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Mlily夢百合在第20屆中國國際家具展上首次展出了「全球首張智能床墊」。據介紹,該產品能實現靜臥15秒即可通過手機APP實時檢測用戶的心率及呼吸率,與醫用測試器具數據相比誤差率僅在5%以下。
相關資料介紹稱,該產品可通過APP實時監控家中老人,孩子,病人等的睡眠數據信息,對用戶睡眠的異常情況如呼吸暫停、心率不齊、離床頻繁等情況進行提醒。對於需要遠程照顧家人的用戶提供了實時便捷的服務。同時該產品會統計用戶歷史睡眠數據,計算睡眠得分並提出相應的睡眠建議。
產品的技術供應商上海合傑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楊松介紹,相關技術早在2003年已應用於病床領域,但囿於計算成本,無法形成面向一般消費者的產品。目前該技術在床墊產品上目前還是第一代產品。
Mlily夢百合董事長倪張根此前接受鳳凰家居採訪時強調:「Mlily夢百合對智能雲技術的應用主要在其一貫的優勢領域記憶棉上,而此次發布的智能床墊不是有錢人的專屬,它將堅持高性價比的平民路線。」
南轅北轍:做系統還是做產品的路線差異
無獨有偶,本次上海展上,喜臨門亦發布了其「全球首個智能床墊健康睡眠系統」。該睡眠系統可記錄並顯示使用者的睡眠質量、呼吸狀況、心電圖等,形成雲端日記,檢測並反映使用者的健康狀況,進而通過整合醫療團隊資源為用戶提供醫療幫助。早前有消息稱,喜臨門和Mlily夢百合的智能睡眠產品技術上系出同宗,因而部分功能有所類似。但兩者的思路卻大相逕庭。
喜臨門的發布會上一直強調該產品的「系統性」,並非單一產品。喜臨門董事長陳阿裕向鳳凰家居強調,該系統的發布代表喜臨門正在顛覆原有的商業模式,從產品製造商轉變為健康生活服務商。
喜臨門研發總監馬博介紹,「當客戶睡眠狀況不佳的時候,他可以通過這個系統得到醫療諮詢服務,」喜臨門著重搭建的是一個服務平臺。
而Mlily夢百合則強調其產品屬性。公司董事長倪張根表示,其企業成功的主因在於專注。他表示,Mlily夢百合此前專注於記憶棉產品,用8年時間做到了行業第一。在智能床墊領域他也將專注於為特定人群提供產品服務。
殊途同歸:新產品只為重訂行業規則
儘管兩家公司路線各異,但在未來的「野心」上卻出奇一致。
陳阿裕表示,喜臨門智能床墊健康睡眠系統的重頭戲在於後臺服務。過去的商業模式是顧客買了產品,商家提供免費的服務。將來可能智能床墊是免費的,但其整合的頂級專家資源為顧客提供的服務會收取較高的服務費。」他總結:「你給我錢,我給你貨的交易時代已經結束了。」
楊松亦認為,通過賣產品賺錢的規則變了。新的遊戲規則應該是如小米一樣,通過低價的產品搶佔市場,同時建立開放的生態系統,開放數據吸引第三方進入,才能構建足夠高的競爭壁壘。「一旦開放就能形成新生態,未來競爭不在產品上,在應用上。第三方能加入進來做應用的時候,誰能競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