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起來瀏覽信息
又是一則關於鯨魚擱淺的新聞 ——
「145條鯨魚擱淺岸邊,大約半數已死亡。由於擱淺地點偏遠,工作人員決定使用安樂死。」
紐西蘭當地官員稱因為地理位置的原因,目前的生存環境救不了這些巨頭鯨。
聽到這個消息,不免讓人心碎。
2015年,三年前,類似的事件同樣發生過——337條鯨魚集體自殺
擱淺對於所有種類的鯨魚來說,是最痛苦的死法。
但鯨魚為什麼會集體「自殺」,一直以來都是科學家們難以解釋的問題。
小編給大家整理了一些鯨魚的資料,一起先了解一下
鯨不是魚類,而是哺乳動物。
鯨分為齒鯨、鬚鯨。
齒鯨 —— 有鋒利牙齒,比如抹香鯨(潛水巨匠,可深入海底2000-3000米)、虎鯨(也會以鯨類捕食,是灰鯨的 天敵)
鬚鯨 —— 有鯨鬚的鯨,比如藍鯨(體型最大)、灰鯨(遊速極慢)、長鬚鯨(體型僅次於藍鯨)
因為現在鯨的擱淺現象不斷出現
還有目前日本的商業捕鯨活動未停止
鯨已處於瀕危狀態,尤其是藍鯨與虎鯨。
越來越多令人心痛的事件發生
我們無法準確了解到底為什麼這些「大個子」們會集體擱淺
就目前為止,總結了幾個大方向,小編上網搜查了許多資料,和大家一起說一說
回聲波出現問題鯨並不依靠眼睛來定位四周方向它們時常要潛入海底海底可是伸手不見五指的黑暗這時候鯨就需要依靠回聲波來導航、定位、捕食但內臟不適、出現寄生蟲或是自身原因,都會導致回聲波導航錯誤,使鯨迷失方向,被衝上海岸,擱淺而死。戀群動物鯨是戀群動物往往會一同去往某個地點進行捕食它們會隨著水勢誤入地勢平緩的水域,一旦退潮便會擱淺進入海灣時,在較大斜坡的海灘,回聲往往會誤差較大,甚至接收不到回聲,鯨群就會迷失方向一條鯨衝上了海岸,其餘的都會奮不顧身跟隨,而造成集體」自殺「。環境汙染人類發展的同時,環境汙染也隨之愈發變大不少的化學物質會流入海洋,造成海洋汙染也正是這些化學物質,會擾亂鯨的定位感覺另外,軍艦的聲吶和回聲控測儀同樣會擾亂鯨的回聲系統。太陽活動幹擾有專家研究發現,鯨集體「自殺」的地點多在地磁場較弱的地區。太陽黑子的強烈活動引起地磁場異常,發生「地磁暴」,鯨的定位回聲系統因此紊亂,發生方向性錯誤。進入地磁場異常區域的鯨往往還沒反應過來,就擱淺到海岸上了。鯨魚是生活在海洋裡的大型哺乳類動物,它和人類一樣,依靠肺部呼吸,但卻因為龐大的體積的原因,不能離開海洋。它的肋骨、胸骨都非常脆弱,胸腔壁也很柔軟,而腹腔又沒有骨骼支撐。所以當它在水裡生活時,水的浮力大,它不會有任何不舒適的情況。但一旦脫離了水,沒有了浮力的支撐,它就會有嚴重壓迫,導致呼吸、血液無法正常循環而窒息而死。
有相關的工作人員在海岸邊時刻注意著鯨魚的擱淺現象
盡著最大的努力幫助它們重回海洋
看到這裡
大家是不是對鯨魚這個龐然大物有了不一樣的想法~
雖然我們與它們的距離相隔很遠
似乎遙不可及
但小編認為
世界上的生命是一個群體
我們都連結在一起
才有了地球這個家園
得以惺惺相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