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聽到有人懷念小時候:
「好想回到小時候呀,那時候我們一無所有,卻很容易快樂。」小時候我們沒那麼多責任,不用為錢發愁,未來也還很遙遠,不用擔心。所以,每個懷念過去的人心裡其實也都很明白,我們是回不去的。但我們已經失去那些最簡單、純粹的快樂了嗎?
今年恰逢改革開放40周年,讓我們來看一下這些年來「藏」在我們童年中的故事……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視頻來源: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
一個生於1996年的讀者,今年的應屆生,他說,每次壓力大的時候會用小霸王遊戲機通關一次魂鬥羅。
還有個20多歲的女孩,有天買了一堆泡泡糖,一個人在屋裡吹泡泡玩,居然玩了一個小時,吹出了一個巨大的泡泡。
感覺什麼「有用的事」都沒做,卻無比開心。
必須面對的是,那些讓我們煩惱和痛苦的糟心事,確實會隨著成長增多。
所以你更應該訓練自己保持快樂的能力。
這也是今天這些回憶的價值:
它讓你找回那些最簡單、最想要珍惜的東西,和時刻。
大大泡泡糖
1989年「大大」泡泡糖上市,後來有了「大大超人」。那時每顆泡泡糖裡都有一張貼紙。
@王北大:那時很喜歡買那種1毛錢1塊的泡泡糖,主要是為了得到附贈的貼紙,貼滿整個手臂,覺得自己賊酷!
小當家乾脆麵
當年小當家乾脆麵裡的卡片,現在已經身價上萬了。
@張琛:記得小時候我第一次吃小當家乾脆麵,為的就是集英雄卡,當時裡面裝的是水滸傳的108將。我堅持吃了1年多的小當家,最後集齊了90多個英雄。也是因此,直到如今我仍然特別喜歡中國古代史。
泡泡膠
這個玩意兒如今已經停產了。
@黃羽:永遠忘不了,小時候吹的泡泡膠的味道。不是泡泡糖,是摳下一坨膠,堵在吸管上,用一定的肺活量吹出一個泡泡,捏緊從吸管上拔下來再把玩。中學後在化學實驗課上知道了這是乙酸乙酯的味道,果味,無毒。
修正液
除了修正液,我們還用過修正紙、修正帶。
@辛小追~:讀書時的一大樂趣,就是拿修正液在課桌上亂塗亂畫。畫三八線,畫笑臉,還有暗戀對象的名字首字母TZY……至今想起當時那種白雪牌修正液的氣味,還能一秒回到中學時代。
泡泡堂
其實泡泡堂裡的角色都有名字。你最常用的是哪一個?
@藍厥:那時候我們常玩的是網站上的「泡泡堂」,還有「狂扁小朋友」「暴力摩託」這樣的小遊戲,它們是我枯燥無味的初中生活裡的調料。現在,我拿手機玩王者榮耀,一邊玩一邊感嘆它清晰的畫質、華麗的特效、飽滿的人物設定……很開心我的快樂並沒有減少。@李慶新:一天到了下班的點,沒有立馬回家,打開瀏覽器把QQ堂找出來打了半個多小時。
那時候我們追流行
花錢不多,但滿足感很強
《不能說的秘密》
2007年《不能說的秘密》上映後,很多學生都開始喜歡這樣穿。
@劉世儒:我們是在2007年《不能說的秘密》上映那天認識的。我逃課去電影院,在門口撞上她,我們穿同一個學校的校服,都喜歡周杰倫。後來我老愛用借筆記、借CD的理由找她。上了不同的大學,失去聯繫。好多次,我都希望一睜眼就回到下課的走廊,再翹一次課,再淋一場雨,再去教室門口裝作不經意地看一眼。工作後在校友會上重逢。我的表白遲來了十年,還好沒再錯過。
我們的生活越來越智能
但從未失去那些最好的回憶
電視機
我們了解外面的世界,大都從這裡開始。
@芒果派:八十年代初期,爸爸去街上買了一臺14寸東芝黑白電視機。依然記得和弟弟去迎接,爸爸那滿面笑容,大踏步向我們走來,肩上扛著一個大紙箱,拆開大紙箱,電視機帶著那特有的味道出現在我們眼前。後來在電視機前裝了個有各種顏色的透明塑料片,就變成了「彩電」了。
BP機
我們的聯絡工具,從傳呼機到座機、小靈通,到按鍵手機……
@島嶼驪歌:十年前我18歲,剛上大學。和初戀男友異地,各自求父母給買了傳呼機。我那個是粉色的,小小的,特別可愛。那時說些情話發到傳呼機,總要通過服務臺的工作人員。我們都很內斂,所以多半發出去的都是「有急事速回電」「在哪裡請回電」,頂多會說一句:「想你了,晚安」。5個字,就能回味一整晚。
《少男少女》《花季雨季》
關於青春的啟蒙,從這些雜誌開始。
@寂寞蒲公英:那年我11歲,最常看的是《少男少女》,這本雜誌設計為少男從一面開始翻,少女要從另一面開始翻。我每次都會先看少女的部分。@魏小安:13歲上中學時讀到一套雜誌叫《旅行者》,那時候的夢想就是把中國的三山五嶽都走一遍。後來當了工人,最累的時候,腿都抬不動,要用手搬著腿才能上床。即使這麼累,能休息一天,我也騎著自行車把北京的郊區都走了一遍。現在,我已經走遍了中國,去了全球60多個國家,做了38年旅遊事業。能一直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這是我人生最大的快樂。
愛玩是孩子們的天性。
有句英文說的好:「All work and no play makes Jack a dull boy」翻譯過來就是:「小明,作業寫完了嗎?」
嘿,手滑了,應該是:「只學習,不玩耍,聰明的孩子會變傻。」
站在2018回望過去,玩具一直是每個人心中溫暖的童年記憶。
如開頭視頻中介紹一樣,我們隨小小的玩具感受下一個時代的縮影......
1978
小男孩坐在一堆玩具當中,手裡拿著彈弓,瞄準射擊。「譁啦一聲」,仿佛有玻璃打碎的聲音。
1988
小男孩坐在一堆玩具當中,手裡拿著鐵皮小青蛙,上發條讓小青蛙跳起來。小青蛙跳到一位中年女人的鞋旁邊。
1998
小男孩坐在一堆玩具當中,手裡拿著紅白機手柄,操作十分順暢。
2008
小男孩坐在一堆玩具當中,手裡拿著變形金剛,幻想自己變身成功拯救世界。
2018
小男孩頭戴VR眼鏡,手裡拿著手柄裝置,置身在驚心動魄的遊戲世界裡,突然畫面一轉,VR眼鏡被摘下。
打開電視
回到70年代
1978年左右,改革大潮方興未艾,人民生活水平有待提高,孩子們的玩具主要以自制的「土玩具」為主。例如彈弓、沙包、橡皮筋、跳繩、陀螺、鐵環、毽子、玻璃彈子等等。說起彈弓,那真是讓當時的父母們氣得牙根痒痒的惹禍精。
彈弓
拿個粗點的樹杈,用橡皮筋一綁就做成一把彈弓。子彈可以用紙一卷,或乾脆拿地上的石子就是現成的子彈。
抽陀螺
抽陀螺遊戲盛行在全國各地,有不少地方把「抽陀螺」叫「耍陀螺」,一字之改,更好地揭示了這種遊戲的娛樂性。
滾鐵環
那個年代,工廠企業眾多,鐵環比較容易得到,做法也很簡單,兩根鋼筋棒就可以搞定,玩法更是容易上手,老少皆宜。
丟沙包
用碎布及針線縫成、用細沙(或者大米,玉米粒等)塞滿的沙包用來作武器"投殺"對方。它是中國很經典的兒童集體遊戲之一,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丟沙包遊戲方式。
彈珠
彈珠(或玻璃球、玻璃溜溜),一般為玻璃製造,通常為小朋友的小玩意,將對手的彈珠彈走。在棋類中,中國跳棋是以玻璃彈珠為棋子。
紙青蛙
紙青蛙也是人手一隻的神器,現在都忘了要怎麼折了!小時候蹲在地上,能玩到腿發麻,手指起繭子,為了能跳得更高,把課本的封面都撕了(罰站3小時hhh)......
踢毽子
以雞毛毽為多,亦有以絨線、皮毛等插於圓形底座上製成者。基本動作為盤、磕、拐、蹦四種,不需專門場地、設備,簡單易行。有利於活動關節,加強韌帶。
摺紙槍
經常有男孩子撕紙張,疊成槍的樣子。下課後組成「真人CS」選出一個當隊長。
跳皮筋
一人或眾人在一根環擺的皮筋中做各種跳躍動作的運動遊戲。一項極佳的健體運動,能有效訓練個人的反應和耐力,有助保持個人體態。
跳房子
跳房子可以說是最廉價的遊戲了,只要一支粉筆,一塊石頭就可以玩。集體回憶之跳房子,越跳越有趣!
折星星
幾乎每個女孩子都有親手摺星星的經歷吧。折星星的材料大致有紙帶和塑料彩色管兩種,紙帶有各種各樣的卡通圖案。
跟隨腳步
來到80年代
1988年前後,大多數的80後孩子已經出生了,但是他們的玩具科技含量不高,以益智類為主。水槍、魔方、七巧板、飛行棋、橡皮泥、華容道、不倒翁都是他們的好夥伴,而在眾多80後心中排名第一的當屬——鐵皮小青蛙了。
鐵皮青蛙
綠色的,還帶花紋。只要擰緊發條,青蛙可以在地板上撲騰好一陣子。那時候,幾乎人手一隻,可能是很多孩子童年記憶中最在乎的玩具。
飛行棋
由四種顏色組成的,上面畫有飛機的圖形,最多可以四個人各拿一種顏色一起玩。飛行棋裡有一個骰子,你只要轉動骰子,骰子停下來的時候正面是幾,你就走幾步。
翻花繩
用一根繩子結成繩套,一人以手指編成一種花樣,另一人用手指接過來,翻成另一種花樣,相互交替編翻,直到一方不能再編翻下去為止。這個遊戲最大的樂趣在於翻出新花樣,展現自己的聰明才智。
東南西北
摺紙遊戲,手指伸進紙下面撐開,一翻寫上懲罰或者獎勵,就可以玩了。
吹泡泡膠
可以把泡泡機吹到很大,記得以前賣的是一毛錢一管,只有個別同學才一次買五根。
華容道
通過移動各個棋子,幫助曹操從初始位置移到棋盤最下方中部逃出生天,從這一點上來說,華容道有些「推箱子」鼻祖的味道。
竄天猴
炮仗的一種,點燃後會飛得特別高。
套圈遊戲機
套圈圈的遊戲機,裡面是海豚的那種,要把所有圈圈都套上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鯊魚牙齒玩具
不知道按下哪一顆牙齒,就會被鯊魚咬住,誰最後誰倒黴。
智力魔方
玩法是將打亂的立方體通過轉動儘快恢復成六面成單一顏色。要使那些小方塊可以隨意轉動而不散開,真的是個難題。
與時俱進
來到90年代
1998年前後,人民生活水平正處在大踏步邁進的前夕,插在電視上的「紅白機」成了這一年代無法繞過的「重頭戲」。當然,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玩具種類更加豐富,變形金剛、布娃娃、遙控小汽車、塑膠恐龍、變形蛋等都成為孩子們童年的好伴侶。
粘牆蜘蛛俠
這個蜘蛛俠超級好玩,小時候身高不夠,就一把將其甩到光滑的玻璃或者牆壁上,看著蜘蛛俠一下下翻滾下來,樂此不疲趣。
俄羅斯方塊
俄羅斯方塊,每次贏了一局,機器就會喊:真棒!真棒!
電子寵物機
這也算是高科技玩具了,當時有部動畫片特別火,叫《寵物小精靈》,皮卡丘是最熱銷的寵物之一。
悠悠球
悠悠球的技術花式種類非常繁多,可以說是一片技術的海洋。
平衡鷹
平衡鷹原理簡單,但是看起來卻很神奇有趣的玩具,它是將金屬塊放在老鷹的兩翼尖部以此平衡重量。對於小時候的我們來說,這比花上5毛錢買包辣條更有吸引力。
彩虹圈
這個真的是玩了這麼多年,也不知道到底玩的精髓在哪?只記得當時身邊的小夥伴是人手一個,如果誰沒有,還會覺得很不好意思。真的到現在也沒弄明白它的玩法。
陀螺
陀螺在當時流行起來,跟動畫片的熱播不無關係,如果能擁有人氣角色的同款陀螺,就更酷了。
小霸王遊戲機
遊戲加載完畢即可開始遊戲。鍵盤方向鍵←→控制移動,↑鍵跳躍,↓鍵進門,A鍵射擊(需得到武器),B鍵重玩。有些門需要鑰匙才能打開哦。
四驅賽車
上小學的時候,看到別人玩就有想上去比比的衝動,那就是兒時所謂的賽車。當年因為四驅小子的熱播,動畫裡的賽車更是四驅車迷的心愛之物。
變形金剛
尺寸從小到大不一,變形難度也各有差異,當時總是幻想自己是變形金剛可以拯救世界。
攜手向前
邁入00年代
2008年左右,其實進入千禧年以後,時代發展變化已經步伐如飛,玩具幾乎一年一個樣兒。電子寵物、掌上遊戲機、彩虹彈簧、彈力球、芭比娃娃比比皆是,物質的極大豐富讓孩子們的童年五彩繽紛,以智慧型手機為代表的電子產品正虎視眈眈,即將衝進人們的日常生活。
蛇形板
又稱「遊龍板」、「陸地衝浪板」,利用了人體運動理論和巧妙的力學原理。使滑板運動得到淋漓盡致的發揮,也成為極受小朋友們歡迎的玩具之一。
芭比娃娃
芭比娃娃一直為千萬女孩渴望擁有。給人們最深刻的印象莫過於光彩的倩影,曼妙的身材和恬靜的臉龐,這個可愛的洋娃娃身穿不同國籍、不同款式的時尚服裝,靜靜地呆在那裡等待著自己的主人。
電動玩具車
曾幾何時,能嘗試著開車是每個小男孩甚至小女孩心中最大的夢想。而現在,這個夢想早已不再遙遠。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在公園裡有開這種電動玩具車的孩子,孩子們臉上都有著一股神氣。
遙控飛機
除了遙控車,現在遙控飛機越來越受到孩子們的喜歡。聽著遙控飛機嗡嗡的馬達聲,看著它在天上越飛越遠,孩子們的笑聲也越飛越遠。
現在
2018年
2018年了,雖然我們儘量避免在導向上讓人覺得孩子們正在成為大大小小「屏幕」的俘虜,從而選擇了輪滑鞋、三國殺等能夠「動起來」的玩具作為代表,但不可否認,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PC機甚至VR遊戲正在成為主流,未來的遊戲界也許是AI的天下,誰知道呢?
輪滑
輪滑除了是玩具還是很棒的代步工具,雙排輪滑的代步是和長板不相上下的。
三國殺
三國殺集合歷史、文學、美術等元素於一身,融合了西方類似遊戲的特點,並結合中國三國時期背景,以身份、勢力或陣營等為線索,以卡牌為形式,合縱連橫,經過一輪一輪的謀略和動作獲得最終的勝利。
平板電腦
平板電腦漸漸成為人們手中的玩具,如果能夠合理使用,可以帶來更豐富的知識儲備。
VR眼鏡
虛擬實境眼鏡VR頭顯設備是一個跨時代的產品。它讓每一個愛好者帶著驚奇和欣喜去體驗,置身於遊戲,融入遊戲的世界,切合度更高更真實。
小時候認為歡樂是得到
長大後發現歡樂是給予
你擁有過的每種快樂都是你的能量
希望它支撐你前行
也感染、傳遞給更多人
路遇車窗拋物怎麼辦?這次民警出馬了......
來參與吧!新華社推出「請回答2018」線上、線下活動
雪人錦標賽作品出爐!這一屆人才濟濟,沒想到遍地都是王者!
來源:共青團中央綜合自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新世相」等
監製:陳知春
編輯:徐祥達、周喆
實習:蹇佳李
回味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