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馬慶雲
6月26日,《乘風破浪的姐姐》明星選秀的綜藝節目首次公演。並不意外,可謂是狀況連連。寧靜組開局竟然在綠布當中跳了半天,伊能靜組竟然耳返沒有聲音,萬茜組白乎乎的服裝毫無舞美可言,張雨綺組更是亂跳一氣。
節目當中,這群當演員的大姐姐們放棄自己的演員之路,轉而連蹦帶跳地去表演歌舞節目,試圖用這種方式,重新獲得自己的流量之路。這無異於放棄自己的優勢項目,轉而在自己的劣勢內容當中打拼。大姐姐們在歌舞表演上的問題,也就因為對比,顯得更為明顯了。想走青年選秀之路,卻被青年選秀明星們的水平吊打了。
在首次公演的節目當中,寧靜組的《蘭花草》尤其以寧靜大姐最為短板。寧老師尤其在舞蹈動作當中,讓自己是中老年組的概念更為明確了。老胳膊老腿,明顯伸展不開,這樣的水平去成為女團,不是重新定義什麼,只是重新拉低了國產女團的平均水平罷了。
伊能靜組的《推開世界的門》,竟然耳返有問題,害的伊能靜表演之後其它的話一概不說,只說耳返的問題。這是非常高明的表現。下臺之後,只聊耳返,節目組沒法剪輯掉,因為剪輯掉了這些內容,就剩不下任何內容,更容易引發觀眾懷疑。那麼,伊能靜組的耳返為什麼登臺之後突然出問題,這裡邊的彎彎繞實在有點多了。
伊能靜組被寧靜組戰勝之後,寧靜上前,擁抱伊能靜,並且說對不起。若是公平競爭,又何來什麼對不起之說。面對這樣的播出內容,不得不疑問一句,寧靜老師這次是板上釘釘地要成團出道了嗎?網際網路具備記憶,這篇文章,不妨過後重新回來看。
萬茜祖的歌舞,最大問題似乎並非出在歌曲和舞蹈本身軟綿無力上,而是演員服裝白赤呼啦,嚴重削弱了這個女團的舞臺美術質感。當我們談女團的時候,我們到底在談什麼?談她們誰唱歌高級,還是談她們誰跳舞極致優美嗎?顯然都不是,而是讓歌曲和舞蹈都在一個中低端的範圍內,看女團組合本身的舞臺美感,尤其是靚麗女性提供的美感。
大姐姐們想要重新定義女團,就要先把「靚麗女性提供的舞臺美感」這一條挑戰一下。王菊那樣的,長相不好的,才是重新定義女團。像萬茜組這次,白赤呼啦的服裝,嚴重削弱了舞臺美術質感,最終多人被淘汰,也是必然。顯然,大姐姐們根本對挑戰女團定義這個自詡的目標,無能為力!
而接下來敗北的張雨綺組,《艾瑞巴迪》,也更是證明,大姐姐們根本無力挑戰女團定義,只能無限遵從女團早已形成的定義。張雨綺組的歌舞表演,可以用亂七八糟來形容。尤其作品的最後部分,已經淪為了夜場狂歡模式。這種舞蹈上的混亂,倒是《乘風破浪的姐姐》的風格,但這種風格,顯然並不適合女團。最終敗北,也是必然。
以上種種,無疑不在說明,《乘風破浪的姐姐》只是在無限遵從女團的基本定義,讓「靚麗女性提供舞臺美感」的表演方式,根本無法撼動。張雨綺組的亂,造成敗北。在女團當中,整齊劃一,才是美感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
反觀《大碗寬面》在這一場的表演,評委杜華說,這是可以直接出道的作品。而這個作品,也最終獲得對決當中的勝利。為什麼能獲勝呢?還是因為這個作品遵從了女團的基本定義,遵從了女團「美學」的條款要求,而不是想著自不量力地去重新定義。
不妨看看《大碗寬面》組合的服裝,黑紅色系,去襯託修長白腿,整個的舞檯燈光也全程配合。反觀張雨綺組的那些花花綠綠、紛繁複雜,就能看出《大碗寬面》組的美好了。這個《大碗寬面》,舞蹈整齊劃一,歌曲錯落有致,尤其是出現了幾個精緻的聲音,很能提升整個團隊的觀眾緣。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大碗寬面》組的成員們,平均年齡最小,長相最均衡,基本上保持著美女的審美氣質。而這些,都是成為女團的最重要內容。但是,把《大碗寬面》組放到《姐姐》裡邊,當然是將軍了。可是,放到青年女團選秀節目當中,就顯得這個作品也是矬子了。還是不夠年輕,還是不夠有活力,還是舞蹈僵硬,還是動作不達標等等。
本應該靠影視劇作品與觀眾對話的中年女演員們,竟然直接繞開作品,唱個歌,跳個舞,和觀眾對話起來。結果,沒有作品的加持,這批大姐姐的水平也就更為尷尬了。這期節目當中,藍盈瑩組喊出口號,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優秀的影視劇作品,從來不會宣揚什麼人上人的錯誤價值觀念。包括各大電視臺正在熱播的扶貧劇目,宣傳的,都是幫助弱小,而不是自己當什麼人上人。離開優質作品,和優秀的價值理念,我們的大姐姐們就這點追求嗎?實在太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