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參與舉辦第五屆中國法社會學年會

2021-01-08 上海交通大學新聞網

2020年11月7日上午,第五屆中國法社會學年會在中國人民大學明德法學樓601會議室和線上舉行。本次年會由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和上海交通大學中國法與社會研究院共同舉辦,主題為「風險時代的人與社會」。由於疫情防控的需要,本次年會採取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共有來自海內外60餘位的正式代表和近500位的在線人士參加。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兼法學院黨委書記、院長王軼在開幕式上致辭。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法律與社會跨學科研究中心主任侯猛教授主持開幕式。

王軼代表主辦方之一的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向各位嘉賓表示熱烈歡迎。他指出,事實判斷問題在所有類型的民法問題中處在首要和關鍵的位置,因此法社會學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義和價值。尤其是當我們從工業文明轉向信息文明時代時,需要法治從供給側的角度做出有力回應。中國擁有世界上最豐富的臨床經驗,這次疫情防控的很多做法也值得從學理上加以總結和剖析。上海交通大學中國法與社會研究院院長季衛東也代表主辦方之一的研究院以及上海市法學會法社會學研究會向法社會學界的專家學者和所有參會者表示歡迎,特別對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法律與社會跨學科研究中心的鼎力支持以及中心主任侯猛和會務團隊的卓越績效表示讚賞和感謝。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朱景文和上海交通大學文科資深教授季衛東做年會基調發言。朱景文教授的報告題目為「《法社會學》研究的不同導向——人民大學法社會學研究的回顧」,報告由侯猛代讀。朱景文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將人民大學的法社會學研究總結為法理學導向、比較法導向和指標導向。法理學導向從社會結構出發對法律現象作出不同的理論解釋導向,關心的是理論建構問題。比較法導向包括比較的法社會學和比較法的社會學兩種不同理解:前者是對不同國家的法社會學的比較,後者則研究不同法律制度之間相互影響的社會條件。指標導向是將社會科學中的指標體系運用到法學中,建立在掌據大量的經驗數據的基礎上,經歷了以客觀指標為依據和關注人們對法治滿意度的評價兩個不同階段。

季衛東報告的題目為「從財富分配到風險分配:疫情背景下的法、正義以及社會大轉型」。他認為疫情帶來的數字全覆蓋、人工智慧網絡化的治理、行蹤監控的強化等影響,給法社會學帶來新的議題,即如何防止數位化的監控技術,對個人信息隱私與社會公平造成傷害。基於對羅爾斯和德沃金學說的梳理,季衛東指出,新冠疫情爆發也給經濟生活帶來巨大衝擊,風險社會成為重要的研究課題,正義理論和法律制度的研究重點從財富分配轉向風險分配的變化有待深入考察,風險社會的治理決策特徵在於必須將風險納入考慮的範圍內進行概率計算。法學研究也面臨如何在風險社會中問責的新問題。

開幕式和基調發言之後,主會場討論在明德法學樓601會議室和線上同步舉行。本場主題為「新冠疫情的法社會學敘事」,由中國法學雜誌社中文編輯部主任強梅梅主持。

中國海洋大學法學院院長桑本謙、中南財經政法大學人才辦主任陳柏峰、多倫多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劉思達、上海交通大學中國法與社會研究院副院長程金華教授分別以「中國疫情防控為什麼能成功」「疫情與後疫情時代武漢的小區治理」「新冠疫情的三種法社會學敘事——數字、制度、人心」「疫情治理的三種秩序模式——兼議智慧法治的機制設計」為主題作報告。同濟大學法學院蔣曉偉教授,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副院長、副教授黃家亮,雲南大學研究生院院長王啟梁教授作為評議人發言。

主講人還與線上線下的參會同學進行了交流。季衛東也對本場研討進行了精煉概括,並認為既有比較深刻的理論,也有鮮活的實踐,既有理性也有詩意。

本次年會設五個分會場,分別圍繞「人類生態的法律建構」「風險社會的國家治理」「法律的社會理論研究」「法律的社會科學研究」「『法律與社會』研究的未來」展開討論。

「人類生態的法律建構」分會場研討在明德法學樓601會議室和線上同步舉行,由上海交通大學凱原法學院教授李學堯主持。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所助理研究員李廣德、李學堯教授、雲南大學法學院張劍源教授,The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助理教授韓永強、Kingston University London的教授Penny Darbyshire分別以「公共衛生的模式演進及其法治類型」「科技創新對法律的挑戰——以生物安全為例」「人們因何團結?——公共衛生危機中的科學主義、責任倫理與法治」「防疫啟示錄:擁抱亞洲風險社會」「Covid-19 and the English Legal System」為主題作報告。

「風險社會的國家治理」分會場研討在明德法學樓602室和線上同步舉行,由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副教授孟濤主持。中國政法大學教授李紅勃從宏觀角度區分了常態社會與非常態社會,並討論了非常態下國家應急權力行使的限度和對公民權利克減需要遵循的原則。上海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副研究員劉正強從口罩出發探討國家權力的微觀實踐,並拓展到高風險社會中個體自由和集體安全的平衡問題。華東理工大學法學院講師肖夢黎和華東師範大學講師陳肇新從中觀角度出發,主張通過「商談-建構」範式和對專業機構的充分賦權,引導公眾的風險認知,恢復和強化社會信任。雲南大學博士後研究員李夢俠從對吃野味習俗的社會治理中出現的治理困境出發,討論了如何建構促進移風易俗所需要的法律基礎、有效的法律實施方式和倡導守法的社會氛圍。中山大學法學院博士生武劍飛認為明清時期的旌表制度是一種正式化和制度化的 「聲譽機制」,是通過法律激勵和社會規範制裁的組合進行的基層社會治理方式。

「法律的社會理論研究」分會場研討在明德法學樓205會議室和線上同步舉行,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博士李強主持。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法學院泮偉江教授,吉林大學法學院副教授楊帆、重慶大學法學院博士譚俊、上海大學法學院博士嶽林分別以「系統論法學的可能與限度」「理性、權力與法律規範性的基礎:法哲學視域中的哈貝馬斯與福柯之爭」「風險分配正義如何可能」「論群體隱私及其法律規制——從《民法典》第1032條和第1033條出發」為主題作報告。

「法律的社會科學研究」分會場研討在明德法學樓725會議室和線上同步舉行,由北京大學法學院副教授唐應茂主持。清華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於曉虹和博士生王翔、西南政法大學講師馮晶、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博士生孫一楨、甘肅政法大學民商經濟法學院張孝晨分別以「合議庭構成邏輯:民主化和專業化的策略性『共謀』」「Unfamiliarity and Procedural Justice: Litigants』 Attitudes toward Civil Justice in Southern China」「人民法院如何應對「執行難」:以執行機構的變遷為視角」「為什麼需要提高民事上訴率?——基於1991-2018年司法統計數據的思考」為主題作報告。

「『法律與社會』研究的未來」分會場研討在線上舉行,由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副教授尤陳俊主持。西南政法大學行政法學院吳劍峰、冷正濤、北京大學法學院博士生潘寧、中山大學法學院博士生林樹煌、中國海洋大學法學院博士生於承洛分別以「以矛盾糾紛為中心:H社區行政化的可能解釋」「我國西部農村法律服務的困境及反思」「疫情防控:人口結構視角解析與經濟法應對」「制度性與慣例性話語的博弈邏輯——以《巴縣檔案》為例」「惡意場景及其法律規制」為主題作報告。

閉幕式在中國人民大學明德法學樓601會議室舉行,由《中國法律評論》執行主編袁芳主持。

各分會場主持人對分會場的基本情況做了簡報。李學堯對第一分會場圍繞人類生態與風險社會的討論進行了精闢的概括。孟濤總結指出,第二分會場的報告人從不同視角對國家治理的問題展開了豐富的討論。李強細緻回顧了報告人關於法律的社會理論的發言,該會場的線上聽眾數量為各個分會場之最。唐應茂積極肯定了第四分會場的討論,線上的熱烈參與和年輕人的突出表現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陳俊指出,第五分會場是碩士生與博士生的專場,他們代表了中國法律與社會研究新生力量,雖然尚有不足,但是未來可期。

程金華、侯猛和季衛東分別對本次年會進行總結。程金華代表主辦方之一上海交通大學中國法與社會研究院對與會各方再次表示感謝。他指出,研究疫情和風險社會的治理中的系統性問題,無疑需要跨學科的知識才能去了解甚至解決。中國過去作為學術原材料產地,有許多值得挖掘的經驗素材,但這次疫情提供了一個巨大的轉機,即中國提供了一種與眾不同的解決人類共同問題的方案,將可能開啟現代法學教育和生產的雙循環。

侯猛介紹了各分會場的主題及其背景,部分主題涉及今年的新冠疫情,部分主題與法社會學的一般理論相關。為了這次年會,《中國法律評論》今年第四期還專門組織了法社會學主題討論,他對此表示感謝。針對國內法社會學的發展,他認為應該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第一,法社會學的相關名稱,除了Sociology of Law,還有Law and Social Sciences、Law and Social Theory、Law and Society。使用什麼名稱代表著不同的知識偏好,但研究對象是一致的,即關注法律與社會的關係。這是與規範法學是完全不同的。第二,法社會學在人才培養和學科建設上仍有不足,需要大家一起繼續努力,讓更多的後浪出現。第三,法社會學研究既要積累經驗,更要注重方法,進行理論反思,特別是建立起與各部門法學的規範研究的對話機制,回應部門法提出的問題。

季衛東對所有報告人、評議人、提問討論的參加者以及會務志願者們表示感謝,認為本次會議的設計與籌備都值得稱讚。各個會場的報告都有不錯的質量,年輕人身上展現出法社會學研究大有希望的未來。最後,他對法社會學進行了展望,希望加強跨學科的研究以及交流合作,發揮法社會學多元性、跨國性、跨界性的優勢,使法社會學研究在中國有一個更加輝煌的未來。

相關焦點

  • 第九屆上海交大眼科論壇系列學術會議成功舉辦
    2019年8月9日-8月11日,第九屆上海交大眼科論壇、第一屆中國抗癌協會眼腫瘤學術會議、第三屆全國眼眶病眼腫瘤專科聯盟會議、第四屆海醫會視網膜母細胞瘤學術會議暨第十九屆全國眼整形美容手術進展學習班在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懿德樓成功舉辦。
  • 2013年第五屆上海節能產業年會盛大召開
    2013年1月23日下午,由上海創新節能技術促進中心主辦上海節能信息網承辦的「第五屆上海節能產業年會」正式拉開帷幕。此次年會報名人數多達500餘 人,創下歷屆年會單場人數新高,聚集了巨大的人氣和影響力。
  • 鐸悅教育祝賀第五屆中國獸醫眼科年會圓滿落幕_太平洋財富網_專業...
    為了進一步推動我國小動物眼科事業的發展,加強各地區之間的學術交流,展示國外小動物眼科領域的最新進展、動態和成果,中國畜牧獸醫學會小動物醫學分會眼科專家組成功在2015年-2018年舉辦了四屆CCVO中國獸醫眼科年會,得到了國內外小動物眼科專家及醫生的高度認可和一致好評。
  • 2018年第五屆中國分析儀器學術年會論文及優秀壁報徵集通知(第一輪)
    為了梳理和交流國內外分析儀器技術進展,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發起召開一年一度的「中國分析儀器學術年會」,即將舉行的第五屆年會定於2018年8月7-9日在江蘇蘇州舉辦。
  • 上海交大紀念建校123周年
    上海交通大學7日舉行建校123周年紀念大會。供圖中新網上海4月7日電 (記者 許婧)上海交通大學7日在該校閔行校區舉行建校123周年紀念大會,新老校友相約在菁菁校園,再續情誼、聚首暢談,重溫往昔時光。出席上海交大建校123周年紀念大會的校友孫鈞院士。
  • ——上海交大紀念建校123周年
    甚至在2018年春節來臨前的最後兩次出差,孫鈞往來於上海和珠海,奔走於工地和會議室。事實上,在成為交通部指定的技術顧問、為港珠澳大橋「專業護航」前,孫鈞曾參與過很多「超級工程」,其中包括青藏公路、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南水北調、洋山深水港、長江隧橋等。作為交大土木系1949屆校友,雖已離校多年,孫鈞卻對求學時的一幕幕記憶猶新,多次返校參加分享活動,時刻心繫母校發展。
  • 「粵來粵好」中國建築學會室內設計分會第三十屆年會成功舉辦
    2020年11月18日,「粵來粵好」中國建築學會室內設計分會第三十屆(東莞|佛山)年會圓滿落下帷幕,來自全國室內設計行業的設計精英和相關行業人士一千餘人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進行深入互動交流,一起進行設計的分享,思想的交流,觀念的碰撞,方向的討論。
  • 上財商學論壇 暨 第七屆中國管理學者交流營年會(CMSW 2019) 邀請函
    年會簡介中國管理學者交流營是由美國維吉尼亞大學達頓商學院講座教授、國際管理學會(Academyof Management)2012-2013屆主席、國際管理學會暨戰略管理協會(Strategic Management Society)終身院士陳明哲教授組織發起,在1997年參加清華大學MBA師資培訓的管理學者們的全力支持下成立,希望通過定期研討和交流,促進中國管理學者的成長與發展、推動中國管理問題的研究、提高中國管理教育的質量、助力中國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 首屆上海交通大學-大阪大學學生論壇舉辦
    上海交通大學積極進行交流方式的變革探索,做到跨國文化交流不斷線。11月27日,上海交通大學與大阪大學線上舉辦了第22屆兩校學術研討會,上海交通大學副校長黃震、大阪大學副校長河原源太、中國駐大阪總領事館副總領事張玉萍通過視頻致辭祝賀,兩校科研團隊按學科設分會場進行了深入交流。11月28日,首屆上海交通大學-大阪大學學生論壇通過線上會議方式舉辦。
  • 中華全國專利代理人協會舉辦第五屆智慧財產權研討會
    中華全國專利代理人協會舉辦第五屆智慧財產權研討會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4-29 16:06 來源: 知識產權局網站4月25日,以「提升智慧財產權服務能力,促進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為主題的2014年中華全國專利代理人協會第五屆智慧財產權研討會在京舉辦。
  • 在臨汾開的這個年會有點大!中國第26屆!看看說些啥
    11月22日至23日2020中國第26屆消失模V法實型鑄造年會在我市召開,中國鑄造協會消失模V法實型鑄造分會、臨汾經濟開發區、臨汾市鑄造行業協會,山西華翔集團有限公司等共同承辦。會議期間,舉辦了「智能製造·共鑄未來」臨汾現代裝備製造業園區推介會。
  • 研發方法是企業的必選項 第一屆RDMI(國際研發方法協會)年會成功舉辦
    (國際研發方法協會)年會在我國著名自主品牌長安汽車全球研發中心成功舉辦。來自全國各地20多個行業70多家企業和高校的200多位專家和代表出席了本次年會。其中有長安汽車、國家能源集團、大慶油田、寶武、中煙、華為、中車、中鋼、中冶賽迪、中國航發、耐世特、上汽集團、丹納赫、通用汽車、英偉達、上海三菱電梯、浙江新和成、山東東嶽、歌爾股份、老闆電器、方太廚具、銳捷網絡、麥克韋爾、上海熊貓機械、山東海科、上海藍濱石化、廈門航空、金風科技等企業以及北京大學、天津大學、中科院、廈門大學、華南理工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蘭州大學、重慶大學、蘇州大學、杭州電子科技大學、上海科技大學
  • 安泰MBA舉行「東芝杯」第二屆MBA商學院高爾夫邀請賽
    2016年10月16日,由上海交大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和嘉定區體育局聯合主辦,由安泰MBA高爾夫俱樂部和F1博而地高爾夫俱樂部承辦的「東芝杯」2016(第二屆)MBA商學院高爾夫邀請賽在上海F1博而地高爾夫球場隆重舉行。
  • 上海交通大學舉辦中日青年精英夏令營
    開放日上,還舉辦了東京大學和大阪大學的宣講,兩所名校師生就學校概況、大學課程、大學生活以及留學政策等進行介紹,吸引了諸多對中日文化交流、赴日留學感興趣的教師、學生和家長參加。此次開放日活動由上海交通大學主辦,上海交通大學日本研究中心、外國語學院、凱原法學院承辦,並得到上海市歐美同學會留日分會、中國日語教學研究會上海分會、中等日語課程設置校工作研究會的有力支持。
  • 習近平在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第五屆理事會年會視頻會議開幕式上...
    習近平在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第五屆理事會年會視頻會議開幕式上致辭強調亞投行應該成為促進成員共同發展、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新平臺新華社北京7月28日電 國家主席習近平28日在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第五屆理事會年會視頻會議開幕式上致辭。
  • 中彭會第五屆年會將於2019年8月8日在西安召開
    其宗旨是:增進全國各地彭祖後裔的感情,秉承「中國夢、文化魂、彭祖情」之精神,堅持「齊家、育人、強族、興國」文化理念,弘揚彭祖文化,構建和諧社會,發展彭祖文化,開展交流和推廣工作。2019中彭會常務理事會暨五周年(陝西)籌備會,由中彭會主辦、陝彭會(全稱「陝西彭祖文化研究會」)承辦。本次會議由中彭會秘書長彭睿東主持。西安四季華庭酒店董事長、陝彭會會長彭亭彬致歡迎辭。
  • 第三屆泛珠三角區域孵化聯盟年會成功舉辦!
    11月20日,由科技部火炬中心指導,重慶市科技局主辦,泛珠三角區域孵化聯盟、重慶市科學技術研究院、重慶孵化器協會、重慶高技術創業中心承辦,成都科技企業孵化器協會協辦的「第三屆泛珠三角區域孵化聯盟年會暨中國創業孵化『十四五』發展高峰論壇」在重慶成功舉辦。
  • 2020第三屆NHEC中國營養健康產業企業家年會在北京順利召開
    央廣網北京11月23日消息 2020年11月21-22日,由中國保健協會主辦,中國保健協會食物營養與安全專業委員會承辦的「2020第三屆NHEC中國營養健康產業企業家年會」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順利召開。本屆年會由BII一然生物獨家冠名,杭州環特、上海嘉香、共生傳媒協辦,來自政府主管部門、行業協會、企業家代表、媒體等近1200人與會。
  • 上海交大發布微電影《心之所向》
    交大航空航天學院2012屆碩士校友孔博,懷揣星空之夢,紮根基層一線,錢學森學長的故事始終帶給他精神上的支持與學術上的鼓舞。擔任中國商飛項目中心高級工程師的他,完成上百次試驗機試飛任務,多次參與飛機研製與設計工作,連續多年獲得中國商飛、上海飛機設計研究院先進個人稱號。
  • 2019中日康復輔助器具產業對接會在上海飛馬旅交大科創園成功舉辦
    12月18日,由南濱江、飛馬旅主辦的2019中日康復輔助器具產業對接會在上海飛馬旅交大科創園成功舉辦!隨著中國人口老齡化加快,我國對康復輔具有相關需求的人群正在急劇上升,市場潛力異常巨大。舉辦中日康復輔助器具產業對接會是為加強康復輔具產業的國際化交流與合作,並構建中日康養產業創新創業服務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