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年Snapchat收購烏克蘭公司Looksery之後,Facebook於今年3月份收購了白俄羅斯類似的應用MSQRD,社交巨頭紛紛盯住這個新領域。Looksery和MSQRD這類應用的特點是提供很多有趣的濾鏡和貼紙,用戶在實時視頻中能實現特效,比如給正在視頻自拍的你加個兔子耳朵或者加個面具等等。這類更注重有趣好玩的應用在國內也開始流行起來,業內熟悉的莫過於臉萌團隊做出的FaceU了。
不過做這樣換臉特效的社交應用也不局限於只拷貝Looksery和MSQRD的功能。夥星就在此基礎上增加了新玩法,將其與Snapchat的一些特性結合起來。
夥星是一個針對年輕人尤其是95後群體的主打照片和視頻的社交應用,它的幾種玩法總結下來有:
拍攝的照片和視頻,可設置發送給朋友觀看後的銷毀時間,這一點是Snapchat的閱後即焚;
拍攝照片和視頻,該應用可以識別人臉,提供近百款換臉的濾鏡,甚至可以雙人換臉。用戶可以給人臉添加兔耳朵、貓的鬍鬚、眼鏡等等特效,也可以將人臉直接換成明星人物的臉,或者換成動物的臉;
除此之外,夥星還有漂流瓶、隨機配對聊天、Gif相機、音樂相機、群聊蒙面聊、在線塗鴉等玩法。
由於夥星主要針對年輕人,除了這些陌生人社交中能增加娛樂性快速上手的功能外,它還設有一個校園頻道。
整個產品看下來,夥星把陌生人聊天社交與好玩的拍照和視頻玩法結合起來,以此增加用戶之間的互動和存留,建立起關係鏈。
夥星CEO俞馳認為,做社交應用要做年青一代才會有機會。過去,國內有很多應用抄襲Snapchat,但很多都是形似但神不似,只抓住閱後即焚表面的這個特點,沒有做到「酷」。夥星就是要追求一種用戶玩起來覺得「酷」的感覺,讓95後的用戶覺得好玩、新鮮,讓這種「酷」在實際使用中能夠為用戶感知到。
相比其他年齡段的用戶,90後以及95後的年輕用戶更在乎個性化,他們成長的物質生活條件與年長的用戶群體相比更豐富,相應的在此基礎上,這一代年輕人追求的不是人無我有和人有我優,而是滿足自己個性需求,能代表自己的東西。像Facebook和微信這樣的應用,雖然他們也在使用,但是已經不是他們唯一的社交應用了。
在Facebook這一代社交工具之後,年輕人社交類產品也將從工具性和更注重效率向更注重娛樂性和獨特的心理感受發展,新產品的探索更多地融入遊戲化思維,同時又與短視頻這個趨勢合流。它們瞄準的用戶需求不僅僅是認識新朋友或者維繫熟識的老朋友,還要這個過程更好玩有趣,玩著玩著把關係鏈沉澱下來。
夥星於去年夏天上線,今年4月份推出2.0版本,曾一度佔據App Store總榜榜首位置,在此前長時間的自然增長後現在開始向市場推廣。目前夥星用戶已達數十萬規模。
夥星創始團隊來自前開心網和唱吧,具有社交產品開發經驗。夥星即將完成A+輪融資,接下來將進行B輪融資。此前的A輪和A+輪由北極光創投和阿里巴巴十八羅漢之一吳詠銘參與投資。