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懶熊和懶熊的部分朋友給您拜年啦。
今天大年初二,再過5天,你就要從親戚朋友環繞的桌前離開,走進辦公室,圍繞辦公桌,開始雞年的工作啦,記住只有5天了,該陪的人好好陪,該見的人抓緊見,相聚難,太特麼難。
人一過年就長歲數,歲數一大人就容易懷舊,尤其到了這個時候,見到那麼多熟悉的面孔,嘮嘮叨叨聊不完,見一面不容易,幹了啥先放一放,杯中的酒幹一幹才是硬道理,一杯酒喝下去的是故鄉是童年是斬不斷的記憶片段,但是別喝斷片,喝斷片了美好的故事就連不上了。
借著杯中的酒,碗裡的茶,跟大家分享一下懶熊的運營成長的片段,也跟運營戰線的各位同仁分享交流一下成長的苦樂悲歡。
懶熊的故鄉在北京,懶熊的童年是在北京度過的,創業界3個月就是一年,融一輪資,就頂3年,掐指一算我們已經走過了19個月融了3輪,到現在已經15歲了,15歲是個好年紀,情竇初開,理想剛建,三觀正在拱出枝芽,特別的新鮮,特別的嫩,特別的有生命力,所以所有正在路上的朋友,不要感嘆世界變化太快,時光太過匆匆,我們的事業正年輕,我們的孩子剛剛長成,我們有大把的時間去塑造,這麼一想是不是心情好了很多呢。
我們走到現在已經19個月了,大家知道戀愛中最親密的時間段就18個月,我們整個團隊已經從親密的戀愛階段進入到了過日子的階段,從梁山聚義到契約精神,從無序的組織到清晰的戰略,這19個月做了很多的事兒,運營角色上今年轉換也比較多,最開心的事兒就是把想法變成現實,最難過的就是現實讓我明白生活的殘酷。
高密度的工作見人心,也見人性,捏合不同的人到一個組織,去打一場仗是很考驗人的也是很刺激的,工作場也是一個修道場,互相扶持,彼此成就,沒有懦夫也沒有英雄,大家都在跟時間賽跑,對自己負責,對結果負責,最後微笑著跟世界握手言和,這跟人生一樣,都是哭著來最後要笑著走。
我們的運營工作整體上以5.18活動為分界,前9個月做的運營工作,是基礎建設,俗稱鏟屎官,後9個月做的是具體的項目,俗稱造糞官,一個鏟屎一個造糞,幹的都是些幕後的髒活累活,不過這很鍛鍊人,通過這些幹的稀的有形的無形東西,梳理出一些信息點,來研究市場的胃口,研究未來能吃多大盤子的東西,怎麼吃能健康的活著。整體上運營分了三個階段,三次迭代讓我們的運營開始慢慢上路。
前9個月很多的想法算是一個反覆印證的過程,大膽想像,小心推進,看創業和投入進去的感受是不一樣的,看的時候會非常清楚如何創的、如何活的、如何死的,做的時候發現該走的路少走一步都不算數,因為三五個人七八條槍使勁突突也不能攻城略地,這個階段是放空槍的階段,到處打兩槍,打不打得到獵物沒關係,槍聲不能斷,槍聲連起來了,戰場上就有這支隊伍了。
當然也有另一種團隊一開始就有清晰的盈利模式,本身就能活的很好,不需要放空槍,攢夠錢扔幾顆手榴彈也能讓人眼前一亮,這就是創業團隊的多樣性,一種是自己帶錢入場的,一種是自己帶別人的錢入場的,我們屬於後者,所以前期考慮更多的是怎麼讓槍聲連起來。
初創公司的運營,大部分就是幹這個事兒的,運營這個詞,網際網路創業起來後,被無限的拆解放大,讓大家覺得這個工作無所不能,什麼都能幹,內容運營、用戶運營、數據運營、產品運營、活動運營等等等等有很多的分類,其實運營沒那麼複雜,只有兩種一種是產品運營,一種是品牌運營,當然還有更大的公司運營,公司運營更側重的是管理方面,這是有了一定體量之後的事兒,初創公司只有兩個,一個是把產品運營好,一個是把品牌運營好,有產品的做產品,沒產品的做品牌,其他的比如內容、用戶、數據、活動等都是針對不同人的不同手段。
我們是一個內容核心驅動起來的公司,開始是沒有具體產品的,如果有產品形態也是一個服務包的樣式,那更側重服務體系的搭建,不是產品的迭代升級,因為剛開始時用戶需求是模糊的,也難以規模化,大家是彼此欣賞的關係,還沒有到找到癢點、痛點、G點的時候,很多運營都會犯錯誤,會奔著還不太清晰的用戶需求去,把小火苗當火焰山,隊伍到的時候火苗已經滅了,再找下一個火苗的時候,時間窗口期已經沒有了。
我們的運營圍繞的還是品牌運營,當然我們也走了理論上合理的一圈兒,內容多端分發吸取流量、社群搭建連接用戶、網站產品激活用戶,完成內容的自生產,最後活動曝光,線上線下資源整合放大,把品牌影響力推上去,再去吸附更多合作夥伴造血。
這一條路其實並沒有走通,雖然大家都很用力,每一塊都沒有達到初始的預期,我想很多創業公司都會遇到一個問題,看起來很順暢很美好,想法也很完美,但怎麼走都是擰巴的,這裡邊就是大家普遍忽略的基因的問題,說起基因是個比較虛的詞,因為這個東西是看不見的,一開始我也沒有考慮到這個東西,覺得換血就行,整體換了3批人,最後還是不理想,我想很多運營人是不缺乏構建能力的,但是大部分都忽略了這個核心因素。
基因是團隊的靈魂和緣起,包含創始人性格,創始團隊性格,企業文化和品牌精神,這些看起來都是很難量化很難清晰可見的,但是這些東西對初創團隊帶來的絕對影響大於任何美好的設計,這個過程是一個了解自己的過程,了解了自己才知道自己能往哪裡走,是擅長水戰還是陸戰,是適合打遊擊還是正面作戰,這非常非常重要。
我們是又笨又重一步一個腳印的團隊,也是一個有情懷比較單純純粹的團隊,這樣的團隊我形容他為騎兵團隊,什麼是騎兵團隊,每匹馬都用鎖鏈連著,走起來威風八面,所到之處寸草不生很生猛,但是團隊的人是在馬背上的,打起仗來意氣風發,激情無限,但要靠馬力。走快的會撕裂,走的慢會錯過時機,調頭也難,裂變也難,優點就是作風優良能打苦仗,符合近平同志的要求,但是自己要對生死負責。
了解了自己,我們也把精力聚焦到了活動線,也促成了我們的5月18號 原力熊起.中國體育產業跨界峰會的舉辦,第一次在產業亮相,一起打第一場硬仗,隊伍的第一次合力出現了,第一次全力的聚合給團隊帶來的變化是巨大的,當然暴露的問題也是很多,不上前線不知道自己哪裡弱,上了前線才知道哪裡讓人打的最疼。
活動結束後,表面上非常的好,達到了想要的結果,但是作為運營一定要時刻復盤,每次戰役是一場進化,復盤是把進化沉澱,把經驗灌進血液裡,才有茁壯的成長。
運轉一場活動,策劃、商務、嘉賓、傳播、執行幾條線,每一塊都在相互制約,這也會是很多團隊都面臨的問題,目標導向多元,策劃與商務要配合一起銷售出去,這是銷售導向;策劃也要和執行商量怎麼落地,這是執行導向;商務也要和執行對接權益體現,這是服務導向;嘉賓邀約不確定性引起連鎖反應;傳播中前中後期的節奏不對,傳播失焦。項目狀態不停變化,每人扮演多個角色,一做決策就會顧此失彼。
這些問題在很多運營團隊都會出現,在搭建隊伍和定製戰略時是非常理想的,但是運轉起來的時候,是到處掣肘的,這種痛苦不是活動本身的失敗,是運轉方式的失敗,他代表著根源上的失敗,會讓人開始自我否定,其實是特別打擊信心的。
這個時候我想到了解決方案有三個,第一無為而治,讓團隊自由生長,做什麼樣是什麼樣,交給時間解決。第二個調整隊伍,根據崗位再次換血升級,專人幹專事兒,把人配齊再次捏合。第三個根據團隊的性格和能力打造一個量身定製的項目。
第一個是在賭時間,第二個在賭人,第三個在賭不確定性。這三個對初創團隊都不是最優選擇,而且都是以「我」為出發點去想和設計的,我的想法以及團隊腦暴再怎麼出色,都是說服自己人的,肯定有局限性,那做出的結果肯定不是最優結果,大家都說以用戶為中心,其實在運轉的時候還是先入為主的,靠的內部的想法在推進。這個時候必須要讓用戶幫著我們做決策,他們是誰,他們需要什麼,他們覺得什麼是好的,我們能不能幫到他們,我們能為他們提供什麼。
這一系列的思考方式的轉變,從我們想做什麼到我們能為用戶做什麼,完成了一次的思維方式轉型。
中國體育產業集市的概念就在這樣的情況下推出來了,我們把自己的資源分享出去,全國走了6站去看,去體驗,去溝通,去了解每一個地方的從業者,他們的需求,他們的狀態,他們對未來的看法,他們對我們的期待。見了很多人,談了很多事兒,對於團隊收穫是極大的,讓我們找到了「趕路的人」見到了「趕路的人」
一系列跨地域、多主題,上千人次的見面,多方面的反饋,對團隊和運營思路提出很高的要求,我把這一列的活動定義為練兵,雖然並沒有完整展現集市的內涵,但讓我們更清楚的了解了自己。佷重的跨界峰會,戰線很長的集市,讓我們重新思考我們戰略方向的對錯和執行力的極限以及品牌的得失。在這個節點最大的收穫就是無論戰場怎樣,隊伍已經成了一支遊擊隊,可以出擊了,打上一個山頭,未必守的住,但是終歸是能打下來了。
完成目標有很多種聰明的辦法,但是初創期一定要啃最硬的骨頭,這會讓團隊更有自信和成就感去面對未知的將來,不再懼怕失誤和挫折,讓所有人把心注入。我想很多團隊都是在為了把事兒幹好,但是還缺一個東西就是將心注入。
集市走完,距離懶熊最後一戰,2017中國體育產業嘉年華活動時間已經不多了,面對團隊的疲憊,面對陌生的城市,面對未知的合作夥伴以及一直變動的項目線,我該如何做,團隊該如何做,每一塊的不確定都會讓項目失控,時間緊迫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各種變數不斷衝到眼前,各種理論分析的結果決定這不會是一個有好結果的活動。但是一場戰役的輸贏在前期是分析不出來的,只有總結的時候才能看到手段高低,效果好壞。
此時碰到一位朋友帶著我去了一個地方,那個地方有一個大桌子,桌子邊上圍了一圈人,有人在擲骰子,輪盤在轉,有人嘆氣有人嚎叫,他告訴我當一條賽道跑不通,換一下試試,怕什麼呢,我突然明白更多的問題和糾纏可以放下了,我想要的結果什麼,只是想贏而已,輪盤和篩子我控制不了,但是桌子邊上的人都擺成自己人,就沒有輸家了。
這也開始了我對整件事情的重新思考,怎樣讓桌子邊上站滿自己人,去整合內外兩個團隊去完成一個目標,最壞的結果是什麼,最好的結果是什麼,哪些是可控的,哪些是不可控的,內部能做到什麼樣,外部能做到什麼樣,可控的做好能否完成這個活動,如果完不成需要在優化哪一部分。
一系列的思考背後,完成了最後的一次轉變,從我們想做什麼到我們能為用戶做什麼,到最後我們要的結果是什麼,雖然過程如煉獄一般,但是逼近自己的內心和團隊的極限,才能找到最後的結果。
回頭一想其實一個團隊的創立到事業的達成,是很清楚自己想要什麼的,只是自我設限不願意面對罷了,是情懷還是夢想,是名還是利,是自我實現還是更高估值,是兄弟姐妹的抱團取暖還是清晰戰略下的齊頭並進等等等等,每個參與其中的人都懷著巨大的激情投入到一項事業中,也不可避免每個人想用自己的方式去完成戰役的一部分,其實這是錯誤的,從了解自己到了解隊伍是需要過程,從了解自己到了解我們,讓每個人各得其所,高效運轉,更加重要。
因為每一戰都是具體可見的,戰場上最值錢的不是威猛無比的將軍,是打了幾仗還沒死的老兵。將軍知道如何致勝,老兵知道怎麼能活下來,這並不衝突。這一年的變化是折磨人的,對於我來講沒有任何值得慶祝的東西,如果有的話就是讓每一個人成為更好的自己,我們成為一個更出色的團隊,去面對明天的路。
當然在溫暖的家庭裡到處都是充滿關愛,但在弱肉強食的叢林裡,你必須為自己的生死負責,那裡並不相信溫柔的眼淚和純粹的夢想,沒有人會保護你,找到同路人,聯起手來,用盡力氣走下去,把每一天活好,才是解決問題的終極方案。
這次活動我們算是開啟了真正意義上的一次內外合作,整個的過程比較順暢,雖然摩擦不斷,但是能在一個共識下做事情,我們也希望未來有更多的外部團隊跨界加入進來,更多的合作夥伴加入進來,和我們一起,把事情做的更好,體育產業現在在路上,我們也需要更多的同路人,保持戰鬥,一起前行。
2016年我們進行了多次迭代,對於我和運營團隊都是巨大的考驗,每一次都是腳跟未穩又投入到新的項目裡去,不停的離開舒適區,去挑戰新的東西,這給每個參與其中的人都帶來了巨大的成長,今年該怎麼運營,今年的路該如何走,都已經擺上日程,未來整個團隊要完全進入到商業實踐中去,面對的競爭不在是圈內的競爭,更多是跨行業的專業競爭,我們也非常開心的看到更多的夥伴跟我們一起加入到這個充滿想像力的事業中來。
今年你們還會看到懶熊的一場大活動,今年你們還會感受到體育產業十足的活力,2016年懶熊從線上打到線下,今年懶熊將從線下打回線上,除了跨界多元的活動現場,我們會在線上給你展現更多不一樣的東西,更多跨界、更多融合會催化出一個什麼樣的結果,都是充滿期待的。懶熊會帶著這種開拓創新的精神和所有的朋友一起前進。
面對未來我們也非常高興的歡迎你的加入,如果你或者身邊有從從事策劃、文案、新媒體方面工作的朋友請推薦給我,我們一起把想法變現。簡歷發送到hr@lanxiongsports.com
文_懶熊體育合伙人李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