶、潰瘍及脫皮,有的貓咪還會出現黃疸、呼吸窘迫等其它症狀。
跛腳症候群:在貓杯狀病毒感染後,貓咪可能會出現急性短暫性的跛行症狀,一般症狀會持續數天或數周,但具體病因不明。
貓杯狀病毒的診斷方式
由於多種病原可引起貓咪的呼吸道疾病,且症狀都十分的相似,所以通過臨床症狀來確診相對會比較困難。當懷疑貓咪患有貓杯狀病毒時,可刮取眼結膜組織進行螢光抗體染色,以檢測抗原的存在,也可以應用螢光抗體染色法檢測扁桃體活組織。
當該病為急性疾病時,可刮取眼結膜組織、鼻腔分泌物、咽部及潰瘍病灶,然後將刮取物進行病原分離。病毒的鑑定可用補體結合試驗、免疫擴散、免疫螢光試驗等。
貓杯狀病毒的治療方式
貓杯狀病毒的治療上,主要採用對症治療法,但也有些醫生會直接使用抗病毒治療來幫助貓咪抑制貓杯狀病毒的複製。
急性上呼吸道疾病的治療:若貓咪感染嚴重,則需要進行靜脈輸液來糾正脫水和維持離子與酸鹼的平衡,同時用生理鹽水將鼻腔的分泌物清理乾淨,避免分泌物堵塞在鼻孔內。
由於許多病貓會因為發燒和口腔潰瘍或鼻塞失去嗅覺,而不會主動進食,所以幫助貓咪進食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用非甾體抗炎藥物來幫助貓咪治療發燒和口腔疼痛,並且給貓咪選擇適口性佳的食物,可以有效的刺激貓咪進食。如果貓咪超過三天不肯進食,則可以使用食管餵食。
若是急性感染,可以給予呼吸道和口腔穿透性好的廣效性抗生素來預防繼發性的細菌感染。
慢性口炎的治療:對於慢性口炎的治療,目前沒有很好的特效藥,任何藥物只能起到緩解作用,想要一勞永逸就只能進行全口拔牙。若是心疼貓咪拔牙,可以使用甲基強的松龍進行治療,但是其效果只能維持1~2個月。
惡性全身性貓杯狀病毒疾病的治療:目前較為有效的治療方法,可使用密集支持療法、幹擾素及膽固醇進行治療。
貓杯狀病毒的預防方式
貓杯狀病毒的死亡率雖不高,但它的傳染力度卻非常的強,而且還會引發其它嚴重的疾病,所以對於貓杯狀病毒的預防也是十分的重要。雖然接種疫苗無法阻止杯狀病毒的感染及排放,但可以有效的幫助貓咪對抗貓杯狀病毒的大部分病例的急性上呼吸道疾病和急性口腔疾病。
但接種疫苗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貓咪免疫力低下或患有貓愛滋病,那麼其會影響疫苗接種的效果。如果貓咪患有急性疾病或發燒則不能接種疫苗,若是正常情況或慢性疾病,如腎臟疾病、糖尿等,且病情是穩定的,則可以正常的接種疫苗。
我們常見的疫苗有貓三聯和貓五聯,這兩者都可以預防該疾病。一般第一針建議在8~12周齡後進行接種,第二針和第三針與前一針相隔21天進行接種。如果貓咪長期處於高感染環境下,後面則需每年加強接種1次,如果貓咪長期足不出戶且貓群密度低,則可以每3年加強接種1次
由於疫苗不能100%保證預防成功,所以還需要加強環境的管理。如果貓群中有貓咪出現貓杯狀病毒,病毒則會持續在環境中存活1個月,所以期間除了給其它健康的貓咪打疫苗外,還需要將患貓隔離起來,並且讓環境保持通風和徹底的消毒乾淨。常見的消毒水有次氯酸鈉消毒液、過一硫酸氫鉀、二氧化氯。
若是想引入健康的新貓,需在進門前儘快的接種完疫苗,或是接種疫苗期間,讓新貓待在一個原生貓接觸不到的區域,避免貓杯狀病毒在貓群中爆發。
貓奴日常:
貓咪的日常「我」知道
歡迎一起交流~
巴啦啦能量 嗚呼啦呼
宇宙無敵超級好看的你
點這裡點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